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窗邀華月 首發|明窗邀華月
01
近年來網上有個熱詞——社會的毒打。泛指「認清殘酷無情的現實」或者「被周圍的人教訓」。
顯然,毒打兩個字嚇壞了不少從學校步入職場之人,傳說體制內可以避免毒打,也成了自帶流量的話題。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談到職場,可分為體制內和體制外兩大類。那麼同樣是毒打,兩者有何異同?
既然要客觀的比較,就必須有參照物。這個參照物最好是同時經歷了體制內外不同工作的人,才能更清楚的看出一些問題。
這一點,部隊倒是很有優勢的。
因為部隊的軍官,離開部隊後兩個方向,一是選擇轉業地方,繼續留在體制內工作直到退休,二是軍齡滿20年可以選擇自主擇業,國家每月發退役金。這份工資怎麼說呢,養家餬口肯定沒問題,但大的消費支出還是有壓力。
所以,自主擇業的軍官們,往往會選擇去體制外再找一份工作或是自己創業,一來多賺點錢。二來是因為年齡。畢竟18歲參軍,軍齡20年的軍官大多40左右,正值壯年。
因此部隊的老戰友相聚,體制內現役和政府的都有,體制外民企和外企都有,自己當老闆的也有。基本上每個行業的生態圈都能說出一二三來。
我,是一名普通的軍轉幹部。所以,在比較體制內外的異同方面,我有許多一手素材。
比如說挨罵這件事吧。
下級受到上級訓斥方面。部隊首長訓人是絕對強過地方領導的,且用詞方面極不文明。
當然這是部隊的性質所決定的。
《亮劍》中李雲龍就這麼比喻過趙剛
命令一營去把陣地拿下來,如果趙政委這麼命令:「一營長,請你組織部隊進攻那個山頭,攻不下來我要處分你」那麼這樣氣勢上是很軟的。而換李雲龍這麼命令:「一營,把那個山頭給老子拿下來,奶奶的,拿不下來我剁了你狗日的!」那麼這種軍令在戰場上是很提氣的。
大凡部隊出來的人,到了地方工作後,在挨訓這方面,基本是沒有問題的,抗打擊能力超強。
但是,到了私企工作的戰友,卻在交流中指出,部分地方老闆訓人,特麼比部隊還狠。
而且最難受的一點在於,地方老闆訓人,帶有一定程度的人身攻擊。
比如,下級粗心做錯一件事。無論部隊或地方的領導,訓你的時候都是為了讓你意識到錯誤,下次不犯或少犯,不會往人身攻擊上扯。
但在地方老闆那裡,訓著訓著可能會訓出這麼一句:「你特麼長個腦袋是幹什麼的?」,甚至還有這麼一句:「老子花這麼多錢,就請了你這麼個廢物?」。
這種語句,確實傷人。在體制內絕少出現,如果出現,下級可以向上級反映,搞不好領導回頭也要道歉一番。
另外一點就是,無論在政府還是部隊,我都見過脾氣火爆的下級在上級言辭過於激烈的情況下,和上級對罵起來的場面,這個對下級當然不好,但對上級也同樣有失顏面。
所以,就上級訓人這一項來看,體制內政府裡是和風細雨,部隊裡是疾風勁雨,體制外則可能是狂風暴雨。
而我的戰友老李,現在服務的老闆是驚濤駭浪型。
02
老李和我都是政工幹部出身。他做到副團職後自主擇業,每月退役金接近8K,養家不愁。但他不想閒著,去人才市場應聘成了一家私企的辦公室人員。
到了私企後,老李紮實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機關處事經驗派上了用場。
老李直接被老闆任命為辦公室副主任,一月5.5K,用他的話說,老闆請一個大學生是4K,但辦公室的活,老李完全可以頂兩個大學生文員,所以算起來老闆是賺了的。
更美好的事情還在後面,幾個月後,辦公室主任被老闆炒了魷魚,老李又直接被任命為辦公室主任,一月6K。
這下,老李成了老部隊自主擇業幹部中的一個進步典型啊,但其實只有少數幾個戰友知道,老李幹得並不輕鬆,關鍵是他的老闆脾氣非常不好,很難伺候。
終於有一次,在老闆的一陣狂風暴雨後,老李被徹底激怒,當著辦公室人員的面,和老闆對罵了起來,最後懟了句「不要以為老子靠你這點錢生活,我特麼每月領的退役金比你給的還多,老子是來做事的,不是來給你當孫子的,我現在就走,就不信找不到好好做事的地方」。
這段話徹底鎮住了眾人,老闆退回了他的辦公室,老李則開始收拾東西準備走人。
說實話,我和老李很熟,熟到我可以調侃老李是站起來能喝,坐下去能寫,趴下去能幹的軍中淫才。但實際上,老李是個比我還儒雅的人。
把這麼一個人逼到這一步,我實在無法腦補那種驚濤駭浪是如何的猛烈,如何的傷人。
但這個事件隨即發生了逆轉,這也是老李事後非常佩服的一點,創業有成的老闆總有過人之處。
那老闆退回辦公室不久,派副總過來了,勸老李留下,說了些好話,老李不幹,估計是氣受夠了,再說退役軍官有退役金保底,無需為了生活忍氣吞聲。
副總沒留住老李,不久,財務總監過來勸老李了。這可是老闆的小姨子,在化解男人的怒氣方面,美女有些獨特優勢。財務總監溫柔勸解的同時還加了句,這個月底再給你漲點薪水。
老李怒氣終於消退了,並權衡了一下利弊。
副總和財務總監輪流過來,明顯是老闆的意思,又當著大家的面,讓老李格外長臉, 今後估計老闆對他脾氣也會稍好點。
畢竟做了一年了工作也順手了,換個地方做事還不是從頭熟悉。
於是老李又決定留下,並馬上調整姿態,主動去老闆辦公室和老闆道歉。
這就是老李的機關經驗了——領導給下屬臺階下,下屬如果決定將就的話,那一定要反手給上級一個臺階下。
老闆當然是表面上對老李更客氣了。
老闆告訴老李,他創業有成後,脾氣確實越來越大,身邊越來越沒有敢提意見的人。這次老李能這麼頂撞他,反而讓他認識到了身邊必須有一個這樣的人,所以懇請老李能留下來。
而其他的原因,老李後面才琢磨出來,老闆的算盤打得賊精
一是此時辦公室沒有副手,老李一走,暫時不好接。
第二是正因為老李是退役軍官,個人要求不比同級中層。
其他40多歲的企業中層,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只要有跳槽漲薪的機會就會跳,沒有機會就總想著讓老闆漲薪。
但老闆的薪水可不會白漲,比如老李在辦公室可以幹兩個大學生的活,那麼給老李開6K賺的是老闆。如果給老李開到8K,那麼老闆就會想是不是可以請兩個4K的大學生來頂替老李。
這也是上一個辦公室主任被炒魷魚的原因之一。
後來月底時,老李的薪水漲了200元。
03
老李和我談起這些往事時。
正值今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的時候。
因為他老闆的企業是所在城區裡能排上號的規模企業,得到了城區政府的熱情服務。
工人在外省,政府協調車輛去接;工人回來需要隔離,政府提供賓館;復工生產原材料短缺,政府有專人去協調;防疫口罩不夠,政府馬上下撥。
這些對接工作都是老李在跑前跑後,這讓他有機會與轉業在政府部門的老戰友們見個面。
老李對我說,資本家完成原始積累後,剩下的,你不做都有政府來做。
我覺得也對。政府向一個企業提供這麼多服務的時候,只會瞄準稅收一個指標,絕不會去問這個老闆是不是脾氣不好,不會去問這個老闆是不是有小三小四,只要你繼續生產,只要你承諾不裁員,你就是政府的心頭好。
這方面,體制內是完全不一樣的。至少在提拔使用幹部方面,脾氣不好,搞不好團結的幹部,是肯定走不遠的。
但脾氣好,又懂得團結的幹部,是不是就能順利上位呢?
也不一定,因為,體制內的提拔,相當複雜,不像私企只看一個數據,而是多個維度。
所以,體制內的暴擊毒打,往往發生在提拔上。
某市局的副科長小陳,業務熟練,為人老實。別看還是副科長,其實科長空缺一年多了,一直是小陳在負責。局領導對小陳,也經常好言鼓勵。
所以,這次市局提拔選用幹部,小陳本以為,副科升正科,是板上釘釘十拿九穩的事了。
但沒想到,局辦的一位副主任科員居然勝出,當上了科長,而他,還是副科長。
不管是誰,都能看出小陳被領導擺了一道。
於是,局領導找小陳來談話了。
其實有一定閱歷的領導對這種談話早已倒背如流。
一般是三步走外加一個但是。
第一步,先肯定小陳的工作表現是不錯的,領導是始終看好的。
第二步,指出小陳完全具備科長的任職條件,領導也是這麼認為的。
第三步,這次因為某一原因,(注意挑一個原因就行,比如群眾推薦票數不夠、有老同志更需要照顧、業務能力突出但協調能力不行、協調能力突出但文字功底不行……此處作者省略500字約80條常用理由),沒有當上科長,不要氣餒,要沉住氣,當成組織對你的考驗,下次一樣會有機會的。
三步走完後,就會引出一個但是來。
但是,總會有一些人,出於種種目的,會來和你討論單位的人事變動,他們其實是想借你嘴,說出他們想聽的那些話,那些攻擊單位用人導向的話。小陳我要提醒你,這種話你千萬不能說,一旦從你口中說出去,性質就不一樣了。
語重心長的三步走加一個但是,基本可將小陳這樣的人收拾得服服帖帖,並守口如瓶的隱藏起個人的不滿,直到下一次被收拾。
所以,整個過程,看似平靜如常,波瀾不起,但對當事人內心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毒打與暴擊。
而且,當事人還必須裝出一副或小心謹慎,或滿不在乎的樣子來。
這也許是體制內外,遭遇毒打的不同之處。
體制外,毒打暴擊,當事人可以喊痛,可以走開,也可以選擇忍氣吞聲。
體制內,毒打暴擊,當事人大多不會喊痛,不會走開,有些還會默契的配合,以期獲得下一次被毒打的資格。
04
說完了體制內外毒打的不同之處。
再說說體制內外毒打的相同之處。
相同之處就是,無論什麼職業,回過頭去看時,毒打永遠是你獲得進步的另一種階梯,只是很多人卻並沒有從中獲益。
這一點,無論體制內還是外,都是如此!
比如,我戰友服務的那個老闆,難道是靠發發脾氣就能把企業做起來嗎,如果真這樣的話,那罵街的潑婦早發大財了。那位老闆是經歷過多少毒打,才有了今天。
比如,用各種官場套路治服小陳的局領導,難道人家以前每次晉升都是稱心如意嗎,如果真這樣,還特麼在市局幹嘛早該去聯合國了,這位領導的成長過程又經歷過多少毒打,才有了今天。
所以,無論體制內外,無論你出身顯赫還是出身平凡,接受毒打都是一件逃不過去的事,只是什麼時間,什麼形式而已。但每個人承受能力不同,悟性不同,最後,造就了職場上的千差萬別。
就拿我和老李來說,年輕時都在政治部當幹事,都經歷過被領導指著鼻子訓到無地自容的窘迫,都經歷過改寫幾遍的稿件被領導扔出門外的無奈。
但回頭來看,沒有這些毒打,有些能力真的永遠不會屬於你。
《增廣賢文》裡有段話
未曾清貧難成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
說得就是古人對毒打的領悟
我知道,在販賣焦慮的自媒體時代,大力渲染毒打和如何避免毒打都可以最大程度的賺取流量。
但是,請不要輕信那些體制內就可以避免毒打,與世無爭就可以避免毒打的鬼話。
因為,有些毒打,你二十歲躲過去了,三十歲可能變本加厲的還回來,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與其一味的躲在心理舒適區,或者一味的喊痛,都不如坦然扛下。
只有這樣,所謂的毒打,才能轉化為你經驗、教訓、能力。
雖然做到這一步的,永遠是少數人。
請記住——你不能改變世界,但你可以改變自己。
請記住——我從未見過早起和勤奮之人,會抱怨命運的不公
這就是今天關於毒打的解讀,
你,讀懂了嗎?
明窗邀華月——不一樣的視角看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