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帶學生就一個要求;網友都說太簡單,研究生們卻都說太難

2020-08-25 欣旋諮詢

近日,一檔名為《似是故人來》的實景文化訪談節目專訪了袁隆平先生。袁老已是鮐背之年,依舊在做科研、帶學生,他在節目裡說:&34;

網友們看過節目後紛紛表示:

&34;

&34;

&34;

袁隆平對研究生的要求高嗎?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這個要求實在是太簡單了,不就是下田嘛,袁隆平應該對研究生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才對。

而對於那些能成為袁隆平研究生的人來說,這個要求卻是難度太高了,其任務之艱巨甚至不亞於在頂級期刊發表多篇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論文。

為什麼袁隆平看似簡單的要求,對於那些研究生來說反而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呢?

這是因為,袁隆平身為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其巨大的成就婦孺皆知。同時也意味著,只要成為袁隆平的學生就能享受到袁老諸多的榮譽光環加持。

袁老明白,作為農業科學家,田間地頭是他們科學研究的主戰場,袁老收徒必須下田的&34;,是從事農業應用科學研究的前提條件。只有耐得住寂寞,經歷過驕陽的炙烤,在田間地頭日復一日的勞作耕耘,才能收穫農業應用科學的研究成果。

袁老定下收研究生的門規,就是要告訴那些抱著別樣目的的人,袁隆平這邊不是終南捷徑,與其來受苦,還不如把心思花在其他地方。  

在我們看來,成為袁隆平的研究生是榮譽,也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但是在有些研究生看來,跟著袁隆平就是去受苦的:雜交水稻的研究往往要幾十年才能出點成果;還要經常下田幹活兒,實在是辛苦無趣,

有這個時間和精力,早就能在其他領域獲得足夠成功了,當下最前沿的人工智慧,它不香嗎?高回報的醫藥材料領域,它不美嗎?何苦為了袁隆平的那點虛名,去田間地頭受苦受累呢。

袁老用一條&34;把那些精緻主義者擋在了門外,因為袁老明白,農業科學研究關乎國家的根本,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和名利誘惑的人。

袁老在節目中說,他對年輕人最想說的8個字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網際網路時代為年輕人獲取知識提供了空前的便捷,於是,能夠誕生更多靈感和贏得更好機遇,但最可靠的兩個字還是&34;。

&34;看似容易,可是在唾手可得的財富、聲望、榮譽面前,有幾個人又能堅守本心,脫下西裝皮鞋,走入泥濘的田間地頭,忍受驕陽烈焰的炙烤,只為能收穫滿滿的豐收呢。

正是有像袁老這樣大智慧的人,我們中國人才能再也不用擔心餓肚子。

相關焦點

  • 袁隆平帶學生就一個要求;網友都說太簡單,研究生們卻都說太難
    近日,一檔名為《似是故人來》的實景文化訪談節目專訪了袁隆平先生。袁老已是鮐背之年,依舊在做科研、帶學生,他在節目裡說:"我帶研究生有一個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網友們看過節目後紛紛表示:"袁隆平爺爺太了不起了,為全人類的糧食安全奮鬥了一輩子""袁爺爺對研究生的要求也太低了吧""我也想當袁隆平爺爺的研究生,我能向爺爺保證每天下田"袁隆平對研究生的要求高嗎?
  • 農民給袁隆平送禮,袁隆平說:你們的禮物我收,但有一個小小要求
    袁隆平是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讓我國人民擺脫飢餓,獲得溫飽,最後進入了小康狀態。很多稻農都曾受到過袁隆平雜交水稻的「恩惠」,紛紛為其送來「厚禮」,可是袁隆平卻說:你們的禮物我收,但有一個小小要求:那就是按價付款,卻惹得農民有些不高興了。
  • 袁隆平在常熟對水稻專家們,說一番真切的話,將在場的人都感動了
    袁隆平是我國著名的稻作專家,更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近半個世紀以來,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已經享譽世界,不僅解決了中國的糧食危機,更造福了世界大部分的國家和地區。在2006年,袁隆平制定了一個宏偉目標,同時還發表了一番講話,感動了300多位水稻專家。究竟是個什麼目標,又是什麼講話呢?
  • 四川大學200多名研究生被退學,網友說太厲害,家長不認可管理嚴格
    然而,網友、家長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網友說,這兩百多名研究生不能正式畢業,不能完成學業,應該辯證的來看。畢竟2020年年初,我們國家遭遇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侵襲。2020年的這場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大研究生們的學業完成。
  • 710分都不一定能考上清華?這個省的考生抱怨太難,網友:太正常
    710分都不一定能考上清華?這個省的考生抱怨太難,網友:太正常今年的高考雖然推遲了一個月才舉行,但現已經全部的結束了。由於每個省份的高考成績公布時間不一樣,所以考生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自己的高考成績。參加高考的學生,都想報考一所好的大學,但是想要被喜歡的大學錄取,那麼你的高考成績首先就得達到學校的最低標準。清華北大最為國內最拔尖的大學,它們每一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是十分的高,能夠考上這樣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學霸級別。今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整體會下降嗎?
  • 學生難帶,愁到撓頭……其實他是這樣當老師的,哈哈丨關注
    昨天,#90後梗王袁隆平#的話題衝上熱搜,被網友熱議。為什麼袁隆平不帶博士生了?戳視頻↓↓↓帶你見識「90後梗王」袁隆平:視頻來源:小央視頻網友熱議:老爺子太可愛啦~@月半又胖了 :啊可愛[笑為了讓學生學好俄語,他甚至編了簡單的相聲用俄語排練,上臺表演後贏得臺下一片掌聲。當他在實驗中發現事實與流行的權威理論不符時,毅然選擇擁抱他心中正確的遺傳學理論,並在上課時偷偷講給學生們聽。這次在理論指導上的改弦易轍,為他念念不忘的「高產新作物」研究打下了紮實的根基。
  • 袁隆平:我很感謝林大夫,還有鍾南山說我沒有不良病變
    她大概不會想到,她接生的這個還沒來得及取名字,只以「袁小孩」做代號的嬰兒,多年以後會成為雜交水稻之父,讓十幾億中國人的飯碗裡都能裝得上晶瑩可口的白米飯。二、鍾南山說我沒有不良病變另一件事同樣也引起網友們的紛紛轉發和讚嘆,那就是袁隆平多年前的一次同框照。
  • 袁隆平爺爺說:不必囤米,中國的糧食夠娃兒們放開了肚皮吃
    可中國的老話兒說的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有就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網友們對政府部門的回應似乎並不十分買帳,表示哪怕沒事兒,也要多囤點兒糧食。就在前些天,袁隆平院士出來對最近囤糧現象做了回應,稱中國完全有實現糧食生產自給自足的能力,不會出現『糧荒』,希望大家不要擔心。
  • 「我太難了」用英語原來這麼說,80%的人都說錯了!
    「我太難了」絕對是大家今年聽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吧。(捂嘴笑)為了好玩有趣,有人用麻將牌中的「南風」代「難」,因此也有人據此說成「我太南了」。人民日報聯合微博發起年度漢字評選,「南」也在其中。「我太難了」其實是出自快手紅人giao哥之口。
  • 為何很多研究生沒有從事科研工作,畢業後踏入社會工作,太現實了
    我國的教育發展迅速從以前的大學生是稀世珍寶到現在的遍地都是,發展可謂是一日千裡。但是同時也反應出了一個問題我國的教育目前正處於兩極分化嚴重的狀態,越是那些國家重點大學越是對學生跟老師的要求越高越嚴格,而那些普通的大學,大學裡從老師到學生每天都在混日子等著畢業。
  • 袁隆平院士高興得說英語,網友: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最近,被網友稱為「梗王」「90後」的袁隆平爺爺,又徵服了網友,「袁老高興得像個孩子」「袁老飈英語」等詞句出現,引發人們的致敬。聽到這個消息,袁隆平院士說:「我覺得excited,達到880公斤,我就很滿意了,現在超過900公斤,more than excited,非常激動。」對於袁隆平院士講的excited,大部分同學應該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樣用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解一下,幫助同學們梳理知識,提升能力。
  • 中工快評:袁隆平這句話的要義,你get到了麼?
    近日,袁隆平院士在接受某訪談節目專訪時提到,「我帶研究生有一個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他是這樣要求學生的,也是這樣躬身垂範的。對此,龔家言除深表敬意,還深有感觸。袁隆平曾說過:「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試驗田的路上」。
  • 今天,我們給袁隆平爺爺送份生日禮物吧!
    >袁隆平就是她忠實的老顧客今日曹小平也為「老顧客」送上了生日祝福(視頻 實習生 費美琳)看到這位「90後」壽星網友們紛紛送上祝福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創建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
  • "90後梗王"袁隆平上熱搜!不帶博士生,5個字的原因亮了
    昨天,#90後梗王袁隆平#的話題衝上熱搜,被網友熱議。為什麼袁隆平表示,帶博士生會「死腦細胞的」↓↓↓
  • 李子柒被寫入考卷,網友們吵翻天!網紅真的會帶偏價值觀嗎?
    日前,浙江寧波某小學六年級語文期末試卷中,有一道閱讀理解題的材料給出了袁隆平、李子柒和雷海為三個人的故事,要求學生選擇一位「心目中的風雲人物」,為其填寫推薦表。李子柒今年還和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這些響噹噹的人物一同受聘擔任首批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人民日報還誇她:沒有一個字說中國好,但講好了中國故事。這樣一個優秀的姑娘被寫入考卷有什麼問題?」
  • 教育部「通知」,研究生即將畢業,就業問題岌岌可危,學生:太難了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大城市的大型企業都會在招聘網站中專門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只招收研究生。本科生已經出現了普遍的現象,那些好的體面的工作崗位,都需要研究生這樣的人才了,所以,現在的很多大學生都會考慮提升自己的學歷來獲取更好的學習和工作資源。
  •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校實行統一髮型,網友:學生太難了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校要求女生統一髮型,網友:學生太難了學生們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地上課了,一些學校也會制定一些相應的管理規定,例如:男學生的頭髮?相信很多父母和學生也是可以接受。畢竟是為了學生學習,但是近日一所中學卻要求女生必須統一髮型。女孩統一髮型,這跟當兵一樣嗎?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到底是怎麼回事?
  • 如何對學生因材施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太難了……
    如今用在教育上,指針對學生的個性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但,這個真的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首先,因材施教要研究學生的個性。這個就很難啊。那麼可想而知,一個老師面對幾十個這樣的孩子,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實是很難的,可以說太難了。第二,要進行因材施教,還必須先要面向全體,做到一視同仁。若不然,你對不同的學生不同對待,不同的教學方法,不理解的學生肯定會覺得老師偏心。
  • 記者採訪袁隆平,而袁隆平連說兩個不可能,這究竟是為什麼?
    無論在現代,還是在古代,糧食都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提到「糧食」時,很多讀者都會想到一個人,他就是「中國神農」袁隆平。在近期的採訪中,為何袁隆平面對記者,連說兩個不可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難道他遇到什麼難題了嗎?(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袁隆平「飈英語」再刷屏,剛被四六級支配過的網友這樣說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袁隆平院士再次因為英語火上了熱搜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日,袁隆平、屠呦呦等十幾位科學家為青少年送上了寄語。袁隆平分享8字成功經驗:知識、汗水、靈感和機遇。視頻中,袁隆平說道,「知識是基礎,汗水是實踐。靈感是思想火花,思想火花人人有,不要放棄它。Chance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