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學會反思,促進自身成長

2020-09-10 九年級六班班主任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給教師的成長寫了一個簡潔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就告訴我們,「反思」是對教師職業的一種特殊要求。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育反思越來越引起教育行政人員、廣大中小學教師的關注,它不僅是對教師基本素養的要求,同時也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有益於教師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教師必須反思

從目前多數學校來看,反思的理念並沒有紮根於教師的心底,這就嚴重影響著教師成長、教育創新和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培養。有的學校雖鼓勵和倡導教師寫反思日記,但應付者較多,動腦筋者甚少;抄作者多,與教學實際聯繫者少;空談者多,實用價值者少。

1. 教師缺乏反思意識

唯教參、唯名人、唯他人,不自信,不敢懷疑,沒有教學研究的意識,反而更多的滋長了教師的惰性。

2. 缺乏反思的環境

有的教師認為,四十五分鐘後就是大「句號」,學生寫完作業就完事大結,頭腦中很少有「問號」,更談不上反思,個別教育管理者也從沒想在學校創造科研的氣氛。

試想,倘若教師人人不去反思,教學如何改進?質量何以提升?怎能不誤人子弟?

3. 教師缺乏反思的機會

不少教師喊怨,如今做教師真忙:寫教案、講課、改作業、寫批改錄、寫教後記,還有家長訪談筆記等等,自家裡的活兒根本沒敢去想,那有時間去做「反思」!

況且,學校也從不提供教學反思的機會,有的甚至連反思是什麼,反思包括那些內容,反思之後如何做,都搞不明白,怎麼去「反思」呀。

有一位教師曾說,我參加工作好幾年了,連一次教學研討會都沒有參加過,根本就不知道教研是咋回事,怎能提搞教學研究!這些做法確實嚴重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反思,它對教師的成長極為不利,若談改進教學,那必然是一句空話,這理應是教育管理者的責任。

反思是基本功

教師的反思能力和教師必備的「三筆字」「簡筆畫」「說普通話」「微機操作」一樣,也是教師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個教學反思基本功差的教師,在教學中就不可能有進步。

假如一個教師只滿足於在師範學到的東西,不去思考,不去辨別,那麼他工作幾十年也只能是一堂課的重複,會永遠停留在新教師的水準上。教師「反思」的基本功包括:對教學各個環節的反思,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反思,對班級管理和學生家庭狀況等的反思。

教師要做到課後思、日日思、周末思、月後思、期中期末思。倡導:每周寫一篇反思日記,一周提供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每學期寫一篇反思案例,每學期講一節研討公開課,建立一個班學生的學習檔案。對於反思發現的問題要採取:「發現——分析——多角度思考——尋求解決辦法」。

要實現這個基本功的達標,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素養和崇高的責任心,必須具有批判精神,它應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

反思知得失

教然後知困,教師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師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常思常進,愈思彌新。有經驗的教師講一節課,或解決一個問題,常常是輾轉思考,換位分析,事前有計劃,事後有反思,得失有記錄,令人感到既謙遜又充滿智慧。

有這樣一個小學數學老師,從事教學長達三十多年,和她在一起談教學反思時,她說:「我教書這麼多年,每講課必反思,一節課下來,我要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什麼?教學過程是否達到了目標?這節課的內容是否有利於學生未來發展?

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為什麼用這些方法?本節課印象最深的環節是哪些?感覺哪個教學環節還有待於改進?

在此基礎上,我不斷地修改教案,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學生學起來從不費力,每次數學考試,班級名次都在前面。」

她又談到:有一次,在講數學應用題中的「相遇問題」時,由於方法不當,講了兩節課學生也沒聽明白,而且越講越糊塗,自己也很沮喪。回到辦公室,和同科教師一起反思,共同探討。同行的指點,令我改變原來的教法,我改用「圖示法」講解,一點撥,學生便明白。

她在反思日記中寫到:「學生糊塗,原來是教師方法不當,教師的高明之處就是教法的高明啊!」

反思提升自我

「教育家」與「教書匠」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反思。以謀生為手段的教書匠,常常不思而教,是「打工者」。一個優秀的教師往往能把「反思」作為自己發展的源泉,靠「反思」來激發自己永恆進取,去點燃探索的火把。

教師要進行「反思」,首先要把「反思」當成一種自覺行為,養成一種習慣。三尺講臺,教海生涯,傳道授業,責任彌大。每當發現自己的缺點,告別舊我,常思常新時,教師的教育生命就像東方升起的太陽,會顯得無比的鮮亮。

其次,教師要超越自我。「反思」本身就是對人、對己、對今天、對昨天的大膽懷疑。否定過去,否定自我,跳出自我,就能向更高處邁進。

再次,「反思」又是教師個性化的標識。教師對自己教學工作的反思,就應當廣泛吸收前人和世人的優點,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況且自己的反思又是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必然會形成富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因而,沒有反思就沒有教師個性,沒有個性化的教學,也就不可能產生現代的教育家。

願我們的校長要重視教師教學工作的反思,要給教師反思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教師也要積極的去反思自己的教學,以求不斷的改進,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

相關焦點

  • 堅持有效反思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從每天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中發現自身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反思內容既包含對「失」的反省,也包含對「得」的歸納。
  •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優途徑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既回味反思,又探索前行,讓教師的事業常幹常新,充滿創造的樂趣。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
  • 加強園本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所產生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已越來越多,問題不解決直接會影響到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質量。為此,要找準本園的教研核心問題,有目的地制定教研規劃,一步一個腳印有的放矢地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園本教研,立足園本,注重自培,通過改變傳統的教研模式,針對問題,加強反思,向日常教研要質量,以此為突破,既滿足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又全面提升教師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能力,保證了教研活動的實效性。
  • 45中教師成長檔案袋 促進教師成長的「助推器」
    近日,鄭州45中剛登上三尺講臺才一個學期的楊曉宇、陳慶資、曹玉、李靜靜四位新任教師都收到了學校的一份特殊的禮物——精美的「教師成長檔案袋」。初為人師的她們高興壞了,因為她們也可以像學校其他教師一樣,以後可以隨時把自己的基本簡歷、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感悟隨筆、榮譽證書等都放入其中了,也為她們今後的教學生涯開啟了新的一頁。
  • 在成就學生中促進自身成長
    做教師,就要努力上好每節課。自己不知不覺走出一條基於研究的教學改進之路,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的成長。學生從喜歡化學到喜歡學習,從學會化學知識到從化學的角度分析問題、做出決策,從關注成績到關注社會,他們的成長總能讓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通過更多好課成就學生課改就要改課,好課成就學生。
  • 觀課議課活動 促進教師成長
    觀課議課活動 促進教師成長發布時間:2018-06-21   作者:常小琴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內容提要: 為了提升新教師一日活動組織的教育教學技能,營造愛學習、善思考的園所氛圍,特開展新教師集體活動、區域活動的組織與反思教學技能培訓,力求在短期內促進新教師專業成長。
  • 真實案例分享:教師如何發揮自身力量實現職後成長
    對於學生來說,老師是課堂的引導者,也是他們青春成長的領航者。我們需要充實自己,學會相信學生,學會如何放手。 於是,我開始學習關於班級管理的書籍,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等,在不斷地自我學習及班級實踐中摸索如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班級管理的主人,真正解放學生,發展學生。
  • 教師成長的支點,不要因為老師自身不足耽誤學生的青春
    教師的專業發展主陣地是課堂,在專業成長之路上,雖然有許許多多的事要做,但首先要做好的還是如何把課上好。教師成長的「支點」雖然「經驗+反思=成長」,可是,經驗人人都可以有,而如何對已有經驗進行分析與反思,才是教師成長的關鍵。
  • 開展教師心理教育教研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引導學生關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我,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心成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有效應對各種心理困擾或問題,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培養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這次活動研討課題是:《怎樣做好線上教學中學生情緒的管控》。
  •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提升教育「軟實力」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提升教育「軟實力」 ——記懷遠縣新城實驗學校校長郭耀武
  • 學校培養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途徑
    學校要通過建構教師發展性評價體系、注重教師教學反思、強化校本培訓、落實校本教研等四個方面來加快教師的專業成長。一要積極構建發展性評價體系。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制度保障。學校通過建構以人為本的發展性評價體系,加強了教師隊伍建設,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持續發展。通過這一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使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二要注重教學反思。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抓手。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算作膚淺的知識。而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很難提高。
  • 體育教師成長建議
    青年體育教師一定要抓住時機,充分利用一切條件,隨時學習、時刻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讓學生接受最新的體育知識,學習最新的運動技術,掌握最新的健身方法;同時也要促進青年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 給新入職教師提幾條可以促進成長的建議
    作為一名老教師,憑著自己的感悟,給新入職教師幾條可以促進成長的建議:一、要有一個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教師積極的情緒、樂觀的心態是身心健康的內驅力,是促進教學不斷發展有力保障。一名新入職的教師,從一個學生的角色,突然轉變成為教師,角色轉變跨度大,心裡一下子很難適應。在新入職時遇到困難也是難免的,要敢於面對,不迴避,不退縮,積極處理。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到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循環。
  • 以校本培訓為基石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9月2日下午,南寨學校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全程化跟進式目標教研模式暨校本教研大練兵」專題培訓,本次培訓主講人由趙紅霞主任承擔。、隨堂聽課、課後反思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細緻的講解,使全體教師明確了課前說課的方向、隨堂聽課的關注點、課後反思的落腳點。
  • 南召縣城郊中學:實施「青藍工程」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南陽網訊 (通訊員潘喜東)南召縣城郊中學在2019年新分進青年教師13名,為有效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該校實施「青藍工程」,即以一名富有經驗的中年教師帶一名青年教師,形成教研共同體,一對一開展結對幫教。
  • 專業群建設與高職教師的成長與發展
    很多學者從不同的視角對教師的成長發展過程進行了研究,指出教師的專業發展貫穿於教師的整個職業生涯的始終。早期的研究者費朗斯·富勒(Fuller,1969)認為,教師在發展成長過程中,所關注的事物按照由關注自身、關注教學任務,最後關注到學生的學習以及自身對學生的影響這樣的發展階段而逐漸遞進、變化的。
  • 福建省傑出人民教師、特級教師陳華忠:年輕教師專業成長的「五個點」
    現任教於福建省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成長,一個無限美好的字眼。對我們教師而言,成長不僅僅意味著生命的拔節,更蘊含著專業的進步和職業的幸福。那麼,年輕教師如何才能使自身專業儘快成長?所堅持的就是閱讀、研討、反思與寫作:閱讀各種期刊,琢磨各個課例,研究教學中各個問題,撰寫教學隨筆與文章,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己。二、自我規劃——專業成長的出發點作為教師,必須做好自我發展規劃,制定一套自我成長的實施方案,促進自身專業成長。一要有自我發展的意識。
  • 教師自我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認同、養成、生發
    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教師專業化本質上是教師個體成長的歷程」,「更多的是『自造』的,而不是『被造的』,是自我實現、自我成長的歷程」,教師本人才是自身專業成長的主人,教師專業成長根本目標不僅是為了學會各種教學技術與方法,而是要成為具有教育人格和教育智慧的專業人員,缺乏與教師本體世界 的 積 極 對 話,很難真正讓教師本人實現「心」的成長。
  • 教師成長的三個境界:理想信念、實踐反思、學習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說,教師是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教師要認識自己職業的重要性,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教師要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教師有了這樣的認識、這樣的信念,才能不斷成長。第二個境界是修煉。
  • 聽彩琴老師說英語教與學,思學習型、反思型教師成長
    彩琴老師又結合荊菁老師做的教師課堂領導力圖示,給大家重點從「賦能,共享,引導,發展」四個方面給大家做了闡釋:教師首先要自我賦能,自己要有自覺,自主,自發的發展意識,然後才能引領其他人的發展。教師自身的課程觀,學生觀,學科觀,自身觀,信息技術觀,科研觀和教學實踐觀等都會影響到教師的課堂領導力。彩琴老師風趣的說自己既是一位思想理念的分享者,又是一位知識的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