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的三個境界:理想信念、實踐反思、學習提高

2020-12-13 師拿久穩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到做學問的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想,教師的成長也需要經過這三個境界。

第一個境界是對教育、對教師職業的認識。教育是偉大的事業,從大處說,教育關係到民族的未來、國家的興衰;從小處說,教育關係到一個人的成長、千萬個家庭的幸福。所以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面對的是生動活潑成長的兒童與青少年。習近平總書記說,教師是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教師要認識自己職業的重要性,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教師要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教師有了這樣的認識、這樣的信念,才能不斷成長。

第二個境界是修煉。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鑽研,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總結經驗教訓,逐步認識學生成長的規律、認知的規律,逐漸掌握教育規律,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專業水平。北京市豐臺區一位初入職的年輕教師教一年級語文課,一堂「荷葉圓圓」的課,在專家的幫助下,經過三個月的磨鍊才講得比較滿意成功。她後來說:「那三個月是我最痛苦的三個月,也是最幸福的三個月。」好似涅槃重生,有了一次飛躍。

教師的成長就在教育實踐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正如特級教師於漪所說的:「教師的成長和發展最重要的是內心的覺醒,就是把日常平凡瑣碎的工作與我們未來的事業和千家萬戶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樣每件事情就會有育人的平凡意義。」於漪還說:「我這一輩子有兩把尺,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她就是這樣做到「衣帶漸寬終不悔」,不忘初心,在不斷學習反思中磨鍊成為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

第三個境界是收穫。教師的成長與學生的成長是同步發展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引導幫助學生成長,自己也就成長起來。到時候,看到你教的學生一個個成才,你就會成就感油然而生,感到無比的幸福。正如於漪所說的:「教師的生命是在學生身上延續的,教師的價值是在學生身上實現的。」所以我常說,教師是最幸福的職業。

這三個境界是教師成長的路徑。歸納起來無非三個詞:理想信念、實踐反思、學習提高。我要補充說明的是,學習要成為教師成長的必修課。教師要天天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別的教師學習,更要向學生學習。向書本學習,不僅學自己所教的專業書籍,雖然不可能博覽群書,也需要讀點有別於自己專業的書,理科教師不妨讀點文藝的書,文科教師也可以讀點科普作品,以提高自己的學識和素養。向別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比照自己的不足,不斷改進。向學生學習,當今是資訊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更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知道的東西可能比教師還要多。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共同學習,把教學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在學習中不斷成長。

唯有如此,教師才能有真正的收穫,真正的幸福。( 顧明遠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教師報》2018年01月10日第1版

相關焦點

  • 萊西一中李展飛——《淺議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
    王國維說做學問要達到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個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個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其實,教師的成長也需要經過這三個境界。
  • 大學教師的成長路徑:讀書+實踐+反思,您究竟差了啥?
    這裡僅就教師成長路徑的三個環節發表一下個人見解。第一,讀書貴在得法。讀書是教師必備的素養,但教師讀書一定要得法,要做到「實」、「深」、「活」三個字。首先,教師的專業知識首先要做到一個「實」字(實在)。教師應該全面系統地鑽研掌握本專業知識,做到踏踏實實,扎紮實實。
  • 為青春築夢匯聚強大力量——關於高校輔導員理想信念教育的幾點思考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北京大學學生座談時強調「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在高校教育中,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大學生的關係最近、接觸最深,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
  • 教師個人自傳 教學三境界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就是要「教學有法」,即學習前輩們的的知識與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我是幸運的,2016年畢業的我趕上了汝州市第一批赴高校直招高中教師;我是幸運的,能成為「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中的一員;我是幸運的,實現了大學和工作的無縫銜接。因此我非常珍惜這個工作機會,從站上三尺講臺開始,我就抱著一種「求知若渴」的心態。
  • 在反思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教學反思的四重境界,您在哪一層?
    教師又該如何養成反思習慣,在成就每一個孩子的同時,成就最好的自己?一起來看! 「對教師成長最有效的要素是什麼?」日本學者佐藤學多次對這個難題進行問卷調查,所有結果中排第一位的都是「自己對教學的反思」。美國學者波斯納也提出了教師耳熟能詳的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如何寫反思?
  • 在反思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教學反思的四重境界,您在哪一層?| 薦讀
    民小編說葉瀾老師曾經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會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能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教師成長最有效的要素。但教學反思怎麼做?在實踐中,教學反思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教師又該如何養成反思習慣,在成就每一個孩子的同時,成就最好的自己?一起來看!「對教師成長最有效的要素是什麼?」
  • 顧明遠:教師要達到「三個境界」,需要「五項修煉」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發表主旨報告教師成長的「三個境界」王國維說學問要達到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第二個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個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作為好的教師,也應該有這三個境界。為了達到這三個境界,教師成長要經過五項修煉:意願、錘鍊、學習、創新和收穫。教師成長需要「五項修煉」第一項修煉是意願。
  •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優途徑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既回味反思,又探索前行,讓教師的事業常幹常新,充滿創造的樂趣。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
  • 公務員面試應具備的理論品格:堅定的理想信念
    所以,對於參加公務員面試的考生而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二、如何樹立自己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的理想信念具體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學習,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堅定信仰;其二是需要我們一言一行上踐行理想,在一點一滴中養成品德。
  • 蘭州市第四十八中學召開青年教師跨越成長培訓專題會議
    ,搭建青年教師交流與學習的平臺,7月22日上午,蘭州市第四十八中學在五樓會議室召開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專題培訓會,學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以及全校初級職稱以下的37位青年教師參加了會議。他認為青年教師充滿活力、可塑性強、富有創造性,是學校發展的希望和動力,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學校歷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明確點出「於教師而言,青年教師就是啟動點」。他要求青年教師一是要善於學習、善於反思;二是要研究教學、研究學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三是要有教育情懷和良好的心態。希望青年教師要拿出十二分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迎接挑戰,不斷磨鍊,早日成為學校的棟梁。
  • 堅定理想信念 爭當同學的貼心人
    一、前言 有人說,高中生活就是枯燥乏味的兩點一線,只為了唯一的信念埋頭苦讀。而在我看來,我的高中生涯是一部交響樂,我們譜寫並演奏出生活琴弦上的每個音符,使生命的旋律變得豐富而多彩。在校團委的指導和帶領下,班團幹部們以「培養在未來社會中具有健康生命、理性精神、主動發展和服務公眾的傑出公民」為工作導向,按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同學」的總體要求,團幹部們不斷提高自我的政治思想素質、調查研究素質、協作配合和甘為人梯的素質,提升宣傳疏導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在推動基層團組織創新的過程中,要求團幹部們必須具備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勤於反思、善於學習的品格。
  • 高校英語教師轉化性學習中的反思能力分析
    高校英語教師轉化性學習中的反思能力分析[摘 要]通過闡述轉化性學習理論與教師主體性學習和發展的關係,指出轉化性學習理論對外語教師教育模式創建的影響以及關鍵事件在轉化性學習中的作用,分析轉化性學習的反思性是教師主體性學習身份鞏固的關鍵,從而提出高校教師在轉化性學習過程中應該重視自身反思能力的提高
  • 理想信念的含義、特徵與作用
    科學的理想是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社會發展客觀趨勢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對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把握,因而對人們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對社會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理想是多方面和多類型的。
  • 共產黨人如何堅定理想信念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發展,特別是黨員幹部在堅定理想信念方面越來越關注。在新時期,探索出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發展道路顯得尤為重要。 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 少數基層共產黨人存在精神懈怠問題。
  • 以理想信念導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分別闡述了我們的價值目標、取向和準則,三個層面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各具功能、各有側重,是現階段中國社會「最大公約數」的價值共識和基本的價值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理想信念提供了層次性解讀,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升華了我們的價值追求,構築了我們的精神高地。   實踐上的契合性。價值觀最深層次的內核是信仰信念。
  • 堅持有效反思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課標理念,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是否有利學生的發展。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教師成長=教學過程+反思;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公式。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從「教書匠」逐步成長為教學的「研究者」。
  • 聚焦項目學習,促進教師成長
    為做好疫情期間線上教研工作,自治區教研室聘請國內部分「項目學習"專家和教師,開展線上交流活動。 營小主校區按照文件要求,組織教師收看,並做好學習記錄。、歷史、要素和發展歷程,按下來的幾天專家以一個個鮮活的例子來解讀項目學習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和收到的成效。
  • 朱小蔓:教師的人格——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礎
    在以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倡導的教師、學生要與「新課程共同成長」教學目標達成中,力加老師在自己日常教學實踐裡,傾注了大量心血,以教學日記、教育敘事、與學生學習文本對話反思等方式,積累了40多萬字的反思性文本記錄,特別關注那些看起來非常不起眼的教學細節,由教學現象的研究,提出對教師教育藝術專業課程與教學體系進行帶有實踐性意義的認識,並在課程教學體系的架構中,闡述理論上的見地
  • 顧明遠:教師的專業精進、職業素養和生命境界
    教師成長的三重境界和五項修煉什麼是好教師?一位不斷成長的教師就是好教師,也是幸福的教師。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他們既幫助孩子成長,也與孩子們一起成長。他們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王國維說,做學問有三個境界。教師的成長,也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對教育、對教師職業的正確理解;第二個境界是修煉;第三個境界是收穫。如何抵達這三個境界呢,需要五項修煉。第一項修煉是意願。當教師首先要有做教師的強烈意願,這是教師成長的基礎。一個人如果內心不願當教師,他不可能在教育工作裡很好地完成任務。
  • ...關於深入開展「堅定理想信念」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
    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的意義和目的  理想信念教育是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根本要求,是共產黨員加強黨性修養,保持高尚精神境界的終身課題。胡錦濤同志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