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譯?意譯?

2021-02-08 寄意寒星下

   

   「I can’t breathe.」這句話翻譯過來,大概就是「我喘不上氣來了」「我快憋死了」,或者還有其它比較通俗的翻譯和讓人一聽就懂得的句子,這裡就不考究了。接地氣的句子我們沒有聽到,我們見到的翻譯基本就是「我不能呼吸」和「我不能呼吸了」,時間久了不覺其然,這就是熟能生巧的緣故吧。也恰恰是時間久了,我卻覺得這樣的翻譯越來越不對勁,可能由於鄙人平日善於吹毛求疵,才會多了這樣的毛病。

    類似這樣的翻譯,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多見的,自己家裡的事情還自顧不暇呢。經常聽別人說,一些世界名著,都說好,可是就是讀不懂。這個時候我往往擺出一副讀書很多的姿態諄諄教導:你要用心看,要心無旁騖地讀書,一邊看不明白就多讀幾遍。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每一種語言有各自的表達方式,因為受限於母語的原因,要學通一門語言是必須要花費一番功夫的。起初,讀一本翻譯的世界名著,感覺像是看畫展,類似於梵谷那種繪畫,必須有一位解說員在你身邊,甚至覺得在讀一種描寫。等到讀過幾個章節之後,熟悉了譯者的翻譯方式之後,才能真正地融入到書本中去。最終能融入進去這就很好了,而且這樣的名著大多都是小說、自傳之類的,《瓦爾登湖》想都別想,往往通篇讀完還是懵懂狀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學語文考試有一種題型——古文翻譯,對於大多數中學生來說,見到一篇古文,弄通所講內容還是比較容易的,難的是答題要求是直譯,而不是意譯。這就好比學英語單詞,要記住每一個單詞對應的漢語詞彙,古文翻譯題恰恰要求我們記住原文中的詞彙對應現代漢語中詞語,而不是簡單理解個大概意思後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所以,在語文學習中,在古文上不花費點工夫,是很容易失分的。

  生活中,我們就不需要文縐縐的了吧,那是考試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Q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 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

相關焦點

  • 翻譯漫談:直譯與意譯
    『直譯』偏重對於原文的忠實,『意譯』偏重譯文語氣的順暢。哪一種是最妥當的譯法,人們爭執得很厲害。依我看,直譯和意譯的分別根本不應存在。……想儘量表達原文的意思,必須儘量保存原文的語句組織。因此直譯不能不是意譯,而意譯也不能不是直譯。」 1953年,林漢達在「翻譯的原則」一文中寫道:「正確的翻譯是直譯,也就是意譯。
  • 直譯好,還是意譯好?
    從以上情況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對直譯的人所反對的是看不懂或看起來吃力的譯文;反對意譯的人所反對的是隨意增刪原著、不講究忠實原文的譯文。    魯迅也是積極主張直譯的。    後來有人提出直譯和意譯是一回事,是無法區分的。
  • 考研英語:直譯和意譯,哪個更好?
    意譯文章,自己發揮的空間比較大,時而會有些「非忠」之嫌。到底作何抉擇,今天中公考研就帶著大家去探討一下直譯和意譯,哪個更好?要論伯仲,首先,我們需要認識一下直譯和意譯這兩種翻譯方法。所謂直譯,就是在合適的語境中,既保留行文風格(詞語,句子結構,修辭手法等)又內容一致得將目標文轉化為目標語言。
  • 8句經典西方諺語的直譯和意譯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經典的西方諺語在中文中直譯和意譯的差別。直譯:東方,西方,家最好。意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直譯:光來,光走。意譯:來得急,去得快。直譯:更多的匆忙,更少的速度。意譯:欲速則不達。直譯:沒有痛苦就沒有利益。意譯:不勞無獲。直譯:我們不需要躺下來哭喊「上帝救救我!」意譯:求神不如求己。直譯:鑽石切鑽石。
  • 2020考研英語翻譯:直譯和意譯的結合
    直譯,在我理解,即直接翻譯出來,要求忠實原文,但在其翻譯過程中,也不是機械地翻譯,同時也要求遵循原語所要表達的色彩,不能隨意篡改其表述的內容。但它絕不是完全的字字對應,那將會造成原語所傳遞的信息和內容不清晰,因此, 直譯要求譯者,既要清晰明確地詮釋原作的含義,又不能隨意改造原作的思想。 例:Knowledge is power.
  • 「直譯」,「意譯」該如何選擇?今天告訴你答案!
    翻譯時,應該是「直譯」還是「意譯」?這是許多同學的困惑。選擇意譯吧,就怕被批不忠實於原文。
  • 2021英語備考:直譯和意譯在翻譯中的結合
    直譯和意譯,作為翻譯中極為主要的基本翻譯方法,在實踐中,擁有各自的優勢,本文旨在分析直譯和意譯在翻譯實踐中的結合,為翻譯學習者提供更多的翻譯思路。   直譯,在我理解,即直接翻譯出來,要求忠實原文,但在其翻譯過程中,也不是機械地翻譯,同時也要求遵循原語所要表達的色彩,不能隨意篡改其表述的內容。
  • 直譯?意譯?
    也就是說,你的翻譯中,別太多錯別字,本來沒多少字,不要因為這些錯別字而拉低自己的分數;另外一個在翻譯過程中,儘量貼合原意,如果你會,那你就直譯,如果你不認識,那只能去意譯,或者就是大家說的「自由發揮」,但你別「發揮」過度了,具體操作方法就是,繞開你不會的詞,把剩下的意思說明白。
  • 直譯or意譯 經典遊戲譯名大揭秘
    它的英文全稱是dungeon and fighter,相信有一定遊戲經驗及英語基礎的人都不難看出地下城與勇士這個名字是完全按照英文詞義直譯過來的。首先是dungeon這個詞,早期它只有地牢這個詞義,但是由於D&D(Dungeon and Dragons)的出現,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龍與地下城》,Dungeon就自然而然被直譯成地下城了。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技巧:直譯意譯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技巧:直譯意譯 2017-05-17 16:2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2015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滿分備考:直譯意譯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5年12月英語四級翻譯滿分備考:直譯意譯 2015-11-17 10:28 來源
  • 中考文言文複習技法:翻譯直譯為主 意譯為輔
    如「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直譯為「鳶飛到天上,看到山峰,就會平息那心」,意譯為「那些追逐名利想要飛黃騰達的人,遠遠望見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兩相比較聯繫上下文意義,顯然意譯要比直譯更準確。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倘直譯則為「不因為外物的變化而高興,不因為自己的得失而悲傷」顯然不符合語境,此處作者採用的是互文,因此要譯為「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
  • 論著推介|「直譯」「意譯」觀念溯源:從佛經翻譯到蘭學翻譯/陶磊 著
    編者按對於「直譯」「意譯」這組術語,大概沒有人會感到陌生,翻譯史上不少爭論就是圍繞兩種方法展開的。然而,「名不正則言不順」,概念的釐定關係到討論的有效性,「直譯」「意譯」在中文語境中的來源問題卻很少有人提及。復旦大學中文系陶磊博士的專著《「直譯」「意譯」觀念溯源:從佛經翻譯到蘭學翻譯》便是回應上述問題的一種嘗試。
  • 直譯、音譯、意譯誰更有味道!
    之所以取名《信條》,是因為其英文名TENET直譯作信條,但TENET的精髓在於它是一個字母對稱的單詞,這與電影時空顛倒的主題完全一致。 為什麼這樣命名,大抵是文化差異罷了,但對於國人來說直譯顯然不合適,所以勞斯萊斯選擇了音譯和意譯。否則試想新婚夫婦開著"靈魂",身後清一色的"幽靈"飛馳在幸福大道上,是不是有點不講究?
  • 四種翻譯方法——直譯,意譯,歸化和異化
    直譯法是指在不違背英語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譯文中完全保留漢語詞語的指稱意義,求得內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應當指出,在能確切的表達原作思想內容和不違背譯文語言規範的條件下,直譯有其可取之處,一方面有助於保存原著的格調,另一方面可以進新鮮的表達方法。每一個民族語言都有它自己的詞彙、句法結構和表達方法。當原文的思想內容與譯文的表達形式有矛盾不宜採用直譯法處理時,就應採用意譯法。
  • 直譯與死譯
    依我看,直譯和意譯的分別根本不應存在。.想儘量表達原文的意思,必須儘量保存原文的語句組織。因此直譯不能不是意譯,而意譯也不能不是直譯。」1953年,林漢達在「翻譯的原則」一文中寫道:「正確的翻譯是直譯,也就是意譯。
  • 直譯的五大誤區
    直譯與意譯是翻譯中的兩種重要方法,它們各有所長、要用其所長。進行直譯時要防止進入誤區,在有誤區的地方要採用意譯,使直譯與意譯相互補充,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二、長句直譯的誤區在較長的英語句子中存在著比較複雜的關係,很難按原則順序用一句漢語表達出來,這就要根據英文句子的特點和內在聯繫進行意譯,不能直譯的長句主要有三種處理方法。1. 根據句子內在的邏輯關係和漢語的表達習慣進行翻譯。
  • 英漢翻譯技巧 | 意譯
    >2021英語翻碩考研群:6841140372021日語翻碩考研群:790128506其他語種翻碩考研群:8233883552022英語翻碩考研群:11359157852022日語翻碩考研群:741705875眾所周知,想要做好翻譯,除了具備紮實的英語基本功之外,還需要了解一定的翻譯技巧,那我們今天就來簡單地談一下意譯
  • 翻譯訓練方法:直譯的誤區 (一)
    直譯是一種重要的翻譯方法,它有不少優點,例如,能傳達原文意義,體現原文風格等。據估算,大約70%的句子要用直譯方法來處理,所以直譯廣為譯者採用,由此可見直譯法之重要。但是,直譯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譯文有時冗長羅唆,晦澀難懂,有時不能正確傳達原文意義,有時甚至事與願違。所以,如果不顧場合,不顧中外兩種語言差異,一味追求直譯,就必然闖紅燈,進入誤區,造成誤譯。
  • 英語除直譯外的翻譯法- MBA中國網
    在英譯漢中只採用直譯是不行的。因為英語的翻譯題目一般在語義、語法、語境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難度,所以需要掌握一種翻譯原則: 譯文必須忠實於整篇原文(直譯),同時又不完全拘泥於原文(意譯)。譯者要以直譯作為準確理解原文意思的前提,把原文意譯出來。 根據原則,英譯漢過程可視為一個動態的認知心理過程,包括一系列的問題求解步驟:「心理直譯——曲線意譯——局部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