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帶孩子出去玩,其他小朋友吃了一會就光顧著玩了,我們家老大還是很安靜地坐在那吃,不受影響。
有人表示羨慕,說她吃飯真好。
我回想了一下,已經不止一次有人說我家孩子吃飯好了,心裡有些小得意。
當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的智力開發固然重要,但是好好吃飯也不能忽視。吃是人的本能,大人要做的首先是保護這種本能,不去破壞它。
這幾年來,關於孩子的吃飯,我有如下心得:
吃飯的原則
(1)不要餵飯
從兩個孩子一歲左右能吃飯的時候,我就讓他們自己吃。準備好餐椅、餐盤、圍嘴,把飯準備好,孩子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大人只要在一邊保證安全就可以了。
非常慶幸老人也很配合,認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不會追著餵飯。
(2)不要挑食,什麼都讓孩子吃
孩子吃飯也要注意營養均衡,除了明確地不適合孩子吃的東西(比如蜂蜜),各種食物都可以適當涉獵一些。
現在很多孩子挑食,有時候和大人有關,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少說什麼東西很難吃之類的話。
比如,我小的時候不吃黃瓜,就是因為有一次大人說黃瓜不好吃,並不是因為自己真的不喜歡吃。後來長大了,自己吃開了,發現黃瓜也不難吃。
(3)不要太精細
現在條件好了,很多家裡都往精細了餵養孩子,我個人認為不太必要。
日本知名育兒書籍《定本育兒百科》裡也提到,不需要在做輔食上耗費太多時間,把這個時間用來陪孩子玩耍、曬太陽更好,我很贊同。
從孩子兩歲半左右,就較少專門做孩子的輔食了,跟著大人吃,注意口味不要太重。
幾道快手美味菜
如今的我們都很忙碌,再加上廚藝有限,很難有時間給孩子做麻煩又耗時的大菜。
我結婚前也是廚房小白,經過幾年的摸索,發現以下幾道快手美味菜很適合做給孩子吃:
(1)多彩飯糰
這個難度太低了,但是孩子很喜歡。
把米飯蒸好,晾涼。胡蘿蔔切丁炒一炒,黃瓜切小丁,火腿切小丁,攪拌,材料就好了,還可以自由發揮放青豆粒什麼的。
然後把材料交給孩子,用模具自己做就好了。
每次做這個,孩子都吃很多,因為可以自己動手,味道也不錯。
(2)清蒸鱸魚
把魚處理好,用鹽、薑絲醃一會,然後上鍋蒸十幾分鐘,澆上蒸魚豉油,再用熱油炒姜澆上就可以。
鱸魚的刺少,味道鮮美,比較適合孩子吃,但是也要注意是否有刺。
如今成家了,遠離家人,很想念媽媽的味道。
今天我們給孩子做的飯,將來也會成為他們心心念念的媽媽的味道。
這就是愛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