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時6分
我們將迎來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秋
生命中又一個夏天就要過去啦!
在涼風習習的立秋時節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和孩子一起做這6件事吧~
和孩子說一說立秋的來歷
立秋是幹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後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
在古代,立秋是個相當重要的節日。從朝廷到老百姓都非常重視。立秋當日,周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氣。天子回朝之後會對有功的軍人進行獎賞,並開始軍事訓練等活動。
宋代的立秋習俗也很好玩。立秋當天,皇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時辰一到,太史官會高聲說:「秋來了。」奏畢,梧桐如果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算是寓意報秋。
和孩子講一講「立秋三侯」
立秋有三候
一候涼風至
由夏轉秋的季節變化
最開始便體現在「風」上
「立秋」之後
早晚的風開始有了涼意
為身處伏天的我們
送來一種清爽
二候白露生
「立秋」過後
薄霧籠罩的清晨
灑落下溫和的日光
三候寒蟬鳴
「小喇叭」收斂起脾性
奏響一年最後的樂章
此起彼伏、聲聲入耳
秋天帶給我們的第一課
是留戀,也是嚮往
和孩子聊一聊立秋的習俗
貼秋膘
「立秋」這一天,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飯食清淡,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稱為「苦夏」。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曬秋
立秋時節,田間地頭處處可見人們「秋忙」的身影,農家小院曬滿了玉米、辣椒、大豆等農作物,呈現出詩一般的「曬秋」景象。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篁嶺曬秋被稱為「最美中國符號」之一,每年吸引數十萬人前去賞秋拍攝。
啃秋
「啃秋」,也稱為「咬秋」。在立秋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
啃秋,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和孩子談談立秋關於養生的那些事兒
薄衣禦寒:具體做法是,不要氣溫稍有下降就立馬添衣加褲,而應該儘可能晚一點增衣,能穿短袖襯衫,就儘量不要穿長袖。
滋養潤燥:秋季氣候乾燥,易出現口乾唇焦等「秋燥症」,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適時進補: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以在冬季到來時,減少病毒感染和防止舊病復發。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等。
古人認為,秋屬金、金主肺,肺氣虛弱的話抵抗力會有所下降。所以立秋之後,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多喝一點荷葉粥、山藥粥,滋補身體。脾胃虛寒的人更要慎吃冰鎮西瓜。
和孩子一起學習一首古詩詞
秋,總是古代文人墨客抒發情感和思緒的最佳時節,或許裡面有一些感傷,有一些悽涼,卻又把秋天的韻味描述地淋漓盡致。
四耳猴挑選了幾首詩詞,分享給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品味其中的百般意境。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
清風習習重悽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
階下叢莎有露光。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日聞蟬》
[宋]楊萬裡
老火薰人慾破頭,
喚秋不到得人愁。
夜來一雨將秋至,
今晚蟬聲始報秋。
和孩子一起迎接秋天的到來
當晚風漸漸拂去燥熱
當蟬鳴也開始時斷時續
當梧桐葉悄然換了顏色
都是大自然在告訴我們
「秋天就要來了」
和孩子來場秋天的歡迎儀式
對秋天鄭重地說一聲「你好」
一起迎接這個季節未知的驚喜
四耳猴希望這個秋季
你與牽掛的人都能收穫幸福
願你所有的付出
都能在秋日裡換來累累碩果
願你收穫繼續前行的力量
莫負好時光
四耳猴」系列卡通形象是東莞市萌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最新研發的適合低幼群體賞玩的陪伴系治癒類卡通形象。它的宗旨是傳遞快樂的正能量,給枯燥的生活帶來些許樂趣。
在未來,四耳猴系列卡通形象會在更多領域與大家見面,萌眾文化將陸續推出四耳猴連載漫畫、展覽以及動漫周邊好物等,這些形象可用於各種產品,動畫,遊戲,咖啡廳,酒店和主題公園等處來回饋廣大喜愛它的粉絲,敬請期待。
點讚拿圖
原創動漫四耳猴,喜歡關注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