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昨天下午在家一番料理,晚餐終於吃上了久違的「瓦塊魚」。兒子和媳婦評價甚高,外酥裡嫩,麻辣鮮香。
十年前,在濟南經十路歷山路口有這麼一家魚館,專營特色魚菜,一家三口經營。父子倆做的特色魚菜瓦塊魚,那叫一個絕!他們來自哪裡,當時也沒有細問。
在那家小店,我曾經請過單位裡無數的酒友飯友。物美價廉,除了瓦塊魚,幾款老魯菜做得也是非常拿手,滿意度相當的高。至今許多同事還記得這一口,說起這家小店依然津津樂道,久遠的美食記憶。
有朋友說瓦塊魚是老濟南菜,也有的說是魯西南風味菜,特別是微山湖一帶最擅長做這道菜。只可惜小店十年前就換了老闆,魚館也變成了所謂綜合類酒店,再也不想去了。好在前些年本人「自學成才」,漸漸掌握了這道菜的製作技藝,想吃的時候就自己做。
近日朋友聚餐,餐桌上探討餐飲酒店究竟是環境重要,服務重要,還是菜品重要?每個人的理解各不相同,這讓我不由地想起了十年前那家小店,想起了那款久違的瓦塊魚。源此感慨,我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說就餐環境,熱情服務儘管重要,但相對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產品。菜品好,物有所值,能給食客帶來舒適美好的體驗,讓食客有「念想」才是硬道理,才是留住老顧客,吸引新顧客的根本所在。同時菜品有特點,還可以成為食客誠邀他人前來就餐的「由頭」。
瓦塊魚製作料理分幾個步驟:
1、選擇鮮活的草魚,儘量選份量重一些的,肉質肥美。
2、去除魚頭,魚排,用刀將片出來的魚肉切成條狀。
當然魚頭、魚排可以做魚湯,也可以按同一步驟做成瓦塊魚。一般魚館裡都是一塊做,然家庭料理往往人少胃口有限,炒鍋也小,一塊炒制影響菜品效果,故魚頭魚排就派了其它用場。
3、魚肉加鹽提前入味,用雞蛋液、澱粉、麵粉給魚肉提前上漿。
4、油溫九成熱時改小火,魚肉入油炸制自然捲曲至瓦塊形狀,至外酥裡嫩成熟時出鍋。
5、鍋內放少許底油,將提前備好的薑片,辣椒,花椒煸出香氣,然後將炸制好的魚塊倒入。為避免魚肉破損,不建議用炒勺或鏟子翻炒,用手顛勺炒制為宜。
6、翻炒片刻後放入白芝麻,再次翻炒儘快出鍋,然後將香菜段撒在成品魚菜上上桌。
菜品特點:此菜視覺味覺豐富,上桌後麻香辣香鮮香瀰漫,令人食慾大開,為家庭飲食憑添喜慶。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