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或好或壞的東西。走出生長環境,發現很多東西被推翻了,曾經無比堅信的事情慢慢變得不再權威。接受了學校教育,同時面對原生家庭的傷害,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高山,自己才是自己的希望,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於是,學著自我改造,慢慢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或好或壞的東西。走出生長環境,發現很多東西被推翻了,曾經無比堅信的事情慢慢變得不再權威。接受了學校教育,同時面對原生家庭的傷害,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高山,自己才是自己的希望,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於是,學著自我改造,慢慢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或好或壞的東西。走出生長環境,發現很多東西被推翻了,曾經無比堅信的事情慢慢變得不再權威。接受了學校教育,同時面對原生家庭的傷害,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高山,自己才是自己的希望,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於是,學著自我改造,慢慢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課程導師
呂姮儒(自然名:海金沙)
三米學苑課程顧問
臺灣城市自然教育推展協會的創始人
臺灣教學卓越獎得主
臺灣道禾教育研究院課程委員
臺灣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講解員
親子教養講座講師
北京啟行營地教育專家講師
【生生之學】是一門從生物課引申到生態、生活、生命哲思的對話課程。
生生之學-入門篇,兩個小時。
從此看花不是花,看樹不是樹。
海金沙老師說:
「我講的是生物,然而我想要教的,並不是生物。而是教我們成人,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始終扮演孩子思考的啟發者。
教,不是硬塞知識,不是直接告知答案,不是假手於百度,而是推動一個人去思考,使一個人有探索未知的欲望。」
【生生之學】匯集了海金沙老師二十多年從教的經驗與智慧。海金沙老師說:「上過我的課,你的人生會不一樣。」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生生之學」課程之後,大抵都會有腦洞打開的感覺,會記得一碗牛肉麵的故事,會有衝動做玉米的實驗,會種下自然與生命連結的種子……
「作為成年人,經歷過好的教育以及學習體驗,才有可能更好地帶領給孩子。」
海金沙老師將帶領你經歷一次充滿啟發的學習體驗。
作為學生,你將被帶領經歷「學習·思考·表達」的美好過程,收穫與自然連結的種子;
作為孩子的帶領者、陪伴者,你將收穫啟發孩子思考,與孩子對話的智慧。
·啟發思考,學會留白
不要給孩子塞太多的東西,才有空間去思考。
·自然觀察
在自然中,只知道名字是沒有意義的,要經歷體驗,產生感情的連結。
·不怕犯錯的課堂文化
講錯的價值比猜對的價值更大,鼓勵孩子在課上表達,因為有說話代表有思考的信號。
如果孩子怕說錯,有思考也不說出來,那不能代表你進入真正的學習狀態。
·用身體去學習
身體學會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忘記,切記成人過早的告訴孩子的答案,他就以為他會了,然後就不再去探索了。
例如看了N本自然百科,但不願意蹲下來觀察蜘蛛怎麼抓蟲。其實那只是成人自己的答案或書本的知識,不是孩子自己的東西,不要代替孩子去學習。
·長出自己的知識
以對話問題的方式啟發教學,通過有趣的課程設計,對概念進行真正理解之後舉一反三,長出自己的知識。
這節課讓我腦洞大開,我初中時學習生物總是背啊背,都記不住。剛才上課,我學到很多別開生面的知識,之前聽過您上的關於您的兒子柏祥的課,很有收穫,所以也很想上您的這個(生生之學)的課,今天聽完,覺得太有意思了。
上完課之後,我就很想跟我五年級的大女兒進行互動交流了,她正好在上植物板塊。
這堂課,去年我有幸在現場聽過,這次再聽這堂課的時候,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我現在進山不僅僅是徒步,而是多了很多時間進行自然觀察,再去聽這堂課的時候,給我有很多全新的感覺。
因為有很多東西現場看過之後,看過現象,再結合知識時,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個人和自然是很有連接的,是很有感情的,這是很特別的。
很開心這一次能夠見到海金沙老師,前幾次的課程,都是在地鐵上聽的,沒有辦法開視頻。
這一堂課好像沒有上課的感覺,就好像和我的夥伴在自然裡發現自然奧秘的過程,尤其是看到這麼多美圖,讓我想起自己今年三月、四月、五月看到的山裡的變化還有一些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有牛肉麵,玉米以及有油桐花。我自己是很喜歡油桐花的香味,之前我有偶遇了油桐花雨,我當時也不知道這些花為什麼會落成這樣,就撿了一些回家。
有一點給我很深的啟發是,在分享時我聽到很多自然界的智慧,這是我自己還在努力的方向。比如說,您講到為什麼這些花會聚在一起,以及有蜜杯的植物,從自然現象連結到智慧層面的東西,我很受啟發,感謝海金沙老師。
感覺時間過得好快,收穫滿滿。
所有的知識點都很有畫面感,聽過您講得課,所有的知識都歷歷在目。
我一直沉浸在您的課堂裡,無法抽身出另一個自己來思考學習您的提問以及引導過程,幸好可以回放,之後我需要重新再聽,來梳理您的引導提問過程。
我感觸很深的一個點是您提問讓我們用一個詞描述那一樹「怒放」的花。當時,我經歷了思考,一直想不到一個貼切的詞,直到您講出「怒放」,我想如果能夠再加上在自然中的經歷,體驗,「怒放」這個詞語對我來說變得格外生動以及有生命力。
第一點,我覺得是很有趣的一堂的生物課。我以前也是挺喜歡生物課的,不過今天的牛肉麵的故事確實刷新了我的新世界,我完全沒有想到竟然可以這麼形象得去教(細胞結構),腦子裡面就有畫面在。以前學的生物知識有一些忘記了,但是現在一下子突然之間又回來了,而且是更加生動地回來了。
整個課程下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海金沙老師的引導,老師講述的知識點,用自己的方式引導出來,清晰直觀的呈現出來,課堂上就記住了,這一點值得好好研究。
很開心再次聽課。
比如年輪,牛肉麵的故事我之前都是聽過的,但是這一次依然很認真地在聽。
這就是啟發式提問的課堂魅力。如果是好的提問引導,孩子就會不自覺地跟著我們走。
我一直很相信,如果老師自己沒有體驗過,就很難帶給孩子。
很有幸能夠從海金沙老師進一步學習和感受啟發式教學的魅力,能夠加深我們對此的理解。
這段時間,我在大理做小學階段的課程,我們在做的自然方面的課程以及時間又進入了新的階段,比如秋收冬藏,是真得要每周進入山野,才能夠觀察體驗到真實的自然,才能夠真正了解到身邊的自然。觀察會帶給孩子真正的思考。
老師很厲害的是,她把知識用有畫面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地將知識變成屬於自己的。
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名老師,我給大學生上我們的專業課。我在上課時,會跟我的學生說說說,講很多,學生到底學到了多少,我並不知道。有時也可以看到學生們臺下的表情,很多時候是遊走的,分神的,不專注的,可能是我講的東西沒有特別吸引他們。
很感謝老師,您的課非常吸引我。以前我對植物學不感興趣的,對於家附近公園的花,最多感覺到它們花不同,葉子不同,對它們沒有太多興趣。但是我覺得很重要,孩子們應該多了解身邊的花花草草,接觸自然。
但是我自己這個方面太薄弱。我自己學植物學的時候,老師給我的感覺就是很痛苦,背了能考試,考完試就忘了,這就是我的學習經歷,我不喜歡考試,很多副科考完試就忘記了。
老師的課,對我來說,打開了很特別的世界。比如,我從來不知道年輪是怎麼產生的,我吃過很多次玉米,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思考過玉米須是做什麼的,玉米是什麼樣子的,可能跟我沒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有關,通過上這堂課,我了解到萬事萬物都是有聯繫的,彼此之間是有規律的。經過您的總結,我以後看到花,就會知道哪些是雄花,哪些是雌花,以及離瓣花與合瓣花都會記住。
您這兩個多小時的課程,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內容我當堂掌握,不用再課後複習的,一會兒如果我想要再練習,就會叫我的女兒過來,給她講一遍我學過的東西,即學即用,不是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教嗎,你教會別人才是自己學會了。
我很想用提問的方式和女兒交流,練習引導提問她一番。
您講的一碗牛肉麵的故事我會一直記得。
您的這堂課在教學方面給到我很多啟發,引發我思考如何設計的我的課堂,如何能夠引導學生,能夠有趣地學習,很多專業的知識直接講會很悶、很枯燥。
有些課程,我上過一年,下一年還要重新再備課,我就覺得挺鬱悶的。其實教學是有很多方法的,自己要去思考和探索一下如何運用這些方法。
課程安排
Lecture arrangement
系列專題三 |
主題:生生之學-親子共學課程
直播時間:2020年12月25日、2021年1月8日、1月22日、1月29日(周五) 20點-22點
>>課程內容:
【生生之學-入門篇】
●從年輪學習敲醒大人回應孩子提出問題的態度
●日常生活怎麼引導孩子用科學方法思考問題、印證問題
●動植物細胞構造
●認識植物的花構造、型態
●看看羊蹄甲、玉米、油桐花的花構造
●開花了,然後結果實了
【生生之學-1】
●植物為了長大怎麼輸送水分和養分?
●咦?沒有馬達,大樹的根吸水了要怎麼運送到4公尺高的樹梢?
●葉子的細部構造
●奇怪?葉子的表皮細胞都沒有葉綠體,獨獨表皮細胞上面的保衛細胞為什麼有葉綠體?
●植物怎麼行光合作用?
●植物莖的向光性,真的是因為需要光行光合作用就主動彎過去嗎?
●含羞草被碰到就害羞地把葉子垂下去?
【生生之學-2】
●生物的呼吸作用
●人為什麼要呼吸?
●咦?沒有保溫罐、沒有瓦斯爐在下面加熱,人的身體為什麼能一直保持36.5度C左右?
●植物白天行光合作用是不是就不行呼吸作用?晚上再行呼吸作用就好?
●動物的排洩作用在排什麼?
●啊?糞便不是排洩?
【生生之學-3】
●人體的血液循環
●人體的免疫系統
●自己找出世界通用的生物二名法規則
●一般常用的生物五界分類,哇!這麼多生物我怎麼有辦法一下就分得清楚?沒問題,了解分類方式就一目了然了!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
●真的分五界就都分類完了嗎?
報名須知
Notes for Applicants
直播時間:2020年12月25日、2021年1月8日、1月22日、1月29日(周五) 20點-2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