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宋史·卷一·本紀第一》記載: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諱匡胤,姓趙氏,涿郡人也。
在大宋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本著先南後北的軍事策略,安排自己胞弟趙光義先後滅了南唐等國。待到南方穩定之後,他就要舉兵北上,可惜之後趙光胤暴斃,趙光義便登基稱帝。而趙光義繼承了趙匡胤的軍事政策,率軍北上攻擊契丹等遊牧民族,只不過連續三次行動都以失敗告終。後來趙光義採取守勢,對契丹採用了金錢等經濟手段處理。
契丹族原本是遊牧民族,他們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上,為了保持民族性而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了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他們還創造了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
此外,契丹還吸收了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了遼朝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各個方面的發展。
別看契丹只是個遊牧民族,他們的軍事力量可是十分強大的。遼朝時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了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作為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契丹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強大起來了,唐朝滅亡時天下亂成一團,契丹卻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大帝國。早在五代十國混戰的時候,耶律阿保機就建立了契丹國,一直到被女真人所滅,享國竟然有二百多年!
契丹遭遇危機,一位契丹貴族將領挑起復婚國重擔
在公元916年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正式建國稱帝,成為了遼政權的創始人,國號為「契丹」,定都臨潢府。
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了汴梁滅了後晉,耶律德光登基改汗稱帝,並改國號為遼。983年曾復更名「大契丹」,在1066年時遼道宗耶律洪基又恢復國號「遼」。
再後來北宋的被大遼欺負,女真族也被大遼欺負。於是女真找準機會聯合北宋進攻大遼,大遼腹背受敵,只能向西邊敗走。後女真建立政權名為金國,大金看著北宋外強中乾,就一鼓作氣準備吃掉北宋。
但是大金低估了北宋與大遼的生存能力,北宋在之後建立了南宋。
而在大遼帝國生死存亡之時,一位契丹貴族將領,在歷史的舞臺上閃亮登場了,他就是耶律大石!在風沙瀰漫中,耶律大石馳騁在西域的萬裡河山,挑起了契丹復國的重任,並創造了西遼帝國的強盛,使得契丹人的王朝在遼國滅亡後。又延續了近百年!
耶律大石建立西遼,數年間百業興旺
西遼的建立者耶律大石,是遼朝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八世孫。耶律大石原本是效力於天祚帝,在遼朝即將滅亡之際出奔。
據《遼史·第三十卷·本紀第三十》記載:耶律大石者,世號為西遼。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孫也。通遼、漢字,善騎射。
1124年時,耶律大石稱王,到達可敦城建立根據地。1132年時,耶律大石在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群臣又尊漢號為「天祐皇帝」,建元延慶,西遼正式建立。
當時的大金並不是沒有能力繼續進攻大遼,而是他們要準備吃掉北宋進而入主中原。於是大遼的殘餘勢力渡過了漠北,從而有了天然的屏障,也為他們贏得了空間。當時的西遼國主,也立下誓言要回到東方找大金算帳!
西遼國主為了能夠積蓄力量,就向西邊也就是現在的中亞地區開進。以契丹人的勇猛,再加上先進的武器工藝,他們在西域與中亞一帶所向披靡。
在耶律大石的治理之下,數年間,西遼百業興旺、牲畜肥壯,往來的商旅以及耕種的庶民,都傳頌著耶律大石的威名。在熊熊的爐火下鍛造著雪亮的鋼刀,在遼闊的牧地中放養著驃駿的戰馬。西遼的軍隊,軍勢日盛銳氣日增。在萬事俱備之後,耶律大石開始了擴充疆域的徵伐之戰。
強大帝國皇帝給我國皇帝寫信要其歸降,中國皇帝下令:滅了它
在1137年時,西遼國主率軍進攻了西喀喇汗國,儘管他們取得了西徵勝利,但是西喀喇汗國的首領卻跑了。而這個人有一個強大的靠山——他的舅舅是塞爾柱帝國的首領蘇丹桑賈爾。
塞爾柱帝國也是鼎鼎有名,這為突厥人所建立的帝國,當年曾經滅掉了拜佔庭帝國,小亞細亞地區都是其勢力範圍。
此時,西遼問題終於引起了塞爾柱方面的不滿。於是桑賈爾便以聖戰之名,動員了四方的部隊參與東徵。而此舉也得到了錫斯坦、古爾、加茲尼以及馬贊德蘭等呼羅珊地方領主的響應。雖然遠在摩蘇爾、敘利亞以及安納託利亞的軍閥無意參與,但還是有著近10萬人陸續的加入了塞爾柱帝國大軍。
之後桑賈爾率領著聯軍渡過了阿姆河,向依然盤踞在河中地區的葛邏祿人發動了進攻。面對強大的塞爾柱部隊,葛邏祿人根本就無力阻擋,因此他們只能聯繫上已經控制東喀喇汗國的耶律大石。
而後者雖然不太願意過度介入,卻也不得不考慮特殊的國情。因為中亞地區的君主大都不是定於一統的絕對權威。其勢力與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都仰仗著地方領主的支持,因為他麾下的大部分人都帶有濃烈的反塞爾柱情緒,因此自己也就不可能輕描淡寫的置身事外。
於是,耶律大石便寫信給桑賈爾,提出調停建議並專門為葛邏祿求情。然而,桑賈爾卻出於己方領主們的伊斯蘭情節,在拒絕妥協的同時還回信命令耶律大石立刻改宗,桑賈爾的宰相穆勒克不贊同對耶律大石過度的挑釁,但桑賈爾並沒有聽從他的意見,仍然寄出了火藥味十足的信件。
桑賈爾在信中誇自己麾下的戰士又多麼的厲害,希望西遼能夠服從自己的管理,讓西遼成為自己的屬國。為了證實其強大,他在信中還說到,自己的勇士,可以用弓箭射斷敵人的頭髮。
耶律大石一看信就樂了,讓人給了信使一根鋼針,讓那信使用鋼針扎斷自己的鬍子,可信使卻怎麼也都不能成功,在他戲耍信使之後,就直接殺了信使以表宣戰。
大戰爆發,西遼成為中亞的霸主
公元1141年的9月9日,在撒馬爾罕城北邊的卡特萬草原上,雙方大軍展開了決戰。塞爾柱帝國的首領蘇丹桑賈爾,始終認為自己是最為強大的,卻不知西遼早就做好了作戰準備。
在耶律大石如雷霆般的兇猛攻擊之下,桑賈爾的陣線很快的就被衝垮了。結果塞爾柱部隊又三萬人戰死,僅僅在達爾加姆峽谷中,就有一萬名死傷者。據《遼史》記載,塞爾柱帝國聯軍的陣亡者橫屍數十裡。
在會戰中,桑賈爾的宰相與妻子皆被俘。而桑賈爾帶著殘兵僥倖奪路而逃,在幾年後被叛軍囚禁。經過了一個多月的作戰,塞爾柱帝國直接戰敗,他們也因此而失去了錫爾河阿姆河流域的控制權。曾經縱橫中亞的賽爾柱王朝就此消亡。
而西遼的疆域控扼數萬裡,四方部族皆向其納貢稱臣。領土與當年遼國全盛時期可以說是不相上下。自此,西遼成為了中亞的霸主,而塞爾柱帝國則是被逼向歐洲滲透,去與歐洲各國爭搶地盤。
小結
儘管西遼是戰敗後成立的,但其強大卻可以用時間來證明。西遼的誕生,也間接的改變了歐洲史以及世界史。
耶律大石的西徵事跡被傳到了歐洲,在歐洲就流傳著東方世界,有一位神秘的祭司王約翰,是基督教的捍衛者。甚至還有狂熱的基督教徒因此勸說教皇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徵,與祭司王約翰東西夾擊伊斯蘭教徒。
在俄語、阿拉伯語以及拉丁語中,中國的發音就類似於「契丹」,這也都是受到了耶律大石西徵的影響。而耶律大石的名字也成為了西遼帝國的代稱,在耶律大石死後,金、西夏以及南宋等國家對西遼的後代君主,皆稱之為「大石」。
不過,摧毀塞爾柱帝國已經是耶律大石的絕唱了。 在1143年時,戎馬一生的耶律大石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帶著對故土的依戀在虎思斡耳朵的宮帳中去世,終年56歲。
參考資料:《遼史》、《遼史·第三十卷·本紀第三十》、《宋史·卷一·本紀第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