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習慣性流產八成源於免疫因素,揭「中國式保胎」亂象

2020-12-24 澎湃新聞

常規保胎治療中,眾多治療手段頗讓人迷惑:黃體酮保胎對免疫原因的習慣性流產有效嗎?針對血凝素高需要採取肝素治療嗎?封閉抗體缺乏或者胚胎滋養細胞功能不全是環孢素A的使用指徵嗎?如果血小板聚焦率高或者自身免疫性抗體高是否要使用阿司匹林?

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聚焦母-胎健康,探討如何從源頭控制習慣性流產。主辦方供圖

針對「中國式保胎」的亂象,今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承辦的「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國生殖免疫大會暨第6屆中國生殖免疫大會」上傳出消息:隨著生殖免疫學的發展,免疫因素導致習慣性流產,採用「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才能從科學角度真正讓習慣性流產患者從中獲益。

「習慣性流產」研究新角度:母-胎免疫耐受微環境看

流產是妊娠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約在50%。在這其中,同一對夫妻連續發生過2次或2次以上流產,就被認定為「習慣性流產」,佔自然流產數的1%至5%。近年來,生活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環境以及高齡二胎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習慣性流產發病率正不斷上升。儘管大部分自然流產原因不明,但研究發現其中80%以上都與免疫因素有關。

中國免疫學會生殖免疫分會主席、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李大金教授解釋:胚胎對母體而言是一種「異物」,當母體不排斥「異物」,同時觸發一系列機制來保護胚胎並促使其發育時,妊娠才得以順利完成。科學研究發現,正是母-胎界面功能細胞及細胞因子相互協調作用,才使得母體形成了有利於正常妊娠的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微環境。醫學科學家從不同角度解析「母-胎免疫耐受」這一複雜生命現象,為反覆自然流產、子癇前期等發病機理的研究提供理論平臺和切入點。

目前,李大金教授領銜團隊,正致力於尋找習慣性流產的早期預警靶點,從中為早期妊娠失敗的提前幹預提供可能。他所帶領開展的「母-胎免疫調節」的研究還發現,圍著床期幹預協同刺激信號,有助於最終改善自然流產模型的妊娠預後,可為反覆自然流產的孕婦及家庭帶來希望。

免疫藥物療效顯著,但必須嚴格把關、規範應用

倪女士無疑是幸運的——

8年來她第6次懷孕,每當希望燃起,最害怕難逃厄夢般的結局,輪迴般的經歷讓她與家人苦不堪言。這一次懷孕不到二個月,倪女士又不出意外地見紅了。她慕名來到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找到李大金教授。接受詳細檢查後,李教授基本判斷其習慣性流產與免疫因素有關,根據其個體情況,運用以環孢素A 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兩天後出血量明顯減少,一周後血液中的β-HCG指標等值都接近了正常,B超檢查提示有正常發育的胚胎。幾個月後,好消息傳來,倪女士順利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嬰。

倪女士這樣的成功案例,如今在臨床上日漸增多。對於免疫因素導致的習慣性流產,準確合適的免疫刺激或免疫抑制,是十分恰當的幹預手段。李大金說,「至今,團隊已形成一整套富有特色的全面、系統而又個性化的反覆流產病因篩查、診斷和治療及孕期母胎監測方案;依據病因精準地開展針對性治療,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不過專家強調,「越是療效顯著的藥物,越要謹慎使用」。例如,作為免疫抑制劑的環孢素A,在治療習慣性流產中的創新性應用令無數患者獲益,但臨床濫用現象也屢見不鮮,必須進一步規範用藥,把握好指徵。李大金明確,儘可能排除染色體異常、母體腫瘤、內分泌失調、生殖道感染等各種導致胎兒出現異常的可能後,環孢素A才允許被使用;與此同時,使用過程中須進行嚴密的監測以確保安全。數據顯示,採用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李大金教授團隊每年接診復發流產患者80000餘人次,總的治療成功率在85%以上。

據悉,作為一門現代生殖醫學和免疫學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生殖免疫學的興起為習慣性流產深入研究注入新動力。此次大會是國際生殖免疫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論壇——美國生殖免疫學會首次與中國生殖免疫協會強強合作,也是美洲免疫生殖大會第一次走出美洲,走進亞洲。來自中美多位權威專家參與會議,分享研究最新成果,為生殖免疫的研究打開新思路。

(原標題:習慣性流產80%源於免疫因素,精準免疫撥開「中國式保胎」亂象)

相關焦點

  • 習慣性流產80%源於免疫因素,精準免疫撥開「中國式保胎」亂象
    針對「中國式保胎」的亂象,今天,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承辦的「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國生殖免疫大會暨第6屆中國生殖免疫大會」上傳出消息:隨著生殖免疫學的發展,免疫因素導致習慣性流產,採用「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才能從科學角度真正讓習慣性流產患者從中獲益。
  • 流產八成與免疫因素有關 免疫精準保胎將大幅提高妊娠成功率
    今天上午,由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承辦的「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國生殖免疫大會暨第6屆中國生殖免疫大會」上傳出好消息:隨著生殖免疫學的發展,針對免疫因素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正使得越來越多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從中受益。  流產是妊娠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大約在50%。其中,同一對夫妻連續發生過2次或2次以上流產,就被認定為習慣性流產,佔自然流產數的1%~5%。
  • 聚焦母胎健康 從源頭終結習慣性流產
    人民網上海6月29日電  近日,記者在由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承辦的「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國生殖免疫大會暨第6屆中國生殖免疫大會」上獲悉,隨著生殖免疫學的發展,針對免疫因素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正使得越來越多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從中受益。
  • ...免疫,保胎,李大金,流產,妊娠,孕期,免疫學,耐受,生殖,副院長...
    早孕期見紅,是回家臥床保胎還是到醫院尋求幫助還是順應自然規律、優勝劣汰?記者今天從「中美聯合生殖免疫大會暨第38屆美國生殖免疫大會暨第6屆中國生殖免疫大會」上獲悉,隨著生殖免疫學的發展,針對免疫因素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免疫精準保胎方式正使得越來越多的習慣性流產患者從中受益。  流產是妊娠最常見的併發症,發生率大約在50%。
  • 孕期習慣性流產的女性,怎麼做才能保住胎兒?
    「習慣性流產」,是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及3次以上的情況。不過,有研究發現,流產胎兒50%以上存在染色體異常,早期流產會減少畸形兒的出生。因此,在保胎前應儘可能的查明原因,不要盲目保胎。如果是懷孕3個月後的無痛流產,還要檢查宮頸機能好不好除了上面兩項檢查外,還可能需要根據情況做白帶培養、查免疫凝血因素、免疫原因、淋巴細胞亞群等,這些配合臨床醫生的檢查就好。2、服用保胎藥。
  • 習慣性流產如何保胎?專家:孕前準備很關鍵
    □記者李曉龍    「能懷孕卻保不住胎兒,一次次流產,這可咋辦啊?」習慣性流產困擾著很多家庭。在金河中醫院坐診的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李美生的門診上,大部分患者是慕名而來治療不孕不育的,其中不乏能懷孕卻保不住胎的習慣性流產患者。
  • 習慣性流產!「種子」不行還是「土地」的不挽留?
    如果說不孕對女性是一種苦難,那麼習慣性流產的煎熬猶勝於不孕。每一次,新生命在子宮著床的欣喜還未散盡,與它失之交臂的悲傷總會襲來,每一次,在懷孕後祈禱胎兒可以健康孕育,可總是會在忐忑無助中發生流產。那麼,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有哪些呢?
  • 自然流產和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如果連續發生自然流產3次或3次以上,每次流產常發生在相同的懷孕月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性流產,國際上成為復發性自然流產。臨床上有時也將連續兩次的自發性流產歸入習慣性流產。發生時間自然力流產和習慣性流產,有大約70%是發生在懷孕8-12周之內的。通常,把懷孕前13周發生的流產,叫做早期自然流產,13周-28周的流產,叫做晚期自然流產。
  • 發生習慣性流產究竟是誰的原因?
    習慣性流產對一個打算要寶寶的家庭來說傷害很大,為什麼每次懷孕都會流產呢?這是眾多習慣性流產患者的疑問,針對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當自然流產成為一種「習慣」,究竟是「種子」的原因?還是「土地」的問題?
  • 孕期習慣性流產,怎樣才能保住胎兒?趕緊看過來!
    近日,就有一位孕媽嚮邇文君「求救」:那麼,什麼是習慣性流產?引起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目前是否能治癒呢?一、什麼是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臨床上又稱為「復發性流產」。據統計,在全球範圍內,育齡夫婦習慣性流產的發生率約為1%-2%。但在中國,尤其是華南地區,發生率已經達到5%。在懷孕初期,患者常表現為陰道少量出血,並伴有輕微的下腹疼痛或腰痛。
  • 習慣性流產——「種子」不行還是「土地」的不挽留?
    每一次,新生命在子宮著床的欣喜還未散盡,與它失之交臂的悲傷總會襲來,每一次,在懷孕後祈禱胎兒可以健康孕育,可總是會在忐忑無助中發生流產。那麼,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有哪些呢?抗磷脂抗體、封閉性抗體缺失以及抗孕激素抗體等,這幾項都是可以引發習慣性流產的因素。2.
  • 注意:習慣性流產不全怪女性 有時根源在男方
    傳統上認為習慣性流產是女方造成的。但現代醫學認為,胚胎是父方的精子和母方的卵子雙方結合形成的,因此,習慣性流產涉及男女雙方的因素!  A 男性染色體核型異常導致流產  個案1:有位37歲的先生,由於是單傳,家裡老人希望他趕快「傳宗接代」。
  • 先兆性流產和習慣性流產怎麼辦?看看中藥孕康口服液效果怎麼樣?
    孕康口服液治療先兆性流產和習慣性流產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提高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及治療有效率,在臨床治療先兆性流產和習慣性流產中得到廣泛推廣。
  • 預防先兆流產保胎的寶典
    判斷是否流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流產不是一個單一的事件,而是連鎖反應中的一環。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每個女性的流產情形和流產徵兆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孕媽咪出現了上述症狀,也不要過於緊張。只要根據專家的建議做好全面的保胎工作,誰也不能奪走你可愛的寶寶。
  • 習慣性流產:87天保胎治療,生下健康男嬰
    受訪專家:  寇建芳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記者 劉永生  通訊員 陳燕    一位習慣性流產女性,26歲,此前兩胎都自然流產,主要原因是宮頸機能不全。兩次都是懷孕四五個月,胎兒悄無聲息地流掉。
  • 當再一次流產悲難降臨 郭仲傑回春之術成功保胎誕兒
    徐女士夫婦者給郭仲傑醫生送出錦旗並幸福合影曾被多次流產噩夢纏繞 最終輾轉伊莉莎白這位母親的經歷極為曲折,徐女士在多年前因雙胎妊娠20+周先兆流產,於上海某著名醫院保胎治療最後打聽來到伊莉莎白,經過生殖與不孕專家團隊的積極診治,終於再次懷孕,可是好景不長,到了孕中期又出現了流產徵兆。真是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時科室立即召開了專家會診,經過緊張的病情研究,決定由在國內保胎領域權威的郭仲傑醫生全權監視負責。
  • 懷孕後,碰一下就會流產嗎?中國式保胎誤導了多少人!
    在楊瑞青大夫所在的時光產科門診,經常有些高齡孕婦一發現自己懷孕,就跑到醫院要求我們給她開保胎藥;更有些曾有自然流產史的孕婦,再次懷孕就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生怕有個閃失;有些孕婦懷孕初期陰道有褐色分泌物甚至出血,就嚇得門也不敢出……那麼,流產真的有那麼容易嗎?沒有任何情況的保胎有必要嗎?怎麼樣才能確保腹中安全健康成長呢?
  • 湖南女子習慣性流產保胎又失敗?胚胎染色體異常還能要寶寶嗎?
    近日,兩位習慣性流產的女性在保胎過程中胎心由有到無,以保胎失敗告終。 本來基於前兩次保胎過程皆從未見到心管搏動出現,此次通過內分泌及免疫調節與抗凝保胎治療,在孕7周左右皆出現革命性的轉機,終於第一次看到心跳。
  • 習慣性流產怎麼辦?可以做試管嬰兒嗎?
    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婦女,往往可以順利懷孕,但每次都保不住胎,總會在產檢做B超時發現胎兒的心跳停止,不得不刮宮流產。這種反覆的自然流產,給孕婦本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精神打擊。醫學上定義連續發生兩次或兩次以上,懷孕28周以內,沒有明顯原因引起的流產為復發性流產,又叫習慣性流產。
  • 北京安太醫院習慣性流產專利 專業醫療貼心服務
    2021年01月07日 16:11:17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北京安太醫院陳鳳林醫生的《免疫性反覆自然流產的診斷方法和治療監測方法》和《免疫性習慣性流產的藥物治療及檢測方法》獲得中國、歐盟25個國家和美國發明專利,該專利發現了早期繼發習慣性流產病因和病理改變,並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一種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