教師為何成為海澱教育核心競爭力?答案在這裡:讓優秀的人培養更...

2020-12-17 北京教育播報矩陣

曼舞雲端志學堅,文韜武略苦鑽研。

漏斷未眠明月夜,眉開才覺曉星天。

三尺講臺傳正道,八方學子探開元。

共享教研潛心樂,鑄魂育人譜新篇。

好優美的一首小詩!詩歌創作者是一群「擦亮海澱教育金名片」的人。這首詩不單是一首歌詠教研員的詩,還有玄機藏於字間。

什麼玄機?相信上周五參加了「教研創新:賦能海澱師生——周曼雲、邵文武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的教育工作者們都已成功解鎖,沒有親臨現場的老師們也不要遺憾,播報君馬上把當日的精彩內容速遞過來!我們先邀請周曼雲老師、邵文武老師兩位主角閃亮登場。

深潛精研 做教師成長的陪伴者

什麼是教研員?教研員就是要站在教師身後走在教育改革前面紮根一線課堂教學站位高遠甘為人梯,能夠為助力師生成長而感到幸福和快樂的人。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 周曼雲

周曼雲,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高中語文教研員,語文教研室主任,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語文)專業導師,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北京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教師工作室」項目實踐導師,海澱區名師工作站中學語文組導師。

教育主張

1

記得第一天參加工作,學校給我配備了一個即將退休的師傅,師傅在聽完我第一次課之後在樓道裡迫不及待地跟我說,一節課不要講那麼多,能解決一個問題就可以了。這次提醒在今天來講就是,你要少講,你要精講,要有學生本位的學科觀念和教育觀念

2

教師教的是一篇課文,背後是對一本書的熟悉

3

我沒有想到的是,放學路上有學生等著我,給我一個擁抱。他說,老師您今天講了一個特別重要的人生道理。我想這就是語文的育人功能

4

教研員日常的工作是下校聽課,觀察課堂,了解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同時,教研員永遠不要遺忘一種能力:那就是隨時走進課堂,給學生上一節好課。

這是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高中語文教研員,語文教研室主任,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周曼雲老師對教育教學工作最精煉的理解。

周曼雲老師紮根教育教學工作29年,從一線教育實踐中的成長,到從教師到教研員角色轉變的重塑,再到教研中深潛精研為教師和學生成長賦能,每個階段都是一名教師一步步走向卓越的過程

學生說

「不敢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想說長大後我要成為你一樣的人!」周老師當年的學生焦悅,現在也成為了海澱區首師大附中北校區的一名語文教師。

敏銳的語言洞察力,嚴謹的邏輯思維」,這是學生焦悅眼中的周老師,等她自己也站在了三尺講臺上,她才明白周老師優雅的背後是豐富的文化積澱,豐實的學養支撐以及豐厚的人文情懷

教師說

十年前的一件衣服,十年後拿出來仍留著滿滿的感動。一〇一中學語文教師劉丹妮拿出這件珍藏了十年的衣服,讓我們看到了周老師溫柔的一面。

十年前的一次大型的活動,周老師注意到了劉丹妮老師衣領部分的一點褶皺,拿起針線迅速地化解了這一尷尬。十年後,劉丹妮老師也到了周老師當年給她縫衣服的年齡,劉老師會想起什麼呢?

一位資深的教師對待年輕人,她存在的愛心不僅是在教研方面的引導,而且在生活中,在日常的一點一滴中都表現出了她的靈魂的溫度。」

同事說

在八一學校語文教師、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王建穩的眼中,周曼雲是一位「溫婉而有力量、靈動而有才」的教育人。

在教研工作中,她堅持問題導向,轉化個體經驗,促進5+M+N研修課程實施;不斷開發整合,為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資源;攻艱克難,提高基於標準的課程評價能力……

潛心研教伴良師 共育英才

教研員的職責是什麼?做教師的服務者、陪伴者和同行者,傳承和發揚海澱教研員「樸實、肯於鑽研、樂於創新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 邵文武

邵文武,基礎數學博士,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中學數學教研員,數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數學特級教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名師領航工程海澱進校基地實踐導師,北京市名師發展工程實踐導師,海澱區名師工作站中學數學組導師組長。曾獲海澱區教師基本功比賽特等獎等多項榮譽,人教B版教材編寫組核心成員,多次參與北京市會考命題工作,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發表。

教育主張

1

一張鋼板,一支鐵筆,一盒蠟紙,一臺油印機。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連續兩年幫助老師刻印鋼板,做了這些工作之後,逐漸喜歡上了數學,覺得數學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

2

學習數學不光是掌握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感悟這裡面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用學到的方法解決現實裡面的生活問題。

3

一名數學教師最幸福的時刻是感覺到學生的成長。所以,數學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刻,適當的時機,欣賞學生的作品。這既是對自己教書的體驗,同時也是對學生的激勵。

提到邵文武老師,他更像一位數學教育的思考者、研究者和實踐者。深耕一線教學,引領學生用數學方法思考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本質,讓每位學生體會數學學習帶來的成功體驗……

學生說

他是鼓勵自己前行、影響自己一生的老師。」在曾經的學生曹夢漪眼中,邵老師教學方面不僅非常專業,而且幽默風趣,強調學習數學,不是為了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享受解開難題的過程,並且在過程裡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曹夢漪從小熱愛生物,夢想做科學家,可她一直對數學沒有什麼信心。因為邵老師興趣的培養,她一直沒有放棄學習數學。

在曹夢漪眼中,邵老師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當年讀高中的時候,沒有用數學成績判定她的未來。

他讓我相信我的成績只是一時的挫折,可以通過不斷的成長慢慢克服,在我16、17歲的年紀,來自老師的認可給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感謝邵老師在我高中的時期就培養了我幽默樂觀的態度,自尊自信的性格和堅韌努力的習慣,讓我可以從容的追求我熱愛的事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同時欣賞周圍比我更優秀更有才華的人。」

教師說

一個民族的發展在於年輕人的奮鬥,海澱教育的未來應該在於青年教師的發展。」在培養年輕人方面,邵老師也自會用他的真誠去幫助與打動每一位青年教師。

「小吳,第一次見到你,我就覺得特別熟悉,感謝樸實真誠的你,我向你學到很多東西。」疫情期間,一節鞏固線上教學成果的公開課讓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數學教師吳文慶老師與邵老師有了密切關聯。

從聆聽試講,到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建議;從修改教案到提醒老師要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裡的問題。一次次的聯絡,讓吳老師感受到了「他傾其所能在幫助我。」

邵老師還經常通過微信給年輕老師寫詩予以鼓勵。經過一翻品味後,吳文慶看到了邵老師身上的精神,「這是面對問題的擔當,還是一種謙遜的君子之風。」

同事說

而在同事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李大永老師眼中,邵老師更是一位充滿「溫暖」的人。「只要有老師到辦公室裡面找小邵磨題,他會很熱情的馬上迎上去,然後讓坐,端上茶水,這是一個習慣性動作。」老師走的時候,他不僅要送出門,還經常會送到樓梯間,按開電梯,一直送走。這件習慣性的小事讓李大永老師感觸頗深。

李大永老師介紹,「不僅如此,他對好多學校的骨幹教師都能叫出名字,而且他還知道每個教師擅長什麼,他腦子裡好像有一幅地圖,裝著海澱區各個學校骨幹教師的分布一樣。」 八年同事,在他的身上,確實可以看到數學組那種老一輩的精神與文化的傳承。

在「擦亮『金名片』的人」為主題的微論壇中,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田園老師與嘉賓們暢聊中,讓我們認識了這兩位全心全意幫忙的教研員。他們既是心思細膩、充滿溫度的教育前輩,也是用實際行動分擔工作、分享智慧的同事,更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與實際行動,擦亮了海澱教育這塊金色名片的人。

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劍華致辭

教育是海澱的命根子,教師是海澱教育的第一資源和核心競爭力。」開展基礎教育專家教育教學實踐的系列研討,是海澱區加強名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

致辭中,海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林劍華向周曼雲、邵文武兩位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對與會的專家、校長和老師們表示誠摯歡迎。

在圓桌論壇,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支瑤副校長主持訪談,嘉賓們以「教研的力量」為主題,探討 教研如何賦能海澱師生。

首都師範大學張景斌教授

從兩位老師身上,一是感受到了學科的力量,他們讓我們看到了學科的魅力,以及學科所賦予的縝密思維和理性行動;二是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作為教育人和教育相關的元素緊密互動的過程中所獲得的能量,所實現的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的生長。

教科院基教研中心正高級教師李衛東

兩位老師走在前沿、視角高遠、紮根課堂、站在幕後,做教師的陪伴者、服務者和引領者,從中感受到了海澱教師與海澱教研人共同營造的能量巨大的場。

首都師範大學張彬福教授

教研員的力量體現在三個善於:善於教學,有教學成功體驗的積累;善於研究,研究一線教學中的真實問題,提供策略、方法和資源;善於引領,直面挑戰,破解難題,以身作則為教師服務。

教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文喆

教研員需要擔大任、站高位、謀大局。既要「急今天老師之所急」,又要「想未來國家之所想」,思考學科教育「育什麼人」的問題,以培育「學科專業研究者」「專業技術人才」和「具備科學和人文素養的人」為目標,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羅濱

讓教師更優秀是海澱教研員的專業擔當。以研究開路,用實踐落地,海澱教研員用無數個課題和項目,帶領無數個研究團隊,在解決問題中為老師賦能;讓學科教研課程豐富可選擇,通過必修、必選和自主選修相結合的「5+M+N」教研課程,讓課程內容多元自洽,教研方式更加豐富;做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通過學科教研基地建設、三級聯動深度教研,解決教研到課堂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海澱進修堅持高標準給教研員群體畫像,用標準引領成長,用標準勾勒出優秀教研員的專業內涵;堅持十年封閉式暑期研修,每年聚焦一個專題,集體研討、眾籌智慧、共同成長;堅守並踐行海納百川、協同創新的進修精神,保持開放的姿態,勇擔重任、各方協作,發揮海澱教研的力量。

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尹麗君總結

大會最後,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尹麗君指出,周曼雲、邵文武兩位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從實踐層面精準詮釋了教研的重要作用,體現了教研員的使命和擔當。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匯聚了一大批優秀的教研員,他們是推動海澱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區域教學水平、促進學校和教師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未來,希望海澱進校進一步構建科學化、專業化的教研工作體系,引領教育需求,凝聚教研力量,不斷創新教研範式,賦能海澱師生成長。

會議背景

2020年12月11日下午,中共海澱區委教育工委、海澱區教委在鑫泰大廈隆重召開周曼雲、邵文武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會議以「教研創新:賦能海澱師生」為主題,展現了兩位北京市特級教師、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的學科探索和育人實踐,通過研討會聚焦教研員的角色與成長,探討新時代背景下教研的使命與擔當。

會議當天,海澱區各中學教學主管校長,各中學語文、數學學科教研組長,海澱區名師工作站中學語文與中學數學組全體導師、學員,以及特邀的專家及教育同仁參會。活動還通過直播平臺進行了同步直播。

為加強海澱區名師隊伍建設,發揮名師輻射引領作用,海澱區教工委、教委從2011年開始實施「成長中的教育家工程」,為教育教學成績卓著、社會廣泛認可的教育名家舉辦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總結、宣傳和推廣他們的教育理念、教改成果和育人經驗。

「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已經舉辦13位名師的教育教學實踐研討會,這些教育名家的成長經歷和教育教學成果,為更多的骨幹教師、青年教師樹立了榜樣,為海澱區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具有較大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教育名家

文字 | 何文潔 圖片 | 海澱區教師進修學校

責編 | 何文潔 主編 | 雷 玲

相關焦點

  • 核心素養: 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公民,以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21世紀不斷變化的工作與生活,是近十幾年來核心素養日益引起全球關注的重要原因,甚至成為許多國家或地區制定教育政策、開展教育改革的基礎。我國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如今,我國核心素養教育逐步實現從理念向實踐的轉化。
  • 新東方英語金簰教師許珂詳解海澱一模 | 核心診斷,直指高考
    備受關注的海澱一模結束了,其實,一模不僅僅體現出孩子的分數與成績,一模更像是一場學習的「診斷」。通過一模,可以診斷學生在備考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後續的備考積累經驗。其實無論是診斷,還是經驗積累,有一點非常重要,即下一階段我該怎麼辦?我的重點是什麼?我的備考方向是否需要調整等等。但不少考生不能很好的通過試卷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甚至陷入複習怪圈。
  • 教育工作者需提升核心素養 探討「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
    風雲變幻,人才永遠是第一競爭力,基礎教育永遠是教育基石,素質教育則永遠是重要課題。2019年5月25日,第二屆明德教育論壇朝陽峰會(以下簡稱"朝陽峰會")在遼寧省朝陽市開幕,作為賦能朝陽、輻射遼寧地區的地方基礎教育盛會,第二屆峰會繼續圍繞"教育工作者核心素養提升"展開,深入探討以"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為核心的基礎教育課題,同時更多關注教育實踐層面的相關課題。來自遼寧朝陽、阜新的近千名中小學校長、一線教師到會學習。
  • 新加坡教育為何排名亞洲第一?答案全在這裡!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自然是重中之重。 新加坡初中考試只有排名前30%左右的學生可以進入高中繼續學習;大學生如果希望成為中小學教師,需要提出申請,參加考試;筆試合格後參加面試,通過後獲得新加坡教育服務署頒發的教師資格證書。
  • 讓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新」可指時間,如新入職不久的教師;但「新」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思維之新、素養之新、技能之新。 在中國教育步入新時代的今天,受社會尊重程度、福利待遇、職業自豪感的全面提升,讓教師職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近幾年教師資格考試火熱便是明證。
  • 海澱凱文學校 用清華標準 辦優質國際教育
    「對中國孩子來說,國際化教育只有在培養孩子民族認同感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具有國際品質的中國教育才是學生最需要的。」周兆玉發現,隨著家長對國際教育的理解愈加深入,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更加明確這一點:孩子的培養要既有國際視野,又不失中國根基。基於此,海澱凱文探索了一套中西合璧課程體系。
  • 未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現在,提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客觀上要求學校的建築與教育理念、學生生命和人性關懷緊密結合,這是以前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我們試圖結合教育理念的轉變和建築設計的發展趨勢,探索出具有時代特徵的中小學校園定製設計模式,核心也是為了通過校園設計落實學生核心素養。中國教師報:如何搭建核心素養培養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橋梁?
  • 未來,什麼才是教育事業的核心競爭力?
    改變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這個時代早已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合作共贏,共同擁抱未來,只有少數抓住機會和趨勢的人才能成功!1、是否有一份事業,可以承載自己的夢想攜手教育事業助您名利雙收,堅持高品質教育,堅持高品質幼兒教育,讓我們不怕資本碾壓!不懼人工智慧侵襲!
  • 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2019年教師工資標準表出爐!
    所以,之前一段關於任正非先生談論教育的一段採訪,也引起了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其中有一句話「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當老師,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小編非常認同!那麼,今年我們教師的薪資待遇條件有了怎樣的變化?教師工資改革內容可以落實嗎?
  • 用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2019年第一期政府補貼班《企業培訓師持續教育高級研修班》已於 5 月 25 日 開班將於7月27日結課是不是覺得很快啊師和儒雅的朱老師擔任首席講師哦~全程陪伴大家學習,見證大家的成長預備報名的小夥伴趕緊行動啦~2019企業培訓師持續教育高級研修班
  • vipJr創始人楊正大:科技顛覆教育,培養孩子成為優秀的世界公民
    優秀孩子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如何通過教育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是令千千萬萬的中國家長倍感焦慮和迷惘的問題。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世界公民在楊正大看來,中國傳統的唯分數論、填鴨式教育弊端重重,不僅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更不利於培養孩子的情商和逆商,這樣的孩子在未來面對社會競爭、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是不具備競爭力的。
  • 海澱辦學10年,睿丁英語核心團隊,正式入駐郎園
    海澱辦學10年 核心教學團隊英語專業四、八級,全英文授課海澱可以說是全國教學質量最高的地區之一,在那裡不僅擁有大量優秀的教師,也有著更強的教學質量競爭。睿丁英語金源習得中心位於海澱核心地區,辦學10年,在海澱家長可謂耳熟能詳。
  • 你不必非要成為「海澱家長」
    優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優秀的人還努力,更可怕的是優秀努力的人比你小得多。海澱家長的雞娃成果也不必多說,就在今年,北京市高考有80人考到700分以上,其中海澱區就佔了57人!作為北京市優質教學資源的集中地,再優秀也只是尋常,比如,那個履歷豐富的5歲小朋友就落選了,對手得多厲害啊。
  • 振興教育,不是讓更多的人能夠當教師,而是讓更優秀的人願意當教師
    這兩天,正值高考招錄的重要階段,人們關注的重點教育新聞,都放在招生的開榜錄取上。有一則教育新聞,可能沒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8月17日,國務院召開會議,通過一項決定,決定推進師範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學能力。
  • 北大博士任教中學:讓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
    「我知道華羅庚中學的化學組很強,有很多的常州市骨幹教師和優秀教學能手,華中的化學成績很不錯。」「我們在這裡很適應,孩子能順利上學,我在學校工作也很開心,基本上沒有後顧之憂。」李晶的這一理念也契合了省華中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需要。
  • 深入推進生長教育著力培養核心素養
    我校教師與成都七中教師集體備課。賽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教育浸潤生長,讓素養輝映教育。教育是生命成長的守望者,從昏暗走向明亮,從模糊走向清晰,從庸俗走向高貴,從平凡走向卓越。生長總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無事不在。著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重大變化,是學校育人工作的重頭戲。
  • 未來20年,什麼才是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日益競爭的成長環境,孩子學的多而雜,累而煩,如何選擇更能幫助孩子們夯實基礎能力,在不確定時代,擁有確定的綜合素質。未來20年,為孩子打造核心競爭力,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做?該如何充分利用暑期並長期規劃,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一起來聽聽教育專家怎麼說。
  • 吳穎惠:現代書院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前沿陣地
    其核心是樹立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完善人的內在道德品格,進而確立「立德、立功、立言」的積極人生態度,以促使整個社會達到和諧有序的良性發展狀態。海澱敬德書院是一所現代書院,力求模仿傳統書院建築布局,恢復傳統書院的文化精神。
  • 領跑的「海澱媽」們,是教育焦慮的根源嗎?
    有些是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觸發的,但更多的是激發了對一直以來關於教育本質問題的思考。 這篇分享一定會有人認為我站著說話不腰疼,畢竟一個孩子在帝都上著名校的媽媽在這裡說焦慮,真的很討厭;但聽我說完,也許你會理解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99.99%的家庭起點是一樣的,遇到的困擾也是相似的。
  • 從常青藤講師到海歸創客 郭夢嬌:人才培養需關注核心競爭力
    中國僑網6月18日電 題:從常青藤講師到海歸創客 郭夢嬌:人才培養需關注核心競爭力記者 馬秀秀「餘生我就做一件事,就是把一些好資源和真正發揮作用的方法和理念普及給更多青少年。」電話那頭,接受採訪的是傲客星球、今朝學院創始人郭夢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