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蘭:我教老外學漢語之——你好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你好」早已成為漢教屆的開篇鎮國之寶,此句一出,意味著外國學子們正式踏入漢語學習的漫長徵程,不少人只憑藉這一句話和比較異域特徵的面孔,就能博得熱情的中國人一聲聲的讚美:哇!你會說漢語!哇,你的漢語真好!…有不少老外實在接受不了中國人這種過分恭維,對中國人的過度反應感到納悶,最近我也有初級班的學生在課堂上表達了他們的這種困惑,結果其中一位去過中國的學生忍不住很殘忍地挑破了這層窗戶紙,替我回答道:因為,lower expectation!

在千軍萬馬、熙熙攘攘的漢語學習道路上,的確也有一些人,由於自己的努力或者後天的際遇,會跨越千山萬水,經過重重險阻,最終進入自由的漢語世界。當然也有不少人帶著興奮與期待,在這條路的路口折取了「你好」「再見」「謝謝」等美麗的花兒,然後就被漢字,聲調,語法折磨得身心俱疲,有的早早閃人,有的掙扎幾下悻悻離去,有的一路顛沛流離最終也是雪擁藍關馬不前,永遠限在中級的泥潭,而這些學習者的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不會忘記這一聲「你好!」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其實,「你好」的歷史並不長。有學者從文獻考證,說是現代意義上的「你好」只有幾百年時間,在此之前雖然也散見於篇什,但一般是以一個問題的形式出現的,相當於「你好嗎」,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現代的標點符號,所以乍一看還以為就是現代的「你好」。至於林黛玉在焚稿斷痴情之前的那一聲:「寶玉你好」目前雖有多種解讀,卻的確與現代的用法大相逕庭。

「你好」比較廣泛傳播的歷史是如此之短,以至於幾十年前人們還是非常不習慣這種問候語。我讀書時好像哪位老師特別提過:北師大的俞敏先生很不習慣這個「你好」,他的意思是,「你好」在他聽來就是一種諷刺,我們現在仍然使用這種用法,試舉例如下:

甲:咦,你怎麼才考了60分!

乙:你好!你連50分都沒考到!

「你好」的來歷與傳播如此可疑,以至於有人斷言這是近代以來一些歸國華僑借鑑外語的表達發明的。

「你好」的使用範圍也相當受限制。作為中國人,每個人試想一下吧,你什麼場合下會用「你好」?對熟人不說,即使對生人,對年長者恐怕也得改成「您好」(據說南方人不習慣說「您」,所以他們使用「你好」更多一些),所以,想來想去,作為老師,我可能只在第一次與學生見面時說「你好」,或者在對初次見面的小孩子或晚輩時有時候用,這樣算下來,使用的場合的確是屈指可數。

這種分析的確讓人沮喪,因為我們還是得孜孜不倦地教外國人學習「你好!」自我安慰地想,好在他們畢竟是「外人」,他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還是有不少機會結識新的朋友,『你好』還是比較用得上吧,比如他們走在大街上,時常被陌生的中國人搭訕:你好!或者是被小販們招呼:你好,朋友,來看看,便宜啦!

「你好」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也是中國國際地位和漢語傳播活動的必然結果,僅僅是十幾年前我在德國工作時,走在大街上時不常會有人朝你說一句「こんにちは,幾乎從來沒聽到過「你好」,而現在已經是「你好」的天下了,在經濟實力作為後盾的大前提下,我們的人民,我們的人民幣,以及,我們的漢語,都浩浩蕩蕩走出了國門,如今不是有種說法嗎?外國上流社會的孩子們流行什麼?學漢語!英國的王子,西班牙的王儲公主都加入進來了。至於普通老百姓,那也是激蕩在世界潮流中了。不管是餐廳服務員,商店售貨員還是海關公務員,看見東亞面孔的第一反應,估計就是祭出他們的「你好」這個法寶來。

前幾天我去一個義大利餐廳吃飯,女服務員過來問我是哪裡的,我回答了大學的名字,她還是窮根問底,一定要知道「您原本是哪裡來的」,聽到我說出中國兩個字立即如釋重負,喜笑顏開,馬上就開始結結巴巴地練習起了漢語。原來這是個秘魯女孩,在英國的義大利風味的餐廳打工,但是她要練習她的中文!

當然,一些沒有真正學過漢語的人,可能只是道聽途說地學一兩句,在實際使用中也就難免會鬧笑話,有一次在一個英國超市收銀臺,收銀的小夥子看見我就說了一句:再見!我嚇了一跳,心想我還沒付錢呢。於是問他:你剛才用漢語說再見了對嗎?他一聽就囧了:啊,對不起,我以為我說的是漢語中hello的意思!我一看這機會不能放過,趕緊免費教他說了幾遍「你好」,然後才放心而去。可憐的小孩,一共可能就學了「你好」和「再見」兩個句子,還給記反了!

還有一次,一個印度裔模樣的青少年走到我面前,鄭重其事地做了一個泰國人的合掌姿勢,莊重地說了一聲「你好」,當時我差點就以為他馬上要說「女施主,貧僧從東土大唐而來……」了!估計他還沒搞清楚亞洲人的種種打招呼的語言和伴隨的身體語言之間的搭配關係。

「你好」或曰「您好」其實有更多的用處,我教學生一點,就是,每當你不知道如何稱呼對方時,就用「您好」開始談話,比如在餐廳,你想跟服務員說點什麼,鑑於「小姐」這個詞已經多少有點墮落了,但是稱呼她「服務員」,人家不高興,叫「美眉」又太輕佻,那你該如何開口?又如,你在路上問路,看見一中年女士,你叫人家大姐,人家覺得不夠洋氣,叫人阿姨,現在不少阿姨們又都忌諱這種彰顯年齡的稱呼。凡此種種,你都可以用「你好」或「您好」開始一段愉快的談話。再也不用擔心人家說你沒禮貌啦。

但是如果外國學生天真地以為,學會一句「你好」,就是一招鮮走遍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中國人之間打招呼的學問可大了去了。除了更加實用的「早上好」「晚上好」之類,其他「吃了嗎」「去哪兒啊」不一而足,學起來也更費勁。

首先是不少學生認為「你吃了嗎」居然不表示請客吃飯,這真是難以理解,不少人還是常常有所期待,直到無數次被傷害後才不情不願地接受現實。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另外,「去哪兒啊」顯得過於幹預別人的活動自由,讓人難以招架,經常是老師苦口婆心地勸他們:他們並不想知道,隨便說個地方。然後他們還表示,隨便說個地方需要很快地撒謊太累。我其實也很理解這種感覺,比如每次人家問我「how are you?」時我都莫名心累,還是用「hello」比較好,誰都甭想著得回答一個問題才能完成招呼,像我這麼實誠的人還得琢磨要不要每次都說「good」。最後我經常告訴學生,就說:「我出去一下」。放心,中國人不會追著你屁股繼續問你去哪兒的啦!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隨著漢語水平的提高,學生在遇到諸如「看書呢」「洗衣服呢」之類的招呼方式時,更大的挑戰來了。上課時老師們總結出了一點,這一類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明知故問,看見他在幹嘛你就說一遍,相當於看圖說話唄!這樣的教學看似四兩撥千斤,我也曾經以為天衣無縫,直到遇到一位認真思考的學生。有位美國小夥子,學了這一類的打招呼方式以後,樂此不疲地開始實踐啦,第二天上課時,他遲到了幾分鐘,我正在上課,他一開門,幾十雙眼睛同時盯著他,沉默間,他不慌不忙地說了聲:你們上課呢!

下了課,我就去找他談話了,告訴他剛才你用得不對,因為,這個,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呢,最好是你偶遇,或者你剛發現人家在幹什麼,總之不能是那種完全預期到的動作才行。絮絮叨叨,覺得總算讓他弄清楚了,彼此放心而去。

哪成想,過了幾天,我下課後收拾了東西往外走,剛走到一個轉彎的地方,又看到了這位學生,他一愣,馬上反應過來,很自信地說了聲「老師,你下課呢!」

還不如就讓他一直說「你好」呢!

相關焦點

  • 呂玉蘭:我教老外學漢語之——流年與時光
    呂玉蘭:我教老外學漢語之——流年與時光 2018年04月14日 14:34 來源:中國日報中文網   作者呂玉蘭,首都師範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二十餘年。
  • 我教老外學漢語之:你好
    我教老外學漢語之:你好!
  • 教老外學中文 立陶宛學生的漢語文化之旅
    教老外學中文 立陶宛學生的漢語文化之旅教老外學中文 立陶宛學生的漢語文化之旅>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這一首曾經非常紅的歌曲,在現在看來非常的有先見之明,在漢語現在傳播過程中實現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重要途徑。
  • 如何教老外學中文課程?
    對於很多在上海進行中文課程培訓的外國人來說,他們很重視的一點就是對自己的教學是怎樣的,這樣才能更好保障自己的中文學習質量,而對此如何教老外學中文課程?在我看來就在早安漢語式教學了,就是他們始終進行的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
  • 教老外學中文 法國學生的漢語情結積極做文化的傳播者
    教老外學中文 法國學生的漢語情結積極做文化的傳播者教老外學中文 法國學生的漢語情結積極做文化的傳播者不僅發出感嘆,該如何教老外學中文呢? 儘管現在有很多的實時翻譯軟體,但是每說一句話就翻譯一次確實很不方便,因此教老外學中文就非常重要了,他可以幫助外國人在中國生活更加方便。不過中文又被稱為全世界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我們已經聽到過太多老外表示中文學習難度是地獄級別。光從拼音就從音節的角度來看,詞可分為單音詞和多音詞兩種。
  • 教老外學中文 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學習
    教老外學中文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學習現在有很多外國人來中國學習,他們學習中文的目的不一樣,但是對漢語的熱愛卻是一樣的,所以教老外學中文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症下藥。雖然大家的目的不一樣,但是因為漢語比較難,詞彙量和發音都很複雜,所以教老外學中文的時候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因為找對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說漢語學習的周期比較長,比較考驗學員的學習耐心,建議所有的學員可以設定一個目標,比如希望通過學習漢語能得到什麼,能給自己什麼幫助,能為未來的自己帶來什麼,給自己一些動力的源泉,不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個檢測,同時也鼓勵自己的學習熱情
  • 教老外學中文 應該出國還是在國內?
    教老外學中文應該出國還是在國內?隨著漢語學習人數的增多,很多人不知道應不應該出國教老外學中文,在這裡小編可以負責地告訴大家,隨著外國留學生的持續增長,國內的教學崗位也在快速增長,而在國外,目前馬來西亞、印尼,韓國、日本、菲律賓、泰國、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非洲各國、中東各國、西亞地區都有大量中文教師的需求。
  • 教老外學中文有何好方法?
    一種好的教老外學中文的方法,可以使得老外的中文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從而更好助力他們的中文水平不斷提高,因此很多進行中文課程學習的老外,都會重視中文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有何好方法?對此不妨來看下早安漢語的教學吧!
  • 教老外學中文的你 真的了解漢語嗎?
    教老外學中文的你 真的了解漢語嗎?「漢語」這個概念,首先是指漢族的語言。「漢族」這個名稱當然是漢朝以後才有的,但是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則是遠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存在了。殷商社會使用的甲骨文是早期的漢字,甲骨文所記錄的語言是早期的漢語,所以殷商部落就是早期的漢族;後來周朝推翻了殷商,而周朝的甲骨文及其記錄的語言跟殷商並沒有本質的不同,最多只是方言的不同而已,那麼周部落應該也是早期的漢族。至於秦漢以後中原地區的住民為漢族,所使用的語言為漢語,記錄漢語的為漢字,則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 我教老外學漢語之:流年與時光
    官方的曆法實行公曆,給漢語教學帶來的方便是不可估量的。想像一下,如果中國還實行農曆,使用幹支紀年或者年號紀年,還是子醜寅卯計時,那估計咱們在教漢語的時間系統時就把外國人給嚇跑了。是啊,你跟他說萬曆十五年,康熙五十年,對外國人來說,完全都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你要是說什麼甲子年,戊戌年,可人家那裡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所以咱們的教學估計就卡在這裡交流不下去了!
  • 大連ICA國際漢語教師職業資格證為老外學漢語提供保障
    大連ICA國際漢語教師為老外提供教學保證近些年來,全球「漢語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學習漢語增加自己的學習以及就業競爭力,於此對外漢語教師這個行業營運而生,那麼在眾多的對外漢語教學方法中,什麼是最好的教學方法呢?
  • 老外學漢語一臉懵,我太難了
    3、地鐵裡女孩給男朋友打電話:「我已經到西直門了,你趕快往地鐵站走。如果你到了我還沒到,你就等著吧,如果我到了你還沒到,你就等著吧!」4、單身的原因:原來是喜歡一個人,現在是喜歡一個人。我想知道此刻外國留學生心裡的陰影面積有多大?有這麼整人的嗎?話說我們學英語有些單詞讀音記不住,有人就在上面標漢語拼音,標漢字,老外學漢語也一樣會記不清讀音,就在漢字旁邊標英文單詞,異曲同工之妙,哈哈哈,我不禁笑出了鵝叫聲。
  • 氣溫零下幾度老外學漢語熱情高漲 對外漢語教師受追捧
    我和Robert打了一聲招呼,看到他的書上密密麻麻的做了很多記錄。這讓我回想起我們小時候是怎麼學習英文的,也許大家也是這麼做的。當初在學習英文時,我是會在每個英文單詞旁用中文或是拼音來標註的。  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外漢語教師正在教Robert一些簡單的商務漢語。每一句話都是非常的簡單,可是每一句話都是需要跟老外去解釋的喲。這跟我們在學校裡學習英文是不一樣的,比起我們學習英文來,老外學中文更難。
  • 你也可以教老外學中文
    不過這次我只是想再來告訴你一條小小的生財之道:你們有想過通過母語來賺錢嗎?沒錯,正如標題所示:教老外學中文。當年我剛畢業回國的時候,我閨蜜跟我說她的大學裡有一個對外漢語社團,專門教老外學中文。可社團裡的人都不是對外漢語專業的。我問她,那怎麼教?她的回答很精闢:你從小到大怎麼學習語文的,就怎麼教他們。聽著貌似挺很好玩兒的樣子要不也去找一個學生教一下?
  • 教老外學中文 不可忽視的面試環節
    教老外學中文不可忽視的面試環節面試是我們求職過程中必備的環節,這是考核應聘者是否具有認知能力的重要標準,那麼教老外學中文的我們在面試時,都會遇到哪些難點呢?如果教的是孩子,怎麼針對他們進行教學?去的地方是*國農村小學等,你怎麼適應當地的艱苦環境?你怎麼看待志願者的性質?
  • 四川首個拿創業綠卡的美國小夥生意開張了 專教老外學漢語
    自今年1月視頻陸續上線、免費推廣後,從雲和朋友一手創辦的漢語藍圖將於下周網頁上線,正式向市場叩響大門。而他的創業項目也與眾不同,是通過「立體成像」的方法教老外學漢語。在校期間,他用2年時間就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簡稱HSK)的六級考試,這樣水平的考試一般都需要4年的專業學習才能通過。作為同學中漢語學習的佼佼者,從雲還拿到了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優秀獎學金。這次考試,讓從雲信心大增,於是他萌生了向身邊人推廣我的漢語學習方法的想法。
  • 老外學中文《老師敢教,學生敢學系列》東北版
    有網友也回復,中文真的很難,我都沒學透,哈哈哈。但是小編要給大家看的是老外學中文《老師敢教,學生敢學系列》,大家都來看看咱們母語的博大精深。哈哈哈哈,怎麼樣?有沒有被外國小哥驚到?>@敲閉月《老師敢教,學生敢學系列》《塑料中文系列》@腳肌我沒去過中國那句話……聽半天沒聽懂……看了他的筆記本才知道……(我一直以為是「我沒吃過這個」)
  • 教老外學漢語趣味多多 --中小學教師頻道--中國教育在線
    哎,中間還有一個是黃皮膚的「老內」,他們圍坐在一張大桌子周圍,桌子中間放著小白板和粉筆擦,時而談論,時而靜思,時而蹙眉,時而微笑——這就是我的漢語教學課,中間的「老內」就是我。在華發新城文化活動中心,每天上午都有免費的對外漢語教學課,我在那裡做志願者,教老外學漢語,已經一年多了。  回眸這一年多的教學過程,趣味多多,Very interesting!
  • 看看老外學漢語的樣子,網友:難為他們了
    我想很多人都感覺不到,畢竟我們一開始就是生在此地,從小就接觸,到現在為止交流肯定是沒問題的,當然那僅僅是交流。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學英語很難,網友說:「那是你們沒看見過老外學漢語的樣子」。很多網友都說看到老外學漢語的樣子都笑瘋了,比如說這樣一句話「下雨天地太滑了,車子一歪,我一把把把把住了,差點摔倒」,怎麼樣看著這句話是不是感覺自己都要反應一會,更不用說老外了。
  • 老外學中文者眾 武漢首個漢語培訓課程正式推出
    華聲報消息:中國人一個勁兒地繳錢到處學英語,老外身處異鄉,也想學漢語。日前,武漢首個專門教老外學中文的漢語培訓課程正式推出。據武漢晨報報導,主辦方武漢瑞德彩虹英語中心介紹,如今,留在武漢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學習漢語的需求也日益上漲,此前一年多時間裡,就陸續有外國人前來學習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