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需提升核心素養 探討「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

2020-12-20 環球網

風雲變幻,人才永遠是第一競爭力,基礎教育永遠是教育基石,素質教育則永遠是重要課題。

2019年5月25日,第二屆明德教育論壇朝陽峰會(以下簡稱"朝陽峰會")在遼寧省朝陽市開幕,作為賦能朝陽、輻射遼寧地區的地方基礎教育盛會,第二屆峰會繼續圍繞"教育工作者核心素養提升"展開,深入探討以"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為核心的基礎教育課題,同時更多關注教育實踐層面的相關課題。來自遼寧朝陽、阜新的近千名中小學校長、一線教師到會學習。

國家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著名戰略問題專家金一南,清華附小校長、全國特級教師竇桂梅,朝陽市人大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湧翔,朝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麗穎,朝陽市政協副主席李陌塵,朝陽市教育局局長金明新,朝陽市文旅廣電局局長王宏昌,阜新市教育局局長海景春,世紀明德董事長、總裁李巖,世紀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長李貴章出席了此次峰會的開幕式。

2018年的首屆朝陽峰會上,遼寧省朝陽市人民政府與世紀明德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除每年共同舉辦以提升遼寧地區素質教育水平為核心的朝陽峰會之外,雙方還將共同發掘朝陽及東北區域的優質研學教育資源,打造高標準、高起點、高素質的研學旅行課程,促進區域間素質教育的交流與融合。一年以來,雙方基於國家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和遼西地區的實際情況,在中小學素質教育、教育工作者核心素養提升等方面共同發力,為地區教育生態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世紀明德董事長、總裁李巖表示:"教育需要我們積極面對、妥善解決各種問題,更需要我們在現實中熱切地追求理想。我們嘗試改變學校和家長的思維模式,把孩子從沉重的書卷中拽出來,帶他們觀世界、知人生。未來,我們將繼續與朝陽市人民政府一道,進一步深挖、整合東北地區的研學教育資源,共同打造優質的研學旅行產品,形成地區研學教育生態圈,讓每個遼西的孩子都能有一次意義非凡的研學旅行。"

從2018年合作伊始,朝陽市人民政府就積極擴大朝陽峰會的輻射範圍,令其儘可能輻射遼西,進而為遼寧的基礎教育賦能;同時,朝陽市人民政府也積極整合地方資源,加大研學課程研究投入力度。與此同時,世紀明德也在布局其教育藍圖,通過與二十多個省市、地區的政府、學校合作,其"最好的課堂在路上"的研學旅行理念與課程體系正在遍地開花,並致力讓更多孩子享受研學旅行的過程,受益於自身心靈的成長,通過看到更大的世界而面向更開闊的未來;除此之外,世紀明德亦通過教育論壇等形式,將更多教育資源投入到地方,幫助教育者不斷提升自身素養,進而成為真正的育人者。

朝陽位於三省交界,四大文化享譽中外,自古以來便是奮鬥不息之地。世紀明德深耕青少年研學教育領域十餘年,幾近執拗地堅持讓孩子行萬裡路,找到"最好的課堂"。基於對改變基礎教育生態的共同願望,朝陽市人民政府與世紀明德攜手共同努力,將創造出極大的社會價值。

教育不息,薪火相傳;樹德立人,師之責任。想讓中國的教育更優質、更多元、更公平,需要政府、企業與廣大教育者齊心協力、創新思路,一起把握當下教育的發展契機,著眼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制定長期的教育戰略規劃,綜合考量、謹慎推進,堅持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須知,投身青少年的教育,就是投身民族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原標題: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近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發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定義「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 但漢國: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生命教育實踐
    在十三五期間,教育質量成為新時期教育的戰略主題,從十二五期間注重教育公平,轉變到了提高教育質量。這種教育質量是一種綜合的教育質量,它更加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質、身心健康、創新品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認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是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關注學生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精神(心理)素質發展,提升學生的自然生命質量、社會生命質量和精神生命質量。
  • 未來教育,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秦春華:中國學生的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綜合表現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等三個方面,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根據這一總體框架,可以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進一步提出各學段學生的具體表現要求。所以,我們要回歸教育常識,回歸教育本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 凝練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黨的教育方針從宏觀層面規定了教育的培養目標,對於我國的人才培養具有全局性的指導意義。把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轉化為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更有利於其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二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核心素養,如何培養
    發布後,有關核心素養的意義、實施路徑成為當前教育領域關注焦點。  在近日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題的2016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數千名教育學者、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討核心素養建設內涵和實施辦法,強調核心素養是教育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符合中國國情的頂層設計,但如何落實仍面臨挑戰。  對於「核心素養」一詞,不同國家表述不同。
  • 人民日報評論員:如何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
    這「九個堅持」,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是我們黨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是我們黨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來之不易,必須始終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
  • 核心素養: 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
    日前,由北京師範大學牽頭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教育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上,專家學者及一線教育工作者聚焦核心素養教育,分享觀點及實踐探索經驗。今年3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首次對外發布《21世紀核心素養5C模型研究報告(中文版)》。
  • 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
    近年來,「核心素養」成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方向標,引領著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 教育熱點 | 核心素養是什麼,如何培養?
    其核心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那麼全面發展模式需要奠定具有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文化基礎,形成學會學習、健康生活的自主發展能力,以及構建具有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的社會參與意識。三、在當下提及核心素養的意義是什麼?核心素養與以往我們提出的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又有著怎樣的邏輯關係?
  • 培養核心素養家庭教育大有作為
    本報訊(記者 楊詠梅)5月13日—14日,由北京師範大學財經素養教育研究中心、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的「向日葵國際教育高峰論壇(2017)」在北京、上海跨城舉行,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日內瓦文理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的30多位東西方教育研究者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的新起點從「屠呦呦是誰」說起
    儘快鎖定「核心素養」實際上,學生求學時間有限,該教什麼,該學什麼,尤其在信息化如此強勢的時代,的確要與時俱進。現在國際上流行一個新概念,叫「核心素養」,許多國家已著手研究,中國教育部2015年也出臺有關文件。這就意味著在當今「百度一下」的時代,與即將到來的「讓機器人去幹」的時代,「人才」需重新定義。
  • 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迫在眉睫
    人民網深圳11月23日電(袁儷芸)11月23日,「走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教育變革」學術論壇在深圳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就「核心素養時代的學校變革」「如何讓核心素養及時落地」等話題進行交流。
  • 展現數學的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全國卷I理科第4題以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為例,探討人體黃金分割之美,成為師生炙熱的話題,眾多解讀精彩紛呈,是將美育融入數學教育成功典範。數學家們總是追求數學的真善美,數學家對於數學美的關注沒有一千年,也有幾百年了,然而對於數學的審美問題,人們總是不能取得一致意見。
  • 【文化高中 • 教學 • 英語】深入探討學科核心素養 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它是學科課程目標、教育理想、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操作化表述。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提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並發掘這些要素的內涵,並把這些要素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 教師專業化:培養核心素養的起點
    教育如何改變人生?教師的專業化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什麼影響?日前,中國教育學會第28次學術年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核心素養與適合的教育」主題展開了探討。21世紀人才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麼「總有人問我,21世紀人才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麼?」
  • 為什麼要培養幼兒的全球素養
    在忙碌的開學季,我們為各位園長、幼師朋友們準備了一個足不出戶、就能提升教學素養的機會!疫情之下,全球化發展之中,家長和小朋友們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全球教育環境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本次大會以培養少兒全球素養為主題,集結了藝術、科技、公益屆的教育大咖,為你深度解析疫情影響之下、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的衝突中,如何提高教育者和學生的全球素養,適應新時代人才面臨的全新挑戰。
  • 培養核心素養需要什麼樣的課程意識
    學校教育哲學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價值系統,是學校持續發展的理想支撐和精神動力。校情是學校課程建設的原點與支點。學校課程建設應以學校教育哲學為靈魂和核心,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的轉化與表達,明確學校的育人目標和價值指向;應以學生素養發展狀況為起點,以學校情境與資源為基礎,進行課程規劃與實施。學校課程建設需要強化的另一本位意識是學生本位意識。
  •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
    近幾年,他傾心策劃和組織一批對蘇霍姆林斯基特別有感情、有研究,對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積極踐行的教育工作者,著手編寫叢書。我相信,這套叢書不僅給中國教育界留下一部中國同仁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並取得成效的歷史畫卷,而且能折射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不凡歷程,謳歌中國教師為教育理想而奮鬥的崢嶸歲月。
  • 柳夕浪 | 「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再談「培養什麼樣的人」
    如果說前者是舶來品的話,那麼,後者則是我們自己的本土教育觀念。澄清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加深對培養什麼人以及如何培養人的認識,避免在教育改革根本問題上的顧此失彼。一、 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概念背後方法論思想的差異教育問題的核心是「培養什麼人」、「怎麼培養人」的問題。其中,「培養什麼人」更為根本,因為它內在地規定了「如何培養人」。
  • 臺灣政治大學怎樣培養未來的新聞人
    大學需要培養怎樣的人才以適應未來的新聞傳播業態呢?在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日前組織的「新媒體時代傳播教育的困境與創新」 研討會上,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院長鍾蔚文、副教授張寶芳介紹了政大的新聞人才培養理念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