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思維力?用好玩的思維可視化,把孩子的思考畫出來

2020-12-15 小D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父母們都在為孩子幼兒園升小學、小學升初中而感到煩惱和迷茫,不知如何教起,其實簡單的加減乘除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因此,如何引導孩子講腦筋用在學習上才是關鍵。

現在已經有很多重點幼兒園和小學都在實行"將思維可視化"的教學模式,老師用更容易理解的圖像,以圖解的形式給孩子更主觀地呈現和再現知識,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記憶能力,還能提高學習質量。

通過將思維過程可視化,能夠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這也是很多家長在努力探索的、提高孩子思維力的方法,現在有一種好玩的方式可以讓思維可視化——讓孩子將思考畫出來。

|"可視化思維",讓孩子畫出思考

所謂思維可視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就是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路徑通過可視化的圖像、圖片、圖示呈現出來。

思考方法在學習過程中主要包括了常用的概括、抽象、推理(類比、歸納、演繹)、區分、綜合和分析等邏輯思維形式。

在近些年來,可視化的學習在國內越來越受關注,在之前就已經有教授和大學聯合開展實驗研究,試驗的目的就在於通過可視化的思維工具進行教學,促進學生提高思維力並且掌握科學的思考方法,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這些思考能力主要包括以下8中能力:

1.觀察能力:即人通過感官能迅速識別事物的特點特徵的能力;

2.想像能力:通過感官觀察事物後,在腦海裡創造各種形象的能力;

3.概括能力:指對某種抽象複雜的事物或概念,能夠化繁為簡,將最本質的東西提取出來的能力;

4.比較能力:能夠對比找出不同事物,在性質、結構或功能上的異同的能力;

5.構造能力:能夠將事情分解成不同層面結構的能力;

6.綜合能力:能夠靈活運用各種幫助思維的工具得出結論,能夠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事物進行進一步思考的能力;

7.轉化能力:能夠運用新的思維技巧,得到新的發現,並形成基本的構造圖,有能製作出模型的能力;

8.模型化能力:能夠將複雜的事物簡單成一個模型表示,找到創新的方法,對事物理出頭緒,並且納入規範的能力。

實際上,當孩子在將思考畫出來並進行表述的時候,是在做雙重表達,孩子在語言表述的時候,同時在想像方面進行表徵和處理。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千萬不要讓孩子做完一件事就完了,而是鼓勵孩子多嘗試表達,不管是正式簡潔的概括還是一大堆廢話,只要孩子將自己的思路講明白了,思維能力也就在過程中逐漸提高了。

這也是老師在課堂上一直要鼓勵學生發言的目的。

有些孩子能夠做出很多數學題,但是在考試時換一個題型就不會了,或者是讓他講明解題的原理和思路,他們卻是表達不出來的,因為會做和講明白是兩個不同層級的會。

|五種思維可視化工具,增強孩子思維力

我在網上找了PETA項目組(主要是通過教授學生可視化思維方式來達成思維能力培養目標)給適合小朋友提供的可視化思維工具,今天給大家推薦5種思維工具,家長可以在日常的玩耍、練習中滲透進去。

1.腦圖

現在很火的思維導圖大多都是丹妮博贊的腦圖系列,即根據左右腦的分工理論,將主題定在圖片中央,並從中間向四周發散開,是一种放射性思維可視化的方法,也是最簡單最有效地匯總思維方法。

比如現在是冬天,我們就可以讓寶寶定"冬天"這個主題,寫在圖片的正中央,然後讓寶寶想與冬天相關的內容,比如會下雪、會有動物冬眠,比如與冬天相關的節日,有聖誕節、春節、元旦、冬至,或者與冬天相關的花草動物,都可以讓寶寶儘可能地發散思維地想。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給孩子限定時間,讓孩子想到就往上寫,寫完可以貼在客廳顯眼的位置,若孩子學了新的相關知識,也可以隨時補充;

2.魚骨圖

又叫因果圖、石川圖,是石川馨先生創造的一種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導圖,可以用來描述一件事情產生的原因、並且對某種結果的產生、影響和決定作用。

魚骨圖實際上就是一種歸類和歸納方法,通過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歸納和分析,並且按照原因的強弱進行排列,用箭頭和斜線來表示這些原因的關係,從而得出類似魚骨的形狀。

比如我們給孩子看關於環境汙染的動畫和短篇,看完之後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將看到的有關環境汙染的原因都歸納出來,比如大原因包括大氣汙染、水體汙染、土壤汙染、噪音汙染等,而在每個大原因下面都有很多小原因,這些都可以讓孩子聯繫生活畫出來或講出來,繪製成一個魚骨圖。

3..概念圖

概念圖是由康乃爾大學的諾瓦克(J.D.Novak)博士發明的,是用來組織和表達知識的簡單有效的工具。主要是運用方框或者圓圈,以及連線的心事將主題與概念之間的關係表示出來。

通過不斷地建立這種練習,將繁雜的知識網絡化系統化,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網絡。

這對於高年級的孩子建立知識體系是有很大幫助的。

比如在數學圖形上的2D和3D的概念孩子們就很容易搞不清楚,這時候就可以讓孩子畫一個概念圖,將2D的圖形畫出來歸為一類,3D的圖形化出來歸為一類,這樣一個清晰的網絡就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4.流程圖

流程圖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表達思維,就是用箭頭和方框的形式設計的思維導圖,將複雜的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比較適合用於孩子解決孩子在閱讀寫作上的困難。

比如讓孩子寫一篇作文,就可以線讓孩子列出提綱,開頭要怎麼寫,如何循序漸進,最後升華,就可以畫出一個流程圖。

5.模型圖

模型圖主要是用於造福在數學上有困難的寶寶,主要是將數量的關係可視化的導圖,可以幫助寶寶比看和背誦文字更快地提取數量信息。

比如孩子不懂A與B數量的包含的關係,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模型,分別畫出一個圓形代表A的數量範圍,在畫出一個圓形代表B的數值範圍,然後將兩個圓圈相交的地方寫上A+B,這就是A的數值與B的數值重合的範圍。這樣孩子就更容易理解。

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家長們的堅持練習,其實,這種培養也是因人而異的,家長的心態要好,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笨。

這五種思維可視化的工具都各有各自適用的範圍,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可以慢慢在生活的各種小事中滲透這種思維可視化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各種生活、學習上的問題,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孩子的思維能力,減少孩子在未來學習方面的阻力。

我是小D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差,不會舉一反三?提升孩子的思維力,用這八張圖就夠了
    思維地圖是美國教育學博士大衛.海勒在語義學、認知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基礎上,發明的一種用來構建知識、發散思維、幫助學生思考、提高學習能力的可視化工具。我們的大腦在思考問題時,有八種基本的思維過程,思維地圖用八個對應的圖示,通過可視化的方法來表達這些思維過程,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與他人溝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結果。
  •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讓思維傳遞起來,讓知識可靠起來
    通過介紹什麼是思維導圖,為什麼要學習思維導圖,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並讓孩子愛上思維導圖等三個方面,教會父母們正確引導孩子學會思考,並將每一步思考過程可視化,在可視化的過程中,逐步理清思路,學會有意識地思考,是一本讀了就可以進行實踐操作的說明書。01 什麼是思維導圖?
  • 一年級數學啟蒙:教孩子畫思維導圖,學習可視化,提高學習效率
    孩子幼兒園畢業,即將進入小學,很多家長表示很迷茫,不知從何教起,其實簡單的10以內加減法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如何引導孩子將聰明用在學習上才是關鍵問題。最近重點小學都在實行「思維導圖」式教學模式,用圖解的方式來直觀呈現、再現知識,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質量;把思維過程可視化,能夠促進孩子創造性思維。
  • 孩子理解不了知識點?巧用「可視化思維」,提高孩子學習效率
    而且可視化思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有趣的體驗,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下孩子可以把日常學習中比較枯燥的文字轉化成有趣的流程邏輯圖,這樣孩子也就能夠更好地記住。在這個的不斷鍛鍊下,孩子的記憶能力就會不斷的提高,對於學習也就更加具有幫助。二、「可視化思維」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 想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那就不要錯過這八大思維導圖了!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一書作者楊瑜君、萬玲告訴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能力,讓孩子學會閱讀和在閱讀收穫知識。思維導圖Thinking Maps是學習各種閱讀方法的可視化利器。思維導圖對學習閱讀和在閱讀中學習這兩大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 思維導圖對孩子真的有用,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國內外孩子都在用
    現在很多學校都要求孩子畫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來完成作業,但目前除了北上廣一些學校有專門的思維導圖課程外,其它大多數地區學校都沒開設這門課程,老師們對於思維導圖也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可能需要家長們有意識地在家和孩子一起系統性地學習下思維導圖。以前我也受邀到幾個小學上思維導圖課,在上課過程中會發現孩子的思維非常活躍,對思維導圖這樣的工具也非常能接受。
  • 孩子不會畫思維導圖?簡單3步,用軟體畫出好導圖,小學生都會
    很多家長都知道思維導圖可以讓孩子高效學習,能夠快速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以及學習力、思維力,國內外很多孩子都是使用這個思維工具。但經常有家長問我,畫思維導圖用什麼軟體好?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手繪效果是最好的,因為這樣更能加深孩子的記憶。先來對比下手繪和軟體畫導圖的優點。
  • 思維可視化,幫助孩子加強理解
    為幫助孩子深刻理解知識,在學習中家長不妨踐行「思維可視化」。思維可視化主要是指用「形象」代替「抽象」,用「圖像」代替不可視的「思維」,通過感知遷移掌握更多有用信息。以「軸對稱」為例,家長可以先畫出一組圖形,而後引領孩子觀察這些圖的特點。孩子起初可能會感到茫然,不知從何處下手,家長可引領孩子借住量角器、直尺等工具量一量、疊一疊。
  • 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想提成績,不如先鍛鍊思維
    在探尋如何提升孩子思維力的過程中,被種草了一本書《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但看題目就有閱讀的衝動,畢竟能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技能,是我們為人父母傾其所有也要替孩子追尋的。這本書號稱一支筆、一張紙,讓思維看得見,適用於5-12歲的孩子,它引導我們走出教育的誤區:比起教學生「思考什麼」,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思考」,如何關注、分析思考的每一步更為重要;教會孩子們用一種更高效便捷的方法將大腦中原本渾濁抽象的思維過程變得具體、直觀,讓孩子「看得見、摸得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從而掌握思維方法和技巧,學會有意識地思考。
  • 每集才三五分鐘的謎題思維課,全面培養孩子的專注/細心/耐力和高級思維力!
    但問題是——謎題的思考推理過程非常嚴密、環環相扣,需要老師極為細緻的講解,孩子縝密而專注的學習力,就在這詳細嚴謹的學習中慢慢培養起來。但機構學習往往沒有那麼多時間細講,也沒有時間留給孩子慢慢思考,所以就出現了「誰都知道謎題效果好,但好的課程就是找不到」的怪圈。
  • 撤消告訴,讓孩子主動思維力生長!
    我們希望每個孩子成為最優秀的自己!【久和薦語】我們堅信,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力發展、主動思維發展是第一位的。孩子的主動思維從「猜想」開始,經歷「求證」的過程,體驗了思考的快樂,大汗淋漓,樂此不疲。這種強烈的求知慾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學習好,成績好,而是會學習,想學習,有智慧,有頭腦。
  • 桔博士: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通過思維能力大考察可以發現,思維是很神奇的一種能力。現在越來越多的書籍都提出「思維能力」是孩子必備的能力。但是什麼是思維能力呢?孩子的思維能力如何培養?具體是怎麼做呢?什麼是思維能力?如何提高思維能力提高孩子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腦圖」,是一種實用性思維工具。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有序地整理出大量信息,讓我們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因此,也有人把它稱作打開思維的萬能鑰匙。
  • 如何用數學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珍藏版)
    慧思老師QQ群:26566198   教育的最終結果是實踐。數學學習並不是為了擁有多少數學知識,而是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數學素養,用數學思考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破案的電視連續劇,處處不就在體現著數學的作用嗎?    但如何用數學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我將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養方法總結為以下七點。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 孩子學習不好、記性差?試試這個方法——圖形化思維
    前兩天網上瘋傳的某醫學院學生的筆記,網友直呼:「太神了,醫學院的畫神」,引得各類醫學院的學生筆記都浮出水面,連民國醫學院的學生的筆記也讓人挖了出來,堪稱「神作」,連血管都畫出來了。大部分人在記筆記或者學習的時候,習慣用文字根據順序有條理地記錄在筆記本上。但是合上筆記本,印象深刻的到底是什麼?能夠回憶起來的到底是哪一部分?
  • 【思維導圖】哈佛大學:用Mind map把孩子的好點子「挖」出來
    哈佛大學有一個名字很有意思的項目組,叫Project Zero(零項目計劃組),一直致力於藝術、理解、思維、創造力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項目:visible thinking (可視化思維) ,其目標是為K-12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工具和方法,讓他們在課堂中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 六種思維可視化工具助你成為高效思考達人!!
    為了說明結構化高效表達的三個基本原則,蔣鳴泉老師的《結構化思維》課程(學習地址:http://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982001.htm)用了這樣一個金字塔結構圖來說明,
  • 巧用這8張思維導圖,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10倍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visible thinking)的工具是和思維本身緊密相關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當我們給孩子讀繪本,希望孩子理解故事;當我們給孩子們認知卡片,教孩子們認知和分類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為孩子們製作, 讓孩子們接觸思維導圖,這個時間大概是孩子1歲半以後 。
  • 聰明孩子都用的思維工具:學會「思維導圖」,讓孩子學習效率翻倍
    前段時間,我去到朋友菲菲家做客,我們讓孩子們在一旁玩鬧,接著就聊起了生活的瑣事——當然作為家庭主婦的我們,話題自然不離孩子,菲菲開始和我抱怨,她的孩子在班裡學習的很努力,回家也是馬不停蹄地寫作業、預習,但成績一出來卻總是不盡人意;而班級裡一些貪玩,不怎麼寫作業的孩子成績卻往往名列前茅,這讓她的孩子備受打擊,她也十分苦惱。
  • 8種思維導圖,讓孩子的思維更有邏輯!
    如何讓左邊混亂的想法變成右邊清晰的思路?這曾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思維訓練課最重要的一個目標——visible thinking(可視化思維),讓你的思想清晰可見。其實不然,在美國,從小學開始老師就要教導孩子學習思維導圖,藉助可視化的呈現,幫助孩子整理、思考學習內容,讓孩子快速理清思路、梳理知識,構建知識框架、提升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
  • 學生自主思考,雜亂、低效怎麼辦?「思維可視化」工具大有助益!
    因此,只有自主學習的「形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教會學生如何高效地開展自我學習,包括:如何整理自己的思維、激發自己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思維,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思維可視化工具」,能起到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