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老人坦言:退休後在女兒家帶娃5年,深感親情比金錢更重要

2020-12-20 華貴禪心

01、

親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也是最不該有私心雜念的情感,親情的無私更多是說父母對子女的愛。親情心連心,血脈相牽,是一生的牽掛。

生活裡,很多事情往往因為加入了其他元素,把最美好的情感都會給改變了味道。有人說,只要借一次錢,你就知道誰是你的親人;也有人說,只要失落一回,你就能夠看清親人待你的模樣。

很多時候,打敗親情的不是歲月光陰,而是金錢。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說的就說金錢會改變人的親情,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

62歲的溫阿姨是位善良仁慈的老人,退休後,去了南方女兒家帶娃5年,親家一次疾病,讓她深深地感觸到,親人親戚之間的親情,遠遠比金錢重要。

02、傾訴人:62歲的溫阿姨

我今年62歲了,單身,退休了7年,在女兒家帶娃5年,準備明年外孫子上學了,就撤回自己家,過屬於自己的快樂幸福的老年生活。

我的前夫在我們40多歲的時候,因有了外心,跟一個年輕的女人好了。我不想跟他折騰,彼此撕破了臉對誰也沒有好處,傷心傷情,難道還讓自己再傷一次的嗎?

我們離婚後,前夫搬走了,也帶走了家裡的所有積蓄。我跟女兒相依為命,靠著我那點工資過日子。

為了能夠給女兒一個好的未來,我還做了兩份兼職,一份是給別人寫文案,一份是給小企業月底做報表。

雖然很是辛苦,但確實也能掙錢。女兒看到我如此的打拼,她也受到了影響,除了好好的學習,也會寫文章投稿,那時紙媒還可以。

女兒上了大學後,除去要學費,生活費基本上不用我出了。我們母女一起為生活打拼,女兒大學畢業後,就在當地找了工作,我們就商量了一下,貸款買了套小面積的房子。

這樣女兒就把租房的費用拿來還貸款,我也一直給她贊助。女兒結婚的時候,她婆家早就給準備好了婚房,還給八萬八的彩禮,我湊齊了20萬給女兒做了嫁妝。

親家一直說,沒想到你一個單身女人帶著女兒,還能夠攢下這麼多錢,真是不容易。

我退休後,也一直在做兼職,也在網絡裡寫新媒體文章,給公眾號投稿,就是不再做報表了。

女兒有了孩子後,親家身體不是很好,女兒問我能不能去幫忙帶孩子。我覺得,帶孩子也就是幾年的事情,一晃就過去了。

在女兒家帶娃的時候,我也不閒著,學會了拍小視頻,介紹育嬰知識,把外孫子的成長用視頻記錄下來。寫文章還在一直堅持,只是速度慢了許多。

我每月有5000多的退休金,再加上七七八八的稿費和平臺獎勵,每月大概有小一萬的收入,這個女兒和女婿不清楚的。

第一月的時候,女婿給了我5000塊的生活費,女婿說,媽,您能來幫忙帶孩子,我們非常的感謝您,這是我給您的生活費,您收下吧。

當時我不想收的,可是女兒卻說,拿著吧,這是您女婿的孝心。我勉為其難的收下了,女兒家的一日三餐,還有外孫的各種花銷,我都是從這5000塊錢裡出。

在南方城市,肯定是不夠的,我就用自己的退休金貼補。後來,女兒說她婆婆每月會給她轉3000塊的奶粉錢,她也轉給了我。

我一個會計出身,我把這些按月記錄在電腦裡,支出收入,一筆筆的都有去處。

在外孫子3歲那年,女婿的母親要做一次大手術,需要一次性交20萬的押金。女婿一下子就著急,因為一時沒有這麼多的備用金。

看著女兒和女婿總是背著我嘀咕事情,我就直接問出什麼事情了,說出來,我們是一家人,可以一起商量著來,別你們自己扛著。

女兒才跟我說了這個事情,我說,別著急,還差多少?女婿說,現在他們和父母手裡一共只有11萬塊,還差9萬塊,股票基金裡有,可一時也出不來。

我跟女兒女婿說,別著急,我現金基金裡有,明天我贖回,後天就到帳了,我給你們湊10萬的,放心的去給你母親做手術吧,有人在就有一切。

女婿和親家感動的不行,一直誇獎我是個持家的好能手。其實,那次是趕上了,我剛好有筆錢到帳,我就買了現金基金放著的。

女兒背地裡問我,要是她婆婆不還我這10萬塊錢怎麼辦?我笑著說,你婆婆又不是沒有醫保,即使沒有,也要先救人要緊。親戚之間,也只有這樣的時候才能夠看出是否真情?

女兒看著我什麼也沒有再說,只是把我抱緊了一下,說自己真幸福,有個好媽媽。

親家母出院後半年,報銷後,親家非要多給我一萬的利息錢,說我救了她的命,這是他們的心意。我沒有要,而是說,我們是一家人,看著小兒女們幸福快樂的模樣,咱們就開心。

也是從那以後,我發現原來不善於做家務,收拾衛生的女婿,開始上心做事了,對我,對女兒也不一樣了,這讓我非常的欣慰。

家是愛的港灣是溫暖的地方,這種溫暖溫馨雖離不開金錢的支撐,但更需要親情的互動和彼此之間的真情傳遞。

如果一個人心裡,眼裡只有金錢的得失,那麼家就是地窖,失去了原有的親情,那麼有再多的金錢有什麼用呢?買不回親人的生命,更買不回親情的相依。

寫在最後:

每個人的生活離不開金錢,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擁有了金錢,只是一種生活,而真正快樂幸福的日子,還是需要親情的慰藉。

金錢在親情面前只是一份粘合劑,如果只有金錢,沒有親情,那麼,家再大,沒有笑聲,錢再多,沒人氣。唯有親情在,一家人才能夠和和睦睦過日子。

金錢雖然能夠帶給人們物質的享受,卻帶不來親情的溫暖和內心的踏實安穩,只有把金錢看淡,把親情看濃,才會讓幸福常在。

親情是人生裡最為重要的情感,是快樂幸福的源泉,是一生的依偎,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感情。

END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相關焦點

  • 帶外孫4年,女兒一句話讓老人「寒心」,姥姥:永遠別幫女兒帶娃
    前言現在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讓自己家的老人來幫助帶孩子,這樣,父母也能安心的去上班,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很多老人退休之後,本應該到享清福的時候,但是大多數老人都不忍心自己想清福,而是選擇去幫兒女帶孩子,現在,越來越多的姥姥加入了帶娃大軍
  • 「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幫忙帶外孫3年,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寒心
    74歲的孫奶奶在一天中午踉踉蹌蹌的背著大包小裹回到了家中,小區裡的老人看到後非常疑惑,孫奶奶不是去女兒家照顧外孫了麼,咋突然間自己一個人回來了呢。看到女兒這樣,孫奶奶再也忍受不住的寒心了,直接就收拾行李坐火車回來了,隨後孫奶奶含淚哭訴道「想安度晚年,再閒也別幫女兒帶娃,太寒心」。
  • 老人帶娃3年,讓女婿一句話寒透了心!3種家庭老人帶娃易受傷
    但是,老人年輕時為了子女們打拼,老了為了子女的下一代付出自己的餘熱。但是,很多年輕人似乎忘記了,老人也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也更需要子女們的理解和照顧。王阿姨給自己的女兒帶了整整三年的孩子。因為女兒的婆婆家隔得遠,而且北方人又不願意來到南方生活,女兒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心疼女兒的王阿姨從女兒生完孩子,就一直在她身旁照顧。
  • 幫兒子帶娃還是幫女兒帶娃,差別一目了然?三個案例剖析老人心聲
    幫女兒帶娃這隊認為:幫女兒帶娃,女兒女婿不會認為你幫忙帶孩子是分內的事情,他們更懂得感恩,有時候帶孩子還有工資拿,逢年過節就送禮物,有什麼帶娃上的問題,也更好溝通。女兒畢竟是嫁到別人家了,自己費心費力地幫忙帶娃,孩子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吃力不討好。
  • 63歲單身女人:在兒子家生活3年才明白,金錢與情感有什麼關係
    院裡63歲的崔阿姨是個溫柔善良的單身女人。退休後,她到兒子家裡照顧孫子,感觸頗深,不禁感慨:相處了3年才明白,金錢與情感到底是什麼關係!講述人:63歲的崔阿姨01我單身好多年了,當初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
  • 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
    自從生了孩子後,感覺每天的生活都非常忙碌,孩子三歲前,我辭掉了工作親自帶孩子,在外人看來,我每天都很清閒,只要陪好孩子就行,其實過來人都知道,一天24小時帶孩子非常辛苦,比上班還要累幾倍。老人帶外孫3年,卻換來了一記耳光,老人:再清閒都別給女兒帶娃
  • 帶了4年外孫,一碗藥讓老人徹底寒了心:再閒也不去幫女兒帶娃
    但現實生活中,大多數老人即便是退休了,也會因為心疼孩子,主動承擔起幫子女帶娃的重任。可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卻完全不是這樣。帶了4年外孫,女兒一句話讓姥姥寒了心周阿姨年輕時生女兒比較晚,女兒結婚生子也晚,所以外孫出生時,周阿姨已經60多歲了。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結果等我娃上了小學,好友也把她女兒接到城市上小學,兩者對比才發現:讓誰帶娃6年後才能見分曉。讓老人帶是先笑後哭,自己帶則是先哭後笑。只因若是老人帶娃,父母看起來前6年會特別輕鬆,但等孩子上了小學,你會發現以下方面十分棘手,還真是先笑後哭。
  • 帶了3年外孫,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坦言:再閒也不會給女兒帶娃
    現在的很多家長生了孩子以後,都會把帶孩子的重擔交給自己的媽媽,姥姥帶孩子有很多的好處,不會像婆婆帶孩子一樣,婆媳之間帶娃理念不合就會發生爭吵,導致婆媳關係激化到很惡劣的地步。而且,很多新手媽媽對照顧孩子沒有經驗,需要後天惡補知識,而她們的媽媽已經帶過一次孩子了,所以再次帶孩子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 「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年近70歲老人哭訴,跟親情遠近無關
    「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年近70歲老人哭訴,跟親情遠近無關口不擇言的小麗深深傷了母親的心,她看了一眼任性的女兒,一言不發地走出了孩子的臥室。自言自語地說「千萬別給女兒帶孩子」。老人帶娃不易,為人子女要懂得感恩,從四個方面關心老人
  • 讓誰帶娃6年後見分曉:老人帶先笑後哭,自己帶先哭後笑
    結果等我娃上了小學,好友也把她女兒接到城市上小學,兩者對比才發現:讓誰帶娃6年後才能見分曉。讓老人帶是先笑後哭,自己帶則是先哭後笑。只因若是老人帶娃,父母看起來前6年會特別輕鬆,但等孩子上了小學,你會發現以下方面十分棘手,還真是先笑後哭。
  •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就算再閒也不去給女兒帶娃
    帶了3年外孫,女兒一巴掌讓老人後悔3年前,李阿姨的女兒因與婆婆合不來,讓李阿姨去她所在的城市幫她帶孩子。女兒的理由很充分:一來每天都可以見到母親,解了自己的思母之苦;二是把孩子交給自己的母親帶,她也放心。
  • 誰說老人帶不好娃,家有這三類老人幫忙帶娃,孩子有出息爸媽省心
    可是,在現實生活裡,真的能不用老人來幫忙帶娃嗎?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在國家衛委會發布的數據中顯示,中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照顧孩子的比例高達43%。
  • 老人帶孫輩,子女要給「保姆費」嗎?
    曾經的「老人幫忙照顧孫輩、補貼子女」的中國傳統老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小家庭和大家庭的獨立關係越發明朗,以往順理成章的親情關係如今卻演變出許多親情和金錢的矛盾……即日起,金陵晚報將連續推出「談錢傷不傷親情?」系列報導,講述小家庭和雙方父母之間的故事。您可以掃描二維碼,登陸金陵晚報官方微信留言,談談您的看法;如果遇到同樣的問題,您將如何處理?
  • 一位65歲母親坦言:幫子女帶娃,要學會及時退出他們的生活
    而在養育閨女的過程裡,我學會了逐漸對女兒放手,把很多屬於她自己的事情,讓她自己去做主,自己去選擇,而我只是給予一些建議和支持。我身邊很多退休後的姐姐去子女家幫忙帶娃,起初的意願是好的,在年輕人需要的時候,作為老人也退休了,身體還不錯,能幫就多幫幫。
  • 父母該不該無償幫兒女們帶娃?5個寶媽的話語,既溫情又溫暖
    我的女兒也將面臨需要幫忙帶娃的情況,我是這樣想的,如果婆婆不願或者身體不舒服,那麼我就去帶,再或者我們兩個老人換著帶孩子,這樣誰都不會累的。到時候看情況再定。「不幫是本分,幫卻是情分」,父母幫忙帶娃更多的是幫著小兩口更好的工作,生活,減輕他們身上的壓力,畢竟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在兒女需要幫忙,自己也有能力幫的時候,還是伸把手幫忙的好。
  • 「全網最累姥姥」出現,幫3胞胎女兒帶9個娃,網友:開幼兒園吧
    李阿姨和老伴生了三胞胎女兒,等到他們成家立業後,李阿姨覺得自己可以退休了,接著就能悠哉悠哉的過生活,但沒想到,三胞胎生了女兒後,她卻成了&34;。父母自己帶娃,孩子面對的親人就只有自己的父母,再加上現在社會,走親戚已經不常見,孩子他能接觸的親戚都比較少,親情也會比較淡薄。
  • 帶了3年外孫,卻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哭訴:再閒也別幫閨女帶娃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有些姥姥帶娃可以得到女兒女婿的感激,但也有一些老人帶娃卻換來女兒一巴掌。王阿姨的女兒生下小孩之後就馬上回到了工作單位,這時誰來帶娃就成了一個問題。一開始寶媽讓婆婆來帶娃,不過因為她的要求太高,婆婆實在受不了,最終回到了老家。
  • 對你來說,金錢和親情哪個重要?這些經歷讓我明白!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篇報導:今年5月,武漢一家小籠包店老闆張貼歇業通知,決定歇業兩個月,回老家陪女兒高考。而停業的這兩個月,房租、店面的租金一個月1萬餘元,加上照常支付的工人工資,再加上營業額,總體損失在20萬左右。但劉先生說,「肯定值,再說她這次考得還算可以,就更值。金錢和親情之間,肯定是親情重要。」
  • 再閒也不要幫女兒帶孩子?帶了3年外孫,因一根頭髮讓老人後悔
    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娃。因為現在年輕的父母都需要工作,而家裡的老人多數都退休了,所以老人閒下來之後,基本都是幫自己的子女帶孩子。有的選擇姥姥幫著帶娃,有的選擇奶奶幫著帶娃,對於寶媽來說還是希望孩子的姥姥幫忙帶孩子,因為是自己的媽媽,交流起來也會更方便一些,有話可以直接說,不用憋在心裡,這樣就少了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