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平翹舌發音不準?媽媽說這麼做很簡單

2020-12-16 陽光語言矯正

語言障礙訓練是個枯燥的過程,有的孩子因為語言障礙成因不同,需要矯正的過程更加漫長,需要父母都要保持極大耐心去陪伴孩子,需要有經驗的矯正師利用專長去引導孩子的興趣,增加孩子的學習動力,才能達到最終康復的目的。

平翹舌很重要,在普通話裡,平舌音約佔百分之三十,翹舌音約佔百分之七十。也就是平舌音少,翹舌音多。設計辯音遊戲,讓孩子幫家人找找發錯的平舌音和翹舌音,這種看似不起眼的遊戲也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聽音能力,聽和練是相輔相成的,只聽不練,正確讀音就不能鞏固,只練不聽,就不能練出標準音。

聽訓練

只有聽的準確,才能讓孩子分辨出正確和錯誤的發音,才能為後期矯正提供幫助,這樣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去讀準了。多聽多練、聽練結合。

看訓練

利用手勢引導,讓孩子觀察正確的舌部運動軌跡。孩子有時在意識裡能逐漸區分平翹舌音,為了讓孩子能靈活地發音,老師必須要讓孩子了解舌部正確發音動作。我們利用打手勢的形式,把平翹舌音用手勢表示了出來。發平舌音時,我們把雙手手心向上,五指展平,示意孩子,這是平舌音;發翹舌音時,則將雙手手心向上,五指上翻,示意孩子,這是翹舌音。

口語訓練

準確的發音需要在語流、語境中進行強化,形成肌肉記憶和習慣。譬如,用趣味性較強的兒歌或繞口令,繞口令短小、活潑、詼諧、有趣,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能引起孩子的極大興趣,同時,念唱和背誦繞口令,可以提高控制肌肉,支配唇舌活動的能力,使口語表達敏捷,發音準確,且極易調動孩子訓練興趣,這對提高孩子口頭能力,分辨出普通話中的平翹舌音大有幫助,因此,在孩子朗讀訓練中進行平翹舌音辨是種好方法。如「有個好孩子,拿張圖畫紙,來到石院子,學畫石獅子。一天來畫一次石獅子,十天來畫十次石獅子。」

閱讀訓練

相對翹舌音而言,平舌音教少,孩子平時閱讀時,會接觸到大量的帶有拼音的少兒讀物,學拼音時可以把含翹舌音的音節用特殊符號標記出來,可以加深印象。這種連讀帶畫的辦法,也可以使孩子區分平翹舌音的速度與正確率大大提高。

在生活中會聽。學習語言不能僅限於書本,在平常的輔導中,我們常指導孩子:我們不論是聽廣播,還是看電視劇,都能聽到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只要我們們能做一個有「心」的人,有意識地聽,有目的地記,區別並掌握有關平舌音、翹舌音的讀音,就不會有問題了。孩子在聽中,不斷加強正音練習。他們在比較中,取長補短,在訓練中不斷糾正自己的讀音,增強學習信心,養成正確表達的好習慣。

相關焦點

  • 孩子平翹舌發音不準怎麼回事?是方言,還是其他問題?
    「寶寶,跟著媽媽念:吃飯」「ci飯」「不對不對,再讀一遍啊,吃飯」「ci飯」教導孩子說話是很多家庭都會做的事,從孩子開始咿咿呀呀地說話開始有些孩子發音不準是正常的現象,屬於仿音期階段錯誤發音意識的殘留,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逐漸消失。但是還有些孩子發音不準的問題卻很難消失,如果不及時矯正可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會得更加根深蒂固,難以消除。
  • 孩子平翹舌發音老不準?這個問題答案我找到了!
    據貓小帥觀察,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先做個測試,你和孩子是否能讀準確呢?讓貓小帥解釋給你聽:z、c、s屬舌尖前音,讀時需展唇、用力;zh、ch、sh發音時需要舌尖向上翹起,同時向後,並需展唇、用力。而孩子說話時,因舌頭「偷懶」,在發這些音時舌頭既不向前也不向後用力,導致發出的音常常介於平翹舌之間,時間久了就平翹舌不分了。平翹舌很重要,在普通話裡,平舌音約佔30%,翹舌音約佔70%。因此,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根治這個毛病。
  • 兒童英語學習為啥發音不準,除了平翹舌不分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早前與幼兒英語專業培訓機構有過交流,很多英語幼兒教師發現,孩子過早的學習英語時,很多音發不準,分析原因如下:1、英語與母語有本質差異,從語素(音節、音調等)、節奏、呼吸等,與漢語不同之處很多。2、語言環境的影響,父母作為第一語言教師,遇到孩子說錯的地方,都會以自己的語言標準去糾正孩子的發音。
  • 孩子發音不準?家長一定不要這麼做
    孩子發音不準?家長一定不要這麼做!  英語學到什麼程度才算好?相信,在很多家長眼中,「口音純正、流利使用」是評判孩子英語學習程度的不二標準。  注意,在此標準裡,「口音純正」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孩子學得好,家長會美滋滋地誇獎「跟外國小孩兒說的一樣」,一旦孩子學習過程中有些詞發音不準時,家長就會立即出馬糾正。  「糾音」,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 出現在孩子身上的發音不準,或許和家長有關,趕緊矯正
    發音,對於成人來說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動作了,他們只需要張口就行,可對於剛開始學習說話的孩子來說,發音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做到。事實上,發音的簡單和複雜和我們想像中的簡單複雜不一樣,不信?那我們接著往下看。一般說發音簡單是因為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整個發音的過程:肺部呼出的氣流透過支氣管到達喉頭,引發喉頭中聲帶的顫動。而後氣流來到聲腔從固定的排出通道離開,這就是一個完整的發音過程。
  • 孩子平翹舌發音不清晰,該如何改善?
    當孩子不能在正常的語音發育過程中得到準確的發音,發音不準的問題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造成發音器官功能的固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很難自然得到準確的發音。發音問題是指發音人在知道讀音的情況下仍然不會發音或者發錯音,包括發音部位、發音方法不正確等產生的語音問題。
  • 發音不準、吐字不清,語言發育過程中的發音問題,或可遺留到未來
    「老師」發成「襖師」或「惱師」,把「哥哥」發成「的的」,平翹舌音不準、前後鼻音不準……這些情況可能不限於孩子,但可能源頭在孩子的語言發育時期很多情況下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等表現都是發音動作沒有做正確或沒有做到位
  • 迅速改正平翹舌發音小竅門,四個竅門幫你提升普通話水平
    平翹舌發音總是鬧笑話有位大學生問:包子我能讀成包指(zhi),大三我能讀成大山sha,四和十總是讀不準,軍訓的時候絕對不能站在第四位,否則報數的時候就亂套了,教官帶著山東口音都笑話我,說我的普通話說的非常普通,怎麼辦?
  • 父母們容易忽視的發音不準,其實是一個語言障礙
    因此很多孩子雖然受到語言問題影響,但是家長卻難以第一時間發現和重視。再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存在著八大方言區,不少家長雖然偶爾能發現孩子說話發音的不準確,但他們很難聯想到那是一個語言問題,還以為這是孩子在長輩那裡待得時間久了的緣故。發音不準不是方言的殘餘,而是一個語言問題出現的前兆。
  • 孩子發音不準,把小狗說成「小鬥」,3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準確發音
    沒想到,時間一點點過去,冰冰還是無法正確發音,即使她又學會了很多新的詞彙,會說很長的句子,可是每句話總會有好幾個詞發音錯誤。爸爸媽媽終於想起來,應該帶冰冰去醫院檢查一下,檢查結果出來了:口肌力量薄弱。醫生說:「如果孩子口肌力量太弱,就會導致孩子發音不準,嚴重的還會出現流口水,不會說話等現象。」這下冰冰的爸爸媽媽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說出來可能不信,平翹舌不分,可能會影響學外語
    1、有人因為平翹舌不分,不敢開口講話;也有人因為平翹舌不分,參加了幾次普通話考試都無法通過。2、有人不會捲舌,不但會影響說話,還會影響到學外語時捲舌音。很多孩子在語言的啟蒙學習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各種問題,如吐字不清,發音不準,很多父母在去醫院檢查,諮詢專家後,確定孩子語言障礙的主要原因,如果是有關舌、唇、下頜、軟顎、喉等構音的主要器官的問題。那麼父母可以在家裡提前進行以下相關訓練。
  • 寶寶發音不準媽媽怎麼也教不會,原因在哪裡
    有位媽媽問,寶寶說話不清楚,尤其是L音不準,為啥自己教起來這麼費力!比如李(li)的發音學會了,可是啦(la),又讀不準了,老(lao)也讀不準。這樣下去什麼時候能學會啊!漢字大約將近十萬個,常用的也有幾千。這樣教孩子費力不討好,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 孩子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兩種情況要區別清楚
    抖音上有一個視頻點擊率很高,媽媽教孩子說話,孩子發音不準,把小秘密說成「小膩膩」,吃飯說成「稀飯」,很是搞笑,網友都點讚評論,說孩子很可愛,心態很樂觀,可是媽媽也有自己的苦惱,就是孩子怎麼教也學不會,從學說話開始,很多音就沒發準過。
  • 孩子平翹舌不分?別急,掌握好這些知識,說好普通話沒問題
    去年在廣州地區的新聞很有意思:廣州某個小學推廣普通話,不讓小學生們說粵語,很多父母非常急切,認為這是在扼殺粵語,之後這所小學的校長就被罵上了熱搜。只是想起來之後我們能夠清楚明白地教給孩子這些音節的整個發音過程嗎? 只怕很多人都做不到這點。 我們就拿「Z」舉例:Z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齒背產生阻塞,形成窄縫,軟顎上升,堵塞鼻腔通路,聲帶不振動,氣流從窄縫中擠出,摩擦成聲。
  • 專家:想要孩子的發音不準變準確,該做的語言訓練不能少
    可如果使用得少了,語言的發展自然就會停滯下來,甚至還很有可能出現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發音不準。一般意義上的發音不準指的就是說話發音時的一種吐字發音不準確狀態,並且在不同孩子身上可能會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單個的字音說不準確,但有的孩子可能是大部分字音說不準確。
  • 孩子發音不準怎麼辦?抓住兩個方面,糾正孩子發音短板不難
    前天,後臺有位媽媽給我留言:「我小孩現在五歲多了,有幾個音老是說不準,比如公公說成東東,姑姑說成嘟嘟,苦不苦說成土不土,尤其是g和t這兩個音老是說不過來,不知道怎麼回事!」處於語言發展階段的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個別發音不準的現象,我家兩個孩子也不例外。大寶寶小時候「奶」、「哥」發不準,二寶現在什麼都會說,就是「拿」發音不準。尤其是大寶寶說話比較早,但是有兩個音一直發的不準,比如:見到哥哥大寶寶都是喊「得得」,「奶奶」大寶寶喊「來來」。
  • 孩子上了一年級仍然發音不準,長期錯誤的語言狀態該怪誰?
    可是,有一小部分孩子在接觸拼音後仍然沒有改掉發音不準的毛病,不僅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還會遭到同學的嘲笑。既然學會了漢語拼音,照著讀總該沒錯吧!怎麼還是念不對呢?孩子怎麼就這麼笨呢?當孩子出現學習上的問題時,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太笨,怎麼教也教不會,尤其是語言方面的學習。
  • 發音不準訓練:拯救孩子的語言,從現在開始
    每當談到說話的時候,有一個方面極易被大家忽視,但同時它又是語言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就是發音。儘管很多人覺得發音只需要用嘴巴說就行,可實際上並非如此,發音可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或許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說話發音,所以很多人都不是很注重發音的準確與否,總覺得能說個大概就行了。然而,正是這種對發音無所謂的態度,卻讓孩子的語言出現了大問題。什麼問題?發音不準。顧名思義,發音不準就是說話發音不準確、不清楚的一種錯誤語言狀態。
  • 孩子五歲多仍舊發音不準,這種情況還有得矯正嗎?
    「老師,孩子上幼兒園中班了,但口齒不清持續一年有餘了,聽老人說以後自己就好了,是真的嗎?」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看待孩子各個方面的學習情況。身為上位者的家長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孩子是否努力達到父母的期望了,只對不符合自己預期的結果保持批評態度。「你看看,這麼簡單的音都發不出來,姥姥愣是念成『襖襖』,教了多少遍都不會!」
  • 孩子發音不準是因為什麼?或許,我們都忽略「發音」的影響
    對於發音,我們很多人都有著這樣的疑問,比如人類是怎樣發音的,比如我們的發音都是依靠哪些方面才能做到等等。其實人類的發音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過程。說它簡單是因為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整個發音的過程:肺部呼出的氣流透過支氣管到達喉頭,引發喉頭中聲帶的顫動。而振動產生聲音。再由口腔或鼻腔控制發聲位置。說它複雜是因為人類想要發聲需要三大部分的輔助才能做到,氣流從呼吸器官起步,一路經過喉頭和聲帶,聲腔(口腔、鼻腔、咽腔),最終從它正確的位置排出就形成了我們每個人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