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扎是如何煉成的?探訪他成長中留下的那些痕跡|扎克伯格|facebook...

2020-12-18 網易科技

(原標題:Citizen Zuck: The making of Facebook's Mark Zuckerberg)

編者按:從創立Facebook那一天起,作為這個龐大帝國的君主,80後的小扎既獲得了所有的讚美,也經受了所有的詆毀,早已習慣了這一切,參眾兩院的拷問也並未對他帶來多大的影響,反而更加激發了公眾對於他的好奇心和窺探欲。

文/CNET專欄作家理察·涅瓦 網易科技譯製

幾年前,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走進了尤利(Yuriy)理髮店,客廳裡擺著四把椅子,門口掛著藍色的遮陽篷,窗戶上有個霓虹燈正在閃爍。這家理髮店位於雪松街(Cedar Street)盡頭的磚房裡,這條街是紐約多布斯費裡(Dobbs Ferry)的主街。

扎克伯格是在這個紐約市以北40公裡的寂靜小鎮長大的,當時他正在加州訪問。但他擠出時間來和50歲的尤利·卡塔耶夫(Yuriy Katayev)打個招呼,後者在高中時曾為扎克伯格理髮。卡塔耶夫是個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移民,看到老顧客到來他感到很興奮。他問多布斯費裡最著名的小子,Facebook怎麼樣。扎克伯格回答說:「還好,現在人們需要我。」

然後,他轉向了在世界各地理髮店裡普遍分享的那種誠實的、未經過濾的談話,扎克伯格變得更加坦誠。卡塔耶夫回憶稱:「現在控制它(Facebook)不容易,因為它太大了!」扎克伯格不知道自己竟然如此有先見之明。上周,這位Facebook董事長兼執行長在國會山作證,受到美國國會議員的嚴厲質詢,原因是他及其一手創建的世界最大社交網絡搞砸了。

扎克伯格現在承認,Facebook已經成為仇恨團體的工具,他們利用這個平臺進行騷擾和恐嚇,而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行為者則在通過假新聞操縱輿論,以對選舉進行幹預,包括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圖註: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告訴家鄉理髮師卡塔耶夫, Facebook「現在不容易控制——因為它太大了。」)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Facebook受到了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濫用數據醜聞的打擊。在這起醜聞中,Facebook對用戶數據處理不當,用它自己的話說就是「過於天真」,對其他人如何利用Facebook收集的22億用戶個人信息未能加以防備。這些信息是Facebook最珍貴的資產,它們包括你的年齡、位置、喜好、興趣和其他個人數據,可被用於在新聞推送上向用戶發送利潤豐厚的定向廣告。這也是只有33歲的扎克伯格卻成為世界上第五富人的最大憑證,他的淨資產約為710億美元。

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兩場長達10個小時的聽證會上,扎克伯格不斷重複道歉言辭,他說:「我們沒有採取足夠的措施防止這些工具被濫用,這是我的錯,我很抱歉。我創建了Facebook,運行它,我需要對這裡發生的事情負全責。」,無論好壞,Facebook和扎克伯格已成為大型科技股代理人之一。部分原因是,議員們擔心像Facebook、谷歌以及蘋果這樣的科技巨頭,在我們的生活和經濟中擁有太多的權力和影響力,因此要求扎克伯格作證。

Facebook的錯誤也讓人質疑扎克伯格是否是個值得信賴的數據保管者,以及他是否有權監督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信息平臺之一。根據上周公布的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43%的Facebook用戶表示他們對侵犯隱私「非常擔憂」,高於2011年的30%。

(圖註:扎克伯格的高中年鑑)

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主席、來自俄勒岡州的共和黨眾議員格雷格·沃爾登(Greg Walden)表示:「雖然Facebook的增長勢頭確實有所增強,但我擔心它還沒有成熟。現在是時候問一下,Facebook是不是發展得太快了,並破壞了太多東西。」

扎克伯格在國會山的轉變標誌著這位執行長的人氣急劇下降。就在去年,他開始了全國之旅,以了解人們「如何生活、工作和思考未來」。他發布了許多自己的照片,比如在農場幫忙,在汽車裝配線上工作。這次旅行是他的年度挑戰之一,基本上是關於類固醇的新年決心。過去的挑戰包括學習普通話,為他的家開發人工智慧助手,以及只吃他自己殺死的動物肉。但是,當他去年在全國各地奔波時,人們開始懷疑他是否有一天會準備競選公職,甚至是總統。

在圍繞扎克伯格的各種審查中,我(本文作者,美國科技博客CNET專欄作家理察·涅瓦(Richard Nieva))想親眼看看人們對他的看法。因此,在今年1月份,我訪問了他此行中最具爭議的一站: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威利斯頓(Williston),這裡是美國水力壓裂行業的一個主要樞紐。我想了解他的旅行是如何展開的,看看威利斯頓的人們從他那裡學到了什麼,以及他從中學到了什麼。熟悉扎克伯格的消息人士說,在扎克伯格旅行的所有城市中,威利斯頓可能是他最感興趣的一站。

最後,我也來到了他的家鄉,儘管這裡不在扎克伯格旅行的範圍之內。他跳過多布斯費裡是有道理的,因為他的目標只是前往他以前從未去過的州。但是,如果我們都是環境的產物,那麼從早期認識他的人那裡了解這位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應該很有用,包括他的理髮師、擊劍教練、同學和鄰居。

(圖註:去年,扎克伯格去美國小鎮進行了一次傾聽之旅。從左上方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南達科他州皮埃蒙特農場、艾奧瓦州威爾頓的「糖果故事」、威斯康辛州的布蘭查維爾養牛場以及在南卡羅萊納查爾斯頓的伊曼紐爾非洲衛理公會教堂做禮拜)

這讓我想到了尤利理髮店,它距離扎克伯格的家有1600米遠。理髮師卡塔耶夫又高又時髦,說話時帶著濃重的口音,戴著金表、手鐲,穿著黑色皮靴。他告訴我,他在這家店工作了20年,雖然這家店已經有106年歷史。外面旋轉的理髮杆已經壞了,室內牆上掛著一面美國國旗。在我們聊天的時候,卡塔耶夫在為一個有棕色頭髮的小男孩理髮。

在休息期間,卡塔耶夫分享了更多扎克伯格訪問期間的故事,儘管只持續了5分鐘。扎克伯格對卡塔耶夫說,他再也沒有時間去見朋友或認識別人了。這是在大選之前,在美國之行之前。卡塔耶夫說:「很多人問我關於他的事,他是一個安靜的男孩,一個簡單的傢伙。」扎克伯格通過發言人表示,拒絕接受採訪。

在2016年大選或劍橋分析醜聞曝光之前,Facebook的規模始終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它是一家巨大的公司,擁有超過27000名員工,業務遍布世界各地,包括矽谷、紐約、巴西、倫敦和泰國。作為一個社交網絡,以及能夠接觸地球上所有人的工具,它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

但在顯微鏡下,不僅僅是Facebook的規模,它的本質也正在被研究,並且創造它的「神奇男孩」也無法避免。扎克伯格將成為美國最重要的企業家之一,引領我們進入前所未有的數字時代。他馴服了網際網路的狂野,基本上給了我們所有的名字標籤和用來張貼嬰兒照片、政治咆哮和其他我們想要分享的東西的地方。

隨著Facebook的發展壯大,扎克伯格的影響力也在增長。他本質上成了他這一代人中的報業大王威廉·倫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在新聞和政治領域,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且兩人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都從哈佛輟學,並在舊金山灣區賺了大錢,還拍了很多關於他們的電影。

扎克伯格和赫斯特都幫助普及了「點擊誘餌」,儘管在赫斯特時代,它被稱為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19世紀末以犯罪、兇殺、色情、小說連載等刺激性、消遣性文章和漫畫為主的美國報紙)。這兩個人都在重大的全球事務上留下自己的足跡:赫斯特吹噓自己引發了西班牙-美國戰爭,而扎克伯格則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看到自己的平臺被扭曲成了一種宣傳工具。

(圖註:扎克伯格在美國國會就Facebook的數據隱私問題作證)

不過,雖然赫斯特是個自豪的媒體大亨,但扎克伯格最近才承認,他對Facebook上發布的內容負責。扎克伯格堅持認為,Facebook是一家科技公司和社交網絡平臺,而不是媒體公司。這可能是Facebook試圖放鬆對新聞控制的原因之一,調整新聞訂閱算法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個人文章而不是新聞報導上。

這一努力可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Facebook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內容聚合器和新聞發布者之一。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布的數據顯示,大約2/3的美國人使用Facebook,其中大多數人在社交網絡上獲取新聞。「公民扎克」不需要成為我們的總統。在某些方面,他甚至比總統的權利更大。那麼他到底是誰呢?

扎克伯格在一棟有灰色百葉窗的白色房子裡長大, 那裡位於多布斯費裡東側的僻靜街角。梯形草坪上布滿了巖石和小灌木叢。一個磚砌的樓梯通向前門,一個灰色的石頭走道盤旋在房子的一側,那裡有個牙科診所的入口。前面是一個木製的公園長椅,旁邊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E.扎克伯格,D.D.S.牙醫。

「E」代表愛德華(Edward),他是扎克伯格的父親,在鎮上被稱為「無痛博士」。他是布魯克林的牙醫,娶了皇后區的精神病學家凱倫·肯普納(Karen Kempner)。他們在1980年搬到了多布斯費裡。四年後的5月14日,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出生(Mark Elliot Zuckerberg)。

(圖註:扎克伯格是男子擊劍隊的副隊長,這是他和阿茲利(Ardsley High School)高中女子擊劍隊的合影)

多布斯費裡是個大約有11000人的小鎮,風景如畫,住著中產階級居民,大約80%居民是白人。這裡有綠樹成蔭的街道和童話書中描述的建築。儘管看不到長頸鹿,但扎克伯格家舊房子的拐角處有一張貼紙,上面寫著「抵抗」,這可能會給你一個提示,告訴你這個城鎮居民的傾向(或者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多布斯費裡的每個人都知道,扎克伯格是在這裡長大的,他的名字就像歌手普林斯(Prince)之於明尼阿波利斯市,或者美國籃球明星勒布朗(Lebron)之於阿克倫。多布斯費裡鎮長鮑勃·麥克洛克林(Bob McLoughlin)說:「這是個很好的成長環境。」他的兒子曾於扎克伯格一起踢足球,女兒經常在主街的披薩店為他服務。麥克洛克林繼續稱:「如果你有像他那樣的偉大父母,你在人生開端就取得了領先優勢。」

所有的當地人似乎都記得扎克伯格家族的故事。在附近的乾洗店Pride Cleaners裡,老闆帕克(Chong Park)記得小時候的扎克伯格與母親共同來訪的場景。帕克的媽媽Sang Kyu在收銀臺工作,扎克伯格問她:「奶奶,我能買個棒棒糖嗎?」Sang Kyu說韓語,不會多少英語,但依然給他Dum Dum棒棒糖。

扎克伯格全家已經不再住在這裡了。直到幾年前,在Facebook首次公開募股(IPO)使他變得非常富有之後,愛德華依然在房屋一側進行牙科手術。根據財產記錄顯示,扎克伯格的父母在2013年以9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這幢佔地232平方米的房子,並搬到了加州。他的父親現在經營一家名為「無痛社交媒體」的諮詢公司。

(圖註:扎克伯格長大的房子仍然保留著他父親的牙醫診所標誌,儘管這家人已經搬到了加州。)

不過,在父母搬到加州之前,扎克伯格顯然考慮過在這個地方紮根。有傳言說,五、六年前,扎克伯格在多布斯費裡南部附近的黑斯廷斯(Hastings),尋找多處房產,以建立龐大的房屋。這是這個小鎮的流言,但有幾個當地人,包括鎮長都對我重複了一遍。最終,扎克伯格沒有買過這些房產。相反,它們被億萬富翁、對衝基金創始人大衛·肖(David Shaw)搶購一空。

我問麥克洛克林鎮長,多布斯費裡是否計劃向他們的「當地男孩」致敬,比如以其名義舉行遊行、為街道命名之類的。他答道:「扎克伯格路?這主意不錯。」

在阿茲利高中的自助餐廳裡,在劍與劍的碰撞聲中,黛安娜·布雷林(Diane Reckling)向我展示了她最喜歡的學生照片。比如2000年阿茲利高中女子擊劍隊的照片,長著一張娃娃臉的15歲男孩,笑容滿面地站在隊伍的前方中心。這幅鑲框的照片通常掛在她的辦公室裡,但這位75歲的老教練第一次讓記者看到這張照片,並講述了她對扎克伯格的印象:聰明、有技巧,但有點兒傻。在她身後,擊劍隊的學生們排成兩隊,正接受訓練。

布雷林繼續說:「他(扎克伯格)是天生的領袖,孩子們喜歡他。扎克伯格是男子擊劍隊的副隊長。他有點兒自滿,但依然得到了很多尊重。」布雷林的女兒凱薩琳(Kathleen)就坐在她旁邊,她是扎克伯格的學妹,也是他的擊劍隊友。後來,凱薩琳去了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然後出國留學。現在,凱薩琳是阿茲利高中的助理擊劍教練,她說:「扎克伯格的傳奇證被遺忘,他不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孩子。」

但他們依然在深挖對扎克伯格的記憶。布雷林回憶起周六前往他父母家接他,帶他去參加擊劍錦標賽的經歷。扎克伯格就讀於阿茲利高中(Ardsley High),需要穿過鋸木河(Saw Mill River)。他在上大學的時候,就轉到新罕布夏州的一所私立寄宿學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布雷林說,看到這樣一個有才華的擊劍運動員離去讓她感到很難過,她試圖說服他的父母讓他留在阿茲利。

布雷林及其女兒都記得扎克伯格的比賽技巧,她們強調說:「他跑得真快,非常快。當他轉去埃克塞特學院後,他最終轉向了練習軍刀,這不是我們這裡提供的武器,但一如既往地像閃電那樣快。他是所有人中速度最快的,做決定時也是如此。」就像凱薩琳所說的,她有節奏地輕拍著腿,好像在召喚鬥士進行反擊。

「快速行動,打破常規」,這是Facebook成立頭十年信奉的座右銘。扎克伯格說,如果你沒有犯錯,說明你的行動不夠快。這種做法推動了Facebook迅速崛起,但也讓Facebook陷入了麻煩之中。當社交網絡引入它的新聞推送功能時,隱私倡導者們大聲疾呼,說人們的信息正被自由共享。每當一個算法的調整刺激了他們的流量時,出版商都會抓狂。

(圖註:扎克伯格的高中擊劍教練黛安娜·布雷林(右)和她的女兒凱薩琳)

凱薩琳說:「Facebook的創始人是一個擊劍者,這並不奇怪,」。對於Facebook來說,它已經陷入了無休止的循環之中,快速反應-吸收打擊-迴避,以及為了我們所有人的利益,解決世界上日益增長的隱私問題。凱薩琳回憶道,扎克伯格在擊劍旅行時,曾用披頭四樂隊的《革命》(Revolution)當口號。她說,扎克伯格的AOL Instant Messenger帳號是Themarke51,這被2013年的報導所證實,當時扎克伯格的舊Angelfire網頁在網上曝光。

在網頁上,15歲的扎克伯格稱自己為「苗條影子」(Slim Shady),並宣稱他對油炸玉米餅痴迷。他還在網頁上做了一個實驗,他嘗試在網頁上連結朋友,並繪製出他們的聯繫圖。聽起來很熟悉嗎?地圖上中一個名字是「Kathleen R.」,很少聽到有人像她那樣談論扎克伯格,回憶起許多正常孩子的事情:這個凱薩琳談論扎克伯格曾與名為朱莉(Julia)的隊友為擊劍隊籌款人烘焙巧克力蛋糕,與朋友皮特(Pete)外出玩耍,甚至曾不小心用劍擊中了一個女孩的眼睛。

距離擊劍隊食堂繞過幾條走廊,可以看到勵志海報,上面的主角是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和扎克伯格的右手,它掛著在計算機實驗室的牆上。阿茲利告終校長,陸地·亞力艾特(Rudy Arietta)告訴我,兩年前,曾有計算機科學系的學生寫信給扎克伯格,請他在畢業典禮上發言,但他卻沒有得到回音。

即使是在去年遊歷了整個國家之後,扎克伯格也沒有以Facebook執行長的身份回到阿茲利或多布斯費裡。上周在眾議院的聽證會上,來自紐約的民主黨眾議員艾略特·恩格爾(Eliot Engel)向扎克伯格示意,他應該回家看看。他說:「我希望你能兌現回到韋斯特切斯特縣的承諾,也許是去參加一個論壇,我知道阿茲利高中為你感到驕傲。」

在北達科他州的沃特福德市外,每隔幾公裡就會有一大片開闊的平原。6米多高的煙囪聳立在礫石地上,石油在那裡被泵出,把巨大的火球拋向天空。火焰使大氣層的上空看起來很模糊。走到近處,可以聽到機器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但從遠處看,天空中的火焰和漩渦看起來幾乎是在天上,就像梵谷(Van Gogh)名畫《星夜》(The Starry Night)裡的場景。

(圖註:在北達科塔州沃特福德市外煙囪中噴出的瓦斯火焰)

在北達科塔州和蒙大拿州的部分地區,有近52萬平方公裡的巖石結構Bakken,火焰就在其上空燃燒。這裡是美國水力壓裂行業的神經中樞,那裡的巖石被粉碎以提取石油。去年7月份,扎克伯格和他的團隊了解了更多關於這種行為的信息,其中大部分從業者是男性。扎克伯格旅行結束後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寫道:「我認為阻止氣候變化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有鑑於此,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我們的能源行業,即使這是有爭議的。」

扎克伯格的帖文還附有一張自己在石油鑽井平臺上的照片。在圖片中,天氣晴朗,扎克伯格穿著藍色的連身衣,戴著白色的安全帽,他的兩側有六名男性鑽井工人。從2009年到2015年,在水力壓裂技術達到頂峰的時候,威利斯頓-沃特福德地區是個繁榮的城市。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那裡尋找石油行業的工作,許多人每年能掙10萬美元,而且只需有高中文憑。這些城鎮不斷擴大,以便容納新住房、餐館、學校、健身房、酒吧和脫衣舞俱樂部。但是石油價格在2014年開始下滑,這些城鎮不得不考慮應對隨之而來的經濟低迷。

即使新居民不斷湧入,威利斯頓和沃特福德超過80%的居民都是白人。在2016年的選舉中,威利斯頓和沃特福德所在的威廉士縣和麥肯齊縣都將80%的選票投給了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就像扎克伯格在旅行中停留的大多數地方一樣,在沃特福德以北1小時車程的威利斯頓,扎克伯格的到來成了當地的大新聞。

但與扎克伯格許多行程不同的是——比如前往密西根州迪爾伯恩(Dearborn)的福特工廠、艾奧瓦州沃爾科特(Walcott)的「世界最大卡車站」,或是威斯康星州布蘭夏多維爾(Blanchardville)的家庭農場,他關於威利斯頓的帖子引發了巨大爭論,因為有些當地人不滿意他作為他們的代表。在扎克伯格的文章中,他稱城鎮中男女比例為10:1,性別失衡導致了犯罪率上升。

威利斯頓經濟發展執行董事肖恩·溫科(Shawn Wenko)在鎮上與扎克會面,並對這個數字表示異議。他說,男女比例為5:4。北達科他州石油委員會主席羅恩·尼斯(Ronn Ness)負責協調扎克伯格參觀石油鑽井平臺,他也對後者的貼文感到吃驚,但通過外交辭令描述他的感受說:「老實說,第二或第三次閱讀它我可能會更喜歡。」

這些反應表明扎克伯格的影響力有多大,以及他的存在對整個城鎮的影響。對扎克伯格來說,威利斯頓只是他停留的一站。但對當地居民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溜冰教練兼活動協調人基拉·斯特尼傑姆(Kira Stenehjem)說:「這就像有國家元首來訪。」斯特尼傑姆負責策劃扎克伯格與當地居民舉行圓桌晚餐,他的家族曾在沃特福德和威利斯頓建立了第一家國際銀行。

今年1月份,我拜訪了威利斯頓和沃特福德,也就是扎克伯格在鎮上花了6個小時之後6個月。對許多石油鑽井工人來說,扎克伯格的訪問只是「絕頂聰明」的億萬富翁的一個「宣傳噱頭」。在沃特福德的小密蘇裡旅館套房中,大約有30人正參加由石油精煉公司Hess舉行的安全培訓。這是個寒冷的日子,課間休息時,男人們圍著小旅館的大廳聊天,喝著免費的咖啡。其中三個人站在一起,我問他們關於扎克伯格的事。

(圖註:扎克伯格在北達科他州的威利斯頓會見了石油鑽井工人)

一位25歲左右的年輕人說:「那傢伙需要冷靜。」他身材高挑,一頭短短的金髮,穿著寬鬆的灰色運動衫。我採訪過的每個石油工人都只會在匿名的情況下與我交談,因為他們所在的石油公司明確禁止他們與媒體交談。這位年輕人繼續稱:「他是個混蛋。」

另一名工人戴著眼鏡和黑色便帽工人舉著帳單說:「扎克伯格討厭所有不如他的人。但在這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個人正在談論所有在石油鑽塔上工作的人,然後他給出更加具體的抱怨:「他穿著網球鞋上了鑽井平臺,並顯得十分活躍,只是因為他有錢。」

但多數人對扎克伯格的態度更為寬容。一名40多歲的男士讚賞扎克伯格花時間了解這個行業,即使雙方存在意見分歧。他說:「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互傾聽。」

扎克伯格非常低調。考慮到Facebook的設計初衷是讓人們在網上發布他們的全部生活信息,這可能會讓人感到震驚。也許更令人驚訝的是,扎克伯格需要以身作則:在過去的幾年裡,扎克伯格已經在他的Facebook頁面上共享了許多生活中最親密的時刻,像他的女兒Max邁出第一步,甚至發文闡述妻子三次流產終於懷孕的經歷。

老實說,儘管這些被披露出來的信息鼓舞人心,但它們都得到了Facebook龐大公關機器的批准和授權。你從扎克伯格身上看到的一切,都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其他一切都是禁區。所以,扎克伯格的Facebook頁面給了你一扇通向他生活的窗口,但那扇窗戶是光滑的,而且是有光澤的。上周,當被參議員迪克·德賓(Dick Durbin)詢問時,扎克伯格拒絕透露他在華盛頓特區下榻的酒店名稱,儘管Facebook鼓勵用戶「檢查」你所在的位置。

扎克伯格旅行時,他會帶上一名專業攝影師。當他在美國旅行時,我了解到他僱傭了一個「先進」團隊,這是政客們慣用的伎倆。這些助手通常會先於僱主去前方探路,尋找住所,並確保恰當的曝光。此外,他們的職責還包括確保安全,這些都可能是大規模的行動。上周,Facebook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說,該公司2017年花費了730萬美元用於保護扎克伯格的個人安全,比2016年增加了近50%。此外,扎克伯格乘坐私人飛機的花費也超過150萬美元,高於2016年的87萬美元。

Facebook的「CEO辦公室」項目經理瑞安·華萊士(Ryan Wallace)是這次行動的領導者之一。他是英國人,也是皇家海軍的老兵。從2007年到2014年,在與軍方的合作中,華萊士逐漸成為工程和技術部門的負責人,主要從事衛星和傳感器方面的工作,並在偏遠地區建立網際網路。

因此,當扎克伯格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想要探訪的美國小鎮時,華萊士成為最佳人選。Facebook禁止他接受採訪。

華萊士幫助安排了扎克伯格的威利斯頓之行。這個團隊首先聯繫了鎮長霍華德·克盧格(Howard Klug)的辦公室,開始規劃這次訪問。扎克伯格的助手們起初對這位貴賓的身份保密,只說他是《財富》100強公司的高管。不過,儘管該團隊要求市長辦公室幫忙規劃此次訪問,但Facebook有個很大的限制,即沒有公職人員參與此次訪問。

這次旅行開始的時候是參觀石油鑽塔,由尼斯組織。扎克伯格在石油鑽井平臺上會見了幾個人,然後與鑽井工人舉行了一次閉門會議。尼斯表示,令扎克伯格尤其震驚的是,許多鑽井平臺上的人都與他年齡相當,30歲左右。他也有關於Dakota Access Pipeline的問題,這條有爭議的地下石油管道從北達科塔州到伊利諾斯州,需要通過Standing Rock Sioux Reservation保留地。他想知道關於管道的一切,但不願透露他的個人感受。

扎克伯格的助手告訴尼斯,這位執行長可能不會想要在鑽井平臺上視察安全設備,但他們錯了。扎克伯格告訴尼斯:「這就是所有行動的目的所在。」在參觀完鑽井平臺之後,扎克伯格及其團隊在威利斯頓的一家餐廳與當地居民舉行了一場圓桌晚餐。這個地方有鄉村風格的裝飾,大廳裡掛著野牛的頭,還展出有步槍、動物頭骨以及牛仔照片。

參加晚餐的人包括斯特尼傑姆的父母史蒂夫(Steve)和格雷琴(Gretchen)、威利斯頓的經濟發展主管、學校負責人、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公關人員、一個牧師和一個房地產經紀人,他們聚集在私人密室裡吃飯,裡面有一張長桌子,扎克伯格坐在中間。客人們說,扎克伯格的團隊成員坐在角落裡,在筆記本電腦上做筆記,其他人則在私人房間外的隔間裡等待。

扎克伯格談論了他的年度挑戰,接著是自由討論。公關人員林恩·威爾克(Lynn Welker)問扎克伯格如何保持身材,因為他幾乎沒有時間鍛鍊。扎克伯格提到了鍛鍊的重要性,因為他有髖關節問題。他還談到了狩獵之旅,並曾殺死過水牛,這是另一次年度挑戰的一部分。在殺死水牛之後,他才意識到,「牛肉似乎太多了!」

扎克伯格向媒體揭露了他的不滿。他說:「我與人私下見面,可是第二天我就在報紙上讀到了這次會議的內容。這讓人無法容忍!」

(圖註:上周,活動人士在國會山的草坪上設置了100個「活生生」的扎克伯格紙板剪紙)

晚餐原定於持續一個小時,但卻持續了兩個半小時。隨著夜幕降臨,餐廳裡的人們發現扎克伯格在大樓裡。威爾克說,在密室門口,大約有15到20個想要自拍的人開始排隊。如果不是因為Facebook上的錯誤信息,這支隊伍可能會更長。扎克伯格現身的消息最終傳到了「New Williston Connections」上,這是Facebook上擁有2.4萬會員的熱門頁面。有人錯誤地貼出了扎克伯格在當地一家牛排餐廳Lucy Lu的照片,許多人為此撲了個空。

晚飯後,扎克伯格拍了儘可能多的照片,然後帶著他的團隊離開。扎克伯格的旅行必須繼續下去。在他旅程的最後一站——堪薩斯州的勞倫斯市,扎克伯格在堪薩斯大學的問答環節中解釋了他此行的動機。他說:「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運營Facebook這樣一家全球性的大公司,我更有可能去另一個國家的首都旅遊,而不是去我們國家的更多地方。我想走出去,了解和聽取別人的意見,看看人們是如何看待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如何思考未來、機遇以及他們所擔心的事情。」

用扎克伯格的話說,這次旅行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但即便是在花費了大量時間、金錢和飛機燃料之後,人們對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不信任似乎依然存在。在威利斯頓,我採訪了許多大學生和研究生,他們不相信Facebook是他們個人數據的保管者。兩個女人說,當她們看到朋友們在沒有她們的情況下依然玩得很開心時,她們仿佛患上「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

另一些人則對Facebook和Instagram等正進行的陰謀論進行分析,比如用你的手機的麥克風暗中監視你,以便發送定向廣告。26歲的護理系學生卡門·卡特(Carmen Carter)說:「我夢想著買一件襯衫,而它就會出現在Facebook上。」在扎克伯格的國會聽證會上,這個理論出現了兩次,他對此予以否認。

在多布斯費裡也有同樣的故事。當你問人們關於扎克伯格的事情時,他們會選擇兩個方向:他們要麼談論些私人關係,比如認識某個去他父親牙科診所看病的人。要麼會把這個問題當作反對Facebook的機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酒保說:「他的發明正在破壞文化,讓人際關係變得一文不值。」

距離尤利理髮店不遠的地方,有個時髦的披薩店The Parlor。進入裡面,它的裝飾看起來時髦而工業化,有裸露的橫梁和在金屬牆上畫的壁畫。這個房間看起來就像是位於加州門洛帕克(Menlo Park)的Facebook總部大樓,後者是由著名設計師弗蘭克·蓋瑞(Frank gehy)設計的,裝飾風格也差不多。

在金屬牆上,一幅用醒目白色大寫字母寫著的標語:「我喜歡真實的你,而不是Instagram上的你。」如今,扎克伯格以一種他從未預料到的方式被迫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Facebook的未來也依賴於像他那樣真實的世界。(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Facebook成長史:哈佛宿舍的小網站,如何變成全球社交網絡帝國?
    書中分析了因為Facebook擁有的規模、成長速度和社交洞察力所帶來的一系列關於社交、政治、監管和政策的複雜問題。例如,Facebook如何改變用戶與現實社會的互動?政府如何應對新形勢下的輿論力量?對於這樣一個由一家公司完全引導建立起來的上億人的團體,人們又有何感想呢?如此大的用戶群是否需要管理?人們把如此多的個人信息放在這個商業網站上是否有風險?等等。
  • 社交網絡電影經典臺詞語錄 扎克伯格facebook名言解讀
    大衛·芬奇所執導的這部《社交網絡》講述的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扎克伯格從哈佛裡的一個普通大學生後來創業成功,他和朋友也經歷了各種考驗,電影《社交網絡》當中有很多經典的臺詞語錄,還記得扎克伯格關於facebook的那些名言嗎?
  • 扎克伯格多疑又偏執?Facebook(FB.US)總是處於輿論中心
    「情緒化且多疑」的小扎,曾造出只有右撇子能用的手機Facebook在15年裡從不缺少新聞報導。然而,其中一些負面新聞都是有關Facebook公司內部決策的。當列維深入採訪到Facebook的高管後,他表示:「當時沒人能說Facebook早期的決策是錯誤的,但是事後諸葛,我能清楚的看見某些決策(通常是扎克伯格的決策)確實讓Facebook損失慘重。
  • 浪淘金CEO:從Facebook的feeds廣告流猜想朋友圈廣告的三個方向
    由於移動端的崛起,整個Facebook團隊陷入了沉思,如何將商業模式繼續下去,形成穩固的商業鏈條並持續增長就成為了那一階段的主要研究課題。而正當所有團隊成員在拼命想要在彈丸之地擠出一個小小的廣告位時,扎克伯格卻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在用戶日常的feeds信息流中放廣告。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 看Facebook創始人小扎同學連續9年新年計劃全實現,大人孩子都值得學習.
    ▼這個能幫他開燈、烤麵包、照顧寶寶的萬能智能管家,卻只聽扎克伯格一個人的話,老婆對此表示有點小意見……大家笑稱他是不是要競選總統了,從德克薩斯州開始到俄克拉何馬州,毫無疑問的是,他走完了自己的計劃。通過這趟深度探訪之旅,扎克伯格也看到了很多社會問題,並且宣布了 Facebook 的全新使命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緊密」。
  • 扎克伯格開始反思,Facebook 為何要「變臉」學微信?
    扎克伯克通過facebook帳號發布的 3000 字博文這篇博客是扎克伯格近年來思考和Facebook轉型動作的一個總結:從開放性的廣場社交轉向客廳式的私密社交。然而,在開放社交網絡時代,Facebook商業模式的基石是來自於挖掘用戶開放數據的廣告業務,一旦轉向私密社交,Facebook如何找到更多元的收入支柱,才能逐步擺脫對廣告的依賴?「構建更多的方式讓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互動,包括通話、視頻聊天、群聊、故事、商業、支付、商務,最終成為許多其他類型的私有服務的平臺。」
  • 看了扎克伯格的年度計劃表,才懂為什麼越忙的人越能抽出時間健身
    一同被大家熟知的,還有這家公司的 CEO 扎克伯格。現在,他的名字經常跟巴菲特、比爾·蓋茨和亞馬遜 CEO 傑夫·貝佐斯一起被提起。2017 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他排行第 5,年齡最小且遠遠低於其他上榜的富豪。
  • 和扎克伯格玩Q&A:你為什麼強迫我們安裝Facebook Messenger?
    關於那些開發出來又被雪藏的功能,你最喜歡哪一個?有許多扎克伯格認為效果會很好的功能,出來的時候不盡人意,這時他會把它們立刻砍掉。比如2013年,Facebook就收到了許多關於信息流的吐槽,用戶覺得這設計得太落伍了。後來Facebook發布了新版的信息流,人們還是不喜歡。
  •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海灘衝浪,滿臉塗滿防曬霜
    最近,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又成為話題中心了,不過這次不是因為他的facebook,而是他在海邊cos《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但比他穿著和身材更顯眼,吸引了我們眼球的是他在整張臉上塗了厚厚的一層白色防曬霜,這陣勢簡直像極了《千與千尋》裡的無臉男。當時,被拍到的扎克伯格正好頂著一張"白臉"在凝望鏡頭,這一幕也讓多家外媒直呼"驚悚"。"商業內幕"則調侃稱,扎克伯格可能塗了"一噸"防曬霜。
  • 馬克•扎克伯格清華大學授課:關於創立Facebook的三個故事
    今天走進清華經管課堂授課的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是同學們非常期待的扎克伯格,大家歡迎!扎克伯格的英文名字叫Mark Zuckerberg。中文名字叫「小扎」。大家都知道有個加拿大人,叫Mark Rowswell,名字也是Mark。他的中文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叫「大山」,因為他會用中文「侃大山」。「小扎」不是「大山」,他不侃大山,他做創業做實事,這是他們倆的不同。
  • Facebook醜聞後扎克伯格首次發聲 承認對洩露事件負有責任
    用戶們在該社交媒體上發洩了他們的憤怒,使用#deletefacebook(刪除Facebook)作為標籤。周二晚些時候,WhatsApp(Facebook 2014年收購的一個聊天軟體)的聯合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Brian Acton)似乎也加入了進來,他的推特帳戶上發表了一條消息稱:「是時候了。#deletefacebook」記者未能立即聯繫到阿克頓置評。
  • 小扎84萬招中文保姆,是Facebook入華前奏?
    還有,扎克伯格給萌娃招保姆刷屏網際網路圈。在招聘信息中,扎克伯格要求,能說中文的嬰兒保姆,11-13萬美金年薪(約84萬人民幣),上五天班休息五天,包含全套醫保、牙科和眼科保健以及一切科技公司等同的福利。這條消息迅速從招聘網站Indeed一路炸鍋到矽谷華人的朋友圈,很多人說,扎克伯格現在對中國是「真愛」。
  • 探訪情趣用品流水生產線:千億市場如何煉成
    探訪情趣用品流水生產線:千億市場如何煉成
  • 一部電影說明Facebook是如何崛起的
    事件發生以後,創始人扎克伯格再次被推到輿論中心,「國會聽證」大戲也在全世界輪番播映。然而小扎先生是如何創造Facebook的?Facebook又是如何崛起的呢?電影《社交網絡》給你答案!,可能我們無法理解小扎關於如何經營好公司的某些想法,然而,不管小扎在這其中經歷過多少詆毀和掙扎,最終,他還是勝利了!
  • Facebook扎克伯格哈佛大學畢業演講中英雙語對照全文圖
    ­  當地時間周四,馬克·扎克伯格重返哈佛大學,在這裡他創辦了Facebook,之後輟學。­  小扎激動地在自家網站曬出了畢業照,並寫道:­  Mom, I always told you I『d come back and get my degree。­  媽,我一直和你說,我會回來拿到學位的。
  • 扎克伯格教你——學霸是如何養成的!
    扎克伯格的傳說美國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太要讓自己的孫女和「學校的學霸」約會,因為這個學霸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聽到後告訴她:如果鼓勵她們成為學校的學霸可能更好,這樣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成功的發明家。
  • Facebook扎克伯格不贊成「贊」功能按鈕
    在同年11月12日,該團隊將「贊」這個名稱給扎克伯格看,他並沒有同意。波茲沃斯稱,扎克伯格擔心它會「蠶食」分享功能,並與當時的廣告項目Beacon(現已宣告失敗)衝突。扎克伯格還考慮過「贊」是該處於公開狀態,還是保密狀態。就這樣,「贊」被擱置了。
  • 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高三陪讀媽媽寫給兒子的一封信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那天一大早,看你快吃完了,我忍不住向你控訴我的壓抑:高三陪讀媽媽一封信:希望我的努力,能在你的成長中留下痕跡 現在你讀書,不再是像媽媽當初讀書時那樣
  • 扎克伯格親自揭開Facebook招聘員工的重要原則:我只要那些我願意為...
    扎克伯格親自揭開Facebook招聘員工的重要原則:我只要那些我願意為他/她工作的人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  2015年03月06日 09:57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譯】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幾家公司之一的創始人
  • 扎克伯格:Facebook正在向微信學習
    然而,在開放社交網絡時代,Facebook商業模式的基石是來自於挖掘用戶開放數據的廣告業務,一旦轉向私密社交,Facebook如何找到更多元的收入支柱,才能逐步擺脫對廣告的依賴?「構建更多的方式讓人們在此基礎上進行互動,包括通話、視頻聊天、群聊、故事、商業、支付、商務,最終成為許多其他類型的私有服務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