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上次聊社會工程學,其中提到了心理學上的&34;。今天想把這個話題深入地八卦一下。
★什麼是&34;
考慮到某些同學比較健忘,還考慮到某些同學沒有看過上次的帖子,俺再囉嗦一下&34;的解釋。
&34;也叫&34;或&34;,是指對某人的某個【顯著的】局部特徵的看法被盲目擴大化,變成對此人整體的看法。
上述這個定義是針對&34;而言的,不妨稱之為狹義的光環效應。假如把上述定義中的&34;替換成&34;,這種效應依然存在,俺暫且稱之為廣義的光環效應。
另外,很多同學誤以為光環效應中所說的&34;就是指優點。其實捏,某些顯著的缺點也會引起光環效應。後面的介紹中,俺會把優點引發的光環效應稱為&34;,反之則稱為&34;。
★消極影響舉例
為了先給大伙兒一個較深刻印象,俺先來舉幾個例子。
◇偶像崇拜
所謂的&34;,古今中外,屢見不鮮。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當今的追星族(貌似各國都有)、比如納粹德國的民眾崇拜希特勒......
上述這些(崇拜偶像的)人都是受到了&34;的影響,而導致了這種狂熱的行為。
◇技術口水戰
在IT領域有很多光環效應的例子(尤其是廣義的光環效應),先來說說口水戰這事兒。
俺最深惡痛絕口水戰首推&34;(所以俺凡是寫程式語言的帖子,都很小心,生怕被口水淹死)。這類口水戰常見諸於各大 BBS,且往往曠日持久。參與其中的狂熱鬥士,大都屬於某個程式語言的 fans。當他/她開始學習這門程式語言的時候,由於被該語言相關的某個顯著特點(比如語法、庫、應用)所吸引,繼而為之傾倒;然後光環效應開始在頭腦中發酵,導致該 fans 對這門語言的缺點視而不見;然後這些 fans 但凡聽到有人批評此語言的缺點就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然後口水戰就轟轟烈烈地開打了......
除了程式語言的口水戰,IT 行業還有其它各種口水戰。比如:桌面作業系統有&34;編輯器有&34;POSIX 桌面環境有&34;手機系統有&34;......
上述這個清單,俺還可以繼續列出一大堆(貌似口水戰在每一個 IT 領域都會出現)。雖說這些口水戰所屬的領域差別巨大,但導致其產生的心理學根源是類似的(後面會說)。
◇技術銀彈
IT行業(尤其是軟體業)經常充斥著各式各樣的&34;,號稱包治百病。比如軟體行業曾經鼓吹過的銀彈有如下:&34;。當然,很多忽悠銀彈的傢伙,是出於商業目的,這與本貼的主題無關。但是忽悠出來的銀彈還是有很多人相信,這就很有意思了。那些【被忽悠】的人,之所以對銀彈的效果深信不疑,一定程度上也可歸因於&34;。
◇某些民族偏見
前面幾個例子都和&34;有關,俺再來舉一個&34;的例子。在說這個例子之前先聲明:俺不是哈日族,而且也不太喜歡日本文化。
比如國內的很多人,對於日本人的看法都過於片面,陷入了&34;的誤區。這些人但凡提到和日本有關的東西,立馬一臉的不屑,開口就是一頓貶謫之詞。不把日本人罵得狗血噴頭,誓不罷休。為啥會這樣捏?俺鬥膽揣測一番。
大部分國人對日本(包括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了解,都始於抗日戰爭相關的材料(比如小時候看的抗戰題材電影、某些小學教材上的內容、等等)。由於這些資料都是刻意強化日本人醜陋的一面,接觸久了,難免會引發&34;,把日本在二戰中的缺點盲目擴大到其它的方方面面,進而全面貶低/否定和日本相關的一切東西。
★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前面舉了這許多例子,足見光環效應的影響範圍之廣。俺結合自個兒的理解,分析一下這玩意兒的作用為啥這麼強烈。
事先聲明:俺不是心理學專業的。所以下面的分析總結大伙兒姑且聽之,可別跟俺較真哦 :-)
◇一致性原則
【一致性原則】。通俗地說就是:人的潛意識裡有保持各種東東(包括觀點、看法、立場......)一致性的傾向。具體表現在:當你正面評價某對象(包括人或事物)時,你在潛意識裡會排斥該對象的負面評價;反之亦然。
比如當你很喜歡自己的情人(或配偶)時,你在潛意識裡面就會排斥掉對方的缺點和不足。這種排斥的行為是下意識(可能是&34;)進行的,甚至你自己(也就是&34;)都沒有察覺到。
◇和&34;相結合
所謂的&34;,通俗地說就是第一印象或先入為主。在你對某人(某事物)進行認知的過程中,第一印象會很深刻。如果這個第一印象所接收到的正好又是對方某個鮮明的特徵,那&34;和&34;就會疊加起來,效果會更加明顯。
比如通常所說的&34;,往往是結合了首因效應和正面光環效應。
◇選擇性&34;和選擇性&34;
當某個對象的光環效應開始顯現之後,有些人就會出現&34;或&34;。這裡所說的&34;,就是對某些東西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前面提到的追星族,只觀察到偶像的優點,而看不到偶像的缺點(也就是選擇性失察);即使偶像發生重大的醜聞/緋聞,很多追星族也會出現選擇性失憶,對這些醜聞/緋聞,淡忘得特別快。
選擇性&34;和選擇性&34;的起因,可能是由&34;引起;而選擇性&34;和選擇性&34;的結果,又強化了認知的一致性。兩者形成正反饋,互相強化,使得認知的&34;越變越大。
★如何避免它的負面影響
看到這裡,有些同學肯定在琢磨:要咋樣防止光環效應的負面影響捏?下面來說說俺的幾個方法(是否管用,因人而異)。
◇避免過早下結論
當你初次接觸某個對象時,切勿輕易下結論。草率下結論容易觸發潛意識裡面的&34;,進而影響你做出客觀的判斷。
另外,初次接觸某個對象時,前面提到的&34;很有可能會干擾你的判斷。這也是避免匆忙下結論的原因之一。
◇優缺點都有所了解,再下結論
剛才說到不要過早下結論,那要等到啥時候才能定論捏?俺的習慣是:至少要收集某個東東的優點和缺點、正面和反面的信息之後,才會考慮去下結論。當你光了解某個對象的優點或者光知道其缺點,那做出的結論往往有失偏頗,不夠客觀。
◇適當考慮反面的特質
當你非常喜歡/熱衷某個東東(可能是某個或某事物)時,不妨反問一下自己,這個東東難道沒有什麼缺點嗎?反之,如果你非常反感/厭惡某東東時,也可以刻意反問自己,這個東東難道沒啥優點嗎?
通過這樣的反思,或許有助於你發覺原先的認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