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lIQIU
秋
0
夜琴如欲雨,曉簟覺新秋。
——(唐)溫庭筠《初秋寄友人》節選
燦爛的陽光依舊
熾熱的大地如常
時而出現的大雨
卻在慢慢奏響
與夏告別的旋律
今天9時6分
迎來了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秋
在立秋時節,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5件事,學習立秋知識,感受季節更迭的不同風情。
和孩子說一說
立秋的來歷
立秋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在古代,立秋是個相當重要的節日。從朝廷到老百姓都非常重視。立秋當日,周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氣,天子回朝之後會對有功的軍人進行獎賞,並開始軍事訓練等活動。
和孩子講一講
「立秋三候」
一候 · 涼風至
天高氣爽,月明風清
夜晚的涼爽
悄悄帶走了白天的暑氣
二候 · 白露降
一夜醒來
晶瑩的露珠包裹著翠綠
清晨的陽光傾瀉而下
金光閃閃
像落入凡間的星星般耀眼
三候 · 寒蟬鳴
寒蟬鳴於耳畔
夏夜精靈正在集體
約定明年合唱的開幕曲
和孩子聊一聊
立秋的習俗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是收穫的季節。人們對秋季十分看重,因而民間有很多關於此節氣的習俗。在我國,立秋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重要的歲時節日。
貼秋膘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夏天,缺乏胃口,飯食清淡,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稱為「苦夏」。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吧。
曬秋
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玉米、辣椒、大豆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
啃秋
「啃秋」,也稱為「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和孩子談一談
立秋養生的那些事兒
薄衣禦寒:具體做法是,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馬添衣加褲,而應該儘可能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衫,就儘量不要穿長袖。
滋養潤燥:秋季氣候乾燥,易出現口乾等「秋燥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
適時進補: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等。
和孩子讀一讀
詩人筆下的秋
秋,總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感和思緒的最佳時節,許多詩歌把秋天的韻味描述得淋漓盡致。
立秋詩詞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
清風習習重悽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
階下叢莎有露光。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歲歲秋風起,今秋尤不同。
共迎金秋,收穫成長。
內容來源:新華社、新浪網
編輯:左伊凡
校對:劉雨晴
審核:徐霞
把「橙長ing」設置為星標★
只需3步
就能第一時間獲取動態哦
設置星標步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