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沒能完成最終統一的主要障礙就是這個遼國。遼國是遊牧民族契丹建立的政權,可汗耶律阿保機在公元916年稱帝,國號契丹。
契丹對中原一直有野心,石敬塘給了他們機會,得到燕雲十六州後,中原其實已經向其敞開了大門。後來,契丹南下,滅了不聽話的兒皇帝後晉。改國號為遼,擺出了一副準備入主中原的架勢。
沒想到沒有皇帝的中原百姓更加難對付,光是各地的義軍就把遼軍給打蒙了。受了傷害的遼軍灰溜溜地逃回了燕雲,從此沒再回來過。
趙光義趁著滅北漢的餘威,御駕親徵想一舉收復燕雲,夢想卻被耶律休哥擊碎。趙光義的皇位差點就不牢了,眾將以為他戰死,準備策立趙匡胤的兒子為帝。
在民間評書裡,遼國是欺壓宋朝的主要大反派。其實,跟後面金、蒙兩個遊牧政權相比,遼國真的不算壞。前期與宋打了20多年仗後,在澶州達成歷史性的和約。楊家將的故事即使是真的,也主要發生在這20多年裡。
宋朝用歲幣換來百年和平,至於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的歲幣,對年入幾千萬的宋朝來,確實只是個零頭。更何況還起到了一些額外的作用,對宋朝來說,並不僅僅是花錢買太平那樣的窩囊。
遼國的統治方式很有特色,針對國土遼闊的特點,採用五京制度,皇帝每年都要巡視五京,使各地方都無法形成對抗皇權的割據力量。
另一方面,採用遼人用遼制、漢人用漢制的方法來管理契丹和漢人,開創了一個先河。設立南、北院大王,後來合併成樞密院,南北樞密使分管契丹軍和漢軍。
女真崛起後,與北宋約定夾擊遼國。遼軍能大敗宋軍,卻怎麼也打不過女真。最後天祚帝在1125年被金軍俘虜,遼國滅亡。
遼國的生命力很強,被滅國後,居然還能涅槃重生。皇族耶律大石逃到西域後,建立西遼,成為西域一大強國,疆域一度比原先的遼國還要大。又延續了88年的國祚,直到被蒙古所滅。中亞一些地方稱中國為契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個西遼。
遼國享國209年,有9位皇帝,西遼也有3位皇帝。除此之外,逃跑的耶律氏還建立過北遼、東遼、後遼三個政權,有點打不死的小強般的頑強。
參考文獻:《二十四史之遼史》、《二十四史之新/舊五代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