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透明口罩」的人: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

2020-12-14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疫情期間,每天下午4點,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準時舉行。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一位手語翻譯身著正裝、端坐在發布臺旁,手指上下翻飛,迅速將發布內容用「手勢」表達出來。他們的翻譯呈現在發布會視頻下方的方框中,幫助北京22.7萬名聾人了解疫情防控信息。

 

冷新雪是手語翻譯團隊中的「領隊」,她本身在北京市殘聯教育就業部工作,為了將手語、口型、面部表情結合,輔助聽障人士理解,她特意製作了多款透明口罩,供團隊成員使用。如今,其自製的透明口罩已經過五次改良。

 

「聾人朋友對透明口罩也有需求,我們呼籲有正規的口罩廠家能考慮到聾人朋友的需求,生產一些安全性更高、更規範的透明口罩。」她說道。

 

手語翻譯團隊中的「領隊」,冷新雪。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的「新角色」

 

疫情發生後,為把最權威的信息及時傳遞給聽障人士,根據北京市的安排,今年2月3日晚上,冷新雪連夜組建了一支手語翻譯團隊。自2月4日起,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在全國率先配備了現場手語翻譯。

 

六人翻譯團隊中,有幾張觀眾熟悉的面孔——餘航、劉美玉是中央電視臺《共同關注》欄目的手語翻譯,由於經常要快速反應,翻譯主持人朱廣權的「段子」和「打油詩」,她們受到了網友的熱情關注。餘航更是因為豐富活潑的面部表情、富有感染力的手語翻譯圈粉,被網友稱為「手情並茂」。

 

「其他的幾位手語翻譯也是業內頂尖,他們的口語詞彙掌握量多,在翻譯速度表達上也經過嚴格訓練。」冷新雪說,李昂是倫敦帕運會和裡約帕運會體育新聞的手語主播。劉可研參加過帕運會賽事和開幕式的翻譯,也是國家通用手語專家組成員。

 

雖然他們都有過多年的實戰經驗,但六人中也有翻譯是第一次面對直播鏡頭。王楠以往經常參加大型會議做手語翻譯,此次被學校推薦為發布會做翻譯,她特意收看了幾天來的發布會,在家對著發布內容實時模擬練習,了解可能涉及的內容,觀看其他翻譯的手勢,「補習」國家通用手語的書籍。

 

「2月10日,我第一次參加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翻譯席前面有個攝像機一直對著我,儘管工作時非常專注,但翻譯結束時發現自己手指微涼,還是有些緊張。」王楠說,如今經過十幾場的「歷練」,她面對攝像機已經非常「得心應手」了。

 

手語翻譯打出「加油」手勢,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攝影/新京報實習生 景如月


透明口罩的「進化史」

 

在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上,翻譯們佩戴的透明口罩引起了不少關注。這款口罩的設計者正是冷新雪,她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讓聽障朋友看到翻譯口型,更清楚地理解發布內容。

 

「對一些殘餘聽力較好的朋友,在健全人群中生活不懂手語的朋友、包括聽力下降的老年人,口型會非常好地輔助手語。有時一個手勢代表好幾個意思,如果沒有表情和口型的配合,可能會產生誤解。」於是,冷新雪嘗試自製透明口罩。

 

將N95口罩中間部分剪下來,替換成透明的食品級塑料飯盒材料,用小型封口器把塑料和口罩熔接在一起,裁剪部分貼上手機保護膜進行密封,內層噴上防止起霧的液體,用紙巾擦乾,最後用酒精消毒。第一版透明口罩就這樣製成了。

 

但在使用過程中,冷新雪發現,透明材料面積較小,只能覆蓋到唇部周圍,由於手語翻譯畫面本來就小,透明口罩「上鏡」後,觀眾還是看不清翻譯的口型。於是,第二版口罩應運而生,這次冷新雪選擇了一次性醫用口罩,換成了大面積的透明材料,但由於材料過軟,翻譯呼吸時,透明塑料直接貼到了翻譯的嘴上,「我在家試了試感覺不行,就沒有給大家使用。」

 

第三版口罩透明材料面積大、透明性強,口型表達清楚,但由於和面部貼合太緊密,翻譯長時間使用會出現缺氧、頭暈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冷新雪在口罩上添加了N95口罩的呼吸閥,沒過多久,改良出帶換氣閥的第四版口罩。

 

如今的第五版口罩中間透明材料呈「船型」,沒有中間的摺痕,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口型。「在此過程中,我嘗試了多款塑料材料,比如透明文件夾、塑料瓶等。最開始,我做一個得用上半天的時間,後來成了『熟練工種』,一小時就能做一個。」

 

冷新雪說,除了手語翻譯,在疫情期間,聾人朋友對透明口罩也有需求,因為他們溝通時,也需要用口型輔助手語。「我們呼籲有正規的口罩廠家能考慮聾人朋友的需求,生產一些安全性更高、更規範的透明口罩,我們翻譯團隊也願意配合,大家一起研究其實用性問題。」

 

「新冠病毒」怎麼翻?手語也有標準打法

 

新聞發布會的手語翻譯需要格外準確。翻譯高手如何做好臨場發揮,確保準確性與速度?劉美玉說,為了應對發布會的節奏,翻譯不會完全「照章取義」,而是把最核心、最關鍵的內容提煉,用聾人朋友能理解的、最快速度地翻譯出來。

 

「我們會提前做些準備工作,根據當天發布的主題,猜測可能用到的詞彙,對不熟悉的詞彙進行查詢。」李昂說。

 

冷新雪說,近些年來,手語不斷規範,隨著最新版國家通用手語的出臺,手語就像普通話一樣,有了標準打法。國家通用手語專家組正在研究新的詞彙,比如網絡詞彙、生活詞彙等。針對疫情期間的詞彙如「新冠病毒」等,手語翻譯會和專家不斷溝通,及時了解標準「翻譯方法」。

 

「最開始大家看到新聞發布會配備了手語翻譯,發現鏡頭中有了手語翻譯的畫面,處於一種興奮的狀態。慢慢地,更多聾人朋友開始關注翻譯的質量和方法。」劉可研舉例說,疫情期間提倡錯峰就餐,不同人翻譯「錯峰」有不同的手勢表達。比如她打成「在不同的時間吃飯」,王楠打成「岔開時間吃飯」,對於這些差異,翻譯們也會分別去徵求聾人朋友的意見,尋求最被接受的翻譯方式。「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聾聽的融合越來越好,大家在關注彼此發展。」

 

冷新雪說,在疫情期間,聾人生活、學習、就業都會遇到障礙,幾位翻譯共同建立了志願者服務團隊,希望通過手機視頻的方式為大家服務。群裡有包括北京市聾協主席和各區聾協主席,他們可以直接反饋對聾人需求,由翻譯老師一對一對接。

 

針對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文件,翻譯老師會把相關文件電子版找到後發到群裡,由聾協主席為聾人朋友進行詳細解讀。「我們也從聾協得到反饋,聾人朋友對發布會手語翻譯的速度、準確度給予高度評價。」

 

除了手勢,翻譯們還會注意服裝和表情等細節。餘航稱,在發布會上,翻譯會著深色正裝,避免淺色衣服,以便聾人觀眾更清晰地看到手勢。表情的輔助也是為了更加準確地傳遞信息。

 

餘航佩戴透明口罩,為發布會做手語翻譯。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飛


疫情期間排班 參加發布會就像「上班」

 

除了在市殘聯工作的冷新雪,其他5位手語翻譯的本職工作都是教師。餘航、劉美玉、李昂是東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王楠和劉可研是北京啟喑實驗學校的英語老師。

 

「對於聽障孩子,現場教學可以把手語、板書和口型結合在一起,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線上教學存在困難,任務重,需要老師運用PPT、小視頻等手段,豐富教學形式。」劉可研說。

 

為了平衡線上教學工作,幾位翻譯利用課餘時間「排班」參加發布會。

 

幾位翻譯笑稱,現在來發布會就像「上班」一樣,他們的工作也得到了親朋的支持。王楠說,「朋友2月份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我時,除了提醒我注意安全,也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意義,能讓廣大聾人朋友及時了解到疫情防控信息。」她說,「現在哪天輪到我當班,我爸爸記得比我還清楚。」李昂也稱,他的孩子每晚都會陪伴他一起觀看發布會。

 

「聾人主要靠視覺獲得信息,重大事件發布配手語翻譯,使殘障人士能充分迅速獲得信息,感受到黨和政府對特殊人士的關懷。聾人朋友的認可,也是對手語翻譯的激勵。」李昂說道。

 

新京報記者 張璐 協作記者 王飛

視頻 周博華 景如月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戴透明口罩的人: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
    來源:新京報戴透明口罩的人: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聾人朋友對透明口罩也有需求,我們呼籲有正規的口罩廠家能考慮到聾人朋友的需求,生產一些安全性更高、更規範的透明口罩。」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北京疫情發布會上的手語翻譯。
  • 手語翻譯全程佩戴「透明」口罩,原因很暖!
    來源:經濟日報自2月3日起,北京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出現了手語翻譯,而她們戴的口罩有點特別——一隻透明的口罩。1個多小時的發布過程,手語翻譯冷新雪手指翻飛,一刻不閒。「這是我從1993年從事手語工作以來,第一次戴口罩翻譯,也是最累的一次翻譯。」為了保證翻譯效果,冷新雪還自製了一個透明口罩:家人幫她將口罩中間剪了一個洞,然後粘上一個透明塑料飯盒底兒。「為了粘得牢固,透明膠條、膠水、塑封機都用上了。」手語翻譯不僅用手勢,還要配合表情和唇部動作。
  • 戴口罩的手語翻譯:上海讓聽障人士更懂新冠
    「90後」教師、手語翻譯陳伊佳最近經常收到聽障學生發來的微信留言。陳伊佳平時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擔任課堂手語翻譯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成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發布會6名現場手語翻譯之一。統計顯示,2019年底上海有持證的殘障人士57.8萬人,其中聽障人士7.6萬人。
  • 暖心聞 | 對話新冠肺炎疫情發布會手語翻譯
    為方便聽力障礙人群及時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關資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配備手語老師對發布會內容進行翻譯。
  • 一個「透明口罩」的故事——手語播報員冷新雪的「無聲關愛」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一個「透明口罩」的故事——手語播報員冷新雪的「無聲關愛」新華社記者邰思聰、蓋博銘、趙旭距離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北京市殘聯教育就業部工作人員冷新雪第一個來到現場
  • 北京聾協:建議疫情發布有手語翻譯或字幕
    「疫情發布會沒有手語翻譯或字幕,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國家動態!」北京聾人協會主席成海近日接連收到聽障朋友的微信求助,同是聽力障礙者,成海對此深有體會。北京聾協希望通過北京日報客戶端發出倡議:如果情況允許,希望疫情新聞發布會能有手語翻譯或字幕。
  • 口罩變眼罩?南非總統直播示範戴口罩翻車 手語翻譯都驚呆了
    口罩變眼罩?南非總統直播示範戴口罩翻車 手語翻譯都驚呆了  Emma Chou • 2020-04-26 11:46:57 來源:前瞻網
  • 疫情簡報會不提供手語翻譯,白宮被聾人起訴了
    (觀察者網訊)白宮被起訴了,原因是白宮在簡報會上一直不提供手語翻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8月3日報導,當天,美國全國聾人協會同幾名聾人一同起訴白宮,稱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發布會上不提供手語翻譯的做法,「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要求白宮在簡報會上增設手語翻譯。
  • 疫情期間北京殘障人群的「愛」與「被愛」
    3月1日,北京市殘聯教育就業部工作人員冷新雪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進行手語翻譯。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影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邰思聰蓋博銘趙旭)距離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開始還有一個半小時,手語翻譯冷新雪第一個來到現場,開始對照新聞素材進行「彩排」。她換上正裝,雙手在空中比劃著信息,口中複述著稿件……在冷新雪的身旁還放了一個神器:一隻透明口罩。
  • 【提示】增手語翻譯、推手語視頻……上海讓聽障人士更了解防控知識
    陳伊佳平時在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擔任課堂手語翻譯工作。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成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發布會6名現場手語翻譯之一。統計顯示,2019年底上海有持證的殘障人士57.8萬人,其中聽障人士7.6萬人。上海正通過配備手語翻譯、推送防疫知識手語視頻等方法,幫助聽障人士更加了解和懂得新冠的相關防控方法。
  • 南非總統直播示範佩戴口罩,手忙腳亂現場翻車,手語翻譯一臉無奈
    新冠疫情在海外各國持續擴散,許多國家國內狀態緊張,在非洲也有很多國家出現了確診病例,其中南非一國國內確診病例就達到4300例。據英國《太陽報》4月25日報導,南非總統馬塔梅拉·西裡爾·拉馬福薩(Matamela Cyril Ramaphosa)為了呼籲民眾出門做好防護,在電視直播中親自示範佩戴口罩。
  • 美國聾啞人炮轟川普侵犯其知情權,因白宮簡報會未提供手語翻譯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估計,大約有1150萬美國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然而,在美國新冠病毒蔓延幾個月之後,白宮仍然沒有在其電視直播的公共衛生簡報會上提供手語翻譯。許多美國聾啞人表示,他們越來越擔心川普政府沒有通過合格的手語翻譯員,向他們傳播重要的防疫信息。
  • 同步手語翻譯服務覆蓋千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石慧芬建議提高手語視頻...
    今年的疫情期間,人們驚喜的發現,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的直播畫面上出現了同步手語翻譯人員的身影。眾所周知,該新聞發布會是了老百姓獲知疫情動態的主要渠道之一,然而,在配備同步手語翻譯服務之前,聾人很難通過這個平臺獲取疫情信息,這樣既不利於他們做好自身保護,也不利於整個戰疫鬥爭的順利開展。
  • 北京:銀行增設「在線手語翻譯」
    聽障人士到銀行,不管現場有沒有會手語的工作人員,他都能辦理銀行業務了。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了解到,目前,建設銀行北京長安支行和物資學院路支行在全國銀行業率先推出了「遠程在線手語翻譯」服務,聽障人士可隨時通過「在線手語翻譯」為自己「代言」。
  • 我國首部手語翻譯領域譯著《沉默的世界不寂寞》發布 大力助推信息...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盲隔離了人與物,聾隔離了人與人。」海倫·凱勒的這句名言,形象地刻畫出了聾人在主流社會中的生存窘境。為建立順暢的交流渠道,營造全方位的信息無障礙環境,手語翻譯當仁不讓地成為極其重要、且極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出口。9月27日,國際聾人日。當天,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青年出版總社聯合舉辦的「用愛傾聽——《沉默的世界不寂寞: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手語翻譯》捐贈儀式暨新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 美國聾人協會起訴白宮,要求疫情簡報會配手語翻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晚報導稱,美國全國聾人協會及五名美國聽障人士正起訴白宮,要求川普和其他高級官員在白宮的新冠疫情簡報會上配手語翻譯。報導稱,上述群體已要求聯邦法官命令白宮在所有公開的疫情簡報會中配手語解說。「白宮在新冠疫情相關的簡報會包括新聞發布會上不提供手語翻譯是違法的。」
  • 【美國聾人協會起訴白宮,要求疫情簡報會配手語翻譯】CNN當地時間3...
    【美國聾人協會起訴白宮,要求疫情簡報會配手語翻譯】CNN當地時間3日晚些時候報導稱,美國全國聾人協會及五名美國聽障人士正起訴白宮,要求川普和其他高級官員在白宮的新冠疫情簡報會上配手語翻譯。報導稱,上述群體已要求聯邦法官命令白宮在所有公開的疫情簡報會中配手語解說。
  • 視頻在線手語翻譯 手語遠程翻譯率先在湖南實現
    大美無障愛:發現美 傳遞愛中國聾人網訊 近日,據湖南方面消息,聾人可以在線視頻與手語翻譯交流尋求翻譯協助,手語翻譯不必再遠途跋涉,通過網際網路與手語翻譯服務中心建立視頻通話連結,實現了可遠程翻譯,在線翻譯成為聾人朋友的「隨身譯」。
  • 我國首部手語翻譯領域譯著發布:大力助推信息無障礙環境建設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9月28日消息(記者王晶)「盲隔離了人與物,聾隔離了人與人。」海倫·凱勒的這句名言,道出了聾人在主流社會中的生存窘境。
  • 疫情之下各地新聞發布「大考」成績幾何
    各地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主題隨著疫情形勢不斷變化,大致發展軌跡為疫情防控、病例救治、物資保障、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復工復產等方面。當然,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功能是回應社會關切。例如,疫情早期,鍾南山院士1月21日在廣東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冠肺炎「人傳人」,讓民眾及時防控;2月27日,他在廣州新聞發布會上預測「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讓民眾及時了解疫情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