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
今日立秋,你知道「秋處露秋寒霜降」中哪一個「秋」代表立秋嗎?
沒錯,這句話中第一個秋代表的就是立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唐代著名文學家元稹曾作《立秋》: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秋代指暑去涼來,關於立秋節氣,還有哪些和語文相關的文化常識呢?小編給大家整理全面了,一起來看一下吧!
立秋有三候,候代表氣候,大暑時節有三個典型的氣候。這些在現在往往被我們所忽視的典型氣候,如果能被孩子寫進作文裡,必定成為一個亮眼細節!
立秋過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這是個很不錯的作文細節描寫。
立秋之後,感陰而鳴的寒蟬也會開始鳴叫。
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颳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作文中環境描寫可以寫大地早上會有霧氣產生。
關於立秋,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一起積累一下吧~
宋朝的時候,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漢代的儒學家董仲舒認為慶、賞、罰、刑為帝王的四種執政行為,要與四季變化相適應。春夏應該行賞,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後來所說的「秋後問斬」。
趣味互動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B.中國古代傳說天上有掌管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神明,秋神是玄冥。
C.立秋代表真正的秋天已經到來。
D.「秋後問斬」是因為秋天犯罪的人比較多。
今日話題:你的家鄉立秋還有哪些習俗呢?評論區一起討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