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21屆現高三,終於明年就要高考了。
北大附沒有前些年說的那麼好了,但也沒有現在學生說的這般不堪。
兩年多以前我也是看了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才決定來北大附中的。
我是外校考進來的,最初因為不了解而過得很辛苦。因此想把感受和學校的真實情況都說一下,大家可以做個參考。會儘可能地寫得詳細一些,可能很長很囉嗦,大家看分標題來找重點啦。先寫感受後寫學校的情況。
我對國際部的情況不大了解,是站在本部高考學生的角度講的。總的來說…要看你個人的情況。如果你很有天賦,北大附就會是你騰飛的舞臺,它確實有很多資源和機會,中心社團的老師會努力幫你牽線。或者你特別努力(極度自律),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就是高考,北大附會給你多彩的高中生活。至於高考,保持你的節奏,相信學校的各位老師,你會考上理想的大學。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資質平平,中考成績還可以的普通學生,我只能說這裡有點麻煩,不過它會讓你認識更多的人,也會留給你更多思考的空間。你需要不斷改變才能適應這裡的制度和規則。在三年的試錯之後,你會更了解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中等生裡一心想考上好大學、自制力又一般的,現在的北大附不能讓你考出更高的分數,來這兒會害了你。
我個人喜歡自由的氛圍。我理想的自由不僅意味著更多權限,還意味著更加隨和包容。不同於其他學校,北大附「自由散漫」的環境必定會染出一群不同的孩子。只是我現在還沒能看清它塗在我身上的到底是什麼。我能感受到我和兩年前不一樣了。或許真如學校和我的父母所說,這些東西會在十年後、二十年後的我的身上有所體現,甚至會對我的一生都有所幫助。
至於現在的我,因為終於感受到高考的迫近,硬要說的話是有一點後悔。
當然沒有後悔是最好的。希望下面這些內容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
首先北大附中高中分為三個大部門,本部、國際部、探月學院。本部學生是要高考的,國際部是不高考要出國的,探月也是要出國的(但我不太了解)。
本部學生想要出國也可以,請各位學生和家長多多關注學校「本部出國」方向的通知。
本部學生的高一高二會在「高中部」度過,高三會在「預科部」度過。要記住這兩個部門是獨立的,有不同的教學目標!高一高二是自主選課、走班上課;升高三前會有分層考試,高三按成績固定班級,備戰高考。本部出國方向就是三年都選課上。想考本部的話按流程參加中考、填報志願就行了,我們這屆錄了500人左右,感覺每年都在擴招。
國際部就是三年都選課上了。考國際部(道爾頓學院)需要額外的面試、考試,要關注學校官網上的招新通知,每年大概招80人。我們學校的官網是這個:www.pkuschool.edu.cn
插一句!官網上很多信息都很舊了,還是我寫的比較符合實際…
書院相當於可以自己選的班級。會有書院督導老師,但這位老師不會成為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你也不會與他有太多的接觸。
目前本部學生可以選擇的書院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明德、熙敬,以及新增的弘毅(好像可以選)。國際部學生可以選擇的有至善、新民。一個書院大概七八十人。每個書院都會有自己的書院活動室,主要是存放書院的公共財產、供書院同學休息。
介紹在b站上可以搜到,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氛圍,看個人喜好吧。
新高一選的時候要填一二三志願,每個書院都會提幾個問題,新生只用填第一志願的,然後高二的看回答負責錄人。一志願落選了就會順延到二三志願,都落選了就會把你調濟到別的書院。
功利點你需要在書院裡參加各種活動,要參加書院活動拿畢業學分(國家要求的那個集體的兩分),高中部的兩年,一年要拿40學時、共計80才能拿畢業證。拿學時的途徑主要有三個,參與四大賽事(以書院為單位,有籃球足球戲劇舞蹈),參加書院項目組,參加書院議事會(全員強制參加白送的)。具體給多少要看書院制度。
原先書院由自治會領導,現在改成了項目組制,每個人必須選一個項目組。書院沒有了主席真的很可惜。但是這個改革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書院邊緣學生沒有機會拿學時的問題,就是因為書院學時不夠我差點拿不到高中畢業證了orz 書院的中心永遠是同樣的一群人,兼具好性格和特長;大部分書院活動名額有限,位置都留給能力強的人了。
至於書院的歸屬感,我個人建議不要抱太大期望。
我們當年的課完全是自己隨機選,在上課的班級裡會有不同書院的同學。只是一個書院的會多一個認識、交談、結組的理由。聽說現在的高一高二要按書院分文化課的班了,書院內部拆成幾個小班,莫名有點羨慕。他們的歸屬感一定比我強吧。
有些課需要電子設備。學校教學、通知要求學生必須攜帶手機、電腦等,不帶的話會很不方便。所有的通知和作業都會在電子平臺上發布。管好自己上課時不玩就可以了。
另外上學可以穿自己的衣服,校服可以不買。上課可以喝水、上廁所,去廁所需要和老師示意一下。回答問題可以不站起來。上課下課沒有鈴,一定記好上下課時間。
目前學校負責開課的一共有五個,行知學院,元培學院,藝術中心,體育中心,技術中心。學院是老師的部門!藝體技就不贅述了。行知是開高中文化必修課,學課本;元培開更難的榮譽課和競賽班,榮譽課可以理解為提高班(不打競賽)。
我高一高二時有專門開人文項目(得實踐學分)和文科課程的博雅學院,今年似乎合併到行知學院裡了。我很喜歡韓悅老師講的《咬文嚼字》和吳欣桐老師講的《唐宋詞一百首》的,原來的那些課程都要消失了,有些難過。
說回正題,北大附中高中部的一學期分為兩個學段,一個學段是 9周上課+1周考試,每學期要上滿20周課。可以理解為期中前是一個學段,期中後是一個學段。這樣下來兩年一共有八個學段。藝體技都是學期課,文化課都是學段課。北大附中高一高二不參加區統考,題目是由課程的老師自己出題,且段考沒有選擇題。
選課和上課主要依賴於兩個系統,希悅和office365,具體使用方法會在新生入學前的入學教育上教授。選課的話學生要自己安排好,注意學分情況,有缺漏即時聯繫教務老師調課。注意每個學段都要有語數英和體育課!
說點好玩的,選課要投選課幣,每個人有200,投幣多的優先被錄取。那怎麼有的同學可能投了150個幣還是掉課了呢,這是因為它不能投太多啊!投太多會被當成惡意佔名額直接篩出去的!!哈哈哈哈哈哈!!!限額多少來著,總之大家不要投超過100啊。
我們原來還可以在系統上給老師寫小紙條,老師看到特別誠懇的或者以前選過他課的會先把學生反選進來,這樣就系統刷不掉這名學生了。我有一次選課給所有老師都拜了年,居然一門課也沒掉…
我高二課表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現在的高一高二應該也是按照這個時間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黃色的是文化課,綠色的是藝體技(藝體技都會在這個時間)。畫的有點點亂…
除了周一升旗儀式需要七點半以前到校外,其他時候八點前進教室就可以了。放學時間非常早,自習時間非常多。
每個課都會有無數的小組討論,對於內向的來說真的很不友好了…不友好歸不友好,同學們也要在小組討論的時候認真做好自己的部分啊。
課程的成績算法每門課不一樣,第一節課老師會講評價方案。一般是平時成績(過程性評價)50%,段考成績50%,滿分100總分達到60分才能通過。會根據你的成績在所有人中的排名(相對評價)或成績數值的高低(絕對評價)賦予你相應的績點(GPA)。大佬們的GPA都在4.0以上,而菜菜的答主作為中遊正中間的學生,GPA只有3.48…績點對於出國的學生很重要,對本部高考生沒太大關係,除非你想申請榮譽文憑(有利於考名校…)否則不用特別高。課程的總成績一般會在段考後1-2周發布。
北大附中的學分制度真的很複雜。入學後老師會做詳細但一遍肯定聽不懂的介紹的!
我只說它這個制度麻煩在哪。學生需要自己做80小時的實踐探究活動,然後到平臺上寫1500字的感悟(……),以此申請學分。還需要80小時的志願服務,需要你自己去聯繫崗位,學校的崗位只有各種學校活動的志願者,名額少、報名時間也短。同樣需要自己寫感悟申請。
最不好的是教務每年不會提醒你你還差多少學時,也不會給學時不夠的學生統一安排崗位。高中部的各個部門之間只會讓你自己去看學分說明,永遠給不出實際的解決方案。聽說每年都有拿不到北大附中畢業證的同學。
總之,我覺得安分上課的高中生還要為拿不拿得著畢業證操心,就挺荒唐的。我之前綜合實踐畢業學分不夠,又加上疫情只能在家的時候真的天天哭。這個學分真的很重要!!它不僅僅是北大附中畢業證的問題,綜合實踐學分是北京市高中畢業證的必修學分,如果拿不夠的話,不僅沒有北大附中畢業證,北京市高中畢業證也一起飛向遠方了。
現在是能補夠了,因為今年有一個學期都是網課、好多人學分都不夠,預科部(高三)統一給學分不夠的學生安排了崗位。感天動地。
4.食宿開銷本部的話一學期學費是800。
我是走讀生,住宿的費用不大了解。入學教育時大家一起住過宿舍。我覺得條件真的一般……六人寢,空間比較小,沒有桌椅,有獨立淋浴但是沒有獨立的衛生間(要去樓層公共的衛生間)。男女混寢,中間用隔板隔開。這個被同學們抗議了,可惜抗議無效。好像住宿只收家離學校遠的學生。
食堂的飯比較貴,一般在15-20rmb,也有5-10rmb的營養餐。好多人覺得我們學校的飯難吃,其實還好啊_(´ཀ`」 ∠)_主要是有點貴。我們食堂三層的鐵板雞肉飯老好吃了。
疫情之前允許點外賣也允許出學校吃,這樣花銷可能會大一些。我們一般兩三個人出去吃,最多的時候一周出去三次,AA後一個人出20塊錢左右。也會在下午放學後出去吃火鍋,就會花得比較多…平時中午偶爾會去門口的711買午飯,711完勝學校食堂,便宜又好吃。可惜現在不讓帶吃的進學校了。
感覺…同學們大多家庭條件都蠻好的…
5.關於校風(的澄清)還是很自由包容的,大家都很友好,這裡的人又會說話又有趣,我超喜歡這裡的。
不過!看到很多類似問題的回答下說常常看見有人啵嘴和總是碰見口吐芬芳的…
我來澄清一下!這樣的狀況確實有,但是不是所有同學都這樣啊!!qvq
我們學校確實不限制學生談戀愛,即使這樣大多對兒們也都挺收斂的,大庭廣眾之下親親密密摟摟抱抱的幾乎遇不著,我三年天天在學校裡遛彎也沒見著過一次…我接觸的大部分同學都很有禮貌,並不會說有品德上的不良影響什麼的,反而還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我們學校允許穿自己的衣服去上學,包括高三。打扮得精緻一點或者隨意一點來上學都沒有問題的,大家(包括老師)不會對穿著打扮有偏見,但要穿著得體。
你可以感受到,你的身邊聰明又努力的人真的很多。注意到圍著的全是優秀的人的時候,欽佩的同時又會有一種壓力感。這時我會有些自卑了。
6. 高三,預科部前面提到進入預科部之前要進行分層考試,是按語數英的總分先分A、B、C三個大層,成績上A層高於B層高於C層。大層內又會分A1 A2這樣的,然後小層內又有按成績排的三個班。
我們這屆因為疫情,是線上分班考成績30%+線下驗收測試成績70%分的班,只有A層層內是按成績高低分的數字班。B層內B1 B2 B3成績平行,C層內C1 C2成績也平行。這屆是特殊情況。
我原是中遊的中遊,分班考分到了B3。可能現在是中下遊了吧。
預科部是796,三天上語數英,三天上選考科目。進入預科部之後學校會發複習資料。每天下午會有一門課的考試,會有實時的排名。預科部的老師每一年都帶高三,他們都非常有經驗,講課也很有條理。要相信老師們呀。
但說實話我很慌張。我們還沒有進行第一次月考、第一次大排名,也沒有參加過區統考,我不知道我的水平到底怎麼樣。我感覺我對我幾個月之後未來沒有把握。我這幾天常常在想,如果我選擇了另一所學校,我會不會擁有更穩妥的高三,會不會更有機會考上理想的大學。
父母對我有所期望。可是又好像遙不可及。我知道我不夠聰明,也不夠刻苦,無法成為這裡所推崇的人才。我明白在這裡我微弱的光茫可能永遠要被群星的璀璨遮蓋。我也不願犧牲我的未來,真正淪為教育改革中失敗的實驗品。
可我終於明白我愛的就是銀河,只是處於其中沐浴著星光就會感到滿足。隨著時間的打磨,或許我也會成為銀河中一顆耀眼的星星吧。所以我只能藏起不安繼續前進。
感謝耐心看到這裡的你!希望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你。
有什麼我沒說清楚的可以評論我,我會盡力解釋清楚的。
高考之後或許會再來更新一波吧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93874/answer/149318736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