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波斯納曾經給教師的成長寫了一個簡潔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這就告訴我們,「反思」是對教師職業的一種特殊要求。
新課程實施以來,教育反思越來越引起教育行政人員、廣大中小學教師的關注,它不僅是對教師基本素養的要求,同時也是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有益於教師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從目前多數學校來看,反思的理念並沒有紮根於教師的心底,這就嚴重影響著教師成長、教育創新和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培養。有的學校雖鼓勵和倡導教師寫反思日記,但應付者較多,動腦筋者甚少;抄作者多,與教學實際聯繫者少;空談者多,實用價值者少。
1. 教師缺乏反思意識
唯教參、唯名人、唯他人,不自信,不敢懷疑,沒有教學研究的意識,反而更多的滋長了教師的惰性。
2. 缺乏反思的環境
有的教師認為,四十五分鐘後就是大「句號」,學生寫完作業就完事大結,頭腦中很少有「問號」,更談不上反思,個別教育管理者也從沒想在學校創造科研的氣氛。
試想,倘若教師人人不去反思,教學如何改進?質量何以提升?怎能不誤人子弟?
3. 教師缺乏反思的機會
不少教師喊怨,如今做教師真忙:寫教案、講課、改作業、寫批改錄、寫教後記,還有家長訪談筆記等等,自家裡的活兒根本沒敢去想,那有時間去做「反思」!
況且,學校也從不提供教學反思的機會,有的甚至連反思是什麼,反思包括那些內容,反思之後如何做,都搞不明白,怎麼去「反思」呀。
有一位教師曾說,我參加工作好幾年了,連一次教學研討會都沒有參加過,根本就不知道教研是咋回事,怎能提搞教學研究!這些做法確實嚴重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反思,它對教師的成長極為不利,若談改進教學,那必然是一句空話,這理應是教育管理者的責任。
教師的反思能力和教師必備的「三筆字」「簡筆畫」「說普通話」「微機操作」一樣,也是教師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一個教學反思基本功差的教師,在教學中就不可能有進步。
假如一個教師只滿足於在師範學到的東西,不去思考,不去辨別,那麼他工作幾十年也只能是一堂課的重複,會永遠停留在新教師的水準上。教師「反思」的基本功包括:對教學各個環節的反思,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反思,對班級管理和學生家庭狀況等的反思。
教師要做到課後思、日日思、周末思、月後思、期中期末思。倡導:每周寫一篇反思日記,一周提供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每學期寫一篇反思案例,每學期講一節研討公開課,建立一個班學生的學習檔案。對於反思發現的問題要採取:「發現——分析——多角度思考——尋求解決辦法」。
要實現這個基本功的達標,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知識素養和崇高的責任心,必須具有批判精神,它應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
教然後知困,教師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師經常發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常思常進,愈思彌新。有經驗的教師講一節課,或解決一個問題,常常是輾轉思考,換位分析,事前有計劃,事後有反思,得失有記錄,令人感到既謙遜又充滿智慧。
有這樣一個小學數學老師,從事教學長達三十多年,和她在一起談教學反思時,她說:「我教書這麼多年,每講課必反思,一節課下來,我要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是什麼?教學過程是否達到了目標?這節課的內容是否有利於學生未來發展?
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為什麼用這些方法?本節課印象最深的環節是哪些?感覺哪個教學環節還有待於改進?
在此基礎上,我不斷地修改教案,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學生學起來從不費力,每次數學考試,班級名次都在前面。」
她又談到:有一次,在講數學應用題中的「相遇問題」時,由於方法不當,講了兩節課學生也沒聽明白,而且越講越糊塗,自己也很沮喪。回到辦公室,和同科教師一起反思,共同探討。同行的指點,令我改變原來的教法,我改用「圖示法」講解,一點撥,學生便明白。
她在反思日記中寫到:「學生糊塗,原來是教師方法不當,教師的高明之處就是教法的高明啊!」
「教育家」與「教書匠」的區別就在於是否反思。以謀生為手段的教書匠,常常不思而教,是「打工者」。一個優秀的教師往往能把「反思」作為自己發展的源泉,靠「反思」來激發自己永恆進取,去點燃探索的火把。
教師要進行「反思」,首先要把「反思」當成一種自覺行為,養成一種習慣。三尺講臺,教海生涯,傳道授業,責任彌大。每當發現自己的缺點,告別舊我,常思常新時,教師的教育生命就像東方升起的太陽,會顯得無比的鮮亮。
其次,教師要超越自我。「反思」本身就是對人、對己、對今天、對昨天的大膽懷疑。否定過去,否定自我,跳出自我,就能向更高處邁進。
再次,「反思」又是教師個性化的標識。教師對自己教學工作的反思,就應當廣泛吸收前人和世人的優點,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況且自己的反思又是他人所不能代替的,因此,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必然會形成富有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因而,沒有反思就沒有教師個性,沒有個性化的教學,也就不可能產生現代的教育家。
願我們的校長要重視教師教學工作的反思,要給教師反思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教師也要積極的去反思自己的教學,以求不斷的改進,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