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10月23日,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隆重發布鄭州師範學院近期推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9)》中英文版,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顯示,鄭州市的成長性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記者獲悉,這是繼去年研創《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之後,鄭州師範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推出的第二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藍皮書。該藍皮書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為主題,貫徹和體現了中央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的新思路。
全面反映新發展理念
在創研內容上,藍皮書著力反映和探討了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問題,並對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力問題給予重點關注。強調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應凝聚綠色發展共識,將綠色發展融入區域協調發展中,樹立生態環境承載力約束理念,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正確處理城市、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均衡發展的關係,實現城市低碳發展,構建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城市環境。
《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9)》英文版
藍皮書還提出了以文化旅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建議。鄭州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鄭州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藍皮書強調,文旅融合,文化是靈魂,旅遊是載體。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良性互動,是傳承創新華夏歷史文明的重要路徑。推進鄭州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建設,應突出鄭州華夏歷史文明核心區的地位,講好鄭州故事,傳承弘揚好優秀傳統文化,讓華夏歷史文明在推動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新增成長性指數評價,鄭州成長性排名第一
在對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指數進行評價分析時,為反映「十三五」以來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變化情況,藍皮書新增了成長性指數,圍繞綜合服務、網絡樞紐、科技創新、開放交流、人文凝聚、生態宜居等6大功能,篩選並選擇了33個指標,對9個國家中心城市成長性進行了測度。
評價結果顯示,原來處於第三梯隊的鄭州和西安和處於第二梯隊的成都、武漢,成長性指數明顯高於第一梯隊的上海、北京、廣州和處於第二梯隊的天津、重慶,呈現出發展速度加快趨勢,而廣州、重慶、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發展趨於平穩。其中,鄭州市的成長性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但結合2018年建設指數分析,鄭州的綜合建設指數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仍處於較低水平,尚需在增強各項功能上做出努力。
強化鄭州問題研究,為鄭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該藍皮書重點強化了對鄭州問題的研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中,鄭州晉升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12個城市之一。近年來,鄭州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國家戰略疊加優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成效顯著,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中成長性最好的城市之一。2018年鄭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三大標誌性突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
據了解,儘管鄭州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但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鄭州的總體實力和影響力偏弱,許多重要指標還處於落後狀態。這表明,鄭州發展存在的短板和問題較多,亟待研究解決。這也是這部藍皮書重點強化鄭州問題研究的一個基本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