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花鳥畫的構成特點:筆墨

2020-12-20 巴巴巴巴變

筆墨是中國畫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中國畫為什麼這樣強調筆跟呢?因為它標誌看中國畫的藝術性的重要郎分。肯定一幅畫段法的優劣和價值的高低,與筆墨有極大的關係。中國畫家通過筆墨才能畫出想表達的事物。筆墨掌握得愈好,所表達的事物的精神也就愈突出。所以說,筆墨就是中國畫家表達思想感情的手段。 白石老人的繪畫,就是用筆墨和形象高度密切結合的藝術,它是中國民族繪畫的傳統,也是民間藝術的傳統,是積累了千百年藝術實踐的經驗而又進一步創造發揮的成果。

簡單說來,「筆」就是寫字畫畫用的毛筆,「墨」就是毛筆所用的墨。但是,中國畫所談「筆墨」,卻是一個術語,是用筆和用墨的總稱,是說明用筆用墨為主題服務的效果好壞。中國畫歷來講求筆果,它的道理也就在這裡。究竟什麼是用筆用墨呢,就是用筆鈞輪廓,用墨定明晴。用筆有輕、重、粗、細、疾、緩之分。用墨不外是溧,淺,濃,淡,溼,幹之別。在白石老人的作品中,筆墨的輕重、粗細,濃淡、乾濕之間的關係很是奧妙,往往差之毫厘,而會失之千裡的。所以,白石老人繪畫上的成就是和他對筆墨掌握的程度有密切關係。 白石老人純熟地運用著中國傳統的工具,高度掌握著筆墨技巧,每一筆落在紙上都會產生異實的形象。白石老人的作品是非常講究筆墨的。

他所講究的筆墨是從民族優良傳統的遺產中得來,特別具備書法的特長,而又加以發展。白石老人追求的筆墨,是描繪對象所必需的,而不是單純玩弄筆墨,不是形式主義的描寫。尤其表現在粗枝大葉的「寫意」作品,在造形上更精粹、更洗鍊,更概括,在藝術的加工創造的過程中,發揮了筆墨的特長,用簡練的筆果,突出地誇張了物象。白石老人曾題道:大葉粗枝亦寫生,老年屍筆費經營。常見老人有時蘸了一筆墨,忽然又停下了,又從筆筒中抽出另一支筆,可見他作畫時筆筆都深思熟慮。又有題句:幾欲變更終縮手,舍翼作怪此生難。老人講究筆墨變化,但有現實根據,一生從不胡來。

白石老人用筆有力,他說:「作畫須有筆力,方能使觀者快心。凡苦言中鋒使筆者,實無才氣之流也。」老人不但用筆有力,並且運筆甚快,真是「揮毫落紙如雲煙」,「快」是指運筆說的。若以整個創作過程看,雖是粗枝大葉,但自造意起,直到畫完為止,對嫁一筆都很費經營的,都有現實根據的,沒有任何一筆是「舍翼作怪」胡燙亂抹。所以,我們應該仔細玩味老人的用筆和用墨。老人常說「我絕不畫我沒見過的東西。」記得從一本書裡看到過齊白石這樣一個故事。1951 年春,老舍先生選了四句詩,請白石老人根據詩句做四幅畫,一句詩一幅畫一種意境。

這四句詩中有一句詩是「芭蕉葉卷抱秋花」,白石老人對此很久都沒有動筆,不為別的,只是因為他記不清楚那芭蕉葉究竟是卷向左還是卷向右,到了最後就只好不畫卷葉的芭蕉了。由此體現白石老人在創作上的嚴謹態度是多麼值得人欽佩和學習。白石老人總是自信自己的一筆一墨都是有現實依據的,且用筆仔細而爽快。他的花卉作品中,大膽地運筆畫枝幹花葉,細緻地控制筆墨畫花或者蟲鳥,最仔細的要數畫鳥的嘴、爪、眼,蟲的足、須、翹,花的蕊、辦,尊,在齊白石的花鳥畫中這一點基本上是找不出一絲的不妥和敗筆。對於賞畫的人來說,也需在這些地方多多注意和欣賞。齊白石的花鳥畫乍一看是把筆狂揮的效果,但細細一品,那些細微精緻的地方便一一浮現,再細微也交代得非常的清楚,沒有一絲一毫的敷衍態度。

所以,齊白石的花鳥畫作品張張精神不同,張張趣味相異,卻都是能傳世不朽的精製。齊白石作畫時用墨是很有分寸的。畫一幅怎樣的畫究竟要用幾次澀墨、幾次淡墨,調多少水分,以及畫某一景物用濃墨多少、淡墨多少、水多少,在畫面的哪些地方必須要明,又在哪些地方必須要曙。繪畫過程中,在飽墨的時候採用不同的手法,在用筆的肘候手腕用力一提一頓,掌握水墨純鵝,運用得非常神妙。在不著色的水墨畫裡,像蝦、蟹、魚、蛙、小溪及墨筆山水、花卉等作品,要畫出鳥語,花香和各種昆蟲小動物的神情動態,除去用筆外,用墨是非常重要的。他給我畫過一幅墨荷,使人看著彷佛是綠色荷葉,粉白色的花,上題古詩「一花一葉掃凡胎,墨海靈光五色開」,來說明用墨恰到好處,能把各種顏色畫出來,也能把自己的感受畫出來。說明老人作畫,用墨和用水是極其有分寸的。

相關焦點

  • 齊白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花鳥畫大師
    而齊白石無疑是大師中的大師。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畫的題材內容之豐富、藝術個性之鮮明、格調趣味之高雅,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次藝術節有一場「齊白石與畢卡索對話」的活動,很有意思。齊白石與畢卡索分別代表了東西方藝術的高峰。但我認為,中國花鳥畫藝術要大大高於西方花鳥畫。
  • 浙江美術館年度巨獻,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下周開啟
    齊白石(1864-1957)黃賓虹(1865-1955)展覽將展出齊白石、黃賓虹晚年花鳥畫作品及畫稿170件左右,配以藝術年表,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語錄,各家談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的文字,老照片等文獻資料。展覽分為「神逸並美」「不似之似」「畫之真訣」三個版塊。
  • 2020年寧夏教師面試高中美術《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說課稿
    本課主要通過欣賞古今的中國花鳥畫,了解中國花鳥畫藝術的審美情趣,熟悉和了解齊白石、潘天壽等現代著名的花鳥畫名家大師。學習花鳥畫表現技法和筆墨技巧,能夠臨摹喜歡的花鳥畫作品。本課的學習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中內涵與寓意,培養學生熱愛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思想情懷。
  • 秋蕊香——黃賓虹、齊白石畫展觀後感
    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浙江省美術館舉辦了秋蕊香,即黃賓虹、齊白石花鳥畫大展。驅車沿天目山西路經西溪路,過靈溪隧道,便進入了風景區,因為駕駛的原因,兩旁的美景顧不得欣賞,經楊公堤、南山路進入博物館街,不遠就到了美術館。進門需要預約,由於來的匆忙沒有提前預約,便準備返程,熱心的美術館門衛招呼我現場預約,再經過衛生防疫篩查後,順利進入美術館。
  • 小寫意花鳥畫的視覺審美特徵
    小寫意花鳥畫藝術本身對於畫家本身來說並不是「偶爾閒寫花草」,而是在把握自然界景物的機趣的同時,進行藝術的再創造,使作者主觀感受和觀者體會到的意境之美達到完美的統一。 (二)運動性。
  • 畫家王鳳年大寫意花鳥畫賞析
    畫家王鳳年大寫意花鳥畫賞析縱觀王鳳年的花鳥畫,呈現出了一派重神、重韻、重勢的奇妙的水墨世界。他帶領我們進入豐富多彩、別出心裁的藝術世界。王鳳年的寫意花鳥畫繼承著傳統文人畫的筆墨精髓,得古法、得他法、有自法,筆墨間深深含藏著大樸不雕的文化品質。
  • 大寫至道 莊毓聰大寫意花鳥畫全國巡迴展深圳開展
    中國大寫意花鳥畫作為中國美術史甚至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為重要的文脈傳承之一,脈絡清晰、承接緊湊、發展穩健,從青藤、白陽、石濤、八大,再到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通過幾位大師傳承有序、不失正統,是他們給與中國美術史乃至中國文化發展史的最大貢獻
  • 梅蘭竹菊的寫與意是北方花鳥畫的基礎,散發出一種獨特美
    導語:梅蘭竹菊的寫與意是北方花鳥畫的基礎,散發出一種獨特美   梅蘭竹菊是花鳥畫中重要表現的對象,是中國花鳥畫的傳統題材,無論哪個畫派都必須掌握相應的梅蘭竹菊畫法。繼承了大寫意精神的北方花鳥畫要求入門首要從寫意梅蘭竹菊的基礎學起,掌握梅蘭竹菊的寫與意就是學習北方花鳥畫的基礎。
  • 他一生追崇齊白石,筆下蟲草小品意趣天成!
    他早年師承於希寧,取法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一生追崇齊白石、八大山人,擅長花鳥畫。 師承於希寧,取法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一生追崇齊白石。原濟南畫院副院長、濟南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濟南畫院名譽院長、中國國畫研究院副院長、山東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 請柬:12月21日北京山水美術館,張大拙花鳥畫作品展
    2019年12月21日下午15:00 北京山水美術館舉辦「傳承與經典,張大拙花鳥畫作品展」開幕式活動。敬請光臨! 展館外景
  • 他是齊白石的徒弟,擅長寫意畫,所畫小昆蟲栩栩如生!
    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淺談楊奉道意筆花鳥畫(一)
    他的習畫時間若從高考前算起,倒也有十餘個年頭了,他喜歡花鳥畫,尤其是意筆花鳥畫研究,到現在也不過三五年時間,可是作品水準卻令我佩服不已,同時也得到了我院專家和老師的推崇,並逐漸引起了社會上不少同行和收藏家的青睞。他的意筆花鳥作品以意為象,以墨取韻,畫面蘊含著自然灑脫的意趣,清新脫俗,筆墨靈動之意趣迎面而來,很是令人欣喜。
  • 清雅空靈 氣韻生動——讀劉君劍寫意花鳥畫
    美術脫離不了造型,作為中國畫重要一科的寫意花鳥畫,造型十分重要。相比於形似,寫意畫在造型方面更注重追求神似,能形神兼具,實屬不易。而更難的,當是以筆墨來表現氣韻精神、渲染意境、感染人打動人。寫意花鳥畫的精神內涵,源於畫家的情感宣洩,側重於以物抒情,同時寫意花鳥畫的研習和傳承,不能死死抱著古人衣缽,還需要彰顯個性。師古人、師今人、師造化的劉君劍對此有著很清醒的認識,其寫意花鳥畫逐漸呈現顯著的個性化藝術語言。
  • 筆墨之法可以千變萬化,筆墨表現的內容,卻是物象產生的審美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與宋瓷、明代青花瓷器上簡潔的藝術形象不無關係。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是非常善於運用物象的抽象這個形象思維的藝術法則的。總之,藝術的價值決不是客觀物象的複製標本,如果一談形似就意味著要刻似某一物象的外表,完全是誤解。郎世寧畫的鳥,外形解剖正確,所欠者「神」耳。因此,具有科學上形體解削的準確,不足以表明藝術上也是高手。
  • 把齊白石的草蟲畫放大欣賞,細緻入微,感受大師的寫實功底!
    齊白石曾以「草間偷活」為款識,題其「草蟲畫」。觀歷代草蟲名家,宋朝畫上,固不見自題一詩文,即便入元,也難有附加比興之作,明、清崇尚文雅,也少有所見,直至齊白石,才有詩書畫連篇之論。草蟲這一類的題材屬於花鳥畫的範圍,提起花鳥畫,必然想起「寫生」在花鳥畫的重要性。「寫生」一詞幾乎成為花鳥畫的代名詞。宋人崇尚寫實,對花鳥生態的描寫,重視的程度,屢屢見於筆記,也是多數人提到花鳥畫史所常援引為證的。
  • 盛世榮華 曹明冉的筆墨世界
    研討會就曹明冉藝術的筆墨探索、文化意義以及審美現代性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現將研討會專家的精彩發言摘錄如下:實力派真性情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明冉堪稱花鳥畫的實力派。他的花鳥畫有三個特點:一是造型能力強。他畫荷花,畫其他的植物都很好。這種功夫來自長期的寫生鍛鍊。
  • 研習中國花鳥畫白描
    古人稱梅蘭竹菊為花中四君子,它們自古就是言物託志的象徵,也是中國畫題材中人們所偏愛的題材,所以「木本植物的刻畫」就以象徵「清逸」的梅花為代表說明各時期木本植物刻畫的方法與特點,以及其風格的演變與發展。正是筆墨無聲畫者有情,對白描梅花的描繪由此開始了從客觀的寫實逐步轉向成為主觀的寫意。明代院體作白描梅花繼承宋人法,多為工筆設色作品初稿,但在線的運用上已經不及宋人精微傳神。
  • 齊白石再傳弟子、白石山堂主人-少白湯發周談:齊白石畫的紫藤
    齊白石畫紫藤集合:紫藤是由一小瓣兒一小瓣兒的小花瓣兒聚齊來的一朵小花朵,再簇擁成大束大束的花朵,這就是紫藤花了。這也說明一朵紫藤花的小花朵是並不起眼的,而這紫藤花是像螞蟻一般團結的,相互簇擁著形成了討人喜歡的紫色紫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