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2020-07-31 龍之門大語文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紀錄片常常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因為它講述的是真實的人文歷史。一部好的紀錄片能為孩子打開一扇門,引起孩子的深思和共鳴,走進更廣闊的人生風景。

中華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推薦家長陪孩子在暑假期間觀看以下7部紀錄片,幫助在放鬆之餘打好傳統文化的底子。

-01-

《漢字五千年》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字如其人。

《漢字五千年》用講故事的方式,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以及歷史充分展示出來,以時間順序生動描繪了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卷。

對孩子的啟發:漢字使我們成為我們,使中華成為中華。引導孩子進行規範書寫,呼籲「在漢字之美中成長」


-02-

《故宮100》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每集用6分鐘的時長講述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透過「看得見」的空間,將「看不見」的紫禁城建築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呈現出來,為故宮創建一個超越時空的影像博物館。

對孩子的啟發:既有對歷史的描述,也有對建築的講解。讓孩子感動於先人的那份智慧,更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驕傲自豪


-03-

《我在故宮修文物》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中國的格物精神,這是一群真正的匠人。」


第一次完整呈現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文物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

對孩子的啟發:不管是現在在學校,還是未來進入社會工作,要專注細節,執著追求,具備工匠精神


-04-

《園林》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本片講述了文人與園林的故事,展現了園林中的文人情懷。把漢、魏晉、唐、宋、明清、當下作為每集節點,從歷史的跨度探究解讀,呈現中國千百年來獨特的園林文化,從精神上探尋一個重要的文化命題:園林裡的中國與美學人文價值、生活方式、審美情趣

對孩子的啟發:了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傳統和審美情趣,感受天地自然、心物交融。


-05-

《楚國八百年》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本片根據大量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為觀眾再現了楚王國8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其奇詭瑰麗的文物解讀楚國輝煌燦爛的文明,以其盛衰榮枯的歷程揭示歷史背後值得深思的規律,以史為鑑,啟發觀眾從歷史的玄機中找到發展的智慧。

對孩子的啟發:以史為鑑,啟發孩子從歷史變遷中找到古人朝代發展的智慧。


-06-

《大明宮》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王宮。本片通過先進的數字影像技術還原真實的歷史,講述了大唐帝國的權力中樞大明宮,從建造、輝煌到毀滅的過程,通過展現大明宮的命運,來探討大唐盛世的誕生背景,揭示唐帝國衰退覆滅的歷史根源。

對孩子的啟發:大明宮見證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甘露之變、黃巢起義、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最終毀於戰火。孩子可以領略大明宮的恢弘與威震歐亞的霸氣


-07-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BBC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形容杜甫,不僅是對中國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學的大範圍,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


帶領觀者一起重走杜甫輾轉過的道路,進而了解他的一生。

給孩子的啟發:以西方人的視角來介紹這位來自中國的偉大詩人,重走這位偉大詩人的生活之路,找尋杜甫與我們當下生活的關聯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2019年開始,全國小學生統一使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優秀古詩文等篇目有了明顯增幅,還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傳統蒙學讀物中,選取符合當今時代特點、具有積極意義的內容。為的是讓孩子們利用黃金年齡多讀多看傳統文化經典篇章。

今年高考語文全國一卷的作文材料,圍繞「管鮑之交」這一重要歷史典故。雖然不是熱門話題,卻更能考查語文應用能力

很多考生考完或者網友看到題目後都大呼難寫時,龍之門大語文的學員早已在課堂上學過並正確引用名家之作進行討論創作。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暑期觀影推薦 | 7部中華傳統文化紀錄片,越了解越熱愛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整理自網絡,由龍之門大語文編寫排版。僅供學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推薦 | 6部紀錄片和孩子一起品味傳統文化魅力
    明天就是周末了,給大家推薦幾部和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紀錄片,幫助孩子從新的角度,>了解我們的歷史,見證我們的輝煌,守護我們的文化瑰寶。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值得我們永久保護!只有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過去的歷史、文化,我們才能大踏步,邁向未來的徵程。
  • 非遺「洋學徒」的中國年:對中國文化越了解越熱愛
    (新春見聞)非遺「洋學徒」的中國年:對中國文化越了解越熱愛中新社石家莊2月12日電 題:非遺「洋學徒」的中國年:對中國文化越了解越熱愛作者 李曉偉今年春節前夕,痴迷中國文化的他拜在河北省非遺項目「郭氏鐵板浮雕藝術」傳承人郭海博門下,成為一名「洋學徒」。春節期間,這對師徒也沒有閒著,「敲敲打打」和貼春聯、吃餃子一起,成了他們迎接新春的方式。「郭氏鐵板浮雕以手工錘鍛的方法,直接在鐵板上創作。」據郭海博介紹,創作一幅鐵板浮雕作品,要經過繪畫、拓印、背面錘鍛起凸、正面鏨陰紋、打磨、火燒等十幾道工序。
  • 推薦10部經典紀錄片!暑假讓娃漲知識
    暑假已經到來了,由於疫情的影響,遊學、旅遊、夏令營等部分暑期活動都被取消了。為了安全,許多人都宅在家裡。趁這個特殊時期,觀看一些經典的紀錄片,能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並且激發孩子們對世界的思考和對某些領域的興趣。 紀錄片都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的時間去引發人們思考和啟迪。
  • 昆明紀錄片影迷「打飛的」來廣州通宵觀影
    《奧遜威爾斯:大師視野》、《少年廚神》、《超越極限》、《禪與骨》4部精品紀錄片連續上映,近百名紀錄片影迷通宵觀影,更有影迷專程從雲南昆明「打飛的」來廣州,感受影展之樂。據悉,今年「金紅棉影展」將展映60餘部100餘場紀錄片。
  • 20部高分植物系紀錄片,療愈焦躁的心,讓寶寶熱愛自然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20部國內外經典植物系紀錄片,希望讓孩子在家裡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開啟一次酣暢淋漓的春日植物之旅。01《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豆瓣評分8.8推薦理由:《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部植物紀錄片。
  • 電影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走進長沙 講述詩詞大家葉嘉瑩傳奇人生
    葉嘉瑩先生一生堅守對古典詩詞的熱愛,用畢生精力向世界傳播中華古典詩詞文化。《掬水月在手》就是通過葉嘉瑩的詩詞和生命,回溯中國詩詞源頭。這次長沙分享交流會特意選在嶽麓書院,當古典詩詞遇見千年學府,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精神遙相呼應。當影片播發時,眾人被葉嘉瑩用詩詞點亮生命的「鏗鏘人生」感動,亦受鼓舞。
  • 沐浴鄉情文化 爭做越賢少年 ——小越街道中學精心組織暑期「行走...
    學校鄉情文化工作室成員在學堂內開展教學研討活動據了解,暑假期間,學校依託鄉情文化特色育德課程,為學生精心設計一籃子文化研學菜單,引領學生與家鄉歷史文化「面對面」,在重構「家鄉文化記憶」的活課堂中厚植家國情懷,
  • 觀看6 部紀錄片,了解明星主廚及美食匠人的奧秘
    大家好,今天繼續踏上一段餐飲紀錄片的光影之旅。這次我們一共挑選了 6 部影片,既有明星女主廚的管理之道、米其林三星肥鴨餐廳主廚參與的創意烹飪賽、David Chang 的環球美食探尋,也有適合這個季節觀看的燒烤技巧、繽紛多彩的墨西哥食物,以及由《主廚的餐桌》團隊打造的拉丁美洲街頭小吃,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吧。
  • 高考狀元一歲開始學習唐詩,中華傳統文化越早學習,越受益
    身邊的很多寶爸寶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推薦我給孩子多學習英語,一歲多就推薦報各種英語班。早一點學英語有沒有好處?一定有,提前進入英語的語言環境,孩子就能像學習母語一樣學英語,將來學習一定不會很吃力。只有學霸才具備雙母語能力?
  • 「廣州出品」電影《掬水月在手》獲金雞獎最佳紀錄片!
    《掬水月在手》出品人毛繼鴻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葉嘉瑩先生用她「詩如人生,人生如詩」的生命,讓我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是可以抗爭所有不可預知的未來的。他還感謝了中國電影觀眾,「你們讓我們有了繼續拍藝術電影的勇氣,我們相信中國古典古詩詞可以源遠流長。」
  • 《掬水月在手》獲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票房刷新全國藝聯記錄
    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影《掬水月在手》榮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獎項。電影出品人毛繼鴻出席頒獎典禮。《掬水月在手》作為「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全國展映計劃」的重點影片,於2020年10月16日起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專線上映。
  • 在線測試:100道中華文化常識選擇題,暑假讓孩子做一做,了解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關於傳統文化,有許多需要了解的內容:「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哪條河流? 「殺青」原意指什麼?
  • 邊吃邊看,越吃越香的美食電視劇和紀錄片!
    總結了幾部非常適合吃乾飯搭配食用的幾部紀錄片還有電視劇。數量也不算多,總共十一部作品,其中三部劇,八部紀錄片,難道美食更加適合用來做紀錄片不成?可能是本骷髏目光短淺,還沒見到真正的大風大浪吧。十一部作品!我會按排名的方式,來排出最適合邊吃邊看的。
  • 一定要推薦的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建議收藏)
    那就跟鐵木君一起看紀錄片啊!在消遣時間的同時學習知識,一舉兩得不香嗎?作為「高標準紀錄片收藏家」,鐵木君今天就把10部製作超級精良、內容獨樹一幟、畫面無敵震撼的高分紀錄片分享給大家,快快收藏好!不敢想像,從第1部到現在,片子已經整整延續了56年。導演麥可·艾普特從14位英國孩子的七歲開始,每隔7年重新記錄採訪他們的生活現狀,在屏幕前,一天就能看完他們的大半生。第二次看,我突然很佩服導演。
  • 故宮為孩子打造的100集紀錄片:中華文化的趣味科普,BBC遠比不上
    V媽說:V媽又來給親們推薦好片子了!!!沒錯,又是我們的老朋友@熊貓,他帶來了三部有關故宮的紀錄片。來看看,他為什麼極力推薦這三部給孩子看呢?故宮600歲了!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中國傳統道家思想的影響大概比表面上要深許多,比如給神獸起名字!作為壓尾神獸而存在的,大名鼎鼎的行什,不光是一隻長翅膀的猴子,連起名字也遵循著「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原則。假如對故宮沒什麼了解,豈不是錯過了屋簷上那一排神獸?
  •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首次發布,中華書局誠意推薦傳統文化優選書單
    據了解,這份目錄由110多人的專家團隊,歷時一年多,通過基礎研究、專業推薦、深入論證等環節得出,充分考慮了不同時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需求。同時,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指出,這份目錄將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動態調整。(文末附完整版書單)。分析書單,我們發現,其中傳統文化類圖書的佔比頗為可觀。為什麼要提倡中小學生讀傳統、讀經典?
  • 哲學暑期學堂 細品中華文化
    本報訊(記者張航)上周五,第一屆京師哲學暑期學堂在北京師範大學開學。來自中國、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35名學生將共同開啟一次「哲學味兒」十足的中華文化學術之旅。據悉,學員們將參觀長城、故宮、頤和園等眾多文化古蹟,鑑賞介紹中國文明的影片。
  • 越子城:越文化聖地
    一座府山城,半部越城史。建設以府山為核心的越子城歷史文化街區,無疑是古城保護利用的一個標誌性項目。越子城歷史文化街區以其眾多的越國遺蹟、深厚的文化內涵、傳統的城市格局、豐富的人文景觀,形成了該街區幽遠、古樸的風貌特色。
  • 拍紀錄片麼?票房6000塊錢那種丨紀錄片
    尤其是關注到中華文化的《五禽戲》,受製作與題材影響,總票房僅有6000元,紀錄片的現狀由此可見一斑。數據來源:貓眼不過,千萬別急著為紀錄片叫衰。從今年紀錄片的票房成績中我們可以發現,除去國家製作的主旋律作品,聚焦普通人的紀錄片,票房大多在百萬級別。而關注中華傳統文化的幾部片子,平均票房只有6位數。就算疫情中特殊的分帳策略,能讓片方或個人拿走大部分票房,但除去成本和宣發費用,幾乎賺不到錢。
  • 開啟動物世界大門 暑期推薦給孩子的10部高評分紀錄片
    今天小藤老師向大家推薦 10 部動物題材的紀錄片,希望家長們能陪孩子一起開啟認識神秘動物世界的大門。推薦理由:人類一直以為只有人才是地球上唯一獨特的生物,事實上動物們的真實世界也和人類一樣,它們也擁有有趣的生活和真實的情感。間諜動物們帶領我們走遍地球,給予我們近距離觀察動物們的機會,深入的了解動物們鮮為人知的習性,展現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