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江城有群巧手女自學裁縫自製衣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圖文:江城有群巧手女自學裁縫自製衣

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張女士展示她親手縫製的衣服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希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

如今,不管是實體超市,還是網上商城,各種款式、花色和價位的服裝琳琅滿目,市民想買心儀合體的衣服十分方便。然而,在武漢,卻有這樣一群巧手女子,自己淘布裁剪縫紉,大衣、風衣、連衣裙、短袖、旗袍等樣樣行。她們皆是從零開始學,建立「武漢幫」QQ群相互切磋,為的就是能以專業裁縫的手藝做出屬於自己風格的衣服。

「想吃魚直接買就得了,為何有些人願意靜坐一天垂釣?」對於有些人的不理解,學習縫紉3年的張女士作了這般形象解釋。

為小孩做衣服戀上裁縫

裁縫工序複雜,要求手巧心細,入門還有點難。零基礎的她們是怎麼戀上這一行的呢?記者採訪了三位「武漢幫」的群友。

「學習裁縫,還真是個意外。」張女士說,她家住武昌,喜歡各種手工活,2013年國慶期間嘗試給女兒做一套漢服,網上花133元採購布料,漢服裁剪簡單,細心的她用藏針(隱匿線跡)手工縫製一個星期而成,女兒穿上這身「慈母手中線」縫製的漢服,非常高興,她也很有成就感。

手工縫製衣服太累,於是她網購一臺縫紉機,孰料熱心的賣家還給了她一個交流學習裁縫的QQ群。進群後,看見群友們競相曬作品,品質和商場賣的差不多,她更有了學習的勁頭。

80後的肖女士家住江漢路,去年底開始起步學習縫紉,緣自兒子比較胖,買的褲子不合身,經朋友介紹加入「武漢幫」。

同樣,江岸的彭女士也是一次給兒子訂做背心時,發現工錢比布料貴3倍,之後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博主自己做的旗袍,從此開始學習縫紉。

心細,愛做手工,是這些業餘裁縫所共有的基因。

曬圖寫日記記錄點滴進步

想做,其實真不難。這是她們學習裁縫的深切體會。

「加入『武漢幫』這個群後,有技藝高深的老師會根據季節不時上傳做衣服的詳細工序圖紙。」肖女士介紹,零基礎的她做的第一件衣服就是呢子大衣,因為圖紙有幾十張,每個步驟非常詳盡,還有注意事項,所以上手快,3天功夫製成,看見兒子穿上自己做的衣服,那種幸福感沒法形容。

剛入行半年,襯衣、外套、小背心、風衣、大衣,她都能輕鬆拿下。「自己要悟,遇到問題在群裡多交流,比如領口為何挖大了,走線為何不順溜,大家都會熱心告訴你。」提起自己的進步,肖女士謙虛地說,雖然家人評價「穿得出去」,但還有很多要學。

「學習路徑也挺多的,」彭女士說,上論壇、博客、加多個QQ群,都有詳細的教程,有些是收費,但很多都是免費的。每次把作品曬在群裡,除了各種點讚,也不乏中肯的意見。另外,還可以上老年大學學習裁縫。

張女士更為認真專注。她將3年多來做的40多件衣服用日記一一詳細記錄:材質、價格、時間及心得。「回頭看時,你會清晰看到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張女士翻開日記笑著說。

提升手藝同時修煉身心

「給小孩做衣服更親子,也結交了很多朋友。」肖女士介紹,學做衣服後,自己的朋友圈越來越廣,生活更加充實,每天都是幸福滿滿。

彭女士說,每次曬自己作品,很有成就感,有朋友因此慕名來要求幫忙做衣服。

「深入到這一行當中,你就能體會到,靜心和浮躁做事是截然不同的結果。」張女士說,做慣縫紉活,人也變了,知道所有的錯都是自己犯下的,比如縫錯了就慢慢拆,沒什麼好抱怨。其實,這種道理在生活裡也都是適用的。

相關焦點

  • 八旬裁縫師為一代人做衣服 小小裁縫間累積溫暖
    原標題:八旬裁縫師為一代人做衣服 小小裁縫間累積溫暖圖自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竹縣橫山鄉80歲彭徐五妹,18歲起向日本師傅學裁縫,這一裁就超過一甲子的光陰,不僅新竹縣溪南地區遍布老客戶,更在成衣不發達的時代,全仰賴她巧手,為一世代人「製衣服」。   「以前不想下田工作才說要學裁縫啦!」
  • 名校「醫三代」,身強卻手巧,自學做裁縫,每天打籃球
    誰知這個每天打籃球又自學做裁縫的大男生,在綜合評價錄取批次的校測面試中,憑藉綜評這15%的分數佔比,「逆襲」成為交醫臨床8年制本博連讀的2020級新生。有意思的是,作為班長的他統計出,全班36人,今年讀醫的達到四分之一,其中七女兩男,有7個都像他一樣考了交大醫學院。魏名揚坦陳,在一次生涯規劃職業測評中他得到的結果:醫生不僅排在前三,而且是最適合職業。家長一直告訴他「從醫須謹慎」,而他也見證著家人從醫的種種苦,但這一次,魏名揚基本敲定了意向。
  • 成員招募|心理學考研自學輔助群2.0
    心理學考研自學輔助群第一期已於2020年7月3日正式運行,在過去的1個月裡,我和群裡20位成員共同對自學輔助群的設置進行了修改,形成了2.0版本。課程內容保持不變,但形式改為圖文語音筆記為主,直播為輔我把每次課程拆分成2-5個小節(一般為3小節)製作成了圖文語音筆記,供大家隨時自學,每周發到群裡優點①只需要使用微信;②每條語音一般為1分鐘,不易走神,即使走神,
  • 城陽市民自學軟陶藝術練就一雙巧手
    手持五顏六色的軟陶泥,幾個小時就能捏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這是西元莊社區居民董博言自學的「軟陶」手藝。今年31歲的他早在十幾年前就嘗試捏「面人」,後來慢慢自學並痴迷上「軟陶」藝術。董博言說,他現在可以給任何物體做「軟陶」造型,他希望周圍有更多人分享陶塑帶來的快樂。
  • 河南裁縫大叔巧手做衣40年,三分鐘剪一件褲子,顧客遍布全城
    2019年5月15日,在河南鄭州國棉四廠中街一家老裁縫店裡,今年57歲的徐桂華正在攤位上做衣服。徐師傅從1994年開始就在這一帶做衣服,二十多年來已經記不清做過多少件衣服,反正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他手藝精湛、待人熱情,每天慕名來這裡找他做衣服的人很多。
  • 漸漸消失的匠人行當,替人量體裁衣的裁縫
    裁縫是指以替人裁剪布料、縫製衣服為生的匠人。過去市場上很少有賣成衣,因此人們都是從布店、綢緞莊買來現成的布料,再送到裁縫那裡將布料縫製成合適的衣物,於是,各式各樣的裁縫店便應運而生,而裁縫也成了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匠人。
  • 《裁縫》:凱特·溫斯萊特締造的彩色裡的黑色喜劇
    《女裁縫》海報影片鏡頭一開始講述了從巴黎事業有成的高級裁縫蒂莉回到了家鄉小鎮:一個灰頭土臉的澳大利亞小鎮敦加塔。女裁縫回到家鄉小鎮女裁縫在自己十歲時,因被控謀殺同學斯圖爾特而被村民驅逐出故鄉小鎮,飽受顛沛流離的生活。
  • 網購服裝改衣越來越多 裁縫店生意越來越好
    年代,裁縫店一般設置在萬州的商業中心,是商業街上的大店鋪;許多年輕人找師傅學習縫紉手藝,並以此謀生;近年來,裁縫店開始漸漸退出商業中心,淡出人們的視線,大量巧手裁縫、裁縫店流落到街頭小巷。  然而,近日記者走訪萬州城區多家裁縫店發現,隨著如今網購改衣的人越來越多,裁縫店的生意越來越好了。  網購不合身是個普遍問題  家住新城路苗圃12號的朱先生是一餐館的業務經理,穿的許多服裝都是網上買的。
  • 蔡英文獻裁縫處女秀:踩縫紉機拿熨鬥體驗製衣
    蔡英文裁縫處女秀蔡英文坦言,沒有做過裁縫,但以前曾上過家政課,師傅們在旁熱心指導。蔡英文也認為,企業家選擇根留臺灣,卻找不到接續的工藝人才,這是傳統產業的困境。臺北後車站附近曾經是臺灣早期成服飾聚落與批發商的集散地,隨著產業外移,很多成衣廠外移或歇業,少數生存下來的商家靠著老師傅的巧手與完全臺灣制,反而得到口碑。
  • 大連護士變身裁縫,手作「名牌包」,萌翻網友
    6月24日,在抖音平臺上,一段內容為「大連護士變身巧手裁縫」的視頻,引發網友關注。大連市中心醫院發熱病房的護士們,利用醫用器械外包裝的透明袋、包裝布製作了多個手工包,還特意繪製了卡通圖案及大廠品牌。護士們變廢為寶的創意,引來讚嘆連連,「真是太有才了!」
  • 40年如一日,金山這個土裁縫裁剪美好生活!
    //////////////////////盛夏,天花板上的風扇慵懶地轉動著,房間裡隨處可見的布料,一位頭頂有幾絲白髮的裁縫正在對土布進行裁剪
  • 李紈成了女裁縫——來看看外國人翻譯的《紅樓夢》人物名稱
    賈府中的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們的四個大丫頭分別叫:抱琴,司棋,侍書,入畫,丫頭的名字取「琴、棋、書、畫」之意,本來多麼有詩意的名字,而在英譯本中,對司棋的翻譯是「Chess」,也就是是西洋棋的意思。而司棋的「棋」就算是棋,指的也是中國傳統的「圍棋」。
  • 2021教父自學贊助群介紹
    ,不可能全靠我,反正教父當不了菩薩,希望大家理解,盜版也必不可能長久,教父只能儘量降低大家的學習成本,我也在儘量改變贊助群的方向氛圍,做到自學交流的目的,要求群友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甚至要求群友錄製咋們自己的教程,教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群能更好長久的發展!
  • 女老師自學木工 自製家具堪比工藝品(組圖)
    【女老師自學木工】女老師自學木工,而且她沉迷手工製作都忘了就寢。還未正式畢業,長江職業學院大三學生鄒磊就已被杭州一家家居設計公司聘用,日前已前去上班。雖然工作單位不同,但這些學生卻有個共同的感受:是有趣的木工課提高了他們的設計製作能力,增強了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昨日,記者在長江職業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實訓中心看到一群戴著口罩、繫著圍裙的學生,正專注地在木頭上鑽方孔、雕花……專業的手工藝大師則在一旁現場指導他們。
  • 《奮鬥吧主播》:女明星變身「小裁縫」,您支持單人直播還是團體
    文:《奮鬥吧主播》:女明星變身「小裁縫」,您支持單人直播還是團體網際網路時代,充斥著機遇和挑戰,明星直播帶貨也成為了很多人宣傳產品的一種方式。讓明星做裁縫?就如同蔡少芬說的那一句「有中國的味道」。01,女明星不知道什麼是「鎖邊」?說幹就幹,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隊之後,要完成她們選擇的中國服裝。
  • 北京這鋪子開了35年,店主是個殘疾女裁縫,靠針線改變了命運
    西城區三裡河路42號院內,有間掛著「寶明服裝」招牌的小平房。別看房子小、位置偏,生意卻一直很好。在改革開放40年的浪潮中,這間裁縫小鋪憑藉著好手藝、好口碑和好服務,歷經35年風雨,屹立不倒。不知道的人或許想不到,這間小鋪的主人竟是一位拄著雙拐的女裁縫。
  • 利亞姆有望加盟「裁縫「 聯手凱特溫絲萊特
    原標題:利亞姆有望加盟「裁縫「 聯手凱特溫絲萊特 利亞姆有望加盟"裁縫"。近日傳出,他將與女星艾拉·菲舍爾、伊莉莎白·德比齊一同加盟凱特·溫絲萊特主演的作品《裁縫》。  《裁縫》改編自作家羅薩萊·哈姆(Rosalie Ham)的同名小說,由《情如物證》(Proof)導演喬思林·莫爾豪斯(Jocelyn Moorhouse)自編自導。
  • 一起「走讀江城」,你準備好了嗎
    6日,50名市民走進位於嶽家嘴金禾中心的優勝美巖攀巖館,玩起了「勇敢者的遊戲」攀巖這一新興時尚運動,由此開啟了2020武漢全民健身運動會全新主題「走讀江城」系列賽事活動的序幕。武漢全民健身運動會今年推出「走讀江城」「活力江城」「水潤江城」「雲動江城」四大全新主題系列賽事活動。
  • 殘疾女裁縫見證服裝「芳華」:練就製衣絕活 從鋪子開到加工廠
    西城區三裡河路42號院內,有間掛著「寶明服裝」招牌的小平房。別看房子小、位置偏,生意卻一直很好。在改革開放40年的浪潮中,這間裁縫小鋪憑藉著好手藝、好口碑和好服務,歷經35年風雨,屹立不倒。不知道的人或許想不到,這間小鋪的主人竟是一位拄著雙拐的女裁縫。作為北京首批殘疾個體戶之一,丁寶明35年來自力更生,為不計其數的普通市民、明星政要、殘疾朋友甚至航天工作人員設計製作精美服裝。
  • 我叫MT4裁縫有什麼用怎麼學習 裁縫升級攻略
    我叫MT4裁縫是4個生活技能課選之一,許多玩家很想知道我叫MT4裁縫怎麼學?我叫MT4裁縫怎麼升級?下面和9553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叫MT4裁縫怎麼學?  裁縫介紹  玩家選擇了生活技能中的「裁縫」進行學習之後,就能夠製作各職業的手套、靴子、護腕、護腿四個部位的裝備以及背包擴容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