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寶寶,頭部的可塑性非常大,即使小孩的頭型比較難看,也沒有任何關係,父母完全可以改善小孩睡眠姿勢來改變頭型。
剛出生的小孩,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因此,在小孩睡眠的過程中調整小孩的頭型,是一種極其有效而又比較關鍵的手段。父母可以了解以下寶寶常見的幾種睡姿,然後分析其利弊,針對自家寶寶的頭型特點再調整和改善睡姿。
1、趴睡
一般醫生都會建議家長,不要讓小孩趴著睡覺。這主要與剛出生的寶寶自我保護能力弱、容易發生意外有很大關係。剛出生的嬰兒,由於體格、力量等的先天弱勢,幾乎不能獨立完成轉頭、翻身等動作,因此,如果父母讓小孩趴著睡,很有可能會發生窒息等意外。趴睡也可能會造成小孩內腔的壓迫,對健康不利,再者對頭型的塑造也沒有好處。
2、側睡
如果寶寶經常側睡,會對顴骨形成壓迫,造成顴骨發育不充分,容易形成鼻梁高聳等外貌特徵。如果小孩側睡時,父母需要在他後背墊一個枕頭,來幫助他側睡,不然的話,剛出生的小孩很難獨自完成側睡。父母還要注意一點,小孩側睡時要將他的手放在前面,這樣小孩翻身時,一般也都會換成仰睡的姿勢,而不會形成爬睡。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他的餵呈水平位,且賁門肌肉比較鬆弛,容易形成吐奶現象,而讓他仰睡,很可能會發生將溢出的奶汁再次吸入器官,造成窒息的現象。因此,小孩吃完奶後,父母最好先讓小孩側睡一段時間,再讓小孩仰睡。
3、仰睡
仰睡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睡覺姿勢,因為它可以讓寶寶全身肌肉自然放鬆,且很少會對心臟、胃腸道等產生壓迫現象。但是一直採用仰睡的寶寶,也容易造成偷扁的現象。
一些父母對小孩的頭型很看重,為防止小孩出現「大扁頭」等,父母總是急於改變小孩的睡姿。但是醫生建議,改變小孩的頭型,可以先從側睡慢慢改變小孩的睡覺習慣,同時還要兼顧其他幾種睡覺習慣,因此長期採用一種睡姿,都不利於小孩頭型的改善,但是有一點父母需要注意,小孩趴睡的時間不能過長,且要有父母在身邊看護,避免出現窒息等意外。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群美育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 寶寶知道 帳號,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