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調呼吸的環節,吸氣時,肚子要吸鼓;呼氣時,肚子要呼癟——吸鼓呼癟。
當舌頭回頭頂著上顎的時候,吸進來的氣是直接到丹田的。
1、用鼻子往外呼氣的時候,氣從丹田始、到胸腔、到咽喉,但最後不是從鼻子直接呼出去,而是會到頭頂,再從頭頂降下來,才從鼻孔呼出去。
3、因此,氣無論是吸進還是呼出,都要使之經過頭部,才能讓頭腦保持清醒和通暢。就這麼一點點的訣竅,就決定了你會不會開智慧、腦袋會不會缺氧、腦細胞會不會提前死亡。這個訣竅在過去是從不外傳的!
這裡有點困惑,如何讓氣上到頭頂呢?
答:我平常用的都是這個方法,調呼吸的目的是心氣合一。即要用意念引導氣,其實氣就是意念。呼氣吸氣都要以意念引導,意到則氣到!這樣才能激活體內的能量,方法是要細、慢、勻。
問:對於一個東西是好還是壞,是用分別還是識別?
答:無住才是最好的。
問:當意識體外出,肉身的能量也會跟著出去嗎?那麼肉身就會處於大定中,等意識體回來後就出定了嗎?靈明的覺知是靈體覺知而不是大腦的覺知吧?靈體和體內的能量是一個東西嗎?
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佛修道的目的是修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態,其他的東西你一輩子也許都碰不到。知道也不知道,對修行都沒有什麼關係。
問:四禪八定和開頂有關係嗎?
答:沒有直接的關係。
問:不知道我上次是不是能量漏了,蓮花好像開了一段時間,後面能量漏了,最近重新修回來,頭頂只是偶爾涼涼的,沒有生理欲望了,蓮花也不開了,不像上次那樣頭頂一直有能量灌入的感覺,蓮花一層層開,心中喜悅感滿滿的。
答:首先得把見地明了,其次才是覺而行之。至於境界,它分生理與心理甚至是靈性的境界,有境界證明你上路了,但都是沿途風光,甚至對五眼六通等的神通都不能執著,一切都是夢幻空華,包括我們的色身、名利情……對於師兄們的問題也是知之而言之,不知者不言。
要明白修行路上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因果,菩薩畏因,皆因識果,道家執有而修身,固色身轉化快,甚至是飛升像八仙那樣。但佛家以菩提心為本,以無為破有為,色身終為幻固不執著!在還沒有突破身體以前,我們的能量的強弱是有周期性的、有反覆的。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每天堅持練功,當能量蓄滿了水到自然渠成。不要總是執著於偏於生理上的問題,切記學佛最重要的是解決心理問題。心才是主,其它都是輔!
問:師父說應該先念半年六字明,再開始念三字明。但我從沒有念過六字明,直接跟著師父的靜功音頻念的是三字明。這樣有問題嗎?
答:三字明與六字明的作用是一樣的,根據我自己的體驗,其效果取決於自己的能力(心力)。如果你能念三字明,也沒有什麼大礙,那麼就直接念三字明可以了。
問:怎樣觀出蓮花來?
答:在手機裡面保存一張蓮花的照片,打坐的時候不記得了,就睜開眼看一眼,然後再繼續。
問:能看清雜念,不要觀蓮花可以吧!我好幾年都沒觀出花來!
答:觀蓮花的目的就是讓你收心和培養覺知,當你能看清自己的雜念時,已經掉進了蓮花世界了,到處都是蓮花,趕都趕不走。你真的確定自己能看清雜念嗎?
問:透過眉心往外看的同時觀想蓮花開放,是如何進行的?
答:同時進行互相不幹擾。與你看手機的時候同時聽歌是一樣的。
問:觀想出來的蓮花是要真的看見嗎?
答:肉眼看不到。所謂觀想就是,你想像出一個畫面來,並在頭腦裡把它保持下去。
問:意念能夠感覺得到嗎?
答:所謂的意念其實就是你的思想動態,怎麼能不知道呢?
問:雙手拇指和小指連在一起,其他手指分開,放在眼前,持續觀看,久而久之就可以觀想蓮花了。對嗎?
答:我沒有試過這種功法。
問:在觀想蓮花時如果發現有了雜念,就再次重新觀想,這樣對嗎?
答:如果你的觀想受到幹擾了,就得重新來,其實當你發現有雜念的時候,雜念自然就留不住了。
問:我觀想蓮花觀不出來,觀師父坐在大石頭上的圖像還是比較清楚的,這樣觀可以嗎?
答:如果你能把這個圖像定住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