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精讀:解密維基百科(六)

2021-02-14 積木的外刊精讀課

大家早上好!

歡迎來到積木的外刊精讀課。

Other tech titans should study its success. Relying on algorithms is one reason they have achieved enormous scale with so few employees. Yet the downsides have begun to haunt them. As the social-media giants hire ever more people as moderators, and write ever longer sets of rules about what is allowed, Wikipedia offers a lesson in how to run a human-powered website.

全文請戳連結:閱讀原文

建議大家先行查閱下列重點單詞或詞組含義,使閱讀更有的放矢▼

Titan

the downside

Haunt

Moderator

建議大家帶著以下問題進行閱讀,更透徹地理解選段▼

➡️請分析第二句話的語法結構,並說說如果要為定語從句補充一個關係詞,應該是什麼?

➡️請結合上下文,分析the downside的含義。

➡️請結合上下文和日常生活理解,說說Moderator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句:Other tech titans should study its success.

主句是主謂賓結構(Other tech titans should study its success)。

Titan /ˈtaɪtn/:作可數名詞,表示a very strong or important person,巨人、大力士、泰鬥、大師,同義詞為giant。這裡表示巨頭公司

譯文:其他科技巨頭應該對維基百科的成功做一番研究。

 

第二句:Relying on algorithms is one reason they have achieved enormous scale with so few employees.

主句是主系表結構(Relying on algorithms is one reason)。they have achieved enormous scale with so few employees是省略關係詞的定語從句。在從句中,核心句子結構是主謂賓結構(they have achieved enormous scale),with so few employees是介賓短語作方式狀語

關係副詞why的省略關係副詞why通常只用於the reason後引導定語從句,且通常可換成that或for which,均可省略。如:That’s the reason (why, for which, that) he came. 這就是他來的原因。Give me one reason (why) we should help you. 給我舉出一個我們應當幫助你的理由。

譯文:它們用這麼少的員工人數達到如此龐大規模的原因之一是依賴算法。

 

第三句:Yet the downsides have begun to haunt them.

主句是主謂賓結構(the downsides have begun to haunt them),其中賓語是不定式to haunt them。yet是連詞,表達轉折意味。

the downside:the negative part or disadvantage of something,反義詞為upside,某事物的不足之處、不利方面、缺點,例:Digital cell phones offer more security, but the downside is that they have less power.

Haunt:作及物動詞,其一表示to make someone worry or make them sad,纏繞、煩擾、縈繞在……心頭,例:Clare was haunted by the fear that her husband was having an affair. 克萊爾總是擔心丈夫有外遇;其二表示to cause problems for someone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長期)困擾,例:an error that would come back to haunt them for years to come 會在今後幾年不斷纏繞他們的一個失誤

譯文:但其弊端已開始困擾它們。

 

第四句:As the social-media giants hire ever more people as moderators, and write ever longer sets of rules about what is allowed, Wikipedia offers a lesson in how to run a human-powered website.

主句是主謂賓結構(Wikipedia offers a lesson)。As the social-media giants hire ever more people as moderators, and write ever longer sets of rules about what is allowed是時間狀語從句;其中內含兩個從句的並列,as moderators是介賓短語作賓語補足語;about what is allowed是介賓短語作定語(what引導賓語從句)。in how to run a human-powered website是介賓短語作定語/方面狀語(how+不定式作介詞in的賓語)。

Moderator:這個詞作可數名詞,有三個含義,分別指三種人:其一指仲裁人、調解人」,其二指「(保證考試公正、評分正確的)(試卷)審核人」,其三表示「(主持長老會和聯合歸正會的)教長」這裡在網際網路預警下,表示針對社交媒體發文內容的審核員

譯文:隨著社交媒體巨頭聘請越來越多的內容審查員,並制定越來越長的規則來管控用戶的行為,維基百科為如何運營由人員驅動的網站提供了借鑑。

建議大家結合今天所學的單詞和詞組,對下列句子進行翻譯▼

1⃣️這種方式的不足之處是缺乏明確的指揮。

2⃣️作為一名破產者的恥辱很可能在他的餘生不斷來糾纏他。

1⃣️The downside of this approach is a lack of clear leadership.

2⃣️The stigma of being a bankrupt is likely to haunt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其他科技巨頭應該對維基百科的成功做一番研究。它們用這麼少的員工人數達到如此龐大規模的原因之一是依賴算法,但其弊端已開始困擾它們。隨著社交媒體巨頭聘請越來越多的內容審查員,並制定越來越長的規則來管控用戶的行為,維基百科為如何運營由人員驅動的網站提供了借鑑。

本公眾號所刊載精讀筆記均為原創,僅供學習交流參考,禁止轉載並用於商業用途。如對本公眾號發布的文章存有異議,歡迎留言告知,編輯將在24小時內回復處理。

長按二維碼關注:積木的外刊精讀課

掌握語言,是為了換一個視角看世界

願你看待這個星球的眼光批判且不同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精讀:解密維基百科(三)
    譯文:維基百科上也不是沒有無心之失。譯文:事實上,人們可能因為司空見慣而沒有意識到維基百科實際取得的成就。譯文:維基百科不僅在準確度上與舊式百科全書大致相當,內容還無可比擬地廣泛。維基百科上也不是沒有無心之失。這可能會引發問題,畢竟無論好壞,從社交媒體公司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各種強大平臺都已把它看做是一個線上真相源泉。儘管如此,世界還是因為維基百科的存在而變得美好了許多。
  • 經濟學人精讀:解密維基百科(一)
    歡迎來到積木的外刊精讀課。WIKIPEDIA IS CLEAR on the matter: Wikipedia is not a reliable source.譯文:維基百科有一點說得很明白:維基百科不是一個可靠的資料來源。
  • 《經濟學人》雜誌:維基百科的岔路口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日發表分析文章稱,網絡百科全書、用戶生成內容的典範維基百科幾乎擁有無限的空間,那麼能否為其加入瑣事呢?
  • 英語精讀:維基百科的成年困境
    今天的內容還是來自《經濟學人》Espresso。)是一個混成詞,取自網站核心技術「Wiki」和英文中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成立於2001年1月15日,到今天(2019年1月15日)剛好就是18年,維基百科也「成年」了,但這卻是一個「awkward」的成年。
  • 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九)
    歡迎來到外刊看世界精讀筆記欄目。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原文)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一)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二)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三)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四)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五)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六)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七)經濟學人精讀:當家的雞(八)
  • 維基百科 20 歲了!
    (835)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經濟學人周刊】網際網路之奇蹟:維基百科
  • 經濟學人 | 生日快樂,維基百科
    眾包模式下的維基百科仍經常受到一些惡作劇者或投機者時不時的攻擊。2020年8月人們發現,許多蘇格蘭語版的維基百科都是由一位美國編輯寫的,而他自己也承認,他並不是一位真正的蘇格蘭方言使用者。維基百科也有一些無心之失。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但無論是好是壞,從社交媒體公司到世界衛生組織之類的權威平臺都將其視為線上真相的源泉。儘管如此,世界還是因其存在而變得更好了。
  •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是強調Copyleft自由內容、協同編輯以及多語版本一個的網絡百科全書項目,以網際網路和Wiki技術作為媒介,已發展為一項世界性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項目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相關的發展事宜。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願者們合作編撰而成,整個計劃已收錄了超過3,000萬篇條目,其中英語維基百科以超過450萬篇條目在數量上位居首位。
  • 維基百科創始人鼓勵未來商界領袖
    吉米•威爾斯:不要怕失敗 舊金山2012年2月7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在霍特國際商學院舊金山分校進行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講。
  • 十問維基百科
    由於維基百科依照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協議(CC BY-SA 3.0)和GNU自由文件許可協議(GFDL)公開發行,所以你甚至可以把維基百科的整個內容一個字不改的彙編成一本書,只要標明來源是來自維基百科就行。2.維基百科怎麼創建條目?在維基百科裡面創建一個條目比百度百科難的多。
  • 維基百科全站被封 這是誇中國人英語水平提高了?
    維基百科全站被封 這是誇中國人英語水平提高了?前瞻科技12月6日訊,繼中文維基百科被封后,今日不少網友發現維基百科全站被封鎖,也就是說中國用戶不僅看不了中文維基百科,英文維基百科也是徹底無緣了。
  • 維基百科資料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商標)是一個自由、免費、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這個站點使用Wiki,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條目。
  • 拯救維基百科
    甚至在智慧型手機廣泛普及之前,就有研究一致表明,這些對新人來說是艱巨的任務。「哪怕是最年輕、最精通計算機的參與者也無法輕鬆完成這些任務,」2009年的一次用戶測試斷言。難以發展新志願者導致編輯參與程度連續七年下滑。在維基百科尚處在巔峰時期的2005年,有幾個月裡被升為管理員的編輯超過60人。這些管理員在編輯英文版維基百科時享有特殊權限。而過去一年裡,有時候每月提升一名管理員都很難。
  • 維基百科能活到第二個10年嗎 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
    面對如何保障詞條可信度與客觀性的質疑,維基百科堅定主張:相信民主、相信網民、相信規則、相信中道  維基解密震動世界,阿桑奇於2010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公開表達了對維基解密網站使用「維基」一詞的憤怒。  「我想與維基解密劃清界限,『維基』一詞主要指網站允許不同用戶相互協作、貢獻內容的運作方式。
  • 特立獨行的程式設計師: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傳奇
    這位出生於澳大利亞的電腦黑客創辦了維基解密網站,在本周被捕前,他還一直擔任該網站的主編。但他卻已經熟練地支配了頂尖媒體。直到今年早些時候,阿桑奇還默默無聞。通過集合全球大量網站,阿桑奇創建了一個難以扼殺的全球性解密網絡,還因此激怒並羞辱了美國政府及其外交盟友。在很短的時間內,維基解密和阿桑奇就已經在全球家喻戶曉,從而證明了現實的確能比科幻片更加離奇。
  • 維基百科可靠嗎?
    維基百科擁有以253種語言撰寫的800多萬個詞條,僅其法語版就有58萬個詞條,而可敬的《大英百科全書》「只不過」收錄了10萬多個詞條。訪問量統計表明,維基百科現已躋身全球十大網站之列。  熱情與猜疑之間……  維基百科是應當追隨的榜樣嗎?能夠通過它最終實現「知識社會」的夢想嗎?但願如此吧——因為說到底,我們在維基百科看到的究竟是哪種知識?
  • 瘋狂的維基百科,瘋狂的Google
    2006年,在線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增加約2000萬用戶,居全球在線新聞和信息來源地首位。根據Alexa數據,www.wikipedia.org 流量超過qq,新浪們,成為全球第9大網站。很好,這個數字很瘋狂。你一定想知道瘋狂的維基百科是如何瘋起來的。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 16 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最重要的是,作為全球用戶訪問量排名第五的維基百科,實際上卻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機構。相比其他像 Facebook、谷歌、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大公司收集用戶數據做廣告,零廣告的維基百科,宛如網際網路行業的一朵奇葩。然而,為何創始人 Larry 對目前維基的狀況頗多微詞?
  • 創立了維基百科的人,竟然要顛覆維基百科?| 獨家
    這一連串的吐槽維基百科的不是別人,正是基百科聯合創始人Larry Sanger (拉裡·桑格)。這位專門研究知識論的哲學博士在離開了維基百科16年後,仍然在關注著平臺的發展情況。之後被全球讀者共享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在2001年1月15日誕生了。由於 Wiki 系統裡人人都可以補充材料、編輯詞條,網友們開始大量關注維基百科。在維基百科頁面上,右上角的 「You can edit this」 按鈕讓網友們興奮於信息共享的新體驗。
  • 維基百科大會和理想主義維基人
    喬穎欣也經常思考中文維基書寫人群小的原因,維基百科比較生硬和清冷的頁面在她看來對許多已經習慣了瀏覽門戶網站的用戶來說是很不習慣的,「對不熟悉維基百科的人不友好」。維基百科大會開場時像個夏天朋友們的聚會。來自5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維基人從電腦屏幕背後走出來聚首討論維基百科的發展,解決問題。從印度到中國,從以色列到莫三比克,按照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士(Jimmy Wales)的說法,惟一缺代表的是南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