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2020-06-30 全國產經平臺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他總說自己不優秀,卻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他的學習生涯坎坷無數,卻總能讓磨難化險為夷;他是暖男,也是師弟們眼中的榜樣……他是2017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周榆力,3年發表6篇SCI,獲得2項國家發明專利,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周榆力

周榆力,西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研究生。研究生期間連續獲得研究生學業獎學一等獎2次,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次,「西華之星·學術研究之星」2次,2019年唐立新優秀學生標兵獎學金,2018年全國3D大賽全國一等獎。主持西華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1項,作為主研參與橫向項目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在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eramics International、CrystEngComm等期刊發表SCI論文6篇,其中,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形式在英國皇家化學會(RSC)旗下期刊CrystEngComm報導。

想要了解優秀的他

就緊跟著我們的步伐

走入他的世界

了解他的科研之路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主動出擊 成功就在當下

本科學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周榆力,在大一時考取了本碩連讀的資格,得到了學校的推免名額。當時的他還是一個青澀的少年,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劃,除了明確自己要繼續深造,對自己學習和研究的方向並沒有準確的把握。面對這樣的情況,他沒有選擇「走一步看一步」,而是靜心沉氣,紮實地學習基礎知識,累積跬步,為未來創造條件

大三時,他與導師王劍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在導師的引導下,周榆力逐漸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為清晰的規劃。懷著滿腔熱血的他,在與導師交流後的第二天就立即到導師的課題組裡開展科研工作。在課題組裡學習的日子裡,從基礎知識及軟體的學習,到文獻的閱讀與總結,他認真做好每一個點的記錄與整理。他靜下心去學習、探尋、積澱,提升自己的科研綜合能力。正如導師所說:「一個人只有蹲下去,才有可能跳得更高。」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從那時起,周榆力正式開啟了自己的「科研路」。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導師的指引與團隊的協作在他的科研生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平時的學習中,他時常向老師匯報自己最近的研究情況,讓導師了解他的學習狀態、創新思路和實驗進展,以便為接下來的科學研究做出相應規劃。

周榆力在做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氣敏材料時,做過單一的、p-n異質結的,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的腦海裡突然迸發出一個「做出商業化柔性氣敏材料」的想法。他幾經思考,多次計算,將一套完整的想法呈現了出來。經過不斷跟導師溝通,加上團隊的配合以及無數次的思路轉換,以PPTA纖維為基層的柔性氣敏材料被做了出來。

「做科研就是要不斷想出新的點子。」周榆力說,「有的事情看似難以解決,但只要敢於嘗試,積極與導師、團隊溝通,主動跨出第一步,就有可能實現。」他踏實地完成自己的每一步,堅守內心的追求,憑著一顆赤子之心,主動出擊,把握每一次成功的機遇。在磨礪和蛻變之後,呈現屬於他的精彩。

永不言棄 辦法總比困難多

成功的過程往往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路走來,周榆力歷經了不少「意外」——科研中大大小小的各種困難……其中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他碩士生涯第一篇SCI的發表經歷。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周榆力碩士生涯發表的第一篇SCI

2016年9月,周榆力開啟了「高性能鋁合金關鍵製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研究課題。經過三個月的調研、反覆試驗、數據分析,終於在寒假前夕完成了論文雛形。對於當時的他而言,英語是最大的難題。小到單詞不規範、語法錯誤、修飾詞不準確、表達不精準,大到文章邏輯不清晰、分析問題不深入等,都在這篇「處女作」中體現出來。

冬天的夜晚特別寒冷,為了趕在春節前完成文章的送審,除了睡覺和吃飯,其餘的時間都被周榆力用在了科研上,每天都至少要熬到凌晨才回到錦地苑,第二天不到8點又前往實驗室。「日復一日,好像自己都不知道疲倦了。」周榆力說。

不知經歷了多少個這樣的日夜奮戰,論文最終成稿。接著,周榆力又開始了漫長的投稿拉鋸戰。第一次投稿,5天後被拒稿,編輯認為語言不符合他們期刊的標準;第二次投稿,半個月後,審稿人以文章質量不夠為由建議拒稿;第三次投稿,一周後,編輯以文章創新性不夠為由拒稿;第四次投稿,一周後,編輯以文章與該期刊研究領域不符為由拒稿……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周榆力發表的SCI論文

在接連被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拒稿後,周榆力陷入了迷茫,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做科研、自己做的工作是否毫無價值,這些都極大程度地磨滅了他對科研的興趣。導師在知曉情況後開導他說:「困難挫折中強勁前行,才能做到更高的學問、煉得更優的品質、成就更好的自己。」導師的話語給了周榆力力量。

「辦法總比困難多。寫論文最難的日子我都挺過去了,那個時候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戰勝困難。」周榆力說,「根據審稿人、編輯對文章的意見,我仔細修改論文,鼓足勇氣開始了新一輪的投稿。」歷時2個多月的審稿,周榆力鍥而不捨的工作態度終於打動了主編,隨後審稿人根據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回答審稿人的問題十分耗費精力,又險些讓周榆力陷入了絕望。「需要花時間補充實驗、測試數據、深入解釋問題……那時候真的有點撐不住了,但都走到這裡了,怎麼可能放棄。

在導師的陪伴與鼓勵下,他逐字逐句修改,繼續著自己專業的態度精心鑽研,將「難上加難」變成了「大功告成」。「當時真是一個字一個字斟酌,可以用『吹毛求疵』來形容。」他說。

路漫漫其修遠兮,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地披荊斬棘,努力的道路上總是形單影隻。後來,周榆力不斷主動出擊,發表6篇SCI論文,其中,最近的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形式在英國皇家化學會(RSC)旗下期刊CrystEngComm報導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形式在CrystEngComm報導

「也沒有原因,就這麼堅持下來了。」周榆力說:「不過,有過這樣的經歷後,在後來的學術研究中,即使面對再困難的事,都可以迎難而上,永不言棄。

嚴謹認真,亦是個「暖男」

周榆力說:「我走過最漫長的路就是科研路,這條路沒有任何套路,有的只是深沉的腳印。」科研的經歷使周榆力對待任何事都十分的嚴謹且認真,他也將這樣的態度帶入了自己的生活。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在師弟們的眼中,周榆力是個「不近人情」的師兄。他對師弟們十分嚴格,對待論文更是要求精益求精。「有一次,一個小師弟拿論文給我修改,我發現他存在邏輯混亂、語法錯誤、長句表達不清晰等問題,我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問題所在,讓他下去自己檢查修改。師弟來問我一次,我就讓他繼續改一次……就這麼反反覆覆好多次。」周榆力說,「起初師弟對我這樣的行為很不滿,也不理解,覺得我在故意刁難他。但後面他的論文成果非常不錯,他明白了我這麼做的意義,也十分感激我。」這位小師弟現在成為了他很好的朋友,空閒和放鬆時,兩人常常相約一起騎行。

談到科研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周榆力說:「在能力上,我收穫了實打實的知識和見識,在做科學研究中我也時常犯些小錯誤,但我能從錯誤中學習到新東西,這對我的未來幫助很大。」

3年發表6篇SCI,獲2項國家發明專利!這位西華大學學子又是「別人家的孩子」

披星戴月,堅持造就優異;歷經苦難,逆境喚醒本色;閱盡千帆,厚積方能薄發……畢業的日子悄然來臨,這個曾經的逐夢少年已然走上了夢想的大道,站在所有人面前。

「我始終相信:你若盛開,蝴蝶自來。讓我們在科研之路上奮力奔跑吧!」周榆力說,「因為我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西華大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兩年發表14篇論文,2項發明專利,這位美女碩士再獲最高獎學金
    然而,對於有的學霸來說,發表論文卻非常容易,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也高。前不久浙江大學對外公布了2020年竺可楨獎學金獲得者名單,上榜的學生引起了大家的重點關注。
  • 北京"硬核"博士:3年發12篇SCI,申請6項國家發明專利,包攬各類獎學金!
    科研之路雖然崎嶇坎坷,他卻只顧埋首躬身,默默前行,待到六年的碩博生涯結束之時,放眼望去,面前已是大好風景。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徐偉,用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和終生學習的態度為自己贏得了一片嶄新的未來。本期推送,一起見證這位科研達人的進階之路。
  • 3年來以一作發表12篇SCI,他從實驗小白晉升科研達人
    來源 | 北京科技大學、材院新聲、學子星光編輯 | 學術君從北科開啟自己的科研之路,到六年的碩博生涯結束,他曾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7項,近三年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12篇,總影響因子49.027,擔任Materialia及Materials
  • 西華大學黨政領導「換帥」 餘孝其任黨委書記
    她深情回顧了自己在西華大學的工作生活經歷,動情地說:「2015 年 3 月 24 日,我來到西華大學,轉眼已經 5 年 9 個月。共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和專著6章/節;發表論文40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8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 他發表5篇SCI論文、專利5項,被保研到6個985高校,來自華東交大!
    他就是華東交通大學2019年度校長獎學金冠軍理學院——李宗霖發表SCI二區論文四篇發表SCI三區論文一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全部實審公開獲授權實用型專利一項軟體著作權一項專業課平均分90+,均學分績點3.922019.10獲國家獎學金2018.10獲特等獎學金2019.10獲一等獎學金2017.10獲國家勵志獎學金2019.11
  • 他榮獲博士國家獎學金,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發表SCI論文5篇
    賈維尚,男,中共黨員,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師從李晶澤教授。獲得2019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三次學業一等獎學金、兩次優秀研究生等榮譽。碩博連讀期間,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
  • 累計發表SCI論文9篇,擔任3本SCI期刊審稿人,累計獲獎50餘項
    2017年,他實現了當初定下的「小目標」,作為第一作者發表一篇SCI論文。主持一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課題,申請一項國家發明專利。2020年,他已累計發表SCI論文9篇,授權國家專利4項,擔任3本SCI期刊審稿人,累計榮獲校長特別獎、國家獎學金、省優乾等各級獎勵50餘項。
  • 這位女博士以一作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7篇,申請專利5項,獲國獎……
    碩博在讀期間,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7篇,並多次受邀參加UCMMT等重量級國際會議。以主要負責人的身份參與國家級、企業級項目8項,並申請國家專利5項,授權2項,合作申請美國專利一項。曾獲國家獎學金、蘇州育才獎學金、人民一等獎學金等,多次獲得「優秀研究生」稱號。
  • 湖北「硬核學霸」:在校創辦公司,手握18項發明專利,包攬各類獎學金
    近日,湖北省教育廳發文,對榮獲湖北省第五屆"長江學子"創新獎的學生進行表彰,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19屆碩士畢業生魏俊名列其中。魏俊本科和碩士均就讀於長江大學,曾獲長江大學"十佳大學生"、研究生國家獎學金、長江大學獎學金等。
  • C刊發表論文,發明成果獲專利證書,這位中南大學湘雅學子的科研路遍地花開!
    優秀論文獎)」2018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三等獎2018年作為主講人獲「兒科學『免疫缺陷病』讀書報告會-講評(集體一等獎)」及「兒科學『免疫缺陷病』讀書報告會-講評(最受歡迎獎)」2017年作為項目負責人獲「中南大學第五屆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實驗論壇暨設計大賽」優秀獎及「中南大學第五屆大學生基礎醫學創新實驗論壇暨設計大賽」優秀牆報獎2017
  • 華中科技大學胡家兵教授當選IET Fellow,發表SCI論文50餘篇!
    2004年和2009年在浙江大學獲學士和博士學位,2009年10月至11年8月在Sheffield大學任博士後,2011年9月加入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6月起任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和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青年學者。
  • 柿子醋生產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柿子醋生產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陝西時代釀造科技有限公司許朝輝)產業現狀目前中國的柿子醋釀造技術比較原始,生熟果料混拌,依靠野生細菌參與發酵過程。
  • 長安大學同門學霸博士結為夫妻,攜手發表18篇SCI
    長安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2018級博士研究生徐開偉,年級專業成績第一名,曾獲國家獎學金,發表SCI9篇,總影響因子32.917;發表CSCD期刊論文2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項。2019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在澳大利亞RMIT大學進行為期12個月的聯培項目。
  • 西工大「硬核學霸」集體亮相:保研清華、發17篇SCI論文、太優秀……
    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篇:含10篇SCI論文(6篇為一區,本學年2篇),並連續三次獲得「標兵」稱號、「國家獎學金」等。7、韓浩傑,材料學院本科生,在2018-2019學年國際數模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獎項;分別以學生一作、第二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3篇,並申請有國家發明專利兩項。
  • 南開大學校友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今年新當選的院士已擁有美國授權專利超過4700項,涵蓋了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工程,材料科學和物理學等領域。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簡稱NAI)成立於2000年,是由美國及國際大學、政府及非牟利研究機構組成的非牟利會員組織,擁有超過4000名個人發明家會員,分布在全球超過250所機構。
  • 中北大學2個項目被山西省提名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國科獎字〔2019〕38號)要求,山西省科技廳經項目徵集、專家論證等程序,山西省擬提名14項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其中提名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分別是中北大學張治民教授主持的「鎂/鋁大型薄壁高筋構件均勻強韌化及
  • 西安交通大學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7項
    發表SCI論文131篇,12篇入選ESI,SCI他引3411次,8篇代表作他引941次,20篇主要論文發表在Nature Commn.、Energy Environ. Sci.、Nano Lett等期刊;獲發明專利13項;制定國家標準1部。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學者Gratzel、Bard、Domen等在Science、Chem. Rev.等刊物大量引用,並評價為「原創性」、「獲得了優異的產氫性能」。
  • 2011國家技術發明東南大學獲獎人尤肖虎簡介
    1998-2005年間獲部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1999-2002年擔任國家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研究開發項目總體組組長,所負責的中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研究與開發項目被兩院院士獲選為 2002 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十五」期間擔任國家八六三計劃未來移動通信總體專家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未來移動通信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等。
  • 西華大學這個跨學科團隊2年發表20多篇高質量論文!
    研究院緊跟國家戰略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跨國內外高校、跨學科、跨行業、跨專業的研究團隊。研究院致力於經濟學、管理學兩大學科的前沿研究,攻關國家級研究課題,培養創新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學術人,努力在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傳遞「西華聲音」。
  • 他一作SCI、EI論文3篇,專利6項,被錄取為西湖大學博士研究生!
    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唐輝電子」獎學金、學業特等獎學金、本碩創新獎學金、「得邦」優秀學生企業獎學金、「澤天」創新優秀獎學金;作為團隊負責人斬獲「華為杯」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浙江省第十六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最佳創意獎;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