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剔掉一個「想當然」念頭,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20-09-12 嗡阿冰

1988年,在那個出國熱的年代,李笑來父親所在學校的一名英語副教授也參加了託福考試,拿了570分(滿分677),這個成績在當時被眾人誇獎「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另一位英語教授,只考了530分。


時間來到1993年,當他得知隔壁班的同學也要考託福時,他腦海裡立馬將託福和「難得要命」等同了起來,把要參加考試的同學叫做「牲口」。可到了2000年,李笑來為了攢錢給父親治病,自己做了「牲口」——他把自己關在出租房裡4個月,每星期下樓一次補充食材,其餘時間在房間裡複習託福、GRE,並把這兩個成績當成了敲開新東方大門的磚——最後成功在新東方做了7年的英語老師。

李笑來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裡說,假如自己在1993年,還在讀大三的時候就去考了託福、GRE,起碼不會比7年後來得艱難——以他哪怕厭學、不好好寫高考試卷,都能差2分上本科線的腦子,回到學生時代搞定兩個考試,起碼不用花4個月的時間。


李笑來說,這一切不過都是因為自己「想當然」了。「學外語很難」、「考託福很難」的念頭像是被植入了他的大腦一樣,他沒有經過任何驗證,就輕易地接受了這個觀點,以至於浪費了7年的時間。

我們肯定也有「想當然」的時候:「別人做不到的我也做不到」、「那些人會成功是因為背景雄厚、腦子轉得快」、「我會失敗不過是時機不好」。

不可否認,有的人確實適合某些工作——無論是氣質的契合、成長背景的合拍、教育經歷的訓練,他們看起來都比其他人更容易獲得成功,但假如直接認為對方是「理所當然」、「本就應該」、「毫無疑問」就能獲得成功,那就過分想當然了。

類比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司馬遷能著成《史記》,肯定是有家學淵源的——司馬氏世代為史官,他的父親司馬談博學多識,曾要求司馬遷進行為期2年多的遊歷。特別的成長環境與父親刻意的培養下,司馬遷的學識本身就不弱。但這並不是《史記》能成書的主要原因,重點在於司馬遷本人哪怕遭受了宮刑,他依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終成一家之言。


也許是司馬遷的成就過於偉大,我們從來不會懷疑司馬遷本人為此付出的汗水,但我們為什麼會懷疑身邊其他人的成功呢?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只有成功到讓人仰望的地步,才不會遭遇嫉妒。看,我們嫉妒的、想當然的都是那些我們認為應該和我們「差不多」的人,於是否定他們的努力、唱衰他們的成功居然成了一件理所應當的事。而這背後,我們是不是也把不思進取當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呢?

李笑來說,我們就像是一臺計算機,都不是生來就是完美的,都有bug,有的人能主動給自己升級,有的人從來不更新。可是不更新的最後結果,大多是整個人都廢掉了。

也許我們都可以仔細審視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很多情況下都想當然了。


我曾經想當然地以為豐富的社團經驗能在很大程度上幫我找到好工作,但跑遍各大高校的招聘會,我發現不是。

某知名企業的宣講會在一個理工學校的階梯教室召開,教室在2樓,能容納200人,可是除了坐在教室的學生,更多人從教室門口排隊到一樓的草坪上。宣講會結束,工作人員開始收簡歷。我發現簡歷被分成了三沓:一沓是專業不符合的985名校(當時還沒有「雙一流」的說法),一沓是專業符合的本科院校,還有最厚、被不停裝進紙皮箱的一沓,則是什麼都不挨邊的。


招聘會跑得多了,我就愈加發現:我本以為最重要的、能代表個人能力的社團經驗,在大多數公司看來都是「虛」的——學生時期我們自以為衝破校園藩籬、踏上社會的社團經歷,遠不如一個好成績來得重要。好成績起碼代表了專業知識紮實、專業素養高,是個專業人才。而似是而非的社團經驗除了讓簡歷看起來花團錦簇,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假如大一的時候,我能多反思準備保研的師姐那句「社團經驗會成為你個人簡歷上最重要的一筆」,也許在求職過程中不至於到灰頭土臉的程度。每個人階段性的目標不同,自然有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而我理所當然地把師姐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當成了大學四年的重心,而錯失了最好的學習時光,現在想來,不是不遺憾。


李笑來說,這些關於想當然的念頭其實是很危險的,我們應該做的,是找出那些想當然的念頭,挨個審視正確性,思考它們是不是該被替換,是不是還有存在的必要。

哪怕只是剔掉一個想當然的念頭,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這可是生活裡,踩過了一個又一個深坑、活生生的經驗教訓得來的。

相關焦點

  • 修行,就是讓一個念頭降服另一念頭
    修行,就是讓一個念頭降服另一念頭,直到最後一念,無念。所以,《瑜伽經》中說,「行為無論好壞都不直接引起蛻變」,真正重要的是「念」。很多時候,我們的頭腦都是在各種念頭中遊走,過去的、將來的,他人的、她人的,各種各樣,非常「忙碌」、非常「不安分」,打各種「妄想」。據哈佛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我們的頭腦平均有近47%的時間是迷失在各種「念頭」、「思緒」、「妄想」之中。
  • 動物學家都坐不住,天山消失20多年的動物再現,價值不可估量
    在當今時代,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可以說對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有著「生殺大權」,而經過人類不斷的進化與活動,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物種都因為人類的活動而導致的急劇銳減甚至的滅亡, 不過如今的人類已經對保護物種的多樣性非常重視了。
  • 李連杰有顆珠子,專家稱:或是密宗佛教的「聖物」,價值不可估量
    古有「盛世古董,亂世金」之說,如今太平盛世,古董文玩之風也日益興盛;說到這或許有朋友認為,古墓中出土的東西才能稱之為「文物」,其實不然。比如「功夫皇帝」李連杰,他不僅是明星,還是位佛家弟子,因此他的一件飾物或許還是密宗佛教中的「聖物」,連專家也說:如果是臻品,其價值不可估量。
  • 青海的老爺山,被稱作北武當,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
    在美麗的青海,有一座山叫老爺山,山勢壯麗,風景優美。山頂有一座太元宮,供奉的是關公關羽的,是我們常見的關帝廟,所以俗稱老爺山,又叫元朔山、北武當。老爺山位於青海大通縣橋頭鎮,是馬鞍山的一座山峰。山勢為西北東南,主峰海拔2928米。
  • 「想當然」翻譯成「think of course」,這也太想當然了!
    英文翻譯,這是一個令大家很頭疼的問題,如果讓你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大家正確率可能在90%以上,但如果反過來,你很有可能會想當然的去理解,最後的結果讓人意想不到,哈哈哈~因為主觀意識的存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會想當然的去做。
  • 無網絡仍可支付 數字人民幣價值不可估量
    該功能不僅與現有的行動支付有明顯區別,還適合某些特殊場合支付,可非常便捷。  無論是4G還是5G,目前都存在一定的網絡盲區,比如地下室、電梯間等場合,在這種環境中就無法實現行動支付。而數字人民幣的「雙離線」功能就能解決這種難題。可以說,這是數字人民幣的最大魅力之一,在未來有望推動數字人民幣快速普及。  該功能除了方便公眾支付外,還能降低商家交易成本。
  • 為什麼說Alchemy 支付系統未來價值不可估量
    為什麼說Alchemy 支付系統未來價值不可估量?因為Alchemy 支付系統為全球數字貨幣的進一步普及,提供了一套可行性方案。支持主流法幣錢包支付和Crypto支付的SDK;基於StateChannel的RPG區塊鏈遊戲;錢包開發者:藉助PULLPAY,線下商戶用掃碼槍掃描用戶錢包二維碼直接扣款;藉助PULLPAY,用戶某個扣款行為後(比如打車),自動從用戶錢包扣款;DAPP開發者:各種DAPP應用的法幣、加密幣支付網關;用戶直接使用Token支付,不需要有ETH
  • 「想當然」翻譯成「think of course」,這也太想當然了
    英文翻譯,這是一個令大家很頭疼的問題,如果讓你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大家正確率可能在90%以上,但如果反過來,你很有可能會想當然的去理解,最後的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 我相信,我頭腦中的每一個念頭上天都看得清清楚楚
    於是有一個疑問,人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被上天看到?比如殺人放火的時候?比如修橋鋪路的時候?但是一點一點往精深之處推,往細微之處推,就會發現,假如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說明這個上天就像一臺巨大的監控器,把每個人的每時每刻、一舉一動都拍攝下來了。而且這臺監控器可能不是只拍外表,連人的內部也是可以透視的,不光把人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看在眼裡了,就連頭腦中冒出來的每一個念頭,都看得清清楚楚。
  • 為什麼牙縫裡面剔出來的東西很臭?剔完之後牙根還會涼颼颼的?
    人在吃東西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塞牙的情況,特別是在吃肉或者是其他一些有嚼勁的食物時。牙縫裡面塞了東西,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有時候拿牙籤都挑不出來。所以很多人都習慣用舌頭去剔牙,雖然很難將牙縫內的食物殘渣給剔出來,但是也是會有成功的食物。
  • 酸甜的雞腿肉給孩子很適合,但快速剔雞腿骨的好方法你也不要錯過
    雞腿肉熬湯、照燒、紅燒、煎炸都是搶手貨,好吃不僅僅是看得見,因為價格高呀,不好吃你豈不是要跳起來,我不知道你們買回來都是怎麼處理的,洗乾淨直接燉或者直接燒,嗯,其實雞腿肉熟的很快,有時候用平底鍋煎炒一下就夠了,很快手的食材,趕時間我都是給孩子做些雞肉的食譜,不到十分鐘搞定,你說這算不算很快呢,當然了,是有竅門的,雞腿肉買回來不用剁骨頭,直接剔掉骨頭,啊,別掉頭就走,剔骨頭不需要你刀功多好,你只需要兩個步驟就可以搞定的,相信我,這篇絕對的都是乾貨,沒有廢話,哈哈。
  • 「想當然」 英文怎麼說?
    ↑ ↑ ↑ ↑ ↑ ↑ ↑ 新朋友,請先關注,再領福利~申請的人很多,但我們會儘快為你安排課程, 保持手機暢通,耐心等待工作生活裡,碰到那些愛「想當然
  • 「清華簡」第十輯解開塵封:天文史、科技史價值不可估量
    「『清華簡』第十輯內容涉及天文、曆法、自然等諸多方面,對了解先秦時代社會思想文化帶來新的認識,其天文史、科技史價值不可估量。」11月20日,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黃德寬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 新媽媽的可怕念頭:想把孩子摔在牆上!你有過這樣可怕念頭嗎?
    月子剛過不久,有一次小寶寶又啼哭不止 ,小靜頓時感到非常煩躁,腦袋裡突然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想把孩子摔在牆上! 小靜也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嚇壞了,她非常自責,不能原諒自己居然有這樣的想法,作為媽媽怎麼會對孩子有這樣可怕的想法。 但是小寶寶再次啼哭的時候,這個想法又冒出來了,她非常害怕和自責,強制讓自己不能有這種想法。
  • 學英語,要避過這些「想當然」的坑
    —Samuel Johnson「語言是思維的外衣」,說到思維,許多人覺得聽起來很玄,但仔細思考之後就會發現,中國人在使用英語時所犯的許多錯誤,除了是由於常見的詞彙或語法方面的問題以外,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緣由就是英漢思維轉換問題。生活中許多英語表達上的錯誤都是由於我們按照漢語的思維習慣「想當然」造成的,而且有些足以讓人笑掉大牙。
  • 父母教育孩子避免5個「想當然」
    教育孩子,有很多你「想當然」的做法事實上是錯誤的,並且錯得很離譜。正是這些想當然的行為扼殺了孩子最深的純真。以下這些「想當然」的以為,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聽家長的話這種觀點是影響我們最深刻的民族垃圾。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悲劇。「孩子不聽我的!」
  • 他/她有輕生念頭,我們應該怎麼辦?
    當一個有自殺念頭的人被自我憎惡、絕望和孤獨感淹沒時,除了結束自己的生命,他/她找不到任何其它可以緩解痛苦的辦法。但,即便如此渴望痛苦停止,絕大多數有自殺傾向的人在想到要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仍會在內心深處掙扎、猶豫。他們也希望自己能找到一個可以代替自殺的更優解,只是在眼下的絕境中,他們似乎無論怎樣都找不到。
  • 榆林一大學生回鄉開肉店 為學剔肉市場蹲點半個多月
    初次見面,走出校門才6年的他,一身沾滿豬肉碎沫的衣服讓他看起來一點都不像一個大學生,倒像一個沉著沉穩的農村漢子。記者來到店裡時他正在給顧客剁排骨,手起刀落,不到一分鐘,顧客所需的排骨就已裝袋稱斤,「足6斤96元,您給95元吧。」一位退休老教師接過排骨,心滿意足地走了。
  • 機鋒無限:靜坐中一個錯誤的念頭就會出大的紕漏
    靜坐中一個錯誤的念頭就會出大的紕漏(圖片來源:資料圖)編者按:有些人本來脾氣很好,可是他打坐以後變很暴躁。為什麼?他沒有化掉過去那個惡習。過去養成的那個習慣,當你靜坐下來的時候,它會一個一個的大翻身,這時候如果你不懂得方法去化解它的話,那會出問題的。甚至如果你動了一個錯誤的念頭,那會鬧出很大的紕漏。有兩個男性出家人一起修道,一個很用功,一個有點懈怠。那個在懈怠當中,覺得別人這麼用功,他就產生了嫉妒心。他想:你這麼用功,我就想辦法來障礙你修道。
  • 同等學力申碩對於在職人員有多大價值?
    客觀來說,同等學力申碩對於在職人員有多大價值呢?值得報考嗎?提升學習能力。與在校生不同,在職場上廝殺靠的是能力,沒有真才實學,紙上談兵毫無實際意義。很多畢業多年的職場人已經位居企業管理層,實踐經驗豐富,但到了新的階段,卻管理知識結構不夠完備,急需系統專業的學習。