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典」| 不當得利可請求返還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二十二條。什麼是不當得利?誰來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
每日一「典」 | 不當得利可請求返還
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一百二十二條。什麼是不當得利?誰來請求返還不當得利?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
不當得利可請求返還
什麼是不當得利?誰來請求返還不當得利?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
《民法典》天上怎會掉「餡餅」 不當得利要返還
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後,應當予以收繳」,該條明確規定返還不當得利的的範圍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孳息。2017年,《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
-
小叮噹誤喝了大喇叭的飲料,民法典:構成不當得利!
當然,準確地說,民法典是對理論上或者實際生活中的不當得利制度在民法通則等相關規定上進行了吸收和整理。本期我們就來簡單的聊一聊民法典上的不當得利。筆者仍將大致遵循制度起源、法典規定和未來預測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介紹。
-
【學習園地】民法典中不當得利的立法解讀和司法適用
不當得利制度隸屬於債法,關於債法在民法典中的體例安排,在歷次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都是爭議焦點。從立法體例來看,民法典沒有單設債法總則一編,而是採取總則編第5章民事權利第118條至第122條+第8章民事責任+合同編第一分編的債法總則模式,將合同之債和侵權之債作為民法典的兩大分編,將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作為準合同在合同編中設單章予以規定。
-
不當得利的返還方式有幾種
頂泰聯盟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麼一、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麼1、一方獲得利益一方獲得利益是不當得利構成要件之一。如果僅僅一方獲得利益,而未造成他人的損失,不構成不當得利。例如,拾得乙拋棄的沙發,所謂損失不只是減少他人既存之財產,他人可獲得增加而未增加的利益。3、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益受損之間有因果關係一方獲得利益與他方利益受損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是指受到損失是由獲得利益的人造成的後果。
-
德國不當得利制度簡介
從內容上看,第二十四節又可分為兩部分,第812條至第817條為第一部分,規定不當得利的成立;餘下部分則規定不當得利的法律效果。 第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如果一方有意識地、基於一定目的而增加他方財產(給付),但無法律上的原因,根據第812條第1款第1項,受領方負返還不當得利之義務。但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受領人得抗辯該不當得利請求權:(1)因清償債務而為給付,於給付時明知無給付義務者。
-
崔建遠:不當得利規則的細化及其解釋 | 前沿
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崔建遠教授在《不當得利規則的細化及其解釋》一文中,在此六個條文的基礎上展開解釋論工作,以期助力法律適用,深化研究。一、《民法典》985條的規定沒有排除不當得利的類型化現代民法典編纂時都無一例外地將不當得利的一般條款納入其中。
-
不當得利返還應否支付利息
利息是不當利益產生的一種法定孳息,本案中吳某應當按照年利率6%支付利息。 第二種意見認為:法定孳息是指因法律關系所獲得的收益,這種收益是指已經獲得的利益。在本案中,吳某雖然佔有張某多支付的13000元,但其並未實際取得年利率6%的利息,故張某要求按年利率6%支付利息的請求缺乏法律和事實依據,不應予以支持。
-
返還不當得利之後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如何認定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有損於他人而取得利益。不當得利的法律事實發生以後,就在不當得利人與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間產生了一種權利義務關係,即利益所有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不應得的利益,不當得利者有義務返還。那麼,返還不當得利之後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如何認定不當得利?
-
論權益侵害不當得利(下)
不當得利制度設定的目的在於取除受益人無法律原因所獲取的利益,所以受益人對權利人負有返還其不當得利的責任,返還範圍應及於所受的利益以及本於該利益所獲得的利益。但不當得利請求權可以向誰行使?不當得利受益人的返還義務包括哪些內容?應返還的究竟是其客觀價額還是其所獲得的全部利益?不當得利之債的標的是什麼?不當得利人主觀惡意程度對不當得利請求權有何影響?等等。
-
【說法】不當得利造成他人損失 均應返還
顧勤多次與陳玲協商無果,請求判令陳玲返還不當得利9萬元。 陳玲堅稱9萬元是顧勤對她的贈與,且已完成交付,不同意返還。上海閔行區法院審理認為,陳玲主張爭議錢款系顧勤對其之贈與,但未能提出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故陳玲的贈與主張難予採信。鑑此,陳玲的行為構成不當得利,應當返還。
-
員工挪用公司貨款,法院判決返還不當得利
近日,信宜法院審結一起不當得利糾紛案,雙方當事人在法院的公正判決下均服判息訴。2015年6月,信宜人阿亮(化名)被廣州某農業生產資料公司(以下簡稱農業公司)聘用,負責發貨及回收貨款。之後,阿亮沒有依照約定還款,農業公司一紙訴狀將其起訴至信宜法院,請求判令阿亮返還拖欠貨款38000元及利息。信宜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沒有合法依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阿亮作為農業公司聘用的員工,挪用其經手的貨款45600元,有38000元尚未返還,屬不當得利,應返還給農業公司。
-
從銀行「不當得利」 儲戶被判返還
12月5日,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法院清水法庭開庭審理該案,認定客戶屬不當得利應退還。此案件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銀行規定「離櫃概不負責」,但在實際中只約定儲戶卻不進行自我約束,屬於霸王條款。對此,律師表示,不當得利是法律問題,而「離櫃概不負責」只是銀行單方聲明,沒有法律效力。
-
最高院告訴你,不當得利也不一定要返還
路橋公司以不當得利為由起訴市政公司,請求市政公司返還合同保證金600萬元款項及利息。法院判決駁回了路橋公司的訴訟請求。2真正以不當得利獲利的一方主體才負有返還義務最高院最終沒有支持路橋公司的理由分為兩個方面。
-
每日學習打卡 | NO.15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知識點總結(2.15)
利用不當得利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後,國家予以收繳,不在返還給受損人之列。(1)返還範圍:返還以現存利益為限,利益不存在的免於返還。(2)費用扣除:返還時可扣除包括因取得該利益所支出的費用(如運費、關稅等)以及對受領物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如動物飼養費)及有益費用。(1)返還範圍:應將受領時所得利益及其附加利息,一併償還;如有損害應賠償。
-
無因管理與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到損失的事實。基於此種事實,在受利益人與受損失人之間產生的以利益返還請求權為內容的法律關係,稱為不當得利之債。《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
民法典案例解讀之依約履行義務不屬於不當得利
------《民法典》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案件評析 -----------------判決結果:一審法院判決駁回A公司的訴訟請求,A公司上訴後,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
不當得利具體含義到底是什麼?怎樣才會構成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損害。不當得利是債的發生依據之一,因為不當得利發生之債權債務關係稱為不當得利之債。 不當得利是社會生活中的一種不合理,不正常的現象。法律確認不當得利之債的目的,是為了使這種不正常的關係恢復到正常的狀態,從而維護社會正常的財產關係,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不當得利作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在受益人與受損人之間發生不當得利返還的債權債務關係。不當得利之債的基本內容便是受損人取得的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該項請求權以使得利人返還其所受利益為目的,非似相對人所受損害的填補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