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學|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2020-12-16 高定文化

最近寶媽寶爸們除了關注新冠肺炎最新數據信息的變化之外,更多關心的應該是寶貝們何時可以入學(開學)了。

對父母們來說,不管孩子長多高有多大了,如何給自己的孩子鋪一條寬廣的求學之路,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這是為人父母最最重視的問題。

教育移民成為越來越熱門的話題,

很多父母認為移民是尋求子女教育的一個全新突破!

其實教育的重點,就是啟發人。

歐洲的教育恰巧就是,從小開始就教你發現自我,

鼓勵小孩敢想、敢做!

悠久歷史和古老傳統是西班牙教育保障,

學歷世界公認,教育水平世界一流。

西班牙教育系統被劃分為四個層次:

學前教育(Educación Infantil, segundo ciclo):3至6歲

小學(Educación Primaria):6至12歲

義務中學教育(Educación Secundaria Obligatoria):12至16歲

義務教育後兩年的教育(Bachillerato):16至18歲

西班牙教育的前世今生

一個國家教育體系的成熟度,和大學建立年份有著緊密的關聯,那麼西班牙第一所大學是什麼時候建的呢?又是哪一所大學呢?

那就是薩拉曼卡大學。薩拉曼卡大學始建於1218年,2018年剛過完800年生日。

那麼,800年前的西班牙大學是什麼樣子呢?

再看看其他一些西班牙大學建立的時間:

巴塞隆納大學 1450

聖地牙哥大學 1495

阿爾卡拉大學 1499

康普頓斯大學 1499

塞維亞大學 1502

格拉納達大學 1531

巴塞羅納自治大學 1968

馬德裡自治大學 1968

卡洛斯三世大學 1983

龐貝法布拉大學 1990

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 1996

LOMCE

西班牙現行的教育體制

現行的教育法是 Ley Orgánica para la Mejora de la Calidad Educativa (LOMCE),是人民黨(Partido Popular)2013年執政期間,頒布的最新教育法案。

下面說說西班牙幾個教育體系

幼兒教育

0至6歲學生的教育階段

幼兒教育是為從出生到六歲左右的兒童提供服務,以促進他們的身體、情感、社會和智力發展。通常分為兩個階段:0-3歲的早教,和3-6歲的義務教育。

0-3歲的早教是目前很多雙職父母的選擇,可以幫助他們在白天照顧孩子,但是也有不少父母會選擇自己帶孩子。3-6歲的幼兒園教育階段則是更普遍的教育,目前幾乎100%的家庭會參與此階段教育。

幼兒園通常有公立和私立兩種選擇。公立幼兒園需要在每年4月之前向政府遞交申請,而私立幼兒園會制定自己的時間表,來確認申請時間。按照法律規定,幼兒園的班容量應該在18人—25人之間。

小學教育

6至12歲教育階段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它包括六個學年,通常在六到十二歲之間。一般而言,學生將在他們年滿6歲的當年進入小學教育。

中等教育(ESO)

通常從12歲到16歲

義務中等教育(ESO)是一個免費的基礎義務教育階段。它由四個學年組成,通常在12至16歲之間。

它按照普通教育的原則,注重多樣性,特別注重學識的教育和職業定位。其中包含兩個階段:1-3年為第一階段,第4年為另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的基礎培訓有兩個可以選擇的方向,為升學安排的課程和為了職業培訓所選擇的課程。

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是:

① 讓每個人都獲得文化的基本要素:人文,藝術,科學和技術。

② 發展和鞏固學習和工作習慣。

③ 準備納入以後的研究做準備。

④ 培養每個人作為公民行使其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

高中教育

自願性質的義務中學後教育。一般在16至18歲之間

是義務教育後的一部分,因此是自願的。它包括兩個階段,通常在16至18歲之間。

課程以靈活的組織方式向多種方向發展為目的,在適當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培養,以便根據學生的觀點和興趣培養學生。

其主旨在於:

為學生提供培訓,促進智力和心理成熟,學習知識和技能,使他們發展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並將知識和責任心融入積極的生活中。並為高等教育做準備。

職業培訓

目前,職業培訓(FP)是最接近現實的勞動力市場和專業要求的培訓,為不同部門提供專業人才,以滿足各方就業需求。

職業培訓提供26個專業,平均超過150個培訓周期,其理論和實踐內容適合各個專業領域。

在每個專業當中,都會提供提供三個階段的培訓:

基礎職業培訓階段(FPB),授予相應的基礎專業學位,是免費提供的義務教育。

中等水平的形成階段(FP GM),授予技術員的稱號,並且是中學後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高等學位形成階段(PF GS),授予高等技術人員的稱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職業培訓通常有三種方式:

① 在培訓中心接受培訓

② 通過網絡的遠程教育

③ 具有相關經驗的人員通過測試獲得認證(需要工作年限)

大學教育

西班牙自1999年以來,和其他三十多個歐洲國家一樣在教育體制上開始進行改革並全面實行歐洲高等教育規劃 (Espacio Europeo de Educación Superior, 簡EEES), 整個教育改革於2010年結束。這項教育改革項目的目的是:

① 通過歐洲學分轉換體系(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 即EEES)的劃分結構作為提高教育效率,來達到整體調整學位體系。

② 確保資格水平和資格,以促進各大學生之間的流動性和學生畢業後學生能夠融入歐洲特有的勞動力市場。

為確保適應歐洲高等教育規劃項目,西班牙已採取法律措施,如歐洲文憑補充(Suplemento Europeo al Título), 有利於在與30多個EEES成員國學歷文憑承認,同時也有利於和此歐洲高等教育規劃項目以外其他國家的學歷資格認證,如美國,亞洲和拉丁美洲。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者在取得居留籤證後,子女便可享受西班牙當地居民同等待遇,從幼兒園教育開始,直至完成2-3年職業學院教育(相當於中國大學本科),全部免費。

最新數據顯示,世界頂尖大學中西班牙各所高校表現得非常強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

1 西班牙的世界名校

世界上大約有4.5萬所大學,根據今年1月新鮮出爐的QS TOP UNIVERSITIES排行,西班牙有21所大學成功躋入全球前700名。

這是什麼概念?中國的知名學府,諸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排名分別為421, 257,315和700位。

國內高考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擠進一本難於上青天,一本學生僅佔全部考生的12%。

而在西班牙進入名校就容易多了:一年兩次高考機會,這次考得不滿意下次再來;人性化的評分體制,不僅看高考這一次,評分是40%通考成績+60%高中平時總成績+定向考試附加分,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擅長的方面,更不用擔心一次失誤導致終生遺憾。

2 優勢專業

西班牙在每一個學科領域都有表現強勢的大學,幾乎每個學科都有至少一所西班牙大學進入世界百強,尤其是商科、經濟學、建築學、考古學、藝術、傳媒、哲學和醫學等專業。

Business & Management 商務管理

ESADE,IESE和IE商學院的商務管理專業,世界排名21、27和44。

Civil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土木與結構工程

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的土木與結構工程專業,世界排名34。

Architecture/ Built Environment

建築或建築環境專業

加泰隆尼亞理工大學和馬德裡理工大學的建築或建築環境專業,世界排名分別第26和50。

Dentistry 牙醫學

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的牙醫學專業,世界排名36。

Economics & Econometrics

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

龐貝法布拉大學的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專業,世界排名34。

Anatomy & Physiology 解剖學與生物學

巴塞隆納大學的解剖學與生物學專業,世界排名32。

3 畢業生就業能力

上學是為了學知識,學知識要能就業。西班牙各所大學的就業競爭力也不容小覷,西班牙名校的畢業證書含金量非常高,在歐洲乃至國際社會都極具說服力。

我們先對比下中國名校北京師範大學和同濟大學的就業競爭力世界排名:

北京師範大學301名,同濟大學201名。

這樣看來,西班牙大學還真是甩開中國名校一大截!

持續推送更多詳情與資訊,請關注高定文化

相關焦點

  • 前沿調查:放寬入學年齡, 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
    前沿調查:放寬入學年齡, 孩子能否贏在「起跑線」?這就意味著最早5歲8個月的孩子就可以入學了。當前,學齡前兒童提前入學現象逐漸增多,為了讓孩子提早入學,很多媽媽們甚至選擇提前剖腹生產。那麼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提前入學呢?提早入學是否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呢?帶著這些問題,「前沿」新聞記者展開了調查。
  • 孩子的英語學習要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的學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英語學習的起跑線是什麼?>今年帶初二兩個班的英語課,每個班各有一個很特別的後進生,四班學生薑某初一入學時大概上了不到一個月的學就回家了其實原因就是這個孩子英語學習在小學打下來不錯的基礎,就是對於英語的學習本質,語音學習掌握的不錯,單詞拼讀比較好,就會很快記憶單詞。他才能在落下幾乎兩年課的情況下能很快撿起來。可見這個孩子的小學英語學習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 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能贏在終點嗎?
    那句:「學校不想錄用店鋪老闆的孩子」,讓我也感到慚愧。店鋪老闆的孩子尚沒有資格,那我們農民的孩子還有機會嗎?也許有,但風鳳毛麟角。當影片中的父母發現每所貴族學校為了防止「馬太效應」都會有25%的學位留給貧困孩子時,他們不惜住進貧民窟裝窮。最後以作假、欺騙的手段使女兒順利進入這所最好的私立小學,但同時也剝奪了真正貧窮男孩的入學資格。
  • 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原來這是個偽命題?
    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入學前就上各種早教班、課外班,要做到語數外樣樣精通,琴棋書畫樣樣不落,感覺讓自己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就是人生的贏家。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長跑的馬拉松「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的認知有個致命錯誤,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代表孩子能夠「贏在未來」
    隨著越來越多綜合素質高的人成為了父母,大家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比以前更加重視了,不少父母甚至在育兒問題上達到了「焦慮」的地步。培養孩子成才的壓力讓這些父母不斷要求自己也要求孩子要從小「贏在起跑線」,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孩子年紀不大壓力卻不小。
  • '贏在起跑線上' 用英語怎麼說?
    一些父母想著給孩子找哪家輔導英語好,一些家長在準備著自己國際學校的入學面試。一些人通過打拼終於買下了一套房子,一些人為了孩子剛換了不錯的學區房,另外一些人剛算好這個月國外國外房產房租的收入。別抱怨彆氣餒,社會會給你足夠多的機會不斷往上爬,也正是人不斷爭取更好生活的本性推動社會不斷向前。通過努力打拼,你也可以讓自己和家人贏在起跑線。
  • 學區房,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重溫2015年熱播劇《虎媽貓爸》時,我又陷入沉思......劇中虎媽為了能讓女兒上第一小學,花光家裡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並賣掉寬敞的自住房,搬入了破舊不堪但是房價竟需要9萬元一平米的學區房!虎媽認為學區房是孩子能上重點小學的唯一途徑,但是為此全家人都過上了拮据的生活。最後得知入住學區房要滿一年孩子才能上該重點學校,虎媽更是決定讓適齡的女兒推遲一年上學。這樣做真的就會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 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時代,當前的社會競爭異常激烈,而知識和技能在競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領先一步,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數學思維幼兒時期孩子開始認識數字,形成數量概念,開始掌握技術和數數、比較大小等重要技能。這些是我們看到的,而數學思維包括更加廣泛的內容,例如對形狀和空間的認知、按規則分類的思想,以及邏輯思維。數學思維能夠幫助兒童形成嚴密的邏輯,思考問題更加周全。4.
  • 育兒分享 | 為提早入學剖腹產,真的贏在起跑線上嗎?
    這幾天在小區溜孩子,無意中接觸到了一個8月30日生的寶寶,孩子媽媽為了讓孩子早一年上學選擇了剖腹產,可是,明明有句話說孩子在媽媽肚子裡一天甚過於在外照顧了七天。不禁想起,世界日報有個專欄說過:開學式剖腹產充分顯示,中國父母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 別讓「贏在起跑線上」毀了孩子的一生!
    自己的兒子正在上一年級,作為一個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我太了解小學生家長們的焦慮和渴望了。「贏在起跑線上」雖然持續遭到社會詬病,但家長們都像「上了頭」,根本停不下來。現在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要了。以前自己上學的時候很少聽到「家庭教育」這個詞。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然後中國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兩者一拍即合,「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成為了父母們的共識。《@所有人》演講者張釋文說:「城市越來越大,家長的焦慮已經從高考下沉到了小學、再到幼兒園,逐年下沉。」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必須要贏在子宮裡?孩子早期教育怎麼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很多家長的至理名言。什麼是起跑線?怎麼才能不輸?這個問題,無數的虎爸虎媽有著百般的方法。北京西城區上個月剛剛明確了區內「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在「731」這個大關口,有多少家庭砸鍋賣鐵,豪擲千萬地在關門前搶購老破小。誇張嗎?一點都不。
  • 論教育——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現在的幼兒教育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家長們從小要求自家的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皆全。能拿高分,能書善畫。每個周末逼得孩子們奔波於各個培訓班,生怕落了一點點功課。每個家庭卯足全力,都要贏在起跑線上。你家孩子英語詞彙量3000個,那我家的孩子英語詞彙量就要5000個。
  • 「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在哪裡?數據告訴你
    當問到「希望將來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時,「健康」(提及率達到34%)和「快樂」(提及率達到23%)成為高頻詞。但「健康」和「快樂」並不能取代育兒觀念中的競爭意識。66%的媽媽認為「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贏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
    教育上總是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提法,如「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等。之所以說這些提法是似是而非的,是因為它只有個口號,初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又沒經過驗證,誰也不能明確是否真的有道理,或者有道理到什麼程度。
  • 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把自己所有的體力、精力耗掉,不想急著衝刺,我們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贏在終點。」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在教育上的花費也越來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學區房也應運而生,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有甚者,有人花費巨資購買一間不能住人的倉庫當學區房,就是為了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
  • 如何真正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國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問題越來越重視,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因此關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可謂是在每位父母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生長。那麼,如何真正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自己的孩子能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呢?
  •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麼做就對了!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大概是每個父母都會思考的問題,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外在的物質我們很難改變,其實孩子一生的健康,我們還是有希望改變的,讓他們贏在起跑線上。而且,我認為這個的贏比物質的贏更重要!
  • 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何以輸在了終點線上?
    任天軍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輸在起跑線的德國孩子》(原在《芳草(經典閱讀)》 2014年11期 ),文章中說:德國禁止過早和過度開發孩子的智力,德國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上學前對孩子的「教育」重點放在三個方面:基本的社會常識;孩子的動手能力;保護孩子情感胚胎,培養情商,培養領導力。
  • 贏在起跑線是偽命題,千萬別做孩子人生的獨裁者
    在我們國家很多宣傳類的詞語當中,那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好像很常見,所以,現在的孩子,很小就被各種興趣班、學習班綁架,不但要應付沉重的學習任務,還要面對很多課後的學習任務,整個人都成為了學習機器人當中國父母天天在絞盡腦汁給孩子辦各種培訓班的入學手續時,當很多為人師表者打著補課的旗號搜刮孩子父母的錢財時,整個世界都顯得那麼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