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嘟嘟媽
「爸,你不要再給他餵飯了,都這麼大了,上中班了。」
「我要是不餵他就不吃,孩子餓了怎麼辦?」
「歡歡,吃飯的時候不要看電視了。」
「你不給我看,我就不吃飯。」
看到這些對話是不是感覺特別熟悉,這是最近《安家》電視劇裡宮蓓蓓在讓公公不要餵孩子和讓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看平板時候出現的一些對話。
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話,還有一部分對話的大概意思就是,現在很多小孩吃飯不是看電視就是玩玩具,要不就是喂,還說讓孩子看電視吃飯孩子也能消停點,餵孩子吃飯,孩子也能多吃點。
這不僅僅是電視劇裡的片段,也是很多的家庭的真實寫照。
為了讓孩子把飯吃進去,餵孩子吃,給孩子看電視吃,一邊玩玩具吃,各種能想進去的辦法都想了,只是讓孩子把飯吃進去。
讓孩子好好吃飯似乎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
一、孩子吃飯常見的壞習慣
01 追著孩子餵
有次在朋友發了嘟嘟坐在餐椅自己拿勺子吃飯的視頻,引起了很多寶媽的評論,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有有位寶媽還和我說,她家的孩子和我同齡,看到我家孩子坐在餐椅還自己拿勺子吃飯真的是好羨慕我。她說她家小孩小的時候還願意做在餐椅吃飯,後來會走了都不願意坐餐椅了,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在家跑來跑去餵著吃,後來就是每次吃飯都要出門,有時候吃一餐飯她一直都追到後面喂,追了整個小區才勉強把一碗飯餵完,每天讓孩子吃像打仗一樣的。
我們為了讓孩子把飯吃進去,就算孩子一邊跑,我們一邊追著孩子餵看似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其實我們這樣就是害孩子。
孩子在前面跑,家長在後面追著餵飯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一種畫面,但我們也知道孩子一邊跑一邊吃飯,這是個不好的習慣,而且對孩子的腸胃也不好,追著孩子餵飯,家長也特別累。
02 需要家長餵飯
看《超級育嬰師》裡面有一期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期的小朋友叫子晴,已經4歲半了,還讓家人吃飯,基本都是餵一口吃一口,不餵就不吃,媽媽餵她吃飯,她還鬧來鬧去的都沒吃上幾口飯,每次吃飯都是家人吃完了,媽媽陪她玩,然後奶奶趁著她開心就把飯給餵進去。
家長一直在餵孩子吃飯,孩子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吃飯是應該自己要獨立完成的事情,孩子就覺得反正我不吃飯總會有人來餵我,我可以一邊吃一邊玩。
家長給孩子餵飯,孩子就比較難養成獨立的意識,餵飯還會影響孩子的飢餓和飽脹感,因為我們跟本就不知道孩子需要吃多少,有時候餵的太多了孩子容易引起積食,餵的太少了孩子還容易餓。
03 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
有個親戚的孩子吃飯能吃一個小時,有時候甚至更久,後來問原因才知道,這孩子就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口飯都能在嘴巴很久才吞下去,電視都看了好幾集才把飯吃完,要是把電視關了孩子就會不吃飯,每次孩子不吃飯家人又怕孩子太餓了,所以孩子不管看多久都不管了,只要把飯吃完就好了。
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也是很多家庭常見的問題,電視看的太長時間了,也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育,孩子吃飯的時間太長了也會對孩子的胃不好。
其實孩子吃飯出現這樣的壞習慣,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還是和家庭有關係的,很多家長一開始不讓孩子自己吃飯就是害怕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把全身搞的的很髒,或者就是覺得孩子吃飯吃的慢,所以就餵孩子吃飯,然後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失去了獨立吃飯的機會。
二、孩子獨立吃飯的好處
讓孩子獨立吃飯,是有好處的,我們真的不應該因為覺得孩子自己吃飯把衣服搞髒,覺得孩子吃的慢就剝奪了孩子自己獨立吃飯的權利,而且我們也不能餵孩子一輩子,早點讓孩子獨立吃飯不是更好嗎?
1、孩子獨立吃飯可以鍛鍊孩子孩子的手口靈活
孩子自己吃飯,就需要自己拿勺子,但是我們眼睛是看不到我們的嘴巴的,想要把勺子的飯裝進去,就需要手和口的配合,給孩子自己吃飯,也能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2》中謝娜也曾經提過,她的雙胞胎女兒自己吃飯也是把飯抓的到處都是全身髒兮兮的,每次看到孩子吃的到處都是她覺得特別頭疼。
於是她和一起來錄節目的袁詠儀討教方法,因為她知道袁詠儀是有潔癖的,沒想到袁詠儀的回答竟然是:「一定要從小就去鍛鍊孩子手指的靈活性,促進手指的發育,所以就算孩子用手抓食物弄得再髒,也不親自給兒子餵飯吃。」
就算自己有潔癖也讓孩子自己吃,哪怕吃的髒兮兮的她也願意,可見袁詠儀也知道孩子獨立吃飯的好處。
2、孩子自己吃飯可以提高孩子吃飯的興趣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自己吃不了,總是把飯搞的到處都是還把身上搞髒了,所以都不願意給孩子自己吃飯,孩子總是被餵飯,所以有時候孩子會出現厭食的情況,但是給孩子自己吃飯孩子會覺得吃飯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孩子自己吃飯可以控制自己的食量。
03 自己吃飯可以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給孩子看電視吃飯,孩子跑著吃飯可能會導致孩子會把飯含在嘴巴裡,或者孩子不咀嚼就直接把飯吞進去了,咀嚼肌和頜骨發育需要大量的口腔活動,要是孩子缺乏這些活動則可能導致面部肌肉僵硬、上下頜骨不能很好閉合等問題。
《2016中國膳食指南》建議:
父母應允許並鼓勵嬰幼兒嘗試自己進食,可以手抓或使用小勺等,並建議特別為嬰幼兒準備合適的手抓食物,鼓勵嬰幼兒在良好的互動過程中學習自我服務,增強其對食物和進食的注意與興趣,並促進嬰幼兒逐步學會獨立進食。
孩子自己吃飯有這麼多好處,我們應該放手給孩子自己吃飯,不應該餵著孩子吃,讓孩子覺得吃飯都是一種負擔。
三、怎麼才能讓孩子主動自己吃飯
讓孩子自己主動自己吃飯也成了很多家長的難題,有些家長會說,我倒是想讓孩子自己吃飯,但是特別無奈的是當我要管教的時候,孩子又哭又鬧的,爺爺奶奶看不下去了最後也只能給孩子餵飯了。難道真的沒有辦法讓孩子自己吃飯了嗎,給大家一點小建議。
01 開家庭會議
我們想讓孩子獨立吃飯,就需要和家庭成員達成一致,讓孩子獨立之前,應該開個家庭會議,家庭會議的內容我們可以圍繞著讓孩子自己獨立吃飯來說,還有就是讓家裡其他成員支持自己。不管孩子怎麼鬧的時候,我們都不給她餵飯,當孩子能自己吃飯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表揚。
02 給孩子選好餐具
讓孩子覺得吃飯個儀式感,而不是負擔,我們想讓孩子能自己主動吃飯,我們可以陪著孩子去選好吃飯的餐具,並且告訴孩子那是孩子吃飯專屬的,別人不能用的,還可以給孩子一個餐椅,讓孩子坐在餐椅裡吃,這樣孩子就會跑來跑去的啦。
03 讓孩子一起參與做飯的過程
我們可以帶孩子一起去買菜,讓孩子挑選自己想吃的菜,或者摘菜的時候讓孩子和我們一起摘菜,做菜的時候讓孩子看著我們做菜。讓孩子有成就感,這樣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也會樂意吃。
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吃飯之前少吃點零食,還有讓孩子多運動,這樣也有利於孩子能好好吃飯。
吃飯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家長的事情,剛開始自己吃飯可能孩子會吃的全身都是髒兮兮的,但是給孩子鍛鍊習慣了,孩子慢慢就會吃的好了,在這過程中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也不要有太多的焦慮了,孩子吃的多吃的少,要相信孩子的判斷,只有孩子的發育是正常的就好了。
孩子自己吃飯既能鍛鍊孩子手口協調能力,又能讓孩子學會獨立,這事個多好的事情,放手讓孩子獨立吧。
不要因為覺得孩子吃得慢就去餵孩子,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吃飯不要超過時間,要是超過了,就把飯收走了,幾次以後孩子就知道吃飯不能慢了。
家長放手早,孩子能早吃好。家長放手晚,孩子都要喂。
我是嘟媽,家有三歲小公主一枚,喜歡寫作,喜歡可以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