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黃廖版---名詞解釋

2021-02-18 國際漢語教師職業規劃

不論參加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國際漢語教師證書》考試、公派項目,還是參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入選研究生考試,《現代漢語》為專業基礎內容、必須掌握的內容,今天小編整理了名詞解釋,希望給大家有所幫助。

音高:指聲音的高低,它決定於發音體振動的快慢。

音強:指聲音的強弱,它與發音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有關。

音長:指的是聲音的長短,它決定於發音體振動時間的久暫。

音色:又叫音質,指的是聲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別主要決定於物體振動所形成的音波波紋的曲折形式不同。(決定音色的三個條件:發音體、發音方法共鳴器的形狀。)

語音的社會屬性表現在兩個主要方面:一是從語音表示意義的社會性看出來,一是從語音的系統性上看。

音素:是構成音節的最小單位或最小的語音片斷。它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普通話的音素可以分為元音音素、輔音音素兩大類。

元音:氣流振動聲帶,在口腔、咽頭不受阻礙而形成的音,又叫母音。

輔音:氣流在口腔或咽頭受阻礙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

輔元音的主要區別:1發輔音時,氣流通過咽頭、口腔會要受到某個部位的阻礙;發元音時,氣流通過咽頭、口腔不受阻礙。(這是最主要的區別)2發輔音時,發音器官成阻部位特別緊張;發元音時,發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緊張狀態。3發輔音時,氣流較強;發元音時,氣流較弱。4發輔音時,聲帶不一定振動,聲音一般不響亮;發元音時,聲帶振動,聲音比輔音響亮。

音節:是語音結構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語音片段。一般說來,一個漢字一個音節。正確理解一個漢字代表一個音節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

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也就是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的音類。

 

第二節  聲母

發音部位: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的位置。(根據發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話聲母可以分為七類:雙唇音、唇齒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後音、舌面音、舌根音。)

發音方法:發音時喉頭、口腔和鼻腔節制氣流的方式和狀況。(從發音方法看.普通話聲母從阻礙方式上分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邊音;以聲帶是否顫動可分為清音和濁音;以氣流的強弱可分送氣音和不送氣音。)

 

第三節 韻母

單元音:是發音時舌位、唇形及開口度始終不變的元音。

複元音韻母:由複元音構成,複元音指的是發音時舌位、唇形都有變化的元音,即由甲元音的發音狀況快速滑向乙元音,但是這種變化是逐漸的,不是突變的、跳動的,中間有一串過渡音。按照元音數量,複元音可以分為「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按照韻腹的位置,複元音韻母可以分為:前響複元音韻母、中響複元音韻母、後響複元音韻母。

帶鼻音韻母:由元音和鼻輔音韻尾構成。可以分為帶舌尖鼻音n的l3個和帶舌根鼻音ng的9個兩類。

押韻:是把兩個以上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詩句的同一位置上,使聲音和諧悅耳的情況。韻腳指各句押韻的字。

 

第四節 聲調

聲調:就是音節的高低升降。

調值:指音節高低升降曲直長短的變化形式,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講法。

相對音高:就是用比較的方法確定的同一基調的音高變化形式和幅度。

五度標記法:是用五度豎標來標記調值相對音高的一種方法。

調類:即聲調的種類,就是把調值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

 

第五節:音節

音節:是語音的基本結構單位.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語音單位。從發音來說,是發音過程中發音器官肌肉的一次從緊張到鬆弛的過程。(普通話音節結構的特點:一個音節最名可以用四個音素符號:元音在音節中佔優勢;音節可以沒有輔音;漢語音節不能沒有聲調,不能沒有韻腹;可以沒有輔音聲母、韻頭和韻尾。)

拼音:聲母和韻母連讀成一個音節叫拼音。拼音應注意的問題:聲母要用本音;聲韻母之間不要有停頓;要念準韻頭。了解拼音的方法有三種:聲韻兩拼法,聲介與韻身合拼法和三拼法。

 

第六節音變

音變:是指在語流中,連著念的音素、音節或聲調因為前後互相影響而發生變化的現象。

變調:在語流中因受後一個音節的影響,有些音節的聲調起了一定的變化單讀時調值不同,這種變化叫變調

輕聲:是在一定條件下讀得又短又輕的調子。注意輕聲沒有固定的調值,並非屬於第五種聲調,而是四聲的特殊音變。注意輕聲音節的變化與語音的四種物理屬性都有關係。

兒化:「兒化」指的是一個音節中韻母帶上捲舌音色的一種特殊音變現象。這種捲舌化了的韻母就叫做「兒化韻」。

 

第七節;音位

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

「元音音位」:是從元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

「輔音音位」:是從輔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

「聲調音位」:是從聲調中歸納出來的音位,簡稱調位。

「音質音位」:是由音素成分構成的音位,又叫音段音位。

「非音質音位」指聲調音位,主要由音高特徵構成,又叫超音段音位。

音位變體:一個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這些音就叫做這個音位的「音位變體」。歸納音位的重要標準:語音的辨義功能、互補分布、音感差異、同一語音系統。

第八節 朗讀和語調

語調:說話或朗讀時,句子有停頓,聲音有輕重快慢和高低長短的變化,這些總稱語調。

停頓:是指說話或朗讀時,段落之間,語句中間、後頭出現的間歇。

重音:指語句中念得比較重,聽起來特別清晰的音。

句調:是指整句話的音高升降的變化。句調的四種形式:升調、降調、平調、曲調。

 

 

第三章  8 d( r$ g9 e) z, S文字

 

第一節 漢字概說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成為語言最重要的輔助**際工具。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它是漢族人的祖先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逐漸創造出來的。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表音文字,一類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包括音素文字、音節文字;表意文字包括語素文字、表詞文字。

漢字的形體演變: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第三節 % k5 i3 l. j3 {) |8 w漢字的結構

現行漢字的結構單位有兩級:筆畫和部件。

筆畫: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從落筆到起筆所寫的點和線叫一筆或畫。五種基本筆畫:橫、豎、撇、點、折。複合筆畫: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筆畫的連接。

部件:又稱偏旁,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按能否獨立成字分為成字部件和非成字部件;按能否再切分成小的部件可分為單一部件和複合部件;按部件切分出的先後可分為一級部件、二級部件、三級部件等。

部首:是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偏旁,是字書中的各部的首字。

筆順:是書寫漢字時筆畫的先後順序。

漢字造字法:指漢字的構造方式。

象形:就是供給事物形狀的造字法。

指事:就是用象徵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某個詞的造字法。

會意:用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字,把這些部件的意義合成新字的意義,這種造字法叫會意。

形聲:由表示字義類屬的部件筆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這種造字法叫形聲。

漢字的標準化對漢字的「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第四章 詞彙

 

第一節 詞彙、詞彙單位和詞的結構

詞彙:又稱語彙,是一種語言裡所有的(或特定範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詞彙是詞的集合體,詞彙和詞的關係是集體和個體的關係。

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能夠使用替代法來確定語素。掌握語素的不同分類,按照音節的多少,可以分為單音節語素和多音節語素;按照組合能力(成句或構詞能力),可以分為自由語素和粘著語素(不定位粘著語素和定位粘著語素)。}

詞:是句中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它由語素構成。(詞與語素的區別方法——剩餘法;詞與短語的區別方法——擴展法。)

短語:是詞和詞的語法組合。

固定短語:是詞跟詞的固定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減、改換其中的詞語。可以分為專名和熟語兩類。其中熟語包括成語、慣用語、歇後語。

自由短語:是詞跟詞按表達的需要的臨時組合。

略語:是語言中經過壓縮和省略的詞語。(可分為兩類:簡稱和數詞略語。簡稱:和全稱相對,是較複雜名稱的簡化形式。數詞略語:就是對一些習用的聯合短語,選擇其中各項的共同語素加上短語包含的項數構成。)

詞根:指意義實在、在合成詞內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詞語素和成詞語素。

詞綴:指意義不實在、在合成詞內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後的不成詞語素。

單純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的詞,按照音節的多少,可以分為單音節和多音節單純詞,多音節的單純詞主要分為聯綿詞、疊音詞、音譯外來詞。

聯綿詞:指兩個音節連綴成義而不能拆開的詞,包括雙聲、疊韻和非雙聲疊韻。

合成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構成的詞。[合成詞的三種構詞方式:a複合式(聯合型、偏正型、補充型、動賓型、主謂型)、b重疊式、c附加式(前加式和後加式)。]

 

第二節 詞義的性質和構成

詞義:是詞的意義,包括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即詞的內容。詞義有廣狹之分,狹義的詞義通常是指詞彙意義,廣義的詞義包括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

詞義的性質:1.概括性:詞義為了準確地反映詞所表示的對象的範圍,便須捨棄各種事物或現象的個別特徵,概括出對象的共同的、本質的特徵。2.模糊性:詞義的界限有不確定性,它來源於詞所指的事物邊界不清,它是客觀事物連續性的反映。但是詞義的模糊性與精確性是相對而言的。3.民族性:同類事物不同的語言用不同的詞來表示,詞義概括的對象範圍可以不同。詞義的民族性不僅表現在理性意義上,也表現在附加色彩上。

詞義的構成:理性義和色彩義。

理性義:又叫概念義、主要意義,是指詞義中同表達概念有關的意義部分。其作用在於給詞所聯繫的事物劃定一個範圍。

色彩義:是在理性義的基礎上附加上去的一些意義要素。色彩義往往是人們在交際過程中產生的,所以與使用者的感情、使用的場合(語境)、使用者的形象感以及詞的來源(來源於古代書面語、現代方言、某種社會集團等)有一定的關係。(色彩義大致可以分為三類: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形象色彩。其中具有褒義感情色彩的叫做褒義詞,具有貶義感情色彩的叫做貶義詞,既沒有褒義色彩又沒有貶義色彩的叫做中性詞。)

 

第三節 詞義的分解

義項:是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一個詞往往有多個義項,一個詞的各個義項之間存在著互補關係,各有自己的出現環境。

義項的分類:l.基本義:詞的基本的和常用的一個義項,其他的義項一般是由這個義項直接或間接地發展轉化而來。

2.轉義:由基本義直接或間接的發展轉化而來,轉義是相對於基本義而言的,分為引申義和比喻義兩種。

引申義:在基本義的基礎上經過推演發展而產生的意義,它又分成近引申和遠引申,引申的方式有線條型、放射型、混合型三種。(如「跑」的基本意是「兩隻腳或條腿迅速前進」,引申出「為某種事務而奔走」[如「跑材料」],再引申出「物體離開了應該在的位置」[如「跑油、跑走」])

比喻義:借用一個詞的基本義來比喻另一種事物所產生的新的意義。(如「帽子」的基本義是「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後用來比喻「罪名和壞的名義」)

單義詞:只有一個義項的詞叫做單義詞,

多義詞: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義項、彼此間有意義聯繫的詞叫做多義詞。

同音詞:是指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並無聯繫的一組詞。

義素:又叫語義成分或語義特徵,是構成詞義的最小意義單位,也就是詞義的區別特徵。同組中的共同特徵叫共同義素,區別特徵叫區別義素。

 

第四節 詞義的聚合——語義場

語義場:是通過不同詞之間的對比,根據他們詞義的共同特點或關係劃分出來的類。同一語義場的各詞義既有共同義素又有區別義素。

語義場與類屬詞的區別:類屬詞總是由上下位詞構成,語義場主要是由同一層次的各詞構成,因此可以存在沒有上位詞的語義場。

同義義場: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組成的語義場。義場中的各個詞叫同義詞。

同義詞的差別表現在多個方面:①理性意義方面的差別。從意義的輕重、範圍的大小、集體和個體的不同、搭配對象的不同來辨別;②色彩方面的差別。從感情色彩的不同、語體色彩的不同來辨別;③詞性方面的差異。

同義詞的作用:①使語言表達精確和嚴密;②使語體風格鮮明;③使文句生動活潑和富於變化;④使語氣委婉;⑤同義詞連用加強語勢,使語意完足。

反義義場: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可以構成反義義場,這兩個詞互為反義詞。

反義詞的類型:①互補反義義場;②極性反義義場。

反義詞的作用:①揭示事物的矛盾,深刻表達事物特點;②連用可以加強語氣,強調核心意思;③可構成對偶、映襯,使之更加有力;④有對比作用,可以臨時創造反義詞,使語言更新穎簡練;⑤還可以構成合成詞或成語。

 

第五節 4 r8 V. a7 R2 p6 p詞義和語境的關係

語境:就是語言單位出現時的環境。一般分為上下文語境和情境語境(又叫社會現實語境)。

上下文語境:一般是指該詞所處的同一個句子的其他詞或短語。

情景語境:是指說話時的人物、背景、牽涉到的人或物,時間處所、社會環境以及說聽雙方的輔助陛交際手段(包括表情、姿態、手勢等等非語言因素)。

語境對詞義的影響:l.語境可以使詞義單一化;2.語境使詞義具體化;3.語境增加臨時性意義;4.語境表現詞義的選擇性。

第六節 " }( f% D5 U, _1 q9 Z! ]9 p現代漢語詞彙的組成

基本詞彙:是詞彙中最主要的部分。基本詞彙的特點:穩固性、能產性、全民常用性。

一般詞彙:語言中基本詞彙以外的詞彙就是一般詞彙,包括古語詞、方言詞、外來詞、行業語、隱語等。一般詞彙的特點:有很大的靈活性。

古語詞:是來源於古代文言著作的文言詞和歷史詞。(古語詞的作用:①使語言筒潔勻稱;②可以表達莊重嚴肅的感情色彩;③可以表達幽默、諷刺等意義。)

外來詞:也叫借詞,指的是從外族語言裡借來的詞。能夠舉例說明外來詞的類型,包括①音譯外來詞,②音意兼譯外來詞,③音譯加意譯外來詞,④字母外來詞。

行業語:又叫「專有詞語」,是各種行業應用的詞語。它不受地域限制,受社會專業範圍限制。它也是豐富普通話詞彙的源泉之一。

隱語:是個別社會集團或秘密組織中的一種只有內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語。

 

第七節 * T% x  y+ V. @: [( L" Y. ~; t* f' B熟語

熟語:又叫習用語,是人們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語,是一種特殊的詞彙單位。包括成語、慣用語和歇後語。

成語:是一種具有意義上的整體性和結構上的凝固性的相沿習用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它的基本特徵是意義的整體性,結構的凝固性。其來源包括神話寓言、歷史故事、詩文語句和口頭俗語。

慣用語:是指人們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慣用語。

歇後語:是由近似於謎面和謎底的兩個部分組成的帶有隱語性質的口頭用語。分喻意和諧音兩類。

 

第八節, 詞彙的發展變化和詞彙的規範化

詞義演變的途徑:①詞義的擴大;如「擱淺」由專指「船舶進入水淺的地方不能前進」,擴大到指稱一切「事情遭到阻礙,不能進行」②詞義的縮小;如「勾當」原有「辦事」和「事情」兩種意思;現在只剩下「事情」的意思,而且僅指壞事。「批判」原義有評論優點、指出錯誤兩個方面,現在只剩下「分析、批駁錯誤」。③詞義的轉移。如「行李」原指兩國往來的使者,現在轉移指出門時所帶的提包、箱子等。

 

第五章 語法

 

第一節 5 a! S( X! ^7 l# j% Q語法概說

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律。語法具有抽象性、穩固性、民族性。

語法單位可以分為四級:語素、詞、短語、句子。

語素:是語言中最小的音義結合的構詞單位,是構詞的備用單位。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是構成短語和句子的備用單位。

短語:是語義上和語法上都能搭配而沒有句調的一組詞,是造句的備用單位。

句子:是具有一個句調、能夠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

句類:是根據語氣劃分出來的句子類型,分漢語句子共有四種: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句型:是根據句子的結構劃分出來的類型。它共分成兩個大類:單句、複句。

單句由帶上一個句調的短語或詞構成。可分成主謂句、非主謂句。

複句則有兩個以上的分句組成。分句是類似單句而沒有完整句調的語言單位=

句法成分:是短語和句法結構的組成成分。

 

第二節 + n; Y' \; s3 Q6 ]詞類

詞類:是詞的語法性質的分類。(劃分詞類的目的是說明語句的結構和各類詞的用法。分類的依據是詞的語法功能、形態和意義,主要是詞的語法功能。)

詞的語法功能:是指詞與詞的組合能力,有以下三種表現:詞在語句裡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實詞與另一類實詞的組合能力;虛詞依附實詞和短語的能力。

詞的形態:構形形態和構詞形態。

詞的意義:是指語法上同類詞的概括意義或意義類別。

實詞:能夠單獨充當句法成分,有詞彙意義和語法意義的詞。可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副詞和代詞七類。

虛詞: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只有語法意義。其共同特點是:依附於實詞或語句,表示語法意義;不能單獨成句,不能單獨作句法成分;不能重疊。

詞兼類的原則:一是兼類在同類詞裡只佔少數;二是兼類詞一定要聲音相同.詞義有聯繫,否則就是同音詞。

 

第四節 . T3 [' r  j: x+ ?. I  t0 `短語

短語共有八個短語成分:主語、謂語、動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句子共有九個句法成分,除了上述八個外,還有一個獨立語成分。

短語:是意義上和語法上能搭配而沒有句調的一組詞,又叫詞組。(短語可以有兩種分類:結構類和功能類。)

短語的結構類:1.主謂短語2.動賓短語3.偏正短語(定中短語和狀中短語)4.中補短語5.聯合短語6.連謂短語7.兼語短語8.同位短語9.方位短語10.量詞短語11.介詞短語l2.助詞短語(「的」字短語、比況短語和「所」字短語)

短語的功能類型:是由它跟別的詞語組合時能充當什麼句法成分,相當於哪類詞決定的。分為名詞性短語和謂詞性短語(動詞性短語和形容詞性短語)。

多義短語:不止一個意義的短語叫做多義短語。形成多義結構的主要原因是語言結構有限而語義無窮。考察多義短語要從結構關係和語義關係兩方面進行:1.結構關係不同的多義短語;2.語義關係不同的多義短語;3.結構和語義關係都不同的多義短語。

 

第五節: 句法成分

主語、謂語的意義類型:①從主語所表示的人、事物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之間的語義關係來說,主語概括分為施事主語、受事主語和當事主語;②謂語的意義類型要看謂語對主語的作用。一類著重敘述;一類著重描寫;一類著重判斷說明。

賓語的意義類型:從與動語的語義關係來說,賓語分為受事賓語、施事賓語、當事賓語。

補語可分成結果補語、程度補語、狀態補語、趨向補語、數量補語、時間與處所補語、可能補語等。

中心語是偏正短語、中補短語裡的中心成分。中心語根據同它相對的成分的不同可分三種:定語中心語、狀語中心語、補語中心語。

獨立語從表意作用看有4種類型:插入語、稱呼語、感嘆語、擬聲語。

〖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或轉發〗

***傳播漢語和中華傳統文化!具有對外漢語教學能力的老師是先鋒,漢語教師就業有證書比沒有證書要好哦!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頒發《國際漢語教師證書》(CTCSOL),申請國家漢辦公派項目優先錄取,該證書是全球影響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的漢語教師證書!

***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對外漢語教師就業避不開「漢語水平考試」的教學,「考教結合」。絕大多數對外漢語教師崗位招聘漢語教師最喜歡應聘老師掌握「漢語水平考試」,尤其每年考量最大的「HSK」。

***當今社會對外漢語教師就業在學歷方面講究「博士坐下,碩士留下,本科等下,專科讓下」;漢語教師想提升學歷,最好的專業當屬「漢語國際教育專業(MTCSOL)」!

 針對以上需求,我們開設有相關培訓課程(可登陸www.wuzhouhanyu.com了解)

以下「乾貨」連結,點擊可閱讀

相關焦點

  • 現代漢語 實詞:副詞、形容詞、動詞、名詞
    「現代漢語文學」為語言文學類公眾號,設有現代漢語、現代文學、漢語考研、文學考研、文學作品、學術交流幾大內容板塊
  • 現代漢語緒論整理出來的名詞解釋
    現代漢語:漢語是漢民族的語言,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既有多種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語。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標準、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漢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一切語言共同的屬性。即從結構上說,它是一種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從功能上說,它是人們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2.
  • 黃廖版本《現代漢語》名詞解釋匯總(詳細版)
    現代漢語:漢語是漢民族的語言,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現代漢語包括多種方言和民族共同語。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標準、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2.民族共同語:是一個民族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就是現代漢民族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3.
  • 2021[古代漢語] 必記名詞解釋大匯總!
    19、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20、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 文言文翻譯法之一: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
    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語言文章」。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 蒙古留學生漢語名詞偏誤及建議
    (四)解釋名詞偏誤產生的原因。(五)評估名詞偏誤的嚴重程度,是否影響到交際。三、蒙古留學生存在的漢語名詞偏誤魯健驥先生在《偏誤分析與對外漢語教學》中提到過,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偏誤,從形式上說,分為四大類型:漏用、誤加、誤用和錯位。
  • 上古漢語到現代漢語的語序演變:主謂賓→主賓謂
    下面舉出(A)(B)(C)(D)(E)五個例子加以證明: (A)上古漢語現代漢語S+V+PPS+PP+V出於幽谷  (《孟子》,前4世紀晚期)從幽谷出來(現代漢語)註:①其中PP=前置詞+名詞短語;因此,上古漢語中名詞短語的結構完全具有SOV語言的特徵,即擁有發展出這一句式的潛力:關係小句總是先於核心名詞,領屬語(genitive)總是在名詞前,形容詞和其他修飾語總是出現在被修飾語之前。
  • "新詞酷語"湧入《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新陳代謝"如何取捨?
    新詞酷語從「網絡民間」走進權威詞典,收穫諸多喝彩之聲;但也有語言文字專家指出,《現代漢語詞典》不僅是記錄當代社會生活的晴雨表,也事關漢語規範。詞典修訂對潮詞潮語不必「見熱就收」,不妨以更加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其冷眼觀察、冷靜篩選。
  • 現代漢語中不對稱現象和外漢語教學
    現代漢語中不對稱現象與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人講究對稱和諧美,在現代漢語裡表現為均衡對稱的特點。但是不對稱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表現在很多方面。以前諸多學者在句法和語用方面做過論述,本文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分析現代漢語不對稱現象,這是第一層面的劃分。
  • 漢語語法沒那麼簡單!讀《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有感!
    從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來說,英語的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基本上是一一對應的,名詞對應主語、賓語,動詞對應謂語,形容詞對應定語(有的名詞也能作定語),副詞對應狀語;而在漢語中除了副詞只對應狀語外,名詞、動詞、形容詞都能充當主語、賓語、謂語、定語、狀語。由此可以看出兩個系統的語言差異相當大。漢語總不能按照英語的分法劃分詞類吧,那樣會出現大量的兼類現象,還不如不劃分呢。
  •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基礎》試題庫一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基礎》試題庫一(緒論·試題)一、填空題1、「現代漢語」通常有兩種解釋,狹義的解釋指的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              ,廣義的解釋還兼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
  •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詞的兼類
    現代漢語既是一種語言,又是一門學科,廣義的現代漢語指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它不僅包括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而且包括現代漢語各方面。詞的兼類是現代漢語語法需要研究的詞類分析。當你讀到一句話你接受的是它的情感傳達,語法要研究的是它的內質規律。
  • 2017翻譯碩士考研:漢語百科知識名詞解釋答題原則
    翻譯碩士,漢語百科知識佔30分左右,選擇題和名詞解釋都是考察題型,大家要注意把握相關技巧。下文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要講解的是名詞解釋答題原則,一起來學習:   兩條原則:a 依據背景材料,緊扣材料說話,別說廢話。b 適當的加進自己了解的東西。   1.地名解釋。
  • 04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中的數詞、量詞
    古代漢語中的數詞數詞是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
  •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參考書目-複試分數線-考研經驗
    ④ 445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該專業參考書目:專業一:《現代漢語》黃廖版,《語言學綱要》葉蜚聲,《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陸儉明,《對外漢語教學語法釋疑201例》,《古代漢語》王力;專業二:《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劉珣,《中國文化要略》程裕禎,《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 考編真題 | 專項訓練之現代漢語
    語文答案:D本題考查現代漢語詞彙相關內容。語素的判定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最小、有音(有語音)、有義(有獨立的意思,且劃分到最小以後的意思和原詞意思有聯繫)。D項,「語文」可以劃分為「語」和「文」,都能獨立使用,「語」的意思是「話」,「文」的意思是「字」,意思都和「語文」有聯繫,「語」和「文」的劃分滿足最小、有音、有義三個條件,所以是兩個語素。符合題幹要求。
  • 杜翔:新中國漢語規範化與《現代漢語詞典》
    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尤其是廣大勞動群眾的文化水平是當時最迫切的任務之一,與文化教育相關的語言文字工作三大任務——文字改革、推廣普通話、現代漢語規範化隨之開展。1950年6月,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1977年改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成立,把加強漢語規範化列為研究所這一時期的重要工作,而1960年面世的《現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現漢》)及後續版本是漢語規範化的重要成果。
  • 《現代漢語詞典》的歷史地位
    用文言或半文言解釋現代詞語,不但犯了以易釋難的忌,而且很難做到準確,也很難避免互訓和遞訓。比如「很」,《國語辭典》釋為「甚」,「甚」釋為「極」,「極」釋為「最甚」,這樣繞來繞去,讀者還是弄不明白「很」是什麼意思,特別是弄不清楚它的用法。《國語辭典》釋義用語採用半文言也是受歷史條件的局限所至。
  • 現代漢語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