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歲的故宮,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符號,中國人永恆的精神坐標。對於不少網際網路時代出生的孩子而言,他們接觸了大量來自西方的美,不少卻忘記了中國人自己的美。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說:「我希望故宮不但是一個知識的課堂,而且能夠成為一片文化的綠洲,它是一座活著的文物之城。」
故宮就是一座凝聚著五千年中華之美的匠心之城,其實,中國最好的美育就在這裡。一聽說故宮下雪,大家都會吵吵嚷嚷想去。
可惜,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去到故宮。就算是北京的孩子,每去一次故宮也都不容易。最近因為疫情故宮決定閉館,原本的出遊計劃取消,看故宮紀錄片就成了我們家的重要親子活動。
尋常的人文紀錄片,動輒都是幾十分鐘乃至2小時的視頻,低齡娃很難能堅持看下去,所以很多紀錄片都是適合大孩子。
而《故宮100》由6分鐘左右的小短片構成,每一集都是相對獨立的故事,隨時都可以撿起來繼續看。
這可相當於一個頂配的導遊團,為咱們貼身服務。往常在遊覽時所忽視的細節,所欠缺的專業背景,以及被清宮戲帶歪了的歷史觀,《故宮100》能很好地彌補上,引導我們更好地去欣賞故宮。
有趣的歷史故事
比如有一集介紹了紫禁城裡最大的廣場——太和殿。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築物內部廣場,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
雖說它現在是我們遊覽必經的地方,但曾經,除了舉行國家的重大儀式,這裡沒有人可以踏進。
在1661那年正月初九,愛新覺羅玄燁將舉行登極大典的日子,那時他才8歲。太和殿廣場上侍臣鳴鞭,官員們向小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
其實,廣場上的人根本看不到殿內的皇帝,他們之間的垂直落差足足有十米。而皇帝並不是在人前接受跪拜,而是坐在殿內寶座上,視線被重重丹陛遮擋,也完全看不見廣場上的大臣。這場儀式,表演出來只有天在看了。
而大殿內的地磚,看上去黑黢黢的,平平無奇,大家都會很自然地會忽視它的存在。
它是以江南的土造成,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從選土到成磚,經過掘、運、曬、椎、漿、磨、篩等七道工序。前後歷時495天,而且要從備選的4塊磚中只留一塊,沒選上的一律銷毀。
算下來造價抵得上當時1兩黃金了,也被稱為「金磚」。紫禁城裡也不是到處都鋪這種磚,只有皇帝常光顧的宮殿才會有資格。成品看上去光潤似墨玉、踏上去不滑不澀。
突然感覺自己好像去了假故宮,儘管走馬觀花似地把故宮逛過幾次,但卻似乎又什麼都沒看到。下次也要低下頭認真看地了。
在後宮故事裡,聽得最多的得屬坤寧宮了,遊故宮時看到殿內的房間,讓我和娃大感意外。
坤寧宮是皇后寢宮,也是帝後舉行大婚的洞房之地。在如此尊貴的宮殿裡,室內裡卻安著土灶,架著三口大鍋,看上去和鄉下伯伯家的廚房別無兩樣。
滿族入關前,皇后的寢宮,就是皇室進行薩滿教祭神的場所;入關以後,大祭就搬進了坤寧宮。
每天一大早,就有個老婦人趕著兩頭活豬來祭祀,在這裡現場宰殺後,用清水煮熟。重要日子,帝後還會親自祭神,然後把祭肉分給王公大臣以示恩寵。
但這祭肉不是啥好吃的,其實就是白水煮肉,沒有任何調料,而且都是大塊大塊的端過來,但不吃是大不敬。於是,常有人偷偷的在袖子裡,藏一點鹽來度過難關。
天天殺豬,這樣的坤寧宮跟屠宰場有什麼區別?所以它名義上是皇后們的「法定」寢宮,她們中很多也不愛住這裡。
《故宮100》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通過一個個小物件、小細節,將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有機的串聯在了一起,給孩子極大的知識點擴充。
每集時間雖短,只有6分鐘左右,但卻非常凝練,沒有一分一秒的浪費。而且小朋友的注意力,也正好能保持高度集中。堅持看下去後,孩子們的知識面大大開闊,也會對故宮有更多不一樣的領悟。
當孩子面向太和殿,故宮將告訴他,什麼是中式審美中的氣勢磅礴,什麼是國人心中的永恆;
當孩子置身御花園,故宮將告訴他,什麼是傳統文化中的情趣之妙,什麼是中式的雅致;
當孩子看見故宮裡的186萬件國寶,故宮將告訴他——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故宮上新了
在故宮600歲生日之際,我驚喜地發現,故宮為孩子們帶來一份超珍貴文化大禮:《我要去故宮》叢書,給孩子系統講解故宮。
故宮終於上新了!書到手立馬帶孩子閱讀起來,我內心一直驚嘆:這真的是一套超權威、超級重磅、超高顏值的故宮兒童讀本!
這是由故宮宣傳教育部,聯合了資深故宮研究專家,在海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歷時3年曆經心血打磨而成。妥妥的宮中出品,匠心打造,家庭必藏。
從威武莊嚴的午門,到清宮戲中頻頻出現的延禧宮、慈寧宮,到因為檢修難得一見的養心殿,甚至包括未向公眾開放的乾隆花園、重華宮等「神秘宮殿」,都在書中一一亮相,真的做到將故宮完完全全呈現在大家面前。
全套書一共有20本書,每本書對應一個核心建築。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地理解不同建築對應的功能,全書以紅、黃、藍三種顏色,分別對應三大功能區域。
比如金水橋右側協和門前的的「石別拉」。它的中間有個空洞,那可不是歲月侵蝕的痕跡,也不是人為破壞,而是一種特殊的號角。
一旦紫禁城遇襲,侍衛就將一種特製的小銅喇叭插入孔中,用力吹出聲音,以警示宮內其他區域。
孩子可以看完書之後,下次去故宮,就可以帶上書尋找「同款」寶物了。
書裡不僅僅講建築,建築背後歷史故事、文物典籍、藝術瑰寶,都一一道來。其中有很多融會貫通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習俗的文化知識,還包括43個語文歷史考點,妥妥的就是大語文學習的寶藏庫,等待孩子們去挖掘、去學習。
雖然是一套超有知識含量的中華文化百科書,但它好讀得很,文字輕鬆有趣,高清實拍圖和Q萌的插畫,完全貼合孩子的閱讀視角。低齡的可以親子共讀,三四年級獨立閱讀都毫不費力。
不能實地探秘故宮的日子,不妨在家就和孩子逛起故宮來。讀完書,父母們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秘書中提到的細節,發現過去從未留意的寶物,甚至可以定製一條家人都感興趣的故宮路線。
《我要去故宮》共20冊,原價536,咱們頭條團購價僅需268元。點下方商品卡即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