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1年,蘇武「衣錦還鄉」,不辱漢節,成歷史「愛國」高地

2020-12-20 葉冠祥

十年的等待,十九年的忠貞,換來的就是此時的「衣錦還鄉」,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報,還光榮載入了史冊,以其超凡脫俗的堅貞不屈。

蘇武是在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回到京師長安的,自是一番的轟動,因為那是當時最搶眼的一樁「政治事件」,和李陵事件的轟動一時不相上下。

自此,蘇武成為了一面永遠屹立不倒的愛國旗幟,一直飄揚在世世代代的人們心中。既然是「愛國高地」,漢朝統治者也不忘讓蘇武現身說法,還給了他鋪天蓋地的名譽。

蘇武

蘇武回來之後,漢昭帝便下令叫蘇武去拜謁漢武帝的陵墓和祠廟,告慰先帝,弘揚一番愛國忠君思想。與此同時,為了表彰他「不辱漢節」的豐功偉績,漢昭帝封他為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以示獎賞。常惠等九名部下也大都升官發財,不在話下。儘管在第二年蘇武惹上官非,兒子被處死,自己也被曾經的好朋友大將軍霍光免職,不過最後因擁立漢宣帝有功,又被賜爵關內侯,後復為右曹典屬國。皇帝還因蘇武節操顯著,出使不辱君命,還輕財重義,對其非常優寵,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兩日入朝,尊稱其為德高望重的「祭酒」。心底無私天地寬的蘇武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才為革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蘇武死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後世往往還喜歡將他們和雲臺二十八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提,甚為榮耀。

千百年來,蘇武「留胡節不辱」的愛國精神,深受後人們的敬仰和推崇,他的事跡也被編為歌、舞、劇、故事,甚至於是電影、電視劇的熱門人物,廣為傳頌,成為當之無愧的「歷史寵兒」,令人稱羨。

相關焦點

  • 千年神韻 絲路故事第4集:蘇武牧羊
    蘇武在匈奴 十年持漢節 蘇武(公元前140—公元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漢武帝時為郎。
  • (歷史故事)蘇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首領單于繼位,派使者到漢朝來求和,漢武帝決定與匈奴交好,於是派蘇武出使匈奴。可就在蘇武返回漢朝的時候,意外發生了,一個漢朝使者衛律叛變了,投降了匈奴,其手下虞常,忠於漢朝,他與蘇武的副使張勝密謀,除掉衛律,可虞常辦事不謹慎,將計劃洩露了出去,被單于逮捕入獄。在獄中,虞常供出了蘇武的副使張勝。蘇武聽到這些事之後,自感無臉面返回漢朝,只得拔刀自殺,卻被其他人奪下刀,自殺不成,但已受了重傷。
  • 持節19年,威武不屈,中華民族的英雄向來不懼威逼利誘
    「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這句激勵人心的歌詞來源於名為《蘇武牧羊詞》的歌曲,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廣為傳唱。其中的歷史故事令人欽佩:中郎將蘇武奉漢武帝命令,出使匈奴,匈奴單于將其囚禁於冰窟中逼降。蘇武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匈奴單于於是把他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產奶之後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十九年而終不屈服。
  • 漢使蘇武的名言,狂拽酷炫吊炸天,震傻匈奴君臣
    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冬,在位時間不到一年的匈奴呴犁湖單于去世了,其弟左大都尉且鞮(鞮音低)侯被擁立為單于。算上伊稚斜那一次,匈奴已經是第三次違背父死子繼的制度了,這種混亂的繼承方式,為匈奴後來的爭立內亂埋下了禍根。半個餘世紀後,烏維單于一脈的子孫與其弟且鞮侯單于一脈的子孫展開了一場大內鬥,史稱「五單于爭立。」這是後話了,且不提。
  • 武威有人用剪刀剪出「蘇武牧羊」的故事
    3.為了達到和好的目的,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中郎將蘇武為正使、張勝為副使,率隨從百餘人,帶上旌節和金銀綢緞等禮物出使匈奴。16.一日,蘇武在山坡牧羊,因天氣暴熱,口喝難忍,羊群也奄奄一息。正在嘆息,卻見腳下冒出一眼泉來。泉水越出越多,蘇武高興極了。從此,蘇武常來這裡飲羊。此泉天澇不增,天旱不減,後人稱它為「蘇泉」、「蒙泉」、「神泉」。
  • 蘇武,歷史的偉人,他持漢節十九年不降匈奴,深的軍心
    蘇武,歷史的偉人,他持漢節十九年不降匈奴,深的軍心,公元前99年,李廣利出徵徵討匈奴,漢武帝命李陵率五千騎兵支援。此役李陵孤軍深入,遭遇匈奴主力,奮戰九天,斬殺敵軍一萬餘人。但後方援軍遲遲未至,李陵孤立無援,最終彈盡糧絕,兵敗投降。
  • 蘇武牧羊時吃野草籽飽肚,為何不吃放養的羊?專家:吃了就麻煩了
    這句感人至深的詩句出自蘇武的《留別妻》,這首詩是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前所作,皇上下令,臣子不得不從,於是臨行前蘇武只能寫下這首詩與愛妻告別,傷感之情躍然紙上。眾所周知,蘇武此行並不順利,一去就被匈奴扣押了19年之久,後來還被送到北海去放羊,只能以野草飽腹,不過大家疑惑的,既然沒人看著,他為什麼不吃羊呢?
  • 美麗的貝加爾湖畔,有一位孤獨的使者,持節放牧捍衛國家尊嚴!
    他忠貞不屈的愛國形象,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班固在《漢書》中說:「孔子稱志 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03所以,在公元前100年,漢武帝派蘇武帶著100多人的外交團隊,出使匈奴;去的時候,不僅將扣押在漢朝的匈奴使者帶回匈奴
  • 蘇武:他是西漢的忠臣,持節牧羊,十九年不投降匈奴
    蘇武:他是西漢的忠臣,持節牧羊,十九年不投降匈奴蘇武出生在140年,他出生在陝西的西安,提起蘇武,我們或多或少的都知道一點他的故事,蘇武持節牧羊,出使匈奴,在敵人的百般威逼利誘之下保全了自己和國家的氣節。
  • 昔日持節雲中,後來蘇武被困匈奴,只能牧羊為生
    歷史人物是什麼顏色的?有紅色,有白色,有黑色,當然更多的是灰色。持節雲中的人,是什麼顏色的?蘇武,他作為使臣出使匈奴,他的任務是迎接被匈奴扣押的使臣。他曾經想過自殺,沒有死成,被人救了。匈奴他們對於大漢的人,都是先勸降,如果降不了,再殺。而對於這個蘇武,也是這個政策。他們先是讓衛律進行勸說,衛律好話說盡,蘇武毫不動心。
  • 漢朝一使節出使此國,被扣留近20年寧死不屈,民族氣節震撼中原
    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19年,期間匈奴多次要求其背叛漢朝,臣服單于,但蘇武仍持節不屈。後來匈奴將他流放到北海邊牧羊,揚言要等公羊生仔方可釋放回國。值到公元前81年,匈奴內亂,新單于沒有力量再跟漢朝作對,蘇武才獲釋回漢。
  • 就算公羊生子才釋放,也持節不屈(永遠的蘇武)
    荒涼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著,不遠處坐著一位手持漢節的人。從黑髮到白頭,用半生的心血續寫著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誰也不記得,遙遠的北海上,立著一座漢朝不倒的豐碑。漢節上的漆一層層褪去,老人的眼裡卻始終燃著一絲火光。匈奴的可汗懼怕:怎麼還有這麼固執的人?他更無法理解,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華民族永世的驕傲!哀嘆,當漢使謀反事敗他本來是可以逃走的,因為那起動亂的參與者是副使張勝,同他沒有任何關係。
  • 【名家寫蘇武】蘇武牧羊北海故地考
    就在蘇武廟的舊址,這裡原有民勤縣誌中所說的「蘇武廟臺」,上有「古石碑上大書『漢中郎將蘇武牧羊處』」,但現已不存,而有2003年4月22日落成的「中國道教生態林建設基地碑記」,其中記載「縣境內有蘇武山,相傳為牧草豐美的天然牧場,漢中郎將蘇武曾在這裡仗節牧羊,後人敬仰蘇武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於明成祖永樂七年修建蘇武廟以資紀念。」
  • 關於愛國的作文:愛國的文化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歷史的車輪轉動千年,愛國也便沉澱為一種文化。愛國文化的醇香越來越濃,我不禁陶醉其中。   愛國就是蘇武的持節南望。當大漠的風將他的手雕刻得龜裂,當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鬢,他依然手握節毛盡落的旄節,眼睛跨越千山萬水,尋找著回家的方向。
  • 漢臣蘇武牧羊,到底是不是在貝加爾湖?歷史可能會被推翻!
    只是甘肅人不注重宣傳,沒把這個名氣打造出來。民勤有一種芨芨草為什麼沒有節,因為蘇武爺沒有鞋子穿,要用芨芨草編草鞋,有節的芨芨草一折就會斷了,所以遍地長出了沒有節的芨芨草供蘇武爺編草鞋,雖然蘇武被神話了,但是足以證明蘇武牧羊的地方確實是在民勤縣,老人們不識字,但以這種口口相傳的方式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 蘇武持節19年,為啥在貝加爾湖娶妻生子?漢宣帝劉詢不願張揚此事
    就這樣,蘇武在貝加爾湖畔一直放了19年羊。羊的生命力還真夠強大的,居然沒有被蘇武給放死,畢竟當時蘇武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一直到了19年以後,漢昭帝時期,他們才打聽到蘇武在貝加爾湖放羊的事情。所以在霍光的幫助下,蘇武才回到了漢朝。02蘇武跟霍光,似乎有點不對付。
  • 蘇武的傳奇一生不單是牧羊北海邊,晚年得子多虧他的一句話
    在我國上千年的歷史中,曾經出過許多非常有名的文臣武將,這些人中,因為國家戰爭而悲劇的人有很多,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就是關於在匈奴放了十九年羊的蘇武的故事。蘇武牧羊這個故事幾乎每個國人都能說上幾句,這不僅是因為這個故事曾經是義務教育課本中的一篇文章,還因為蘇武在整個事件中表現出來的骨氣和愛國情懷確實非常震撼人心,是非常具有愛國教育意義的一個歷史人物。
  • 蘇武持節被匈奴扣留19年,讓人傳頌千年,其實他被扣一點都不冤
    蘇武牧羊是一個令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講的是漢臣蘇武奉詔持節出使匈奴,但是蘇武卻被匈奴人扣下,放逐到北海牧羊。在這期間,匈奴人不停的威逼利誘,想要蘇武投降於匈奴。但是蘇武始終不屈,保持著作為漢使的尊嚴,直到19年之後,匈奴與漢朝之間達成和議後才被放回。
  • 蘇武牧羊到底是在今天的哪裡?
    蘇武是個標準的官二代,他的父親是代郡太守蘇建。憑藉著這層關係,蘇武和兄長蘇嘉、弟弟蘇賢都晉身仕途,官拜郎中,後升任栘中廄監。不過,蘇武的命苦,倒黴,於天漢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匈奴。不說別的,單說蘇武出使之前,匈奴就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既然這樣,漢武帝為什麼還傻乎乎地派蘇武出使?原因是天漢元年(前100年),且鞮侯單于即位,他主動向漢武帝獻媚示好,說:「漢朝天子就是我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