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法治思維來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泖港鎮這堂課給你想要的答案

2020-12-16 澎湃新聞

如何運用法治思維來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泖港鎮這堂課給你想要的答案

2020-06-21 0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目前60000 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6月18日上午,在泖港鎮「學『四史』教育 促鄉村振興」專題研修班上,鎮黨委副書記沈全林以「如何運用法治思維來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為主題開展授課。

各村居、鎮屬企事業單位黨(總)支部書記、群團負責人,鎮信訪辦、司法所、派出所、網格中心、禁毒辦負責人,經發公司、農技中心、環衛物業負責人,19個村(居)綜治工作站站長聆聽課程。

沈全林副書記從「哪裡來」、「是什麼」、「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等五個方面和與會人員共同探討「依託『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升泖港鎮基層法治建設水平」這個需要大家共同學習和把握的課題。

❂ 一、深入探究「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淵源,是依法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前提

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培養領導幹部的法治思維,既是一個關涉法治發展的法律問題,更是一個關涉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問題。

❂ 二、深刻領悟「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定義和內涵,是依法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先決條件

★ 深層次理解「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基本內涵

★ 辯證把握「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內在邏輯

★ 全面認識「法治」與「人治」的本質區別

❂ 三、深刻認識「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的重要性,是新常態下治國理政的現實需求

★ 依法、鐵腕、穩妥推進「五違四必」環境整治,抓三到位推進二級水源保護區工業企業清拆;

★ 全力整治「大棚房」點位;

★ 有序推進違建別墅整治;

★ 探索推進黃橋村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和宅基地改革「雙試點」等工作

體現了泖港鎮基層領導幹部遵循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但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謹記前車之鑑,加強反思總結,運用好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辦事,正確處理好效率和規範這一問題。

❂ 四、堅持學以致用,是培養和提高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有效途徑

★ 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維定勢。

★加強法治教育,充實幹部隊伍法治思維知識儲備。

★提升法治方式運用能力,豐富法治思維實踐途徑。

❂ 五、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是依法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根本舉措

★ 真抓實幹,做到說實話、辦實事。

★ 服務大局,做到堅持原則、依法辦事。

★ 培養銳氣,積極實踐,敢於創新突破。

法令行則國必治!當前,我國各個層面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時不我待的節奏按下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快車鍵,要敢用、善用法治思維,讓法治思維成為思維定勢,讓法治精神成為全民賴以生存的空氣和陽光!

• End •

來源丨泖港鎮

原標題:《如何運用法治思維來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泖港鎮這堂課給你想要的答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鐵英: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一、切實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是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推進依法治市的必然要求。法治思維是基於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方式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
  • 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推進基層協商民主有序開展
    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推進基層協商民主有序開展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燕勝三 (2020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在依照憲法法律和政協章程準確定位的基礎上要準確把握政協的定位性質,樹立法治思維,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任務貫徹到政協履職全過程。要引導政協委員和機關幹部依憲依法履職、依章依規辦事,做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的宣傳者、參與者、實施者和推動者,自覺學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護法,增強法治理念,樹立法治信仰,維護法治權威。三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積極推進基層協商民主有序有效開展。
  • 【基層法治】滕州市中立和解法律服社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這樣做
    滕州市中立和解法律服務社自成立以來,堅持「中立、公益、依法、專業」的服務原則,充分發揮律師等法律法學資源優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導廣大群眾通過法律渠道、運用法律手段、走法律途徑,依法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依法化解矛盾糾紛、依法為當事人解疑釋惑,為有效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淺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原標題:淺談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法治是國家機關有效管理與優質服務、社會組織有序管理與優化服務、鄉鎮有效自治與優良服務的基本依託。社會管理的法治化,關係到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關係到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提升,也關係到國家長治久安的實現。
  • 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黃波 楊安 趙菡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其重心和難點均在基層。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重中之重。
  • 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綜合改革試點
    一方面,法治可以凝聚改革共識,推進改革進程,規範改革方式,並且以法治的形式確認、鞏固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改革的規劃部署和總目標也為法治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路徑,指明了方向,這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 擦亮群眾幸福底色——寧遠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紀實
    寒冬時節,記者走進寧遠縣,發現到處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基層組織有魅力,「一門式服務」暖人心,志願者活躍城鄉,左鄰右舍和睦友愛。  寧遠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黨建工作提質提效,服務供給走向精細化、科技化,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意願更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 「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的金華創新樣本
    原標題:「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的金華創新樣本 「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筆下的浙江金華文化底蘊深厚、平安基礎紮實。如何讓「平安金華」行穩致遠?這座城市給出的答案是:全力推進「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
  • 上海閔行區14個街鎮都有「法治把關人」,把基層治理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這一次,吳涇司法所所長瞿春敏不僅列席辦公會,還提出了把推進基層法治建設內容納入轄區規劃,並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加強政務誠信建設、清除隱性準入壁壘等建議,該建議最終被採納。據悉,今年以來,「司法所長列席街鎮辦公會議」制度已在閔行區得到全面落實,全區14個街鎮都有了基層「法治把關人」。
  • 黨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邏輯研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1]中共中央2018年10月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進一步規定:村黨支部、社區黨支部,全面領導隸屬本村、本社區的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領導村級治理、領導基層社會治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這一治理實踐上升為國家制度,提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  黨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機制是「黨建引領」。
  • 法律顧問推動中國鄉村基層社會治理
    「2018年,金鄉縣提出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更多的人去基層參與法律顧問工作,一個村子一年可以提供1500元至3000元的補助,由政府來買單,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如今,王亞彬和他的團隊都參與到了基層的法律顧問工作中,他本人就擔當著9個村的法律顧問。「現在一個月時間裡,有10多天的時間都是在村裡。」
  • 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改革攻堅切實營造良好社會治理氛圍
    □王新慶 趙學明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一是建設人臉識別抓拍系統。在全縣範圍內人員密集場所的出入口或適當位置安裝智能高清人臉識別抓拍攝像機300路,構建全息感知體系。二是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完成翰林世家、紫御東方、雲天綠城3個「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並逐步推開,實現了對社區內人、車、物、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
  • 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黨建如何發揮引領作用?
    如何在黨建引領下推進基層治理走向智能化、精細化,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是一個迫切的時代課題。對此,《學術前沿》特邀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高立偉教授從當前我國基層治理智能化、精細化面臨的主要問題入手,分析了黨建引領下基層治理智能化、精細化的理念更新與路徑轉換。
  •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必須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法治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骨幹工程。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 【工作前沿】基層法治建設軟治理怎麼做?司法所來支招
    【工作前沿】基層法治建設軟治理怎麼做? 11月26日下午,徐匯區司法局「基層法治建設軟治理工程」暨2019年「一所一品」主題實踐活動成果展示會在上海師範大學會議中心正式召開。
  • 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滕州市中立和解法律服務社這樣做
    魯網9月30日訊滕州市中立和解法律服務社自成立以來,堅持「中立、公益、依法、專業」的服務原則,充分發揮律師等法律法學資源優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導廣大群眾通過法律渠道、運用法律手段、走法律途徑,依法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依法化解矛盾糾紛、依法為當事人解疑釋惑,為有效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才真正有利於社會穩定
    原標題:「法治維穩」才真正有利於社會穩定領導幹部當處理好自身與執法、司法機關的關係,切實保障執法、司法機關公正行使職權,杜絕法外幹預。十八大報告強調,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 綜合運用「三種思維」 在強化基層黨組織功能中助推組織力提升
    人民網廣西頻道供圖 探索研究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課題,是全國組織工作會的部署要求。我們認為,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既是目標定位,也是行動策略,要綜合運用好法治、系統和全域思維,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運用法治思維提升政治功能,打造基層黨組織定力。法治思維的核心是「法定職責必須為」。
  • 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疫情防控治理
    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全面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在法治軌道上切實推進疫情防控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  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突發疫情所引發的公共應急事件,都隱藏著高度的不確定性、極大的風險性和嚴重的破壞性。
  •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從那時起,我們黨不僅確立了黨指揮槍的重要原則,也奠定了基層組織建設的基本原則。「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我們黨克敵制勝、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新時代,實現「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加強黨的基層建設,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