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1/3時間在睡覺,Sleepace想用非可穿戴設備的方式陪你度過漫漫...

2020-12-15 36kr

舒派(Sleepace)是一家位於深圳的創業公司,代表產品是RestOn,一款主打睡眠健康監測功能的非可穿戴設備。

產品形態上,RestOn是一條60釐米長的帶子,帶子的一端是一個磁鐵片,可以吸住床單起到固定作用。在帶子內部,RestOn內置了壓電傳感器,可以利用外界壓力引起的電介質電荷變化記錄下身體睡眠過程中的信號。

聯合創始人龍亮臻告訴36氪,通過人體的生理信號特徵和傳感器的電學特徵兩者的採集結合分析,RestOn可以捕捉到用戶睡眠過程中的心跳頻率、呼吸頻率、身體的移動以及離開床的時間等相關數據。根據這些數據,RestOn在應用內為你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推送分析報告和個性化的健康建議。

非可穿戴的產品形態和壓電傳感器技術是這款產品兩個與眾不同的地方。

在我電話採訪龍亮臻時,這名聯合創始人表示,在睡覺這件事情上,對於用戶而言,非可穿戴設備是比可穿戴設備更舒服的一種方式。雖然戴著手環睡覺很多用戶也可以接受,但在一天最應該放鬆的時段,非可穿戴設備顯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而在睡眠監測的技術上,普通手環往往使用陀螺儀和加速計來判斷用戶是不是處於睡眠狀態。這種技術原理其實挺粗糙的,「不動了」就是睡著了,睡覺不老實的翻個身則可能會被記錄成醒來的狀態。而舒派使用了比較少見的壓電傳感器技術,官方宣稱監測準確度能達到醫用級別。

智能硬體切入睡眠監測這塊領域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我們之前介紹過很多的相關產品,這些產品的路子大都類似:用硬體記錄數據,圍繞數據,再為用戶推送報告分析和相關建議。整體思路上,舒派和大部分的產品並無明顯差別。

但真正讓我感覺比較有意思的是舒派在產品銷售上的打法。

除了以往新硬體產品會走的線上渠道,龍亮臻告訴我,舒派目前已經和羅萊家紡達成了合作。作為中國最早涉足家用紡織品行業的傳統廠商,羅萊家紡長期專注於經營紡織品,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能力於一體。RestOn將藉助羅萊家紡的渠道更好的鋪開自己的產品,這部分渠道主要分兩種:一是微商,二是線下門店,據稱有4000多家。

除了羅萊家紡,舒派也和賽諾達成了相關合作。通過把RestOn傳感帶和賽諾的床墊做成一體,舒派將藉由賽諾在床上用品方面的市場經驗,更快的推銷出自己的產品。

與羅萊家紡和賽諾的這一合作,另一方面則促進這兩家傳統廠商在產品創新上的推力。「傳統廠商有渠道,但在產品的創新上則比較疲軟,他們跟我們合作可以不斷給消費者驚喜,我們也能更快的鋪開市場,是互相受益的一個過程。」龍亮臻說。

藉助傳統渠道,也是龍亮臻認為舒派在市場推廣理念上的一次轉變。

「用戶現在面對很多智能硬體產品其實是比較難進行消費的,因為很多新硬體對用戶來說沒什麼真正的用途。我們更希望舒派在產品上的定位能從智能硬體這個概念回歸到原始的消費電子產品上。」龍亮臻這樣告訴36氪。

去年智能硬體領域創業氣氛非常火熱,今年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則平淡了很多。越來越多做硬體的創業者難以生存下去,因為他們在做出產品之後往往很難大規模賣出去,鋪開不了市場。舒派這種藉助傳統渠道的做法我覺得挺值得硬體創業者們借鑑。

除了渠道,產品銷售上的其他路子舒派也考慮得比較清楚。「在一些比較重視健康的個人消費者之外,我們也做2B端的市場,把產品銷售給一些家居大賣場啊等等,這部分走量會比較快。另外除了國內市場,我們在美國那邊也有合伙人,所以也會做海外市場。」

RestOn此前曾在indieGoGo上進行眾籌,最終取得了16萬美元的成績。這款產品目前售價1099元,已經處於量產階段。

舒派在近日完成了一筆4406萬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羅萊領投,京東跟投。

報導所涉及融資金額由對象公司提供保證,36氪不作任何形式背書

相關焦點

  • 【Sleepace 舒派智能睡眠監測器】 改善睡眠質量,用助眠神器就夠了
    睡眠質量直接反映出人們的身體狀況,睡眠質量好白天就會精力充沸,睡眠質量差則讓人無精打採、疲憊不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可見睡眠對我們有多麼重要。為了改善人們的睡眠質量,提升生活水平,sleepace舒派公司為我們設計了一款智能睡眠監測儀。
  • 明星代言,Sleepace聯合太空棉領導品牌賽諾發布智能床墊
    Sleepace聯合賽諾發布智能床墊現場照片 睡眠佔據人生的1/3時間,影響2/3的人生狀態。 超能智能裝備:President智能床墊 全球首款可檢測睡眠質量、分析睡眠數據、提供改善建議的太空棉智能床墊,使用Sleepace的領先睡眠監測技術,監測整夜的心率、呼吸、翻身、離床、入睡時間、睡眠周期等睡眠狀態,同時還能檢測心率呼吸有無過速過緩、是否出現暫停等關鍵健康指標,不僅能量化整晚的睡眠,還能預警可能出現的健康疾病。
  • 可穿戴設備必須時尚,才會被「穿戴」
    各類物體之間的連接,物與人的連接,人與人之間通過物的連接,我們其實無法想像5年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萬物互聯註定將創造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多的全新產品、全新品類和全新商業模式。但就目前而言,儘管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到這個領域,但多數產品還都屬於概念階段,相對離消費者近的則是可穿戴設備。多數人第一次聽說可穿戴設備,是從GOOGLE眼鏡開始的。它非常前沿,有很多功能。
  • 這些可穿戴設備和App能幫你更快造人成功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隨著職業、旅行和周末的變化,許多人都選擇在20歲到30歲之間放棄生育,而將整個年齡階段推遲到了30周歲以後。儘管35周歲以後懷孕的難度增加,隨著各種與剩餘有關的智能設備和App的出現,還是能夠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比如一些可穿戴體溫計可以通過追蹤女性的基礎體溫來推測排卵周期,而這是懷孕的一個重要指標。
  • 可穿戴設備未來十年,聊聊我對可穿戴設備的一些思考
    轉過頭來看看手環,就目前的可穿戴市場來說,手環產品是最多的也是最雜的,以小米手環為例,外觀設計幾乎沒有新意,你可以說 79 塊的東西你還要啥自行車,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但是,沒有人喜歡沒有設計的東西。相比華為手環 B2 和 OPPO 手環 O-Band 在設計上還是比較能讓人接受的。作為一款可穿戴的設備,在外觀上讓人接受不了可以算是比較失敗的了。
  • 穿戴式時代下的非穿戴產品 Sleepace RestOn 睡眠監測器評測
    在人們最自然的狀態下採集數據,在穿戴式時代做非穿戴式產品,在不改變原有習慣的前提下還你一個最佳睡眠,這就是 Sleepace RestOn 智能睡眠監測器,願景美好,但實際效果又如何呢?▲相比檢測結果,個人認為價值更大的應該是睡眠報告,通過曲線的方式讓睡眠數據一目了然,總結睡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問題,從而給出相應的建議來解決問題。
  • Sleepace小Z睡眠檢測儀:在穿戴式時代做非穿戴式產品
    最近在國內眾籌網站上出現了一個叫Sleepace小Z的睡眠監測硬體。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穿戴式設備都有睡眠監測功能,但該產品偏偏走了非穿戴式的路線。目前做睡眠監測硬體的公司有三家,但他們在設計和交互體驗上並沒有很好的效果。而他們的產品在設計和技術上花了很長的時間鑽研,為的就是在這個領域設立標杆。有其他公司也在做這個項目就說明睡眠監測還是有很大市場的,所以獨立出來合情合理。「人們每天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這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 國內可穿戴設備想接入醫療保險,還得跳幾個坑?
    乍看之下,覺得這個模式很有前景,畢竟可穿戴設備收集的身體相關數據本就是需要為用戶生活服務的,可靜下心來思考後,發現還有各種坑等著可穿戴廠商去跳呢!特別是國內的可穿戴創業者們要注意,路漫漫其修遠兮。筆者與同事討論之後,結合吳慶的經歷,分析出以下三個必須得跳過的大坑:1.保險公司想做自己的平臺在公司轉型做智能手錶之前,吳慶從事過一段時間的車聯網行業。由於車聯網接入車險這個模式已經早先推行了2年,所以模式較為成熟。
  • 可穿戴設備的專利保護指引
    圖1來自bultin.com網站關於可穿戴設備介紹文章附圖。一、可穿戴設備——未來的寵兒2012年,谷歌推出智能眼鏡,開啟了可穿戴設備的新紀元。設想一下,一個渾身都配有高科技「裝備」的人,其可能無所不能,成為真正的「超人」。儘管對可穿戴設備或可穿戴技術還沒有完全一致的權威定義,但基本有一個共識,即穿戴設備或可穿戴技術是指可以佩戴在人身上,能夠實現一種或多種功能的智能化產品或系統。隨著5G、6G技術、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AI)的發展,可穿戴設備作為便捷的終端,具有重大的發展前景和市場,也可能成為智能終端的「大結局」。
  • 蘋果市值升至1.3萬億美元 是可穿戴設備爆發信號嗎?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蘋果市值躍升至1.3萬億美元,是可穿戴設備將爆發的信號嗎?營收代表現實,市值代表未來。2019年3月20日,蘋果發布AirPods 2。與一代產品不同,二代產品支持語音喚醒Siri,續航時間更長,有感覺不到存在的使用體驗,科技博主們紛紛將 AirPods 稱為今年最驚豔的科技產品。
  • 可穿戴設備的七大關鍵交互技術
    可穿戴設備設備,通俗地理解就是一種可穿戴的可攜式計算設備,具有微型化、可攜帶、體積小、移動性強等特點。因此在人機互動方面與一般的計算設備,或者說智能設備不同,是一種人機直接無縫、充分連接的交互方式,其主要特點包括單(雙)手釋放、語音交互、感知增強、觸覺交互、意識交互等。
  • 可穿戴設備在健康醫療領域的四種正確姿勢
    想像一下,如果每天有智能手錶計算運動數據和消耗的卡路裡、有藍牙耳機監測血氧含量、有智能手環監測心率......這些可穿戴健康醫療設備除了給普遍大眾帶來不少健康幫助外,也給不少中老年人用戶帶來了福音。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健康類的可穿戴設備,比如Fitbit Charge運動手環,可以跟蹤用戶日常的一些活動指標,如步數、行走距離、卡路裡消耗量、爬樓梯層數、活動時間等等。除此之外,它還帶有睡眠監測功能,這對於亞健康人群可以幫你進行個人健康管理,具有更積極的作用。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索普和香農等人研製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智能穿戴設備——一款置於鞋內的用於輪盤賭的計算機。 由此開始,到1997年第一屆國際可穿戴計算機學術會議召開之前的30年間,智能穿戴設備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和發展。
  • No more woof:動物也用可穿戴設備
    眾籌平臺Indiegogo上有一款專門給動物設計的可穿戴設備No more woof。動物可以通過該設備的揚聲器開口「說話」,把心中所想用人類語言表達出來。  據該項目在Indiegogo上的官方介紹,Nomore woof是全球首款可以把動物的思想轉化成人類的語言說出來的智能設備。
  • 可穿戴設備的6大發展趨勢
    2.五感能力拓展Wearable device 存在的價值是和手機形成差異化,並且可以讓用戶長期(非短期)的穿戴,對此MassThinker對其的一種預期是讓其成為人類五感的能力延生。我們可以設想做了一天家務,伸個懶腰,衣服就開始幫你按摩;打個響指,空氣中就傳來音樂,並跟著你的動作和腦電波響變換不同節奏;扣一下桌面,電話正撥打給你思念的人......它就像是你的私人管家,的了解你的一切需要。這是最能夠體現Wearable device智能化的一個方向。4.娛樂利器現代人工作繁忙,如何利用零碎時間進行放鬆將會是未來娛樂的發展方向。
  • 移動應用開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之年
    令人驚訝的是,我是那個被驚嚇的人!該應用程式向我顯示了昨晚的睡眠分析,該分析被精確地分為三個部分:深度睡眠,輕度睡眠和時間喚醒。它顯示了睡眠的總小時數分為三個部分。不僅如此,還有一項詳細的分析告訴我,我應該再睡多少時間,什麼時候應該上床睡覺以及昨天的睡眠質量,這顯然很差。
  • 智能硬體、可穿戴設備就是個坑,還有多少人想往裡跳?
    時下社會正沉浸在一片創業熱潮之中,多少人在迫不及待地向天下昭告自己創業者的身份,一面又不斷傳來融資的神話,所有人都像是在一個永恆的盛宴裡,熱舞狂歡。諾亦騰的劉昊揚博士對此深有感觸,在參加一些線下可穿戴論壇時,他發現很多的從業者都非常迷茫,雖然有的產品做得挺不錯,但下個階段該怎麼做就不知道了。
  • ...可穿戴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5G推進可穿戴設備物聯網...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概念持續火熱。可穿戴設備,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戶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種可攜式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僅僅是一種硬體設備,更是通過軟體支持以及數據交互、雲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可穿戴設備將會對我們的生活、感知帶來很大的轉變。
  • 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總出貨量達到1.25億臺,同比增長 35.1%。中國市場出貨量為3293萬臺,同比增長15.3%。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再「叫好不叫座」? 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
  • 5款可穿戴設備的反面教材
    文/搜狐IT 硬體再發明 編譯  在可穿戴技術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們看到過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而失敗的例子也不在少數。不過話說回來,有意義的失敗對於技術發展的貢獻並不比那些舉世矚目的產品要小,因此我們也有進行回顧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