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代表冬天的開始,一年之中有四個帶「立」的節氣,立冬是其中之一,可見這個節氣是非常重要的,而立冬也有其特有的節氣習俗,那麼立冬要吃什麼傳統食物呢?
立冬吃餃子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區,就喜歡利用餃子來作為立冬進補食物。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餃子也是中國人在春節時特有的民俗傳統。因為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餚。
立冬吃羊肉火鍋
民俗有云:北吃餃子南吃蔥,銅鍋羊肉好過冬。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中醫講究「熱則寒之」的食療方法。因此,吃羊肉時要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立冬吃生蔥
南京有句諺語,「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別注意吃生蔥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溼寒,減少疾病的發生。按老人的講法,蔥性溫味辛,能發散讓人出汗,使體內鬱滯不通的陽氣隨著汗液排出,陽氣運行便通暢了,病邪也就隨汗被驅除了。
立冬吃甘蔗、炒飯
在潮汕有立冬吃甘蔗、炒香飯的習俗。流傳著「立冬食蔗不會齒痛」的說法。當地民間認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護牙齒,又有滋補的功能。而用蓮子、蘑菇、板慄、蝦仁、紅蘿蔔做成的香飯,廣受汕頭市民的歡迎。
立冬吃糰子
糰子是長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糰子和青糰子兩種。糰子是圓球狀,寓意團團圓圓,它與北方的元宵相似,又比元宵的個頭大,有蘋果一般大小。糰子外面一層蹦脆蹦脆的,而裡面的各種香料也會隨著糰子加熱,香氣撲鼻而來。
立冬吃鹹肉菜飯
立冬日吃上一碗鹹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用霜打後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鹹肉、米醋為原料,使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鹹肉菜飯雖然沒有載入蘇州的名食譜,但它從來不缺少喜愛它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