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喜歡給娃吃水果乾、水果脆片,相比新鮮水果,果乾的味道更香甜,娃更愛吃,而且輕巧、方便,很適合外出時帶著隨時給孩子吃。
但是,不是所有「果乾」都是健康的、適合給娃吃的。像這款話梅幹,鈉含量竟然高達 9278mg/100g!
按這個鈉含量,每吃 5 顆話梅,就相當於喝了 4 小勺醬油,攝入了約 1400mg 鈉。
而1~4 歲的寶寶,每天的鈉適宜攝入量僅在 700mg 左右,一次就嚴重超標,對孩子身體肯定不好!
所以,給娃選對水果乾、吃對水果乾,很重要!
水果經過乾燥、脫去大部分水,就成了水果乾,它的大部分營養其實還都保留下來了,甚至很多還被濃縮了。
比如水果中的膳食纖維、鉀鎂鈣等礦物質,它們都不怕乾燥,反而乾燥後含量能增加 6~7 倍以上。
另外,β -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為維 A)等油溶性營養成分也能較好地保留。
不過,水果乾有利也有弊。
水果在乾燥過程中,不耐熱的營養成分,比如維生素 C、B 族維生素等會有所減少。
而且濃縮了以後,水果乾的糖會是新鮮水果的好幾倍,含量一般能達到 70% 以上,因此,它們熱量也會很高,吃太多,容易發胖。
總的來說,給娃吃水果,首選當然是新鮮水果。但是,不方便吃新鮮水果時,水果乾也可以作為一種不錯的選擇,只要你選對了、吃對了。
1、選擇純的水果乾
給娃吃水果乾,優先選擇「純純的水果乾」,沒有額外添加糖(如白砂糖、麥芽糖漿、葡萄糖漿等)、油、鹽及香精等其他任何添加劑。
可以直接看配料表,清清爽爽,只有水果(或蔬菜),而沒有其他成分的就不錯,比如這種↓
像市面上很多蜜餞、果脯類,添加了較多糖、鹽,或者香精、色素之類的。嚴格來說,它們都不算水果乾,但很多家長會混淆。
如開頭所提的鹽漬話梅,鈉含量爆表,儘量別給娃吃。
還有含白砂糖、食用鹽、糖精鈉、阿斯巴甜等等的,都不太建議給娃吃(3 歲以上孩子偶爾吃一點可以接受)。
除了看有無添加,還有一個不能忽略問題,那就是——乾燥方式。
✘ 不推薦油炸果蔬片。
水果本身的脂肪含量是非常低的,但有些果蔬脆片經過油炸後,脂肪含量可高達 20% 以上。雖然口味更香脆,但是別吃太多了,會對健康不利哦。
可以看配料表,如果有添加植物油,一般是用了油炸的乾燥方式。
✘普通烘乾、熱幹的方式也不夠優秀。
因為乾燥溫度比較高,維 C、B 族維生素等對熱敏感的營養成分損失較大。像有些人會自己在家裡烘水果乾吃,當然是可以的,就是可能營養上打了一些折扣。
✔ 咱們更推薦給寶寶吃「凍乾果蔬」。
很多家長可能不太清楚凍幹是咋一回事。
過程是這樣的——凍幹的乾燥過程,相比傳統的熱幹,會有很多優勢:
◎更大程度地保留住營養,尤其是對熱敏感的營養物質(如維 C、B 族維生素)。也能保留果蔬中豐富的抗氧化物質:黃酮類、多酚類等;
◎ 果乾的外形、顏色與新鮮水果相近,口感十分酥脆;
◎ 水分更低、更乾燥,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保質期更長。
即使是健康、無添加的水果乾,含糖量畢竟還是很高,也要嚴格限量。
吃 100g 的蘋果乾相當於吃了 4 個新鮮的蘋果。
所以,根據孩子吃新鮮水果的推薦量,建議 1~3 歲孩子,水果乾每天吃個 10~20g 就夠了。
除了直接當餐間零食吃,也可以用少量水果乾來替代白糖,給其他食物增添風味。
比如在純酸奶裡加一點果乾,吃起來或許就不會那麼酸啦,做糕點時減少白糖,用一些紅棗、蔓越莓乾等來替代等。
學會給孩子選水果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