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騎手,就是滿街串巷的外賣小哥。在上海這座大都市裡,我們像螻蟻一樣的存在。這麼多年我看過印象最深刻的那部電視劇就是《蝸居》。
大上海什麼時候都是大上海,一個普通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要麼遇到天上掉餡餅的機遇,要麼就只能改變自己。
我2011年大學畢業以後,就從南昌來到了上海。那個時候我好羨慕上海的繁華,我立下壯志豪言,要在上海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做一份自己的事業。
經過了8年的艱苦抗戰和奮鬥,我終於擁有了自己的事業,一輛外賣電動車和每天用餐時間點送不完的外賣。我每一天都是在客人的咒罵聲中上崗,在大多數人都在休息的情況下,我還在送宵夜。沒辦法,這就是上海。
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覺得艱苦過,因為這是我選擇的生活。
我大學學的是理工科,也算是一名技術工,可是畢業實習以後我實在不勝任工廠的工作環境。所以我就出來找了各種各樣的工作。
有發傳單的,有鐘點工,有家庭男保姆,幹到最後剩下的只有一份穩定的,就是外賣小哥。
我送餐的區域在陸家嘴金融中心附近。在我送餐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在陸家嘴遇到很多的老外,每次見到他們只能尷尬地hi,hello,byebye,thank you。
我覺得這是一名外賣小哥的恥辱,這是一名中國人的恥辱。難道到了21世紀,我們還不會講洋文?
我覺得自己需要改變,所以我就從頭抓起。以前英文4級沒過的單詞本兒重新翻出來背單詞,老婆以為我頭腦發熱,堅持不了幾天,可是事實上我堅持了16個月。
我每天堅持背10個單詞,每天不斷的背,不斷的背,哪怕有重複的,也不斷的背單詞。
等到我的單詞量有一定的積累以後,我就開始嘗試著大膽的找老外去交流溝通。
一開始我講的中國式的英語,老外根本就聽不懂。可是沒關係,連講帶比劃,大家笑笑基本上就都能懂了。
接下來我又開始看美劇,培養自己的語境環境。我看了老友記這些經典的劇目。老友記,我看了7遍。是不是覺得有點誇張?
沒辦法,我就是很笨,只有不斷的聽,不斷的跟著讀,跟著說我才能有進步。
漸漸的我能聽懂英文歌曲了,後來我又能聽懂電視的對白了,電影的對白了。
但是我覺得自己對於語言的學習還是不夠專業,所以我又加入了專業的英語角,專業的英語愛好者的群。不斷的和大家交流,用從大家那裡學來的方法去豐富、完善、提升自己。
有一天我去一個公司送外賣,我送外賣的對象應該是這家公司的高管。與其他很多家公司不同,我們送外賣通常只在公司門口把外賣送進去就走了。這家公司的外國高管讓我送到他的辦公室去。
那是我第1次走進一個外國高管的豪華辦公室,他的窗外就是黃浦江,視野非常的開闊,那個環境令我非常的動容。
我把外賣送進去,用英語和他溝通交流,那位外國客戶非常的驚訝,不斷的對我豎起大拇指。後來他竟然主動加了我的微信。
可是我不知道他是誰,他是幹什麼的。
又過了兩個月,他訂餐剛好又是我送到他的辦公室。然後他用英語和我對話說,夥計,好久沒看到你了,我說我最近都在忙。後來聊著聊著他就說,要不你來我們公司上班吧。
我就說我一個外賣小哥我能做什麼,什麼也不會,他說要不你做我的助理吧。我一聽這麼好的機會,我再拒絕就傻掉了,於是我同意了並且感謝他,就這樣我進了一家全球500強的公司。
我的這位領導叫Michael。
幸運的是我跟著外國朋友,不僅學到了很多公司管理上的細節,而且他使我的語言溝能力又更進一步。
到後來有一天,他約了一位外語教授,順道把我一起叫過去。我聽領導的意思,這位教授在翻譯一本書,而他希望我能作為他的翻譯助理。
我太高興了,我太驚訝了。
你可能無法理解我那種洋溢的幸福。住在城中村,擁擠不堪的髒亂環境,卻突然有一天烏雞變鳳凰了。
我跟著這位孔教授,對語言學有了深入、系統的了解和認識。我的翻譯水平也與日俱增。當然我早就不做外賣小哥了。
我的故事也許很普通,但是我想說一個普通人改變自己的命運太難了,即便再難也不是沒有可能,人的一生,不論什麼時候你的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直到現在我都忘不了我凌晨5:00起來背單詞的日子,我拿著落後的DVD放碟片,學習英語口語的日子,我用送外賣的間隙,看到外企公司的英文單詞和商標的日子。
哪有那麼多的美好,不過是我們選擇了負重前行。
我想將來去國外申請一所語言學校去留學。我想要對英語或者其他第二外語做一個深入的、系統的、體系化的學習。
小的時候也許我們沒有很好的條件,長大以後所有的條件都是我們自己創造。學習從此刻開始,改變從此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