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精讀:解密維基百科(一)

2021-03-04 積木的外刊精讀課

大家早上好!

歡迎來到積木的外刊精讀課。

WIKIPEDIA IS CLEAR on the matter: Wikipedia is not a reliable source. Yet on this particular question, few people seem to agree with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encyclopedia. The site approaches its 20th birthday, on January 15th, as the 13th-most-visited place on the web, offering more than 55m articles written in 300 languages. Worries about fake news, filter bubbles and market power have soured public opinion on the Utopian promises of the early internet.

全文請戳連結:閱讀原文

建議大家先行查閱下列重點單詞或詞組含義,使閱讀更有的放矢▼

Encyclopedia

Approach

Filter bubble

Sour

Utopia

Promise

建議大家帶著以下問題進行閱讀,更透徹地理解選段▼

➡️請結合上下文,分析sour的含義。

➡️請對第三句話進行語法結構分析,並嘗試翻譯。

➡️請根據你的認識和字面含義,推測Filter bubble的意思。

第一句:WIKIPEDIA IS CLEAR on the matter: Wikipedia is not a reliable source.

主句是主系表結構(WIKIPEDIA IS CLEAR),on the matter是介賓短語作方面狀語。冒號後面是完整的一句話,對matter進行解釋說明,為主系表結構(Wikipedia is not a reliable source)。

譯文:維基百科有一點說得很明白:維基百科不是一個可靠的資料來源。

 

第二句:Yet on this particular question, few people seem to agree with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encyclopedia.

主句是主系表結構(few people seem to agree with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encyclopedia),多說一句,我們在傳統語法中一般將seem理解為系動詞,於是這裡的不定式就是作表語;但語法屆也有看法認為應該將seem to do看作整體的一個謂語部分。yet作連詞;on this particular question是介賓短語作狀語。

encyclopedia/ɪnˌsaɪkləˈpiːdiə/作可數名詞,在英式英語中也寫作encyclopaedia,表示a book or CD, or a set of these, containing facts about many different subjects, or containing detailed facts about one subject,百科全書,(某一學科的)專科全書、大全,例:the Encyclopedia of Music 音樂百科全書

譯文:不過對於這一點,似乎沒有多少人認同這部全球最受歡迎的百科全書的說法。

 

第三句:The site approaches its 20th birthday, on January 15th, as the 13th-most-visited place on the web, offering more than 55m articles written in 300 languages.

主句是主謂賓結構(The site approaches its 20th birthday)。on January 15th是介賓短語作時間狀語;as the 13th-most-visited place on the web是介賓短語作方式狀語;offering more than 55m articles是現在分詞結構作伴隨狀語;written in 300 languages是過去分詞結構作後置定語

Approach作及物動詞或不及物動詞,也就是既可以時間作主語,也可以人作主語,表示if an event or a particular time approaches, or you approach it, it is coming nearer and will happen soon,臨近,例:She was then approaching the end of her career. 那時她的職業生涯就要走到頭了。(及物)The time is fast approaching when we will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我們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刻很快要到了。(不及物)

譯文:1月15日,維基百科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此時它是訪問量第13大網站,提供以300種語言編寫的超過5500萬頁條目。

 

第四句:Worries about fake news, filter bubbles and market power have soured public opinion on the Utopian promises of the early internet.

主句是主謂賓結構(Worries have soured public opinion)。about fake news, filter bubbles and market power是介賓短語作定語;on the Utopian promises of the early internet是介賓短語作定語

A filter bubble – a term coined by internet activist Eli Pariser – is a state of intellectual isolation that can result from personalized searches when a website algorithm selectively guesses what information a user would like to see based on information about the user, such as location, past click-behavior and search history. 過濾氣泡,又稱為同溫層、個人化資料過濾、篩選小圈圈,是一種網站針對個人化搜尋而提供篩選後內容的結果。 網站內嵌的演算法會透過使用者的地區、先前活動紀錄或是搜尋結果,給予使用者想要的或是觀點一致的結果。

Sour作及物或不及物動詞,表示if a relationship or someone’s attitude sours, or if something sours it, it becomes unfriendly or unfavourable,(使)(關係或態度)變化、(使)變得不友善,例:An unhappy childhood has soured her view of life. 不幸的童年扭曲了他的人生觀。

Utopia/juːˈtəʊpiə/作可數或不可數名詞,表示an imaginary perfect world where everyone is happy,烏託邦(想像中的完美世界)utopian是其派生的形容詞,例:a utopian society 烏託邦社會

Promise這個詞作可數名詞,表示「保證、承諾、諾言」;作不可數名詞,表示「(某事或某人將有好結果或成功的)跡象、潛質」;常作單數名詞,表示「跡象、(通常指)吉兆」。這裡從詞性來講,這裡應該作第一次詞義理解,官譯為意譯,直譯的意思是「早期網際網路烏託邦式的承諾」。

譯文:對假新聞、「過濾氣泡」和市場操控的擔憂讓公眾對早期網際網路的烏託邦承諾幻想破滅。

建議大家結合今天所學的單詞和詞組,對下列句子進行翻譯▼

1⃣️這個男孩最初是在小學顯示出成為一名成功的運動員的跡象。

2⃣️假如有什麼事情使關係惡化的話,那可能就是他們在世界觀方面所存在的實質性差異。

1⃣️The boy first showed promise as an athlete in grade school.

2⃣️If anything sours the relationship, it is likely to be real differences in their world-views.

維基百科有一點說得很明白:維基百科不是一個可靠的資料來源。不過對於這一點,似乎沒有多少人認同這部全球最受歡迎的百科全書的說法。1月15日,維基百科迎來了自己的20歲生日,此時它是訪問量第13大網站,提供以300種語言編寫的超過5500萬頁條目。對假新聞、「過濾氣泡」和市場操控的擔憂讓公眾對早期網際網路的烏託邦承諾幻想破滅。

本公眾號所刊載精讀筆記均為原創,僅供學習交流參考,禁止轉載並用於商業用途。如對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存有異議,歡迎留言告知,編輯將在24小時內回復處理。

長按二維碼關注:積木的外刊精讀課

掌握語言,是為了換一個視角看世界

願你看待這個星球的眼光批判且不同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精讀:解密維基百科(三)
    譯文:維基百科上也不是沒有無心之失。譯文:事實上,人們可能因為司空見慣而沒有意識到維基百科實際取得的成就。譯文:維基百科不僅在準確度上與舊式百科全書大致相當,內容還無可比擬地廣泛。維基百科上也不是沒有無心之失。這可能會引發問題,畢竟無論好壞,從社交媒體公司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各種強大平臺都已把它看做是一個線上真相源泉。儘管如此,世界還是因為維基百科的存在而變得美好了許多。
  • 經濟學人精讀:解密維基百科(六)
    歡迎來到積木的外刊精讀課。Other tech titans should study its success. Relying on algorithms is one reason they have achieved enormous scale with so few employees.
  •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發表分析文章稱,網絡百科全書、用戶生成內容的典範維基百科幾乎擁有無限的空間,那麼能否為其加入瑣事呢?
  • 英語精讀:維基百科的成年困境
    今天的內容還是來自《經濟學人》Espresso。)是一個混成詞,取自網站核心技術「Wiki」和英文中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成立於2001年1月15日,到今天(2019年1月15日)剛好就是18年,維基百科也「成年」了,但這卻是一個「awkward」的成年。
  • 維基百科 20 歲了!
    (835)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經濟學人周刊】網際網路之奇蹟:維基百科
  • 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九)
    歡迎來到外刊看世界精讀筆記欄目。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原文)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一)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二)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三)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四)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五)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六)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七)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八)
  • 經濟學人 | 生日快樂,維基百科
    眾包模式下的維基百科仍經常受到一些惡作劇者或投機者時不時的攻擊。2020年8月人們發現,許多蘇格蘭語版的維基百科都是由一位美國編輯寫的,而他自己也承認,他並不是一位真正的蘇格蘭方言使用者。維基百科也有一些無心之失。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但無論是好是壞,從社交媒體公司到世界衛生組織之類的權威平臺都將其視為線上真相的源泉。儘管如此,世界還是因其存在而變得更好了。
  •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在性質上一如其號稱般屬於可自由訪問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這也意味著除傳統百科全書所收錄的信息外,維基百科也能夠收錄非學術但仍具有一定媒體關注度的動態事件。2006年《時代》雜誌所評選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你」中,便提到了全球上百萬人於線上以協作方式促進了維基百科的快速成長,同年提及的其他重要網站還有YouTube、MySpace和Facebook。
  • 維基百科創始人鼓勵未來商界領袖
    吉米•威爾斯:不要怕失敗 舊金山2012年2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在霍特國際商學院舊金山分校進行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講。
  • 十問維基百科
    由於維基百科依照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和GNU自由文件許可協議(GFDL)公開發行,所以你甚至可以把維基百科的整個內容一個字不改的彙編成一本書,只要標明來源是來自維基百科就行。2.維基百科怎麼創建條目?在維基百科裡面創建一個條目比百度百科難的多。
  • 維基百科全站被封 這是誇中國人英語水平提高了?
    維基百科全站被封 這是誇中國人英語水平提高了?前瞻科技12月6日訊,繼中文維基百科被封后,今日不少網友發現維基百科全站被封鎖,也就是說中國用戶不僅看不了中文維基百科,英文維基百科也是徹底無緣了。
  • 拯救維基百科
    甚至在智慧型手機廣泛普及之前,就有研究一致表明,這些對新人來說是艱巨的任務。「哪怕是最年輕、最精通計算機的參與者也無法輕鬆完成這些任務,」2009年的一次用戶測試斷言。難以發展新志願者導致編輯參與程度連續七年下滑。在維基百科尚處在巔峰時期的2005年,有幾個月裡被升為管理員的編輯超過60人。這些管理員在編輯英文版維基百科時享有特殊權限。而過去一年裡,有時候每月提升一名管理員都很難。
  • 維基百科能活到第二個10年嗎 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
    面對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與客觀性的質疑,維基百科堅定主張:相信民主、相信網民、相信規則、相信中道  維基解密震動世界,阿桑奇於2010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公開表達了對維基解密網站使用「維基」一詞的憤怒。  「我想與維基解密劃清界限,『維基』一詞主要指網站允許不同用戶相互協作、貢獻內容的運作方式。
  • 維基百科資料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 特立獨行的程式設計師: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傳奇
    據媒體報導,阿桑奇的早期生活和家庭背景非常動蕩,幾乎可以與他最近遭遇的一系列事件媲美。在維基解密首次披露美國五角大樓的大量機密文件後不久,《紐約客》雜誌於今年6月對阿桑奇進行了深入報導。根據現有資料(包括維基百科上有關阿桑奇的冗長詞條),阿桑奇1歲時,他的母親與一名戲劇導演結婚,並隨同這名導演四處巡演。
  • 維基百科可靠嗎?
    維基百科在這幾次評估中的表現值得肯定,但這能代表它的總體可信度嗎?很難說。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研究只涉及維基百科的一小部分內容,另一方面則因為維基百科處於不斷的演變中。後者導致詞條質量既取決於編輯過程,也取決於參與者的水平。因此,要真正評估維基百科,就要了解是誰在修改什麼內容,為什麼修改,在什麼時候……總之,檢查它的運作過程。
  • 瘋狂的維基百科,瘋狂的Google
    2006年,在線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增加約2000萬用戶,居全球在線新聞和信息來源地首位。根據Alexa數據,www.wikipedia.org 流量超過qq,新浪們,成為全球第9大網站。很好,這個數字很瘋狂。你一定想知道瘋狂的維基百科是如何瘋起來的。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 16 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最重要的是,作為全球用戶訪問量排名第五的維基百科,實際上卻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機構。相比其他像 Facebook、谷歌、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大公司收集用戶數據做廣告,零廣告的維基百科,宛如網際網路行業的一朵奇葩。然而,為何創始人 Larry 對目前維基的狀況頗多微詞?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2001 年年初,Larry 在和朋友吃飯時聽說了 「維基」 (Wiki) 這一概念。這是 1994 年程式設計師 Cunningham 發明的一套最初用於合作設計軟體的系統。雖然在今天聽起來,這和一個分享的谷歌文檔沒有什麼差別,但百科內容生產速度的巨大提升,卻為日後維基百科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這個改變了維基百科命運的點子,一開始差點被斃掉。在聽到 Wiki 這一系統的原理後,Larry 馬上跑回家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 Jimmy,「維基」這一新技術將是加快 Nupedia 運行速度的最好方式。
  • 維基百科大會和理想主義維基人
    Wiki一詞來源於wee kee wee kee,1995年,wiki技術的創始人美國人沃德·坎寧安開發了這種在Web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的社群協作式寫作技術的時候,把這句意為「快點快點」的夏威夷語縮略成了現在廣泛使用的wiki。而wiki從技術變成了維基百科全書則是在6年之後,美國人吉米·威爾士決定應用這種技術,開拓一部人人可書寫的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