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世界,要不是關羽的光環太強,這人應該留青史

2020-12-22 程小亦

文|程小亦

來源|程小亦

東漢末年,有一個叫王粲的文弱書生,在動蕩的時局裡一路逃難,依附荊州劉表的門下。

他既有才華,又有雄心,但在劉表那裡得不到施展的空間,於是鬱郁寡心。

荊州城裡有一座麥城,王粲當時登上麥城,百感交集,寫下一篇「登樓賦」,他的這一次登樓成為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文學語碼。

從此,他的名字、身世、和「登樓」這個梗,在千百年後不斷激起詩人們的共鳴。

比如,眾口相傳的王之渙五言絕句《登鸛鶴樓》。

後來,關羽「走麥城」,如果不是因為關羽的光環太強,麥城本該為王粲而留名青史。

《三國演義》裡的每個故事,每個人物總能夠吸引著一大波愛好者,而正是這些「名人效應」刺激著讀者們對那段沉封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

相信大多數人對麥城的最初印象,還只是停留在關羽這個人物身上,而漸漸遺忘了懷才不遇的王粲。

別說我們都懂,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我們不懂的。

在《事實》一書中,指出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可以讓我們改掉原來過度情緒化的認知觀,也能擁有一顆開放的心靈,去正確理解這個世界。

保持自我辨識的敏銳性,就不會為一些實際上無關緊要的事情而緊張,也能讓自己對這個世界有著更全面的認識。

如何才能夠看到世界的真相呢?那就是要尊重事實和實事求是的世界觀。

比爾·蓋茨曾經給全美大學生一人贈了一本的書《事實》。

他還說,自己今後會用《事實》的模型來推進工作。

《事實》的作者漢斯·羅斯林,專攻統計學和醫學,以及在世界各地行醫問診、做學術研究、擔任世界各個援助機構顧問的背景,讓他能夠從進行更專業更客觀數據統計變成可視化的清晰圖表,為這個複雜世界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導航工具。

我們對世界錯誤理解的根源,在於我們錯誤的,過分的情緒化的世界觀

知乎上有個問題,截止到2019屆畢業生,中國擁有本科學歷有多少人,佔比多大?

據統計,2019年,全國高考人數達到1031萬,最終錄取人數大約為820左右,其中專科院校錄取人數大約50%左右,也就是說,本科以上的學生只有400萬左右。加上2018及2019年本科生人數,全國本科生人數應該在5500萬至6000萬之間,全國14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確實只有4%左右。

為什麼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只佔中國人口的4%,而我們卻感覺遍地都是大學生?

一位網友說,這跟我們的所處環境有關係。

假如你是it行業,基本身邊都是大學生。

假如你是建築工,身邊就全是初中畢業生。

的確如此。你在什麼樣的工作環境,你擁有什麼樣的學歷,在視網膜效應的作用下,直接決定了你看到問題的層面。

簡單理解為,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我們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

比如,生活中,A買了一部奧迪車,A在街上目光所及的都是這個牌子的車,B買了一名牌包,B關注的點就轉移到C是否也有跟自己佩戴一樣的包。

這就是我們的認知誤區。為什麼會這樣?

人類的大腦在幾千年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三重腦:本能腦:源於約3.6億年前的爬行動物時代,比如鱷魚魚、蜥蜴腦,主管本能;情緒腦:源於約2億年前的哺乳動物,主管情緒理智腦:源於約250萬年前的靈長動物時代,主管認知(人類獨有)

在《事實》這本書中講到,人類的大腦產生的多種本能,幫助我們祖先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倖存下來,並且進化為統治世界的人類,我們的大腦沒有經過系統的深思熟慮而直接跳到簡單的結論,這種本能腦幫助我們的祖先躲開迫在眉睫的危險,而我們對糖和脂肪無比渴望,是因為這些東西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能夠救命的能量來源。

從出現的年代來看,如果把本能腦比作100歲老人,那麼本能腦已經有100歲,情緒腦有50歲,理智腦不滿1歲的寶寶。

我們的大腦裡大概有860億個神經元細胞,而本能腦和情緒腦擁有近八成,所以它們對大腦的掌控能力更強,同時,它們離心臟最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優先得到供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眼裡只能看到別人跟我們一樣擁有的東西,而看不到我們沒有的東西,這是因為我們最外層的理智腦缺血了。

你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你認識世界的大小。

只有遠離錯誤認知,才能捕捉到自己錯誤的觀念

在大多數人的的眼裡,認識一個人會在腦中留下好與壞,接觸一樣東西也會在腦中留下好與壞,我們更喜歡把世界和人群分成兩個不同的類別:富有和貧窮。

《事實》指出,一分為二,是一個巨大的誤解。

漢斯·羅斯林曾經的夢想是一位馬戲團演員,因為父母的反對,後來他只能從醫,有一次,在課堂上,教授展示了一張馬戲團演員馬劍吞進喉嚨的X片。

於是,他重新燃起了兒時的夢想,決定成為一名吞劍表演者,他用家裡的釣魚竿伸進喉嚨裡,魚竿最多只能伸到喉嚨2.5CM處,就卡住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他第二次放棄了成為馬戲表演者的夢想。

只有錯誤的知識,才能夠使我們犯下系統性的錯誤,才能使我們得到如此差的結果。

三年之後,漢斯在接待的病人中,有一位是吞劍表演者,他請教了患者,患者告訴他,喉嚨是扁的,只能把扁的東西插到喉嚨裡,這也是用劍的關鍵因素。

下班回到家,他拿了一個扁平的勺柄,居然成功了。

聽說過一句話,你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你的選擇。

後來,漢斯在講座時也成功表演了驚豔全場的吞劍技術。

生活中,有些東西外表看起來是多麼的不可能,但都是事實。能夠讓我們不斷地去發現其中的驚妙之處,歸根到底還是源於是我們內心的渴望。

當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時,除了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充足的認知之外,還可以依賴數據,並且用描述出數據背後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世界。

學會堅持尋找大多數,才有有效控制一分為二的錯誤本能

一分為二的本能總是會誤導我們,把平滑過渡當作兩極分化,把和而不同當作分道揚鑣,把求同存異當作矛盾對立。

那麼,有效控制我們一分為二的錯誤本能,我們就要學會堅持尋找大多數。

《事實》一書中,告訴我們三點做法:

1、我們要注意只比較平均數的做法

當我們分析平均數背後真實數據分布的時候,我們總能夠得到一個更清晰、更準確的畫面,那時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我們看起來非常不同的數據,實際上是重疊在一起的。

2、我們要注意只比較極端情況的做法

在所有的群體、國家或者國民中,總會有極端情況的存在,總會存在頂層和底層。而頂層和底層之間的差別,有時候是極端不公平的,即使如修繕,大多數仍然分布在中間狀態。

3、我們要注意只俯視不仰視的做法

生活在不同等級的人,總會把世界分割成兩個類別即富有的,像你一樣在高層建築頂上的人,貧窮的,也就是接近地面上的人,他們的生活和你的不一樣。

然而,人都很容易向下俯視,也會忽略掉人與人之間生活質量的區別,但事實並非如此。

要想清晰地認識這個世界,做出更正確的判斷,我們應該以數據作為根治無知的良方,並且描述出數據背後所體現出來的現實世界;以理性作為心靈平靜的源泉,不過度情緒化,如此,你才能尊重事實,更加實事求與這個世界的任何真相相處。

我是@程小亦,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文末一鍵三連哦!

作者簡介:程小亦,心理學愛好者,以書明理,以筆為鞭,向內紮根,向上生長。

相關焦點

  • 你的認知決定了你的收益
    認知決定了你的財富水平,我們永遠賺不到超出自己認知範圍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我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 你認知的高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1、你的認知在哪個層級,你的人生就處在什麼狀態。你認知的高度,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2、不要太功利,這個世界,人類競爭比拼的不是什麼學分成績,不是名校名師,不是專業科目,而是你對自我與社會的終極認知。5、認知水平高的人,善於用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不偏頗,他們能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因此判斷能力更強。6、人類的認知,好似一個巨大的天坑,呈漏鬥態勢排布。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
  • 人的認知層次,決定看到的世界
    每個人的認知,源於自身的知識結構層次、生活閱歷和修養,以及對人生的感悟。認知度越高,對世界的把握就越到位,看世界的切入點也就越準確,對自我人生的定位則就會越理性,為人處世則會更磊落,更坦然,更低調,讓人更舒服。
  • 你的認知深度,決定了你的未來
    很多人是不自知的,陷在一個怪圈中,不知改變無法提升。即使同在一個環境中,如果陷在「習慣性防衛」的陷阱裡,又沒有正確的提升認知深度的學習方法,你看起來的勤奮都是有苦勞沒功勞的。剛開始也許還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但時間跨度拉長,即使你汗流浹背也趕不上那些在認知深度上有優勢的人。
  • 光環效應引發的認知誤區
    上述這些(崇拜偶像的)人都是受到了&34;的影響,而導致了這種狂熱的行為。◇技術口水戰  在IT領域有很多光環效應的例子(尤其是廣義的光環效應),先來說說口水戰這事兒。  俺最深惡痛絕口水戰首推&34;(所以俺凡是寫程式語言的帖子,都很小心,生怕被口水淹死)。
  • 你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不同結果再進一步影響到個人,眾多的不同結果,也就最終導致了我們每個人命運的不同。簡言之,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距,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最終走向不同的人生命運。1.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就會表現得越固執在生活中,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和體會:和一些人聊天,即使你拿出了特別有力的證據,即使你說得再中肯;但他就是不信你說的,堅持自己的觀點,特別地固執。
  • 死神:盤點十刃排名,小烏表示沒辦法光環太強,小烏很冤
    首先我選了 十一刃 看完動畫 ,個人感覺, 應該是這樣。第一小烏,唯一2段歸刀者,開始說了隱藏能力,藍染都不知道他有這麼牛B能2段吊打豬腳,豬腳死後開啟無敵BUG模式才擊敗小烏,沒辦法光環太強,小烏很冤。
  • 哈弗裡切克去世 「絕命斷球」名留青史
    原標題:傳奇球星哈弗裡切克去世,「絕命斷球」名留青史今天NBA迎來一個悲痛的消息,傳奇球星哈夫裡切克去世,享年79歲。視頻截圖球星悼念傳奇前NBA球員比爾-拉塞爾更新了個人推特寫道:「每一次聽到我們那一代人逝世的消息都會很難過!」他還表示:他不僅僅是我的隊友,他還是我的家人。
  • 認知能力決定生存能力
    現在好像很流行講認知的問題,把人生的高度、成功與否、生活的水平、財富的積累都歸因到認知水平這個因素上。可能,認知能力還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關於認知,我覺的就是人對世界及事物的規律、知識等方面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釋: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
  • 你的認知,決定你的格局
    莊子說過:一個有智慧的人,能看透自己的認知界限。一個只有一天生命的蟲子,它不可能認知到一個月的時間是多久,因為在它的思維感知裡,它想像不到這個層面,也達不到那天。 所以當你用另外一種眼光去看的時候,這一些事情是多麼可笑。
  • 認知水平決定你的財富和成就,人到中年,這幾點真相你必須明白
    、中年危機更加明顯的時代,我們應該思考和思考什麼 我總結以下四點供大家參考 能力的核心是能力的實現,提到能力,很多人會說我會做什麼,社交,寫作,銷售,管理 說這些都是能力.其實這些都不全面,其實這些只能算人才和技能,真正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才能,技能和努力,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完成交流,實現實現 也就是說,能力的核心是流動性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人的能力,看看他能把自己投入多少市場 如果有一項專業技能無法實現,這也是能力不足的反映。網絡的核心是什麼 你認識多少人?
  • 要不是英語 我可能稱霸世界了
    這句話的緣由是某天我上學遲到了,老師問原因,我特別委屈而不滿地說「要不是冬天太冷了,要不是上課時間太早了,要不是我家住的遠,我怎麼會遲到」。老師當時一臉苦笑道「如果你直接告訴我因為你不想起床我可能會更佩服你,藉口太多的人往往素質低。」那天我出乎意料地不煩她的說教,反而把這句話記在了筆記本上,從那之後,即便我再做錯了事,我也不會再和別人說其實我可以做好,把真正的原因講出來並不丟人。
  • 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了你的未來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1089篇原創文章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了你的未來。所以,這句話完整的版本應該是:永遠向有結果的人學習(行為),因為(行為的)結果不會撒謊。 但是,有結果的人,行為就一定值得學習嗎?行為的結果,就真的不會撒謊嗎?不一定。
  • 這7種認知偏差,正讓你越來越笨
    就算是玩王者榮耀,也會有自利歸因:這局輸了就想:「靠,這傻逼隊友太坑了!」這局贏了就想:「要不是老子機智,推了那個塔……」遊戲如此,生活亦如此。心理學家把人的這種迷之自信,叫做過度自信偏差。不是說自信不好,而是他們太自信了,以至於覺得讀書這事,沒必要做詳細的計劃……到頭來啪啪打臉,又頹廢了一年,他們也早已忘了一年前的口號,進入下一年的輪迴……這些人過度自信到幼稚的地步,以為喊喊口號、打打雞血就能成事。
  •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這其中是哪五關哪六將,誰又更讓關羽忌憚一些
    每次提到這個典故,筆者都覺得有一絲熱血上湧,因為忠孝勇武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崇拜的核心意義,而一般人能做到四字中的一字都已經實屬不易,而關羽卻憑藉自身的能力而將四字全部佔齊,這又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好了,我們也不多說這些閒話,接下來就一起了解下今天的正文主題,即五關六將分別在哪分別是誰?其中誰又更讓我們的「武聖」關羽更為忌憚一些呢?
  • 你的認知能力上限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報志願時,就在這兩個方向裡面選擇。這是那個時候,父母能給出的最好意見了。網上有一句流傳已久的話:選擇大於努力,如果方向錯了,一切都得重來。可是你並不知道這背後暗藏的邏輯,說這句話的人沒有告訴我們,會做選擇的人其實遠比一般人更加努力!
  • 你對世界的認知層次越深,世界給你帶來的痛苦就越少
    其實,幸不幸福同樣是由一個人的對幸福的認知層次所決定。如果你對幸福的認知僅局限於夫妻恩愛、家庭和美中,那麼註定你所獲得的幸福有限。因為,婚姻不是檢驗人幸不幸福的唯一標準。人們對幸福層面的認知能力,將決定他們可抵達的幸福層次。慢慢的,劉姐意識到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層次出了問題,因為,幸福不是狹義的,而是廣義的。
  • 這7種認知偏差,正讓你越來越蠢
    本文介紹的7個認知偏差,幾乎每個人都有。儘量避免掉這些認知偏差,就能讓你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人際關係、個人成長等方面明顯高出別人一個層次。這7種認知偏差,正讓你越來越蠢by 靳小凡來源:心理公開課(ID:yixinligongkaike)靳小凡;心理學達人,每周一篇,為你推薦好書。
  • 認知能力決定一個人的層次與水平
    你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整個世界。看法不同,行為就不同,產生的結果自然也不同。 認知層級決定了你的社會層級。 這世上,標準太多,你一不小心就要被掛上各式各樣的標籤,沒人關心真實的你到底如何?他們只在意標籤上的屬性。 不管你願不願意,只能眼睜睜的被人誤解,甚至被排斥。
  • 再讀《三國志》,關羽驕傲而敗給孫權,關羽被殺則是由於他的死忠
    關羽關雲長,歷來都是以忠義形象示人。但個人認為,恰恰是關羽對劉備的絕對忠心,讓他失去了被孫權所用的價值,為他招來了身首異處的慘禍。關羽性格中也有驕傲的一面,但這只是導致他戰敗被俘的原因,而不是被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