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等到你音信全無,我就用愛你的心去愛這世間萬物
全球定位系統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從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以來,短短數十年間人類的航天技術已經取得了驚人的進步。美國是最早開始研究並部署導航衛星的國家,早期的子午衛星系統就是一個典範之作,可以為海軍艦艇提供導航服務。現在美國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全球定位系統,第一顆全球定位系統工作星在1989年2月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發射升空,目前該系統已經運行了近30年之久,是現代世界的奇蹟之一。
但是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宣布北鬥項目的啟動之後,我國就成了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以及歐洲伽利略之後的第四個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後起之秀的中國北鬥,在技術上已經比肩甚至超過了美國的GPS。北鬥無論是星間鏈路技術、兼容性、互動技術等都是自主研發,關鍵的核心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而北鬥系統100%中國造,擁有絕對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在我國北鬥還沒成功發射之前,我國使用的是美國的GPS定位系統,不僅要每年付給美國大筆專利費用,還面臨著信息洩露的風險。GPS系統受美國全面控制,只要有需要,美國可以隨時切斷、篡改某一地區的GPS信號,如果用於軍事行動後果不堪設想。而隨著第55顆組網衛星成功進入軌道,標誌著北鬥系統組網成功,我國成為了全球第四個擁有完整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所以從北鬥成功組網後,我國就將我國的軍民兩用系統紛紛換成了我們自己的北鬥衛星系統。
其中瓊州海峽上的156座海上浮標都被換成了我國的北鬥系統,自此美國在南海的「眼」被拔出。瓊州海峽位於海南島和雷州半島之間,是海南島與大陸、南海東西部溝通的重要通道,而航標是海上指示航道走向、標示航道界限與障礙物的重要標誌。在北鬥未投入使用前,瓊州海峽的海上浮標使用的都是GPS,但是該衛星定位系統存在偏差大、容易受天氣影響,在關鍵時刻存在接收不到信號的情況,一些小型船舶的船員文化程度低,對GPS使用存在障礙。
更為重要的是,使用美國的GPS定位系統就意味著要受美國的控制,我們在南海乾了什麼有什麼計劃,美國都可以偷窺到,這對於我國國防安全極為不利。而自從更換上我國的北鬥系統之後,徹底擺脫了美國的監控,美國的眼已經被我國替換掉,再也不用受他們的監視了。而且我國的北鬥系統還可以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使用,操作也進一步簡化,有效降低了單獨使用GPS的風險。
瓊州海峽156個海上浮標的替換,也給全世界上了一課,如今不僅只有美國的GPS,我國的北鬥系統更加的完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我國北鬥系統籤下合作協議,其中,有100多個國家對北鬥衛星的應用最為頻繁,還有超過30個中東、非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家使用中國的導航系統。
日媒此前曾直言不諱的指出,若北鬥衛星系統在這些國家建立行業標準,中國將在引進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具有優勢。屬於中國的時代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