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埋葬著「應該」——艾伯茨堡女修道院

2020-12-27 張藝攝影

在一個春光夏陽的轉換季節,我因為去小扁豆愛心餐廳(Lentil as Anything)而找到了艾伯茨堡女修道院(Abbotsford Convent),然後順帶走了一圈科林伍德兒童小農場(Collingwood Children’s Farm),那一日的天氣和心情都非常愉悅,每次在找尋中的意外都讓人開心不已。

墨爾本最好的地方總是在不顯山露水之處,艾伯茨堡女修道院幽幽靜靜地藏在Heliers小街深處,真沒想到紛繁的城邊上有這樣一個田園小桃源。

在艾伯茨堡女修道院(AbbotstordConvent)前廣場的花叢中,有一塊小墓碑,是一塊很難發現的墓碑,上面只是刻著「HERELIES』SHOULD』」,中文的意思「這裡埋葬著(應該)」。據說這塊墓碑以及它的墓志銘,在墨爾本還有一定的名氣。墓碑是一位叫:羅賓迪維斯R.I.P.的藝術理療師立的。至於這塊墓碑,也許,不理解其內涵的,會認為這塊破碑石沒有什麼,但是那簡單的幾句墓志銘,卻以其深刻的哲理,告訴了你人生的道路。在墓碑的旁邊,有一個介紹,是這樣寫的:「應該」在英語語言裡是不必要的,是多餘存在的。你多久會聽到一次人們自己責備自己?「我應該去做那個」「我應該到那裡去」「我早應該明白的」而這些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一點用也沒有。因此,是時候埋葬它了,再也不要見到它了。

即便如此,如果我們認真的培育它,如果運氣再好一點,它還是可以重新作為一個更實用並更富有同情的詞彙。在這裡,我邀請你們寫下關於你們自己的「應該」,然後把它恭敬地放在我的面前。

我將透過過程性藝術,幫助你們發現心底的真實意願。而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作為一個完全形態的藝術理療師,非審判方式已經成為了羅賓的基本工作宗旨。合作交流藝術項目已經成了她藝術實踐的主體。羅賓,一個視覺藝術家,在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開始她的藝術理療課程,並在2003年,於拉託貝大學獲得了藝術理療碩士學位。

羅賓,墨爾本藝術理療工作室的共同創立者,位於艾伯特斯堡女修道院。她已完成了媒體藝術的學士學位,完全形態理療的高級文憑,和正在進修的公共空間碩士學位羅賓想要感謝詹姆斯和教堂的信徒們。羅賓迪維斯R.I.P.「應該」。

艾伯茨堡女修道院曾經是牧師們居住了100多年的舊址,烏黑的石頭教堂,淺褐鑲紅邊的泥牆大樓,參差的老樹槎椏,一半陽光一半黑暗的一樓走廊,幾輛舊單車靠在牆角,寬敞靜謐的大院落,如果沒有教堂杵著,還以為到了中國上世紀70年代具有前蘇聯風格的機關大院。

我第一次來艾伯茨堡時走偏了,沒有找到正門,先是從教堂側面幽暗的小道裡窺探到了背後的明亮,然後就被那片明亮一步步地引入,所以那份豁然開朗的心情是和從正門進入大不相同的。

進了大院,從明晰的路牌上發現原來我要找的愛心餐廳就在這裡。而且這裡還有好幾個咖啡館。小扁豆愛心餐廳佔據了大院景致最美的一角,它的後院直接對著修道院內的田園大草坪,餐廳的裝飾擺設銅燭鐵尊、斑斕漆桌很有印巴異域風情,一個公益餐廳也弄得那麼有情調,不錯,這就是墨爾本的風格。

餐廳的創建者來自斯裡蘭卡,這位善心人曾在學生時期十分窮酸,從而決定創辦這樣一個公益餐廳幫助遭遇生活困難的人,這樣理念在墨爾本這個友愛城市當然很受推崇,不少志願者紛紛加入「小扁豆」家庭提供服務,其中很多人也是曾經接受過慈善機構的幫助,現在參與進來回報社會。

餐廳進門處放著一個古色古香的小錢箱,小黑板上寫著「吃好吃飽了,憑你的感受自由捐贈(when you are happy and full, pay as you feel in our magic money box)」。

餐牌確實沒有價目表,你覺得這餐值多少錢,就投多少錢到魔箱裡。餐廳為素食主義,吃飽是主題,選擇性不多,不過食材都是來自修道院的有機產品,每道餐食都會有黃色的咖喱點綴,來這裡用餐多為囊中羞澀之人,也有一些來用餐捐贈的。志願者服務生們都相當地和藹可親,看到沒能擺脫困境的常客還會坐下特別關心一下。

從修道院出來,院外是科林伍德兒童農場(Collingwood Children's Farm),大片的綠地上散養著牛羊雞犬,這裡還有那種神乎其神的山羊鄧肯(Duncan)。

後來在網上看到一小段英文留言,蠻好笑地建議人們無須理會農場裡那些笨笨的牛兒、狗兒,直接帶了食物去餵鄧肯小羊兒,當它雙眼望定你的一刻,你就可以將煩惱全部扔給它。所以,如果你願意,在修道院埋了「悔不該」之後,就像梁朝偉對著樹洞說話那樣去向農場的羊兒吐吐槽吧。

可惜我去的時候並不知曉靈羊之事,倒是有頭肥肥的澳洲綿羊殷勤、關愛地走到我身邊,和我大眼對小眼地對望了一輪,我包裡除了一瓶水別無他物,於是厚著臉皮用手機把它拍了個夠。人家見我並不打算打賞點肖像費什麼的,便很是無聊地走開了。

每個月月末周六小農場還舉辦新鮮自種蔬菜集市,吹拉彈唱的和菜農們的呼呼喝喝此起彼伏,家禽們更是嘰嘰咕咕個不停,主婦們大包小包地搬運收穫,孩兒們四處瘋跑,怎一個熱鬧了得。農場也有小餐館,農家餐館對著綠地小河,頂著澳洲的陽光,可口的綠色美食,沒有比這更愜意的田園之樂了。

江柳:文章

相關焦點

  • 埋葬了超過3000名人的修道院,一座英國王室的石頭史書
    「超長待機」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領導的大家族,應該是英國人氣最高的「天團」之一。而在旅途中偶遇女王一家,是我整個英倫之行最驚喜的事。旅程終近尾聲,我又回到了倫敦,還住在原來的民宿裡。從我住的倫敦西區走到議會大廈只要十幾分鐘。
  • 《魔獸世界懷舊服》聯盟去血色修道院路線!討伐狗男女血洗修道院
    很多老玩家把《魔獸世界》血色修道院這個副本的BOSS稱為狗男女,「復活吧,我的勇士。為你而戰,我的女士」這兩句經典的臺詞,老玩家更深耳熟能詳,但是如果你是聯盟,該怎麼去血色修道院這個副本?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這座圖書館滿足你對閱讀的一切想像,地下卻埋葬了7萬人
    從舊城區中心的武器廣場步行約5分鐘,就是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Basílic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de Lima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整座修道院是西班牙巴洛克建築的典範,也是利馬眾多教堂中最負盛名的一座修行場所。
  • 科普篇|修道院啤酒(Trappist beer)
    在這座小鎮南邊10公裡左右的地方有一所修道院叫做「斯高蒙特聖母瑪麗亞修道院」。據說1844年一位修士發現斯高蒙特山環境優美,於是在此修了一座修道院,之後開始這裡耕種土地並開始釀造啤酒。他們完全按照古代修道院傳統的自然釀造、發酵和瓶中的再次發酵等工序,力求保持修道院啤酒最原始、最甜美的味道,並命名為「智美」。
  • 遊記:遍布修道院的葉里溫喬治亞
    (截圖LP)2,格加爾德修道院GeghardMonastery在七世紀到十世紀的古代記載中,GeghardMonastery修道院叫做艾裡凡克Ayrivank,距離加尼神廟9公裡,位於葉里溫東40公裡的峽谷中,格加爾德修道院又稱格加爾德巖穴修道院,修建的時間非常早,為4
  • 一座八百年古修道院何以「煉」成歐洲超級動物園
    在比利時瓦隆大區(Wallonia)的布呂吉萊特(Brugelette)市,有一處古老的宗教建築遺址——坎穆布隆修道院(Abbaye de Cambron)。這座修道院始建於12世紀,是基督教熙篤會(Ordre Cistercien)分支修院之一。這裡名人輩出,接待過古代皇帝的臨幸,還是長達4個世紀的朝聖之路目的地,與之相關的宗教傳統活動至今尚存。
  • 聖米格爾修道院,並非一直都是神聖之地,也曾充當過商店、酒館
    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聖米格爾天使長修道院,天使長修道院遭受了2003年的地震之後,經過4年密集的修復和抗震設計改造,天使長庭院和女修道院建築又重新對公眾開放了,但是木質屋頂的主教堂仍然關閉著,正在進行抗震加固——這是一種建築技術,原來的男修道士們肯定從沒想到過。
  • 英國考古學家稱:以色列拿撒勒修道院廢墟下發現耶穌童年時期住所
    據英國《太陽報》11月23日報導,英國考古學家聲稱在以色列一所修道院地下發現了耶穌童年時期的住所。這位專家稱,他對該地點的研究證實,修道院坐落在一座公元1世紀的房屋之上——這是耶穌真實存在過的有力證據。追溯到公元380年,就有人聲稱這裡是耶穌、瑪麗以及約瑟夫一起長大的地方,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說法才被推翻。這座房子融入了部分自然洞穴,因此房屋的特色,比如樓梯就被保留了下來。
  • 慧言歷史:從聖心會修道院到上海社會科學院
    這是聖心會在亞洲第二座、中國第一座修道院,標誌著聖心會中國基地的正式建立。這幢房屋是修道院修女生活、修行的地方。一樓設有教堂,每天的早晚彌撒、新教徒的受洗儀式等重要活動都在這裡進行。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以下簡稱震旦女大)及其附屬中學,在其校舍尚未建成時和日軍佔領校舍時,曾把臨時教室設在這所修道院的一樓。
  • 【原創】世界文化遺產—烏克蘭彼切爾洞窟修道院介紹
    彼切爾洞窟修道院是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著名古蹟之一,佔地28公頃,有許多教堂及博物館(包括古代珍寶博物館、圖書和圖書印刷博物館、烏克蘭民族裝飾藝術博物館等),其中洞窟教堂歷史最為悠久。基輔彼切爾洞窟修道院院區於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魔獸世界懷舊服血色修道院多少級可以去 副本攻略
    導 讀 血色修道院作為《魔獸世界懷舊服》30-40級中裝備掉落最好的副本無論是部落還是聯盟的玩家都非常喜歡
  • 《魔獸世界懷舊服》深入血色修道院怎麼做 深入血色修道院任務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深入血色修道院任務怎麼做?WOW懷舊服深入血色修道院任務要打幾個boss?
  • 遊亞美尼亞|「深坑修道院」二大看點不可忽視
    其中有距離首都葉里溫40公裡左右的深坑(Khor Virap)修道院。這個修道院位於亞拉臘山北面的一座小山丘上,是亞美尼亞重要的宗教聖地之一。由於語言的障礙,這個修道院沒有中文介紹,很多中國遊客自由行來到這裡一時半會兒搞不清楚這個修道院有什麼獨到之處。我參觀完之後,覺得有兩大看點不可忽視。一,就是「深坑」。Khor Virap即「深坑」的意思。
  • 【SOFUN景點】聖塔芭芭拉兩天一夜輕旅行~聖塔芭芭拉修道院
    小編先前寫過坐火車遊聖塔芭芭拉、聖塔芭芭拉法院,現在又來介紹聖塔芭芭拉修道院。這個城市為何如此迷人呢?小編覺得是因為這裡的氛圍很好,交通不會擁擠,人口也不是那麼吵雜,很容易讓人放輕鬆。如果來過一次,就知道小編的感受。除了法院以外,聖塔芭芭拉修道院是另一個遊客聚集之地。小編到當天是一車一車的遊覽車停泊,顯見平日觀光客也是不少的。別小看這教堂,裡面也是別有洞天的。
  • 香港跑馬地墳場,只埋葬外國人的墳場
    1840年代初,英軍曾於跑馬地設立軍營,卻因氣候問題,滋生蚊蟲,因此很多英國駐軍對環境不適應而感染熱病身亡,而死去的英國軍人需要尋找一塊地方進行埋葬,他們被就近埋葬在黃泥湧一帶,氣候環境的不適應讓英國軍人不得不把軍營撤離。
  • 埋葬了100萬人的小島:平均每平方米埋葬2人,大多數屍體還沒人認
    直到1864年這裡第一次被當成美方的有色人種訓練基地使用,從此這座島的命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島上只修建了同時容納3000人左右的基地,但最終卻培訓了超過50000人,嚴重超負荷。並且當時這裡還修建了一個戰俘營地,南北戰爭中很多貧窮潦倒的士兵死後也被埋葬在了這裡,從此開始哈特島就開始了它的「埋葬之路」。
  • 什麼是精釀啤酒中的修道院啤酒
    公元1664年,法國的La Trappe修道院放寬了修道士修行時的戒律,允許在齋戒日喝含高營養成分的啤酒代替食物充飢,啤酒也必須由修道院內的修道士自己手工釀造,之後這項規定便傳遍了整個歐洲,更多的修道院都開始效仿自釀啤酒,更多不同風格的修道院啤酒問世,自此,修道院啤酒便成為啤酒界一種獨特而富有品質的流派。
  • 這裡埋葬穆罕默德的外甥女,是什葉派穆斯林朝拜聖地
    這座清真寺之所以有名,是因為裡面埋葬有SAYYIDA ZEINAB的棺淳。據說SAYYIDA ZEINAB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先知的外甥女,有她的屍骨在此,這裡自然就成了什葉派穆斯林朝拜的聖地。又因為伊朗的絕大多數穆斯林都是什葉派,所以這裡也是大馬士革伊朗人最多的地方。此外,在伊拉克戰爭期間有很多難民(估計也都是什葉派)也逃到了這裡,故而這裡還是伊拉克人的聚居區。
  • 到此一遊|修道院裡的紅藍椅、米菲兔和先銳時尚
    這座博物館的前身是一座15世紀的修道院,目前有大師作品、當代藝術、設計、時裝、當地歷史五類展品,據說總收藏量超過5萬件。博物館本身很值得參觀,圍繞建築物轉一圈,你會發現其原建築——聖艾格尼絲修道院的各種痕跡。在烏特勒支中央博物館,收藏著建築師、設計師裡特維德的系列作品,包括標誌性的紅藍椅子。
  • 《修道院:破碎之瓷》前瞻評測:恐怖旅館中的一場「捉迷藏」
    在《修道院》系列新作《破碎之瓷》中,玩家會來到恐怖氛圍籠罩之下的阿什曼旅館,揭開關於費爾頓家族的更多真相。當我安裝好了《修道院:破碎之瓷Remothered: Broken Porcelain》的前瞻版本之後,我本以為我是做好了遊玩的心理準備的——至少是從故事背景方面。但事實卻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