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川普的下臺對亞洲哪些國家影響最大的話,那無疑是日本和韓國了。而且,這兩個國家素來水火不容,大大小小的事情在國際上鬧了不少,每次都會引來兩國網友的「互噴」。就拿近期發生的德國「慰安婦」銅像一事來說,雙方又在國際上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不過最終韓國拿下勝利。但是,這樣的情況在拜登上臺後將要改變了,畢竟拜登要建「朋友圈」,而日韓作為「圈內人」必須和睦了。這不,日媒已經為日本在規劃未來的路了。
據《參考消息》12月7日報導,日本《東京新聞》當日發表題為《川普之後的東亞》的文章,認為拜登很有可能與站在力量邏輯上,一邊倒施壓對華政策劃清界限,而是會利用「民主國家合作」來多邊機製取得對華戰略優勢。其目的是與中國在能夠合作的領域合作,在無法避免的競爭領域則寸步不讓。
在拜登上臺之後,可能做的不是和中國正面敵對,而是打造一個「民主領導人朋友圈」作為美國的後盾,一點一點對華施壓。對於日本和韓國的影響則是,日韓都是這個機制中的一部分,對此重視盟國保持友好關係的拜登,很有可能會督促日韓改善兩國關係。
而日本媒體發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其實是想講明在拜登上臺之後對其國家現狀的影響。在拜登上臺之後日本將會面臨兩個選擇,而做出這些選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畢竟離拜登上任僅一個月了。
一是與韓國已經結下的梁子,是否會因為拜登上臺之後有所改變。
韓國政府在拜登的影響下,已經率先提出了解決方案,就看現在的日本是選擇與韓國進行合作結束此前的糾紛,還是保持原有立場不顧美國觀點繼續爭鬥下去。那按照日本現在的情況來說的話,必然會選擇合作,畢竟在目前看來,日本在美國心中的地位還是要高於韓國,且在拜登正式上任之後因為有菅義偉的關係還將會更進一步,這時候駁拜登面子,那可能就會失去這顆為自己提供庇護的「參天大樹」。
二是在中美之間飄忽不定的立場或將開始站隊。
雖然日本近年來一直都是親美國家,但同時與我國也保持著密切的貿易關係,屬於兩面三刀派。而拜登上臺之後,對華的行為雖然可能不會像川普那麼過激明顯,但是其複合型戰略在長遠意義上並不比川普好多少,而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要這些「朋友圈」內的盟友國站美國的隊,在華盛頓與北京發生無法避免的競爭領域時,做華盛頓的後盾。日本恐怕就不能再保持兩面三刀的形象,在中美間「混」下去!
而對於我國來說呢,借用俄羅斯的一句話,美國誰上任其實對我國的態度及戰略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我們要做的就是發展自身,警惕外敵就行。要想美國不針對,除非做美國的棋子,除此以外別無他法。對於拜登的「朋友圈」戰略,我們多加小心就可,畢竟哪些國家想要進圈我們也沒辦法阻攔,還是那句話,自身實力強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