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格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展兩周以來,迎來越來越多的觀眾。展廳裡,每一幅作品記錄著一個個感人的瞬間,而作品前的觀展者們,也給展廳帶來了更多動人的畫面。
一場特別的宣誓儀式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昨天(22日),《召喚——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術、攝影主題展》的巨幅畫作《召喚》前,一場特別的入黨宣誓儀式在此舉行。在中國福利會託兒所黨支部書記曾雲皓的帶領下,該支部的預備黨員王瑜清面對黨旗宣誓,正式成為一名中共黨員。王瑜清說:「看了展覽,非常感動,也更堅定了我入黨的決心和信心。展出作品中,那些口罩背後的無名英雄,雖然我看不清他們的臉,但每一個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王瑜清面對黨旗宣誓 趙錦娟攝
和他一起宣誓的,還有該支部的十餘名黨員。曾雲皓說:「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這個展覽中面對黨旗宣誓,對我們這個支部來說,是對這場抗疫戰役的最好紀念。我相信大家會永遠記住今天的這場宣誓儀式。」
體育老師劉一霖是這個支部的一員。疫情期間,他去了口罩廠、洗手液加工廠、社區、收費站等不同的崗位擔任志願者。展覽展出作品中也有不少呈現志願者的內容,他看了後尤其有感觸。「作為一名黨員,關鍵時刻必須衝在前面。」
像劉一霖這樣的志願者,在這個支部還有不少人。中國福利會託兒所團支部書記程丹表示:「這個展覽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疫情中,我們有很多青年團員踴躍報名上海各個崗位的志願者。在疫情的緊要關頭,貢獻我們的一點點力量。」
一群特別的參觀者
新冠病毒上海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手稿。
昨天,剛剛解除隔離的百餘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援鄂醫療隊員前來觀展,這也是他們返滬後首次外出集體活動。「逆行天使」們的到來,也讓展廳的人氣「飆升」,觀眾激動不已,紛紛向醫務工作者表達感謝和敬意。
這些醫療隊員中,有大年三十來不及吃上一口年夜飯,就毅然出徵去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縱隊;有年初四在嚴寒中出發,奮戰在武漢三院的二縱隊;有臨危受命、一夜成「軍」,開設武昌方艙醫院,開創了救援歷史、創造了中國經驗的三縱隊;還有規模空前,接管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ICU,「收最重的病人,打最硬的仗」,守住「降低死亡率」最後防線的四縱隊;此外,還有奮戰在公衛臨床中心,築就上海「提高治癒率」白色長城的一線醫務工作者。
華山醫院麻醉科的醫生魏禮群和他的同事,援助的是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ICU。繁重的救治工作,沒有難倒這位醫生,但在寫有上海所有援鄂醫生名字的展覽作品《上海支援湖北醫務人員英雄榜》前,似乎頗費了點時間。他笑著說:「因為是繁體字,不過還是找到自己的名字了。」
「觸景生情。」這是華山醫院後勤保障部副處長王兵的觀展感受。她直言:「仿佛又回到了武漢,回到了當時惡劣的環境下大家攜手一起努力的日子。」作為後勤保障,王兵在武漢時除了要關心隊員們的醫療物資和防控物資、生活物資等是否充足外,還要關心大家的身心保障。而當大家平安返回上海後,她的工作還遠沒有結束。「回來之後,安靜下來,很多心理問題可能才會反映出來。所以我要繼續做好知心大姐,加強和大家的溝通。」
記者陳瑞手稿,「感恩同路人」。
一群特別的講解者
中國紅十字會赴伊朗志願衛生專家團隊,2020年2月至3月間參與新冠病毒國際防疫工作。
開展以來,上海醫療衛生系統,上海抗疫一線的醫護、生產、運輸、公安等部門,各類社會基層組織、志願者以及外籍人士都預約前來觀展。為了能讓觀眾更好解讀作品本身所表達的感人故事以及作品背後所蘊含的創作理念,展覽主辦方特別組織了講解員隊伍,使觀者沉浸於展覽,讓每一個人對全社會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受。
當天,展覽還迎來了另一批特殊觀眾,他們是殘障人士文藝愛好者群體。由於聽覺障礙人士特殊的觀展需求,普通講解員的導賞解讀,並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為此,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專門組織了針對這次展覽的手語翻譯志願者徵集活動。包括東方衛視《午間新聞》和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手語翻譯主持人張麗君在內,6位手語翻譯者給聽覺障礙人士提供現場手語翻譯服務,為大家導賞作品。「全社會都在參與抗疫,文藝界也是。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這麼鮮活的有現場感的照片和藝術作品,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手語翻譯導賞,也為抗疫盡了一份力。」張麗君說。
中華藝術宮展廳很大,此次展覽的展品很多,細細看下來至少需要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但幾位手語老師依然耐心翻譯,耐心解讀。在華山醫院出徵武漢的一組攝影作品前,他們正巧碰上了其中一張照片的主人公、華山醫院工會常務副主席蘇家春。張麗君用手語講解道:「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照片上的主人公,現在請他來講解照片背後的故事,我將為大家翻譯出來。」於是,展廳中特別溫暖的一幕出現:兩個講解員,一個用聲音,一個用手語,共同為一群特殊的觀眾帶來畫面中的故事。
張麗君(左)和蘇家春(右)
據悉,中華藝術宮還將特別邀請這幾位手語老師擔任中華藝術宮特殊的手語藝術導賞志願者,今後每逢重大展覽都將會安排特殊人群觀展活動,傳遞更多美好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